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2024年科研人员招聘公告

博士研究生招聘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平台!

手机找工作

扫描进手机版

订阅号

服务号

湛江湾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于2018年11月获批建设,是粤西地区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是以湛江市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依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建设的事业单位。实验室位于湛江市坡头区龙王湾畔,规划建设用地2000亩,其中一期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2023年6月落成启用,建设用地约464亩(含科研园区约408亩、人才公寓约56亩),总建筑面积18.07万平方米。

湛江湾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和“加快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目标,立足湛江、服务海洋,面向产业、面向市场,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三大领域,重点主攻现代化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红树林种养耦合、湛江蚝全产业链培育等研究方向,布局系列科研平台,聚集各类高端人才,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孵化,聚力打造湛江海洋科技整合平台,锻造南海科技栋梁,争取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为战略科技力量。

为统筹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人员。

长期接受报名,额满为止。

招聘对象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者(部分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博士研究生学位优先。

采用面试与笔试方式考察。面试环节由面试专家组负责,并视具体情况增加笔试。

1、智能海洋装备研究中心: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

3、海洋绿色能源研究中心:

4、智慧渔业研究中心:

5、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6、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

7、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

1、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

深远海养殖装备方向:养殖平台总体技术研究、养殖平台智能装备技术研究;

智慧渔业:智能感知技术与仪器研发、智能精益养殖机器人技术、深远海智能养殖物联网、养殖多模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

深远海养殖技术方向:深远海适养鱼类育种及养殖技术研究、海水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海水鱼类疫病防控技术研究;

鱼类精深加工及产业化方向:鱼类加工技术研究、海洋食品研究、海洋生物医药及海洋中药开发研究;

融合发展研究:水下环境监测、水下目标探测、水下通信等技术与系统研究。

养殖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能源自供给关键技术研究、通信及大数据技术研究;

2、海上风电装备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智能运维技术研究、海底电缆磨损机理研究、风电桩基防冲刷技术研究、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研究、风力机功率性能评估研究、风电场优化布局研究。

CCUS:碳捕集研究、二氧化碳封存与驱油研究、海洋腐蚀防护研究、环保钻完井液研究、海洋资源探测及监测技术与装备研究。

4、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

红树林种养耦合系统研发与示范(核心)、红树林生态预警监测及数字化(重点)、红树林生态产品(如蓝碳、食/药用、旅游)价值挖掘(重点)、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珍稀濒危种保护(重点)、基于多功能协同增效的红树林生态修复与效果评估、红树林生态系统格局-过程-机理揭示、红树林自然科普与文旅开发等。

5、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

湛江生蚝新品种育繁推关键技术研究、高品质生蚝产出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构建生蚝与大型海藻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体系、生蚝养殖自动化装备技术研究、蚝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生蚝高价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生蚝生态蓝碳功能的研究。

试用期六个月、期间薪酬按80%发放。

(一)薪酬待遇

聘用人员为本单位正式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待遇按实验室薪酬体系规定(年薪70%为基本工资,按月发放,年薪30%为绩效,待年底考核后,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及岗位设置与职级管理办法执行。

有竞争力的福利政策

(二)成果转化——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及转化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最高奖励比例可达70%

(三)基本保障——按照湛江市缴费比例上限高标准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四)健康保障——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类假期、带薪年休假及年度体检。

(五)职称评定——根据《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省实验室可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实验室具备职称自主评审资格。

(六)人才补贴——地区人才政策:依托湛江湾实验室申报省粤西地区博士/博士后生活补助10-30万元。

(七)人才福利——提供过渡性住房及伙食补贴。具备博士学历者或其他条件,可申请50万及以上安家费。

(八)人才培养——实验室坚持目标导向,考核管理机制灵活,在开放课题设置、学术交流与培训、科研绩效支出等方面向青年骨干人员倾斜,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一)查询岗位及岗位编号;(下方附件1)

(二)报名网(点击投递):

1.报名表(excel及签名扫描件)、简历

2.身份证(正、反面在同一页);

3.学历学位证书(从本科起,证明扫描件及学信网在读学籍证明);

5.资格证书;

6.获奖证明材料;

7.本人彩色证件照(近期免冠白底电子照片。JPEG格式,像素358×441)

(五)实验室领导评议

(六)通过面试人员进行政审、体检

1.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研究团队:联系人:陈老师13729100456

2.智慧渔业研究中心:联系人:杨老师18672326196

3.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联系人:董老师13916650998

4.深远海养殖技术研究团队:水产养殖联系人:张老师13302170972、精深加工联系人:胡老师13078237515

5.海洋药物研发团队:联系人:梅老师18788424007

6.二氧化碳封存与驱油研究团队:联系人:方老师13726940705

7.海洋腐蚀防护研究团队:联系人:汪老师13763072185

8.环保钻完井液研究团队:联系人:朱老师18612565183

9.海洋资源探测及监测研究团队:联系人:孙老师13553567076、吴老师13763078313

11.海上新能源技术研究团队:联系人:张老师13693393889

12.红树林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团队:联系人:丁老师15199127578、秦老师15271900821

THE END
1.极高学术深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三深”领域关键核心科学技术难题,提出适于深地深海深空复杂环境下的物质开发利用变革性、颠覆性理论与关键技术,为推动“三深”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新动力,也为国家“三深”战略发展勾画了更加清晰的蓝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G075J0553TKL7.html
2.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推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以提升我国深海科学研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实力,构筑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深海作业融合性体系,引领我国深海科学、深海技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建设发展深海科学与工程前沿科学和关键http://www.idsse.cas.cn/zd_xshchg/zd_xshchg_2024/zd_xshchg_2024_hj/
3.头条文章◆ 海洋工程与装备方向:依托广东和深圳的滨海工程建设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属地在电子信息行业的领先优势,系统地开展滨海土木工程与工程材料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海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装备、水下机器人和高端先进海洋观测仪器,通讯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集成一批具有重大应用的智能系统,促进产业升级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92849626055043
4.名单公布!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6.项目名称: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研制与海上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推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厦门大学 https://www.ssws.tv/p/35692.html
5.2020年度中国航海学会主要完成单位: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天津大学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等奖(16项) 1. 复杂条件下沉船打捞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弓永军 戴厚兴 张增猛 鲍永杰 郑云亮 https://www.cinnet.cn/zh-hans/node/7831
6.首届“全国科创名匠”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张首刚 让民族药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研究员李玉林 为大国工业铸梁“差一点也不行” 六盘山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装备制造实验室)智能铸造及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高进喜 踏遍高原冻土、筑建国家“冻”梁 https://finance.sina.cn/2024-05-30/detail-inawyfsk4942193.d.html
7.盘点船舶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海洋强国靠他们七○二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许多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和标准规范的编制中,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222号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591850
8.通知第五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分会场特邀报告人选及题目报告题目:海豚声学机理与仿生 4、余华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声通信技术部部长,发表论文9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6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水声通信、海事通信物理层传输技术,空海地一体化网络,水下定位、水下探测、水声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 https://www.mbachina.com/html/%E6%B5%99%E5%A4%A7%E6%B5%B7%E6%B4%8B%E5%AD%A6%E9%99%A2/202105/309730.html
9.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招聘科研助理岗位表2.参与水下机器人仿真实验; 3.参与水下机器人零部件加工、组装与调试。 1.了解水下机器人基本知识; 2.掌握制图和仿真软件。 联系人:徐敏义 电话:18941134769 邮箱:xuminyi@dlmu.edu.cn 19 轮机工程学院 科研助理 负责人:纪玉龙 项目(平台)名称:航运及港口可持续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 1.完成实验室设备管理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249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