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活动泥塑美丽的鱼教案(通用12篇)

大班手工活动泥塑美丽的鱼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手工活动泥塑美丽的鱼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剪刀制作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范例一幅(用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制作好一条浮雕效果的鱼宝宝),PPT、各色的橡皮泥,泥工板,剪刀、蓝色卡纸、工具、篓子等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鱼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形状、色彩以及身上的花纹等。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小鱼)

2、那你们都见过哪些鱼?你能说一说这些鱼长的.什么样的吗?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鱼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PPT)教师小结

4、你们发现这条鱼宝宝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身上的鱼鳞很漂亮,你们猜猜是怎样做出来的?

5、教师示范怎样用剪刀剪出鱼鳞。

二、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出示橡皮泥,告诉幼儿:“今天,我也来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变出一条与课件中一模一样的鱼宝宝)(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三、教师示范制作鱼选择一块橡皮泥捏软→把泥一分二,一份做鱼的身体,另一份分成大小不一的四份份,分别做鱼的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做鱼的身体时先把泥搓成椭圆形,再压扁→分别装上尾鳍、背鳍、腹鳍和鱼眼睛→用剪刀在鱼身体上一排一排剪出鱼鳞→再在尾鳍、背鳍、腹鳍刻上条纹→一条鱼就好了,再添上水泡、小草等。

四、幼儿制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剪刀、工具、泥工板。你可以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鱼,比比谁的鱼最漂亮,和别人的不一样。

2、教师巡回指导五、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进行评析,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并评出好作品。

1、欣赏并讲述鱼的外形、色彩和图案,体验丰富的造型和色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大胆表现鱼的造型和色彩,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较为熟练地进行转版、制版和拓印活动。

3、与同伴合作使用工具材料,注意保持共用材料的干净和整齐。

1、幼儿对各种海洋生物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各种各样的鱼)。

2、课件:各种鱼的图片或欣赏资料。

3、白板纸两张,剪刀,复写纸,笔,油墨,胶滚,宣纸等。

第一步:创作并转版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鱼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教师:你见过的鱼是什么样的?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2、欣赏一些特殊的鱼。

(1)教师:你喜欢哪一种鱼?它像什么?有什特别的地方?什么颜色?是用什么花纹或案装饰的?是怎么装饰的?

(2)教师:龟在海里会于什么?怎么做的?

3、幼儿创作并进行转版:

(1)注意造型生动、图案装饰简单。

(2)转版要注意顺序和使用不同的颜色。

4、作品评价。

(1)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花瓶有什么独特之处。

(2)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积累有益的经验?

第二步:制版

1、观察以前小朋友制作的版子,进一步发现并掌握制作规律。

(1)教师:仔细看看这些版子,你能猜出是怎么制作的吗?

(2)教师:从左向右标出序号,看看贴儿号?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从l:到下有什么规律?

(3)教师:剪灰版还是白版?如果有几层怎么办?

2、幼儿进行制作活动,教师指导。有些细节可以随意剪、拼贴,制版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第三步:拓印

1、欣赏、评价幼儿的上次作品。

(1)教师:哪张印得好?什么地方好?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

(2)教师:怎样保持画面的干净?

2、指导幼儿进行小组拓印活动。

要点提示:

1)油墨应滚得均匀,拓印细致,注意边边角角。

2)拿宣纸前要把手擦干净,轻轻揭开宣纸。

3、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用纸条穿编小动物、生活用品,如小鸭子、花篮等。

区角活动尝试用间隔的方法进行拼贴活动,理解间隔的含义和制作方法。

家园共育和父母一起设计穿编的动物形象,并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穿编。

【评析】

1、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2、有序地在鱼头、身体、鱼鳍、鱼尾巴上进行装饰。

3、分工协商,感受合作表现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活动难点:

分工协商,感受合作表现的快乐。

1、故事录音;

2、彩虹鱼、图纸若干、油画棒、记号笔人手一支。

一、利用《小鱼游来了》游戏,引发兴趣。

在配乐中,带幼儿进行鱼的身体游戏。

二、倾听故事,认识彩虹鱼

彩虹鱼把它美丽的鳞片都送给了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帮助它呢?

三、幼儿合作绘画彩虹鱼。

1、讨论彩虹鱼的外形特征。

师:你心中的彩虹鱼是什么样子的?每个部位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示?

师: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亮闪闪的鳞片、舞动的尾巴...)可以怎样来表现?

3、幼儿分工协商,共同参与集体绘画的创作。

师:彩虹鱼应该画多大呢?彩虹鱼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画出不同的动态、怎样分工呢?

引导涂色的小组商讨:彩虹鱼的整体色调、鱼鳞怎么配色、怎样分配工作可以涂得快,怎样与绘画轮廓的小组配合等。

4、按商讨的分工和作画方式合作创作彩虹鱼。

四、提出后续任务。

将制作好的彩虹鱼悬挂起来,并讨论彩虹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旁边还有哪些好朋友,以此协商出后续如何添加其他小鱼和背景。

活动反思:

画完后请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组的画的内容,以后说说认为自己组画得最出色的地方。每一组介绍的时候都把自己组的画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了,孩子们画得都很开心。

1、能选择与小鱼相吻合的色彩,均匀地涂色。

2、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表达对色彩喜好的倾向。

3、体验色彩构成的'画面感觉。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地给小鱼涂上相应的颜色。

学习在轮廓朝一个方向均匀涂的技能。

1.每人一份水彩笔及小鱼简笔画的画纸。

2.小鱼的图片。

一、情景表演:小鱼妈妈来客导入活动。

1.提问:今天我们教室来谁了?这些小鱼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2.通过《小鱼捉迷藏》游戏,巩固对小鱼颜色的认知

二、幼儿独立涂色,教师巡回指导,并提出要求

颜色要涂在轮廓内,并且顺着同一方向涂色。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物质准备:鱼的课件、图画纸、水彩笔和油画棒。

2、知识准备:鱼类的知识。

活动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活动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一、开始部分:

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好,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谜语,边听边想,听完了以后再回答问题。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

2、你真聪明!你怎么猜出来是鱼呢?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3、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教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跟随小鱼胖胖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鱼一样玩一玩。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小朋友爱护鱼类的同时,也爱护它的家。

4、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

(1)小朋友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3)比较:认识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两条鱼,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出示两条鱼)请你们举起你们的小手,在你的纸上试着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并研究一下如何将鱼画大,最后将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体会如何将鱼画大:(小朋友进行画大的感受)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欣赏艺术作品

指导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就把鱼变得更美了。

5、幼儿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鱼。

2、师生互评

3、海底漫游(师生共同进行)教师带领小朋友听音乐到海底世界去游玩,看谁的动作最像小鱼,将你的小鱼展示在珊瑚礁上,小朋友围坐欣赏。

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朋友。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

2、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

1、彩泥。

2、鱼图片及教师做的鱼。

3、幼儿掌握基本的捏泥技能,会说儿歌《三条鱼》。

一、导入

以儿歌《三条鱼》的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了解鱼的外形特征

1、观察鱼的图片,了解鱼的外形特征,观察后让幼儿描述鱼的外形特征。

2、小结:鱼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身体较大,比较扁,有尾巴,身上有鱼鳍和鱼鳞。

三、教师示范

1、出示教师制作的鱼让孩子观赏。

2、教师示范

用泥团成小圆球再压扁,用两个食指夹成三角形代表鱼的身体,用更少的泥团成小圆球再压扁,用两个食指夹成三角形代表鱼的尾巴按在鱼身体后边,用彩泥团圆压扁做成眼睛,用彩泥搓成细条做成鱼身上花纹。

四、幼儿制作鱼

1、幼儿亲自动手创作作品,用彩泥表现鱼的`主要特征。

2、教师巡回指导并观察幼儿,重点针对让幼儿如何表现鱼的特征进行指导。

3、在捏泥时,让能力强的幼儿捏自己想象中的鱼和富有个性的鱼,能力弱的幼儿可模仿教师制作的鱼捏。

五、结束部分:

1、欣赏幼儿作品。

2、让幼儿说说各自设计的鱼,让幼儿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1、有关鱼的碟片。

2、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圆形蜡光纸若干,蓝色背景图5张。

3、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

一、看碟片,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

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儿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儿作业。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

六、讲评。

1、幼儿相互作品。

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鱼的美丽花纹,积累艺术表现的多种经验。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对海洋动物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有画鱼的经验

(材料准备)记号笔、固体胶、油画棒、各种手工纸,皱纸、铅笔、扭扭棒等

教学重点:能多人友好地合作完成组画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演美丽的鱼

教学过程:

一、回忆美丽的鱼

1、上次我们一起画过美丽的鱼,你们喜欢它们吗?

2、今天老师又带来了好几条美丽的鱼,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鱼的形状,鱼身上的花纹)

教师小结:就像孩子们说的`,鱼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但是不管它们怎么变化,鱼都是以身体为主,前面是头,后面是尾巴,上下有鱼鳍,身上还有鱼鳞和各种各样的花纹。

二、美丽的鱼(重难点)

1、出示各种美工材料,介绍

2、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例如:皱纸能团球,手工纸能撕条,扭扭棒能围边或表现各种弯曲的线条。

小结:今天我们就是要用这些材料,来做出各种颜色不同,花纹不同的鱼,而且还要给小鱼找朋友。(难点)

3、老师提出组画的要求。

1)每一个小组的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鱼》的组画

2)每个小朋友要做出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鱼。(可以先用铅笔绘画出轮廓,再用这些材料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3)在找朋友时,要找一个地方能让你的鱼在水里游来又去找。(找空地方)

4,幼儿开始制作小鱼,老师巡回指导

一组,合作完成你们的作品。(重难点)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纸盘做成鱼的外形,并用勾线笔设计、蜡笔装饰出鱼身上的花纹。

3、让幼儿体验装饰纸盘鱼的乐趣。

能用纸盘做成鱼的外形,并用勾线笔设计、蜡笔装饰出鱼身上的花纹。

1、“纸盘鱼”范例,纸盘若干,勾线笔、蜡笔、双面胶、剪刀。

2、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副。

3、水族馆音乐。

一、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鱼宝宝,我们来看看这条鱼身上有些什么呀?”

2、教师:“这条鱼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呢鱼的尾巴是是什么形状”

3、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纸盘鱼”,提问:

1、这条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盘)

2、这条鱼是怎么做成的呀哪个小朋友来说说。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原来呀,这条小鱼是老师用纸盘完成的,先在纸盘的一边剪下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剪下来的小三角形当做是鱼的尾巴贴在纸盘的另一边,这样一条小鱼的样子就完成了。

三、示范讲解:

1、教师示范:先用剪刀,在纸盘的一边剪下一个三角形。那剪下的一片怎么办用双面胶把它贴在纸盘的后面。

2、教师:“老师的小鱼完成了,那这条鱼还缺了什么呀?”

3、出示多条彩色鱼,引导幼儿观察鱼身上不同的装饰花纹。

(1)教师:“这条鱼宝宝还有几位美丽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看一看吧。”

(2)教师:“这么多的鱼宝宝,我们来比一比,你觉得这些穿花衣的鱼宝宝漂亮还是这条鱼宝宝漂亮呢?”

(3)教师总结:小朋友都觉得穿上花衣的鱼宝宝漂亮,老师也觉得穿上漂亮的衣服的鱼宝宝更漂亮一些。

4、教师:“你觉得这些鱼漂亮在哪里呢?”引导幼儿欣赏鱼身上的花纹。

四、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

教师:“老师这边呀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但是呀,只有几条鱼宝宝在里面游玩,他们还想找一些好朋友一起去玩,小朋友想不想来制作一条漂亮的小鱼呢?可一定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哦,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也可以请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帮帮忙~”

五、欣赏、交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鱼贴在海底背景图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师:“我们也变出一个水族馆了。”“你最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看看哪条鱼的花纹很特别”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用纸盘做了一条美丽的纸盘鱼,小朋友回去以后也可以尝试用别的材料制作小鱼。

1、尝试用图形组合的方式绘画美丽的鱼,感受作品不同呈现方式带来的美感。

设计思路:

长风公园秋游归来,孩子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海底世界中各种奇特和美丽的鱼了,在亲密接触后,趁热打铁让孩子来表现下。鱼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表现,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能用简单的图形组合表现物体的基本轮廓,所以在选择范例图时,考虑到了特征的明显性,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观察出,表达出,之后能表现出。

鱼的图片、范画版面、绘画工具、海底世界背景

画出鱼的基本轮廓

确定鱼的尾部

价值分析: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个星期,我们去了哪里秋游?去海底世界了吗?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表达

总结:是啊,海底世界有很多我们平时看不到的鱼,有些鱼呀还特别的漂亮,今天我们一来画画这些美丽的鱼吧。

二、观察示范

师:你觉得这条鱼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尾巴呢?

根据孩子的表达,教师示范作画,确定尾部时与孩子讨论。

依次出示其他特征的鱼,示范。

三、幼儿尝试

1、提醒幼儿一张纸上画一条鱼,要画的大一点。

2、巡回观察幼儿作画状态,给予适时引导和帮助。

3、鼓励幼儿不同特征的鱼都尝试画一画。

四、海底世界

1、引导幼儿将画好的鱼沿轮廓剪下,“放”到“海”里。变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秋季时分,我们组织幼儿去上海动物园游览,孩子们对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非常喜欢,特别是在参观鱼类馆时,那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鱼儿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听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美丽的鱼儿,有的说:“鱼儿的眼睛真美”;有的说:“鱼儿的颜色真漂亮”;还有的说:“鱼儿游动时姿势真优美”等等,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鱼儿,于是,就设计了此次美工活动,通过幼儿动手,学习和掌握鱼儿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喜欢鱼儿,愿意和鱼儿做朋友的情感。

1、学习用各种几何图形粘贴拼成小鱼,掌握图形的变化方法;

2、初步学习合理布局画面,丰富画面内容,提高审美情趣。

几何图形彩纸(方形、圆形)、剪刀、浆糊、水彩笔、纸制鱼缸、范例

一、幼儿猜谜语、引出主题

——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猜猜是什么

——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儿)

请大家猜一样水中生活的小动物。

——小鱼最爱吃什么(水草)

二、范例观察

——(出示鱼缸)这是什么谁最爱住在里面里面还有些什么(鱼儿最爱住

在里面,里面还有水草和鹅卵石)

——你见过哪些形状的鱼儿(幼儿发言)

——看,漂亮的鱼儿游来了,这些鱼儿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老师逐一出示鱼儿,与幼儿一起分析小鱼的形状(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方形、扇形)

三、示范讲解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圆形和方形的纸,你能做出这些形状的鱼吗怎么做

老师根据幼儿的分析进行小结。(圆形对折成半圆形、半圆形对折成扇形、方形对角折成三角形)

——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图形的变化;

——提醒幼儿粘贴时要把三角形或扇形的顶角对准鱼儿的身体;

——鱼儿做好了,还要画上眼睛或嘴巴,这样就完成了。

四、幼儿动手粘贴,老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用多种图形制作鱼儿;

——指导幼儿掌握图形的变化方法;

——帮助幼儿合理布局画面,丰富画面内容。

五、作品展示活动

——谁的鱼缸里的鱼儿最漂亮为什么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作画,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

2、水粉颜料、水粉笔、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皱纹纸、纸盒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漂亮的热带鱼并观察讨论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鱼吗?为什么?

(三)欣赏用石头画作品(课件)

(四)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挑选好底色,然后在纸盒内把石头涂好底色,底色干后再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五)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样的热带鱼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和材料进行创作。

(六)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THE END
1.探究小鱼生物学特征形态生理与行为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机制在水中的生活条件下,小鱼往往拥有更加流线型的身体,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更好地游动减少阻力。例如,鲫鱼等陆生的淡水鱼类,其鳃部较为发达,有助于在缺氧的淡水环境中吸收氧气。而海洋中的深海钓鱼则拥有巨大的眼睛,以便捕捉远处光线较弱的地方移动的小甲壳类动物。 https://www.xyhxybtxl.cn/diao-yu-jiao-xue/452791.html
2.写出鱼的外形的共同特征。解析 头部有鱼鳃;身上有鱼鳍;都有鳞片;都有鱼鳔 鱼的外形的共同特征有很多,比如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其中头部有鱼鳃,可以让它们在水中呼吸,同时身上还有鱼鳍,方便它们保持平衡并左拐右拐。另外大部分鱼都有鳞片,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它受到机械性伤害,硬骨鱼都有鱼鳔,可以改变它们的密度。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7563840695860806&fr=search
3.美丽的鱼教案(精选12篇)三、幼儿合作绘画彩虹鱼。 1、讨论彩虹鱼的外形特征。 师:你心中的彩虹鱼是什么样子的?每个部位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示? 2、关注细部装饰。 师: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亮闪闪的鳞片、舞动的尾巴。)可以怎样来表现? 3、幼儿分工协商,共同参与集体绘画的创作。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3128538.html
4.针鱼和针嘴鱼的区别针鱼的种类有哪些→MAIGOO知识摘要:针鱼是颌针科鱼类的统称,也叫针良鱼、双针鱼、青条、鹤嘴鱼,常见品种有黑背圆颌针鱼、尾斑圆颌针鱼、鄂针鱼等,共同特点是坚硬的利嘴长达三寸,不少人会将它和针嘴鱼弄混,那么针鱼和针嘴鱼有什么不同呢?它们在在生物分类、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https://www.maigoo.com/goomai/315346.html
5.中班儿童剧《给奶牛过生日》活动方案(中四班活动方案1.感知奶牛、小猪、老鼠、鸭子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的不同习性。 2.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给奶牛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重点: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给奶牛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难点:感知奶牛、小猪、老鼠、鸭子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的不同习性。 http://www.ghyey.tn.czedu.cn/html/article2503104.html
6.鱼类鱼的外形的共同特征有很多,比如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其中头部有鱼鳃,可以让它们在水中呼吸,同时身上还有鱼鳍,方便它们保持平衡并左拐右拐。另外大部分鱼都有鳞片,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它受到机械性伤害,硬骨鱼都有鱼鳔,可以改变它们的密度。 https://www.meipian.cn/36r2mqqo
7.鱼类调查报告(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见到的鱼大多都有鳞、鳃和鳍,而其他动物没有或少有,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想: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躯干部有鳍是所有鱼外形的共同特征。 此处是对鱼外形共同特征的归纳,是本课的第一次归纳。2.指导学生认识鱼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1)讨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eho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