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常见的趣味的实验

初中生物常见的趣味的实验方法步骤:1、将新鲜的叶片放在培养皿中,用清水洗净,用纱布吸干水分。

2、用镊子夹住叶片,用毛笔在叶片上涂上一层透明胶水,等待干燥。

3、用双面刀片将叶片切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

4、加一滴水,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

5、画出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并标注名称。

讨论:1、叶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叶片的结构特点有哪些?3、为什么要用透明胶水将叶片固定在载玻片上?4、制作徒手切片的难点是什么?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目的要求:观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现象材料用具:绿色植物叶片,酒精,碘液,玻璃棒,滴管,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将酒精滴在叶片上,使其变白。

2、滴上碘液,等待片刻。

3、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果变成紫黑色,则说明叶片中含有淀粉。

4、用玻璃棒将叶片压碎,再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讨论: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过程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碘液观察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3、为什么要将叶片压碎再滴上碘液?5.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目的要求: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了解其适应环境的特点材料用具:鲫鱼标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等方法步骤:1、用刀片将鲫鱼的鳞片刮下,放在载玻片上。

2、加一滴水,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鳞片的结构。

3、用镊子夹住鲫鱼的鳃,观察其结构。

4、观察鲫鱼的口腔和鳍的结构。

讨论:1、鲫鱼的形态结构适应了什么样的环境?2、鲫鱼的鳞片和鳃的结构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要用刀片将鲫鱼的鳞片刮下来观察?验证血液是如何在血管中流动的,并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材料用具:显微镜,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小刀,小动物(如小鱼)方法步骤:1、将小动物放在生理盐水中,用小刀轻轻切开一小段血管,将血液取出滴在玻片上。

2、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3、观察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讨论:1、为什么要将小动物放在生理盐水中?为了保护血液的完整性,避免血液凝固)2、观察血液流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调整显微镜的对焦,避免压碎血小板)3、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有什么功能?可以与费林试剂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科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深入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趣的生物学实验,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实验一:昆虫观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昆虫,如蚂蚁、蜘蛛或苍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特征。

首先,学生需要提前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并在容器内放入一些适合昆虫生存的环境,如土壤、叶子和水。

然后,学生可以捕捉一些昆虫放入容器中观察。

他们可以观察昆虫的食性、活动规律以及体型特征,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征。

实验二:植物生长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等基本原理。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土壤和透明的种植容器。

首先,学生需要在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土壤,并在适当的位置播种植物种子。

之后,他们需要为植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水分,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植物的根系生长、茎叶的发育以及花朵的开放,从而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动物解剖实验这个实验适合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解剖动物,了解动物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

学生需要准备一个已经死亡的小动物,如青蛙或鱼类,并准备一套解剖工具。

在进行解剖之前,学生需要熟悉动物的解剖图和器官结构,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然后,学生可以逐步进行解剖,并观察每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对生命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四:细菌培养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细菌的培养和观察,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培养皿、琼脂平板和细菌样本。

首先,学生需要将细菌样本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将其放入培养皿中,并进行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初中生物实验活动有趣的教案生物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和生态系统的原理和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各方面。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规划生物实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初中生物实验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实践,包括观察生物、分析生物、观察和分析生态系统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生物课。

一、观察生物实验生物观察实验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的观察技巧和原理的实验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工具来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动植物的生长和形态。

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特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观察生物实验:步骤一:让学生收集不同的生物样本,例如:泥土、叶片、水生植物和水等。

步骤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放大镜和显微镜,并让他们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观察生物样本。

步骤三: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察样本,并记录他们观察到的生物特征和结构。

二、分析生物实验生物分析实验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功能和特点的实验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实验仪器来测试不同类型的物质,例如维生素、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以检验它们不同的化学性质。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分析生物实验:步骤一:让学生收集并制备不同类型的生物样本,例如:细菌、真菌、藻类、植物和动物组织等。

步骤二:学生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实验仪器来检测生物样本中的分子成分和特性,并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三:学生可以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三、观察和分析生态系统实验生态观察和分析实验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活动。

初中趣味生物实验简单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将两个小盆放置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如温度和湿度相同的室内。

3.将一个小灯泡放置在一盆植物的正上方,作为光照植物组;另一个小灯泡放置在另一个盆植物的侧面,作为非光照植物组。

5.每周浇水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不变,持续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至少两周。

实验结果分析:1.对比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结合记录表格中的数据,评估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程度。

3.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光照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结论。

2.使用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类似实验,比较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适应能力。

3.探究其他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水分、温度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确保植物种子的数量、生长环境和其他条件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2.注意灯泡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

3.在浇水时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植物过湿或干燥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和观察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认识。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1、细胞得作用拿两只大土豆,把其中一只放在水里煮几分钟。

然后把两只土豆得顶部与底部都削去一片,在顶部中间各挖一个洞,在每个洞里放进一些白糖,然后把它们直立在有水得盘子里。

经过几个小时以后,生土豆得洞里充满了水,而熟土豆里仍然就是白糖颗粒。

生土豆得细胞就是活得,它好像一个孔道,能够使水分子通过。

盘里得水经过土豆壁渗入洞中。

而煮过得土豆细胞已被破坏,所以没有渗透功能。

请您尝尝放生土豆盘子里得水,有甜味吗?没有。

为什么生土豆里得糖水没进到盘子里?秘密在细胞膜上。

土豆得细胞膜好像筛子一样,只允许小于筛子孔得颗粒通过,大于筛子孔得颗粒就过不去了。

白糖得分子比较大,通不过细胞膜,所以,盘里得水就不甜。

懂得了这个道理,您再给花草树木施肥时,千万不要用太浓得肥料水,否则,植物体里得水就会倒流到土壤里,使植物打蔫甚至枯死。

2、纸片诱蝶每到春、秋季节,您就是否注意到,菜园里常常有许多白蝴蝶(学名菜粉蝶)在飞舞。

晴朗无风得中午,菜粉蝶最活跃,常常作“恋爱”飞行。

您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雄蝶一瞧到雌蝶,立即会飞过去与雌蝶会合,这时雌蝶马上腾飞而起,雄蝶紧紧追随,一前一后,或上或下,翩翩起舞,然后交尾。

您若把与粉蝶大小相似得白色纸片用线吊住,不断地挥舞着,往往会有未交尾得雄蝶飞来追赶,把它误认为雌蝶,前来求爱。

这个实验说明,雄性菜粉蝶就是通过视觉来发现雌蝶得。

3、纸上产卵小实验雌性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粒卵,连续产卵少则20粒,多则500粒。

菜粉蝶专门在卷心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得叶子上产卵。

您只要把卷心菜得叶子捣碎,将得到得叶汁涂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摊在菜园地上,留意观察,不久就会有菜粉蝶飞来,在纸得上空徘徊飞舞,最后落在纸面上产卵。

菜粉蝶根据十字花科植物得气味,来选择产卵地点。

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趋化性。

4、吃叶趋化性菜粉蝶得卵孵化出得幼虫,靠吃菜叶长大,身体呈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

初中生物的10个观察类的实验:1.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

2.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3.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4.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5.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6.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7.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8.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9.观察某种生物(如金鱼)的变异现象。

10.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

作为理科中的一门学科,生物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以上是生物学中常见的十个观察实验,相比较其他的实验,这些实验难度相对简单,同时因为初中生知识面不够宽广,求知欲以及好动等多方面的原因,上好这些实验课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趣味活动设计一、引言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通过趣味活动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些有趣的生物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活动设计1.生物实验竞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组织一次生物实验竞赛。

实验内容可以包括植物生长观察、动物解剖、微生物培养等。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完成指定的实验任务,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报告进行评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生物知识竞赛生物知识竞赛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的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生活设计题目,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基本概念、人体生理结构、生态系统等。

竞赛可以采用小组比赛或个人比赛的形式,通过答题得分来评定胜负。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3.生物手抄报比赛手抄报比赛是一种很好的展示学生生物知识的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学的图片、数据和新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并给予优秀作品奖励。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4.生物角色扮演游戏将生物知识融入角色扮演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生态系统的角色扮演游戏,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生物种类,如植物、昆虫、鸟类等,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和交流,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三、活动组织与实施1.合理分组在组织趣味活动时,合理分组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以便于开展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擅长不同领域的学生,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趣味性。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1、细胞的作用拿两只大土豆,把其中一只放在水里煮几分钟。

然后把两只土豆的顶部和底部都削去一片,在顶部中间各挖一个洞,在每个洞里放进一些白糖,然后把它们直立在有水的盘子里。

经过几个小时以后,生土豆的洞里充满了水,而熟土豆里仍然是白糖颗粒。

生土豆的细胞是活的,它好像一个孔道,能够使水分子通过。

盘里的水经过土豆壁渗入洞中。

而煮过的土豆细胞已被破坏,所以没有渗透功能。

请你尝尝放生土豆盘子里的水,有甜味吗?没有。

为什么生土豆里的糖水没进到盘子里?秘密在细胞膜上。

土豆的细胞膜好像筛子一样,只允许小于筛子孔的颗粒通过,大于筛子孔的颗粒就过不去了。

白糖的分子比较大,通不过细胞膜,所以,盘里的水就不甜。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再给花草树木施肥时,千万不要用太浓的肥料水,否则,植物体里的水就会倒流到土壤里,使植物打蔫甚至枯死。

2、纸片诱蝶每到春、秋季节,你是否注意到,菜园里常常有许多白蝴蝶(学名菜粉蝶)在飞舞。

晴朗无风的中午,菜粉蝶最活跃,常常作“恋爱”飞行。

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雄蝶一看到雌蝶,立即会飞过去与雌蝶会合,这时雌蝶马上腾飞而起,雄蝶紧紧追随,一前一后,或上或下,翩翩起舞,然后交尾。

你若把与粉蝶大小相似的白色纸片用线吊住,不断地挥舞着,往往会有未交尾的雄蝶飞来追赶,把它误认为雌蝶,前来求爱。

这个实验说明,雄性菜粉蝶是通过视觉来发现雌蝶的。

3、纸上产卵小实验雌性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粒卵,连续产卵少则20粒,多则500粒。

菜粉蝶专门在卷心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上产卵。

你只要把卷心菜的叶子捣碎,将得到的叶汁涂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摊在菜园地上,留意观察,不久就会有菜粉蝶飞来,在纸的上空徘徊飞舞,最后落在纸面上产卵。

菜粉蝶根据十字花科植物的气味,来选择产卵地点。

4、吃叶趋化性菜粉蝶的卵孵化出的幼虫,靠吃菜叶长大,身体呈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

初中生物家庭趣味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一盆小花盆、泥土、小苗植物、水、太阳光或灯光等光源。

实验步骤:1.准备一盆小花盆,并在花盆中填充适量泥土。

2.在泥土中种植小苗植物,确保植物根部完全埋在泥土中并给植物浇水。

3.将种植好的小苗植物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让植物能够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

4.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可以注意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形态和生长速度等变化。

5.在晴天时,可以观察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现象,即植物叶片会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水。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这个实验,我们能够了解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生物物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光合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扩展实验:可以尝试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比如在遮荫的环境下和充足阳光的环境下种植植物,观察它们生长的差异。

也可以尝试用遮光布或透明纸等材料对植物进行遮挡,看看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何影响。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植物的养护,保持植物的生长环境稳定和适宜。

初中生物趣味作业制作趣味盆景一、制作方法:取一个精致的扁圆形瓷花盆,盆中加入少量土,取一个白菜疙瘩(白菜切去上部留下部约1/5,去外帮留内帮5—7层),放入花盆中心。

另取大蒜数头,环绕白菜疙瘩均匀摆放一周,浇适量水,置于温暖向阳处。

每天注意观察,定期补充水分。

大约20天左右,一盆精巧美丽别致的盆景就做成了:蒜苗青翠欲滴,白菜花娇艳美丽,亭亭嫩绿环绕朵朵鹅黄,造型美观而富有雅趣,漂亮极了,你想不想试一试?聪明的你还可尝试更有趣、更新奇的造型哟!二、问题屋:1、在过程中,你会发现白菜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这能说明什么问题?2、花是由什么发育成的?花是怎么开放的?花的结构包括几部分?蒜苗的叶和白菜的叶有什么不同?三、作业1、制作一个趣味盆景,美化你的家庭环境,很有成就感吧!2、取下几朵花,将花的各部分黏贴在卡纸上,做一个美丽的花朵标本。

3、观察并记录培养的全过程,可以设计记录表每天进行记录,也可以用照片的形式,每天拍一次,记录其变化。

4、制作手抄报一份(8开,即平时考试卷的大小)。

手抄报内容:(1)“问题屋”答案。

(2)把花朵卡纸粘贴在手抄报上,最好上面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保护(譬如包装小物品、贺卡的那种平整的塑料袋就很好)。

(3)选择几张过程照片洗印出来,把边缘剪成你喜欢的形状,粘贴在手抄报上。

(4)你喜欢的其他内容。

酿制糯米甜酒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放锅内旺火蒸熟后,用凉开水冲淋至微热(30℃)时,装入清洁容器中。

将酒曲碾细成粉末,迅速与微热糯米均匀搅拌在一起,压实并在中间挖一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盖好后包上几层毛巾放在暖气旁边。

一般制作甜酒要用3天左右。

当你打开容器,闻到酒香,看到米粒呈柔软状,食用时微甜而不酸,就说明甜酒制作成功了。

赶快请家人品尝吧!甜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提示:1、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2、根据酒曲包装上的说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酒曲与糯米搅拌。

生物初中趣味实验自制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实验材料:1.透明玻璃容器2.沙子3.泥土4.水生植物种子(如水葫芦、小萍等)5.水实验步骤:1.在玻璃容器中放入一层沙子,厚度约2厘米。

2.再放入一层泥土,厚度约5厘米。

3.将水生植物种子均匀撒在泥土表面上。

4.缓缓地往容器中加入水,水的高度要覆盖到泥土表面,但不能淹没种子。

5.将容器放在充足的阳光下,并每天给植物适量的水。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阳光、水分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评价: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记录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长的原理,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必做实验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一些必做的实验:1.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如何观察玻片标本。

2.观察植物细胞:通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学生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涉及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以便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4.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人体组织切片,了解人体的主要组织类型。

5.观察草履虫:通过观察草履虫的活体或固定样本,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

6.观察种子结构:这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

7.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如水分、温度和空气。

8.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习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了解种子活力。

9.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通过实验来观察根的不同部位,了解根的生长和吸收特点。

10.观察叶片的结构:制作叶片的横切面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了解叶片的功能。

1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来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1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13.探究呼吸作用产生能量: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生物如何释放能量。

14.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了解生物如何产生二氧化碳。

15.探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通过实验来观察呼吸作用对氧气的消耗,了解生物如何利用氧气。

这些实验通常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实验室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1、细胞的作用拿两只大土豆,把其中一只放在水里煮几分钟。

初中生物实验趣味课程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习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进行有趣的微生物实验,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实验用具和材料:培养皿、琼脂培养基、蓝色色素、棉签、显微镜等;2.实验环境:干净整洁的实验室。

活动步骤:1.导入: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引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好奇心;2.实验一:观察厨房餐具上的微生物:将棉签沾取厨房餐具上的细菌样本,并在琼脂培养基上涂抹,观察生长情况;3.实验二: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从自来水龙头中取一些水样,滴在培养皿中,并加入少量蓝色色素,观察生长情况;4.实验三: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从校园中采集一些土壤样本,涂抹在培养皿上并加入适量水分,观察生长情况;5.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状况及其重要性;6.拓展:介绍一些有趣的微生物实验和故事,鼓励学生对微生物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活动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积极参与讨论;2.学生的表现:能够正确使用实验用具和方法,对微生物有一定了解。

扩展活动: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环境中采集微生物样本,并进行实验观察;2.制作微观世界模型:让学生用纸板和颜料制作微生物模型,加深对微生物的印象。

通过这样一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微生物实验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他们今后更深入地探索生物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趣味生物实验设计一、引言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趣味生物实验的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趣味生物实验设计,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趣味生物实验设计1.趣味植物实验(1)植物生长实验:将种子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土壤、水中、空气中),观察其生长情况,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2)叶脉标本制作:让学生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通过碱液煮沸的方法去掉叶肉,保留坚韧的叶脉,制成精美的叶脉标本。

这个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了解到植物的结构和分类知识。

(3)植物识别游戏:设计一款植物识别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识别常见的植物,如蒲公英、玫瑰、菊花等。

游戏可以采用积分制,根据学生识别的准确率给予相应的奖励。

2.趣味动物实验(1)小动物饲养:让学生饲养小蝌蚪、小金鱼等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和行为特点。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动物的生命周期和习性,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2)动物行为观察:让学生观察蚂蚁、蜜蜂等动物的行为,了解它们的社会结构和分工合作的特点。

这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动物分类游戏:设计一款动物分类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识别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鸟等。

3.趣味人体实验(1)人体解剖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动物或人体解剖模型,如制作心脏模型、制作骨骼模型等。

这个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了解到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2)人体生理实验:通过模拟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

这个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人体健康游戏:设计一款健康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初中生物实验有趣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花的颜色变化,了解植物的色素分布与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白百合花、酒精、细管、玻璃瓶、水、食用色素。

实验步骤:1.在玻璃瓶内加入适量酒精,将白百合花悬入酒精中,使花茎底部浸泡在酒精中,保持花瓣不被浸泡。

2.将细管插入花茎中,使酒精流通。

3.观察白百合花的颜色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4.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在另一个玻璃瓶中加入水和食用色素,观察水中白百合花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酒精中的颜色分子溶解在水中,通过花茎吸收,从而达到改变花的颜色。

食用色素也能通过水中的渗透作用,被植物吸收染色的效果。

实验结果:观察可知,酒精中的颜色分子能够快速被白百合花吸收,使其变色。

而食用色素溶解在水中,也能被白百合花吸收,使其颜色变化。

拓展练习: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花朵和色素,观察它们的变色情况,并加以比较。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需小心操作,不可将有毒的物质接触到皮肤、口腔等部位,避免误食。

实验后要注意清洗实验器具,确保安全和卫生。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5、鱼尾的作用把菜市上买回的活鲫鱼暂时养几天,可以研究一下鱼是怎样游泳的。

我们先来研究鱼的尾及长在尾上的鳍的作用。

找来两块长方形夹板或薄木片,把鱼尾夹在中间并用橡筋绑紧,使鱼尾不能左右摆动,然后把鱼放入水盆里,比较这条鱼和其它鱼的不同之处。

由于鱼尾不能灵活地摆动,鱼变得停驻不前,也不能随意地改变方向了。

看来鱼尾是鱼前进的“舵”和“桨”。

而尾鳍则使它的这种作用更明显。

6、水培植物人们喜欢在冬日里种上一盆水仙,因为水仙不需要人们细心照料,随便把它的鳞茎放在浅水盆中,没有几日便可长出娇嫩葱绿的叶,生出美丽清香的花。

其他一些植物,像洋葱的鳞茎、胡萝卜的球根、慈菇的球茎等也可以进行水中栽培。

选择外形美观、大小适中的新鲜洋葱,洗干净之后用两根细木棍或竹丝,十字状穿过洋葱架在杯口上,再倒入清水,使它的小部分茎能浸在水中,把杯子移到阳台上。

数天以后,洋葱便可长出长长的根和嫩绿的叶。

7、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生命活动没有停止,不过微弱得难以让人觉察。

如果种子遇上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会慢慢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个过程就叫做萌发。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会萌发呢?找来三只杯子,各贴上一小块胶布给它们编号。

在三只杯子中各放入10颗菜豆种子。

1号杯中不加入水,2号杯中加入大半杯水,3号杯中加入的水不使菜豆全部淹没,这样一直保持到实验结束。

结果3号杯中的菜豆会顺利发芽。

这说明菜豆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呢?找两个盘子,放入一些湿沙,在两个盘中分别拌入数十粒麦子。

把一个盘子放在阳台上,另一个盘子用搪瓷盆或黑盒子罩上,保持麦子湿润直到实验结束。

结果你会发现种子萌发和阳光没有多大关系。

因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种子内部贮藏的养料,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就不需要阳光了。

当然也不全是如此,根据一些种子的特性,它们在黑暗中发芽的情况会差一些。

[生物实验室]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1、细胞的作用拿两只大土豆,把其中一只放在水里煮几分钟。

初中生物实验趣味游戏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DNA的组成结构。

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构建积木或搭建模型所需材料。

实验步骤: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份DNA拼图模型的材料。

2.老师向学生展示已经完成的DNA模型,并简单介绍DNA的组成结构。

3.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模型,自行拼装出一个完整的DNA结构。

4.老师可以在学生拼装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5.完成拼装后,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比赛,看哪个小组既快又准确地完成了任务。

6.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拼装好的DNA模型,并讨论其中的学习收获。

实验效果: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DNA的组成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建议老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观察水绵3。

观察叶片的结构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5。

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6.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7.观察细菌的形态8.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9。

观察血液的流动``10.观察鸡蛋的结构11。

33、黄豆发芽率初步实验方案3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35、腐乳的制作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2.观察水绵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方法步骤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2、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3、对照课本上的图片,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讨论: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

33、黄豆发芽率初步实验方案34、果酒和果醋的制作35、腐乳的制作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2.观察水绵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方法步骤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

3、对照课本上的图片,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讨论: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观察叶片的结构目的要求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材料用具新鲜的植物叶片,清水、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2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叶片3、将切下的薄皮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4、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面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6、用镊子从新鲜植物叶片上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和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对照图示观察植物的保卫细胞和气孔讨论:1、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2、描述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的形态以及排列特点。

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目的要求: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验证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材料用具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等方法步骤1、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选一叶片,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3、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4、取出黄白色叶片并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5、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讨论:1、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地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4、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5.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目的要求: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材料用具: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清水、玻璃钢等方法步骤: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型、鳞片。

认识各种鱼鳍2、观察各种鳍如何配合鱼的运动3、观察鱼口的开合与鳃盖后缘的张合之间的关系4、触摸鱼的体表,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5、观察了解鱼鳃的结构6、观察鱼的骨骼标本,了解鱼脊柱的构造特点。

讨论:1、鱼类的体形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2、描述鱼各种鳍的作用?3、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

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

注意问题:1、要离开适当的距离观察,不要惊吓动物2、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动物咬伤讨论:1、实验动物是怎样取得食物的?(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绕开第二根木桩而取得食物)2、重复试验中动物取得食物的尝试的次数有什么变化?(尝试的次数减少)3、不同的动物学会绕道取食有快慢差别吗?(有越是高等的动物尝试的次数越少)7.观察细菌的形态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2、通过观察细菌的永久装片,知道细菌的形态特点。

材料用具显微镜,细菌的永久装片方法步骤1、将细菌的永久装片安装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2、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的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4、慢慢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5、仔细观察各种形态的细菌,并绘出看到的细菌形态简图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主要是高倍镜下能观察的物体范围较小,不易找到观察目标,其次使用高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容易压破镜头)2、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是直接扳动物镜?3、你观察的细菌形态有那几种?8.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目的要求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材料用具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的石灰水方法步骤1、向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2、缓慢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切勿将石灰水吸入口中)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3、观察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O沉淀。

如:生成砖红色的Cu2葡萄糖+2Cu2++4OH—加热葡萄糖酸+CuO↓(砖红色)+2OH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即Cu2+被还原成Cu2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

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以及肿瘤的鉴别。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胆脂素呈淡红色,脂肪酸不着色,细胞核呈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THE END
1.水下奇观揭秘鱼体内部结构要理解鱼体内部结构,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构造。在这方面,一个清晰的图解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每个部分如何协同工作。 鳃部与呼吸系统 鳃部位于头部两侧,是鱼类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这里面蕴含了复杂而精巧的地道网络,它们能够有效地从水中抽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这套高效率且低能量消耗的手段https://www.xyhxybtxl.cn/diao-yu-zhi-shi/455648.html
2.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A.设计常温、比常温略高和比常温略低的三组实验,常温组作为对照 B.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避免水质等因素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C.金鱼的鳃盖和口每交替张合一次,鳃内即可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D.可将实验重复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https://www.jyeoo.com/shiti/ae100c2f-8159-415d-52ac-68b251086bac
3.鲸鱼呼吸之谜:为何能在海底长时间酣眠而不被憋死?鲸鱼呼吸之谜:为何能在海底长时间酣眠而不被憋死?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杰说百科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他们为什么在出现在海底户外视觉冲击难得一见 阿琼的小日子 打开APP 一华裔男子被判2900年,FBI为抓他卧底5年?美国华裔教父有多疯狂 小正的知识局 1471跟贴 打开APP 解密!特斯拉的恐怖发明,https://m.163.com/v/video/VFHSBE77O.html
4.地球历史及其生命奥秘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D、呼吸 2、【单选题】现今海洋的水主要是( )。 A、地球刚形成时就有的 B、慧星撞击带来的 4、【多选题】化石研究证明,巨型植食性恐龙喜欢生活在水中,不可能是因为( )。 A、需要水的浮力支撑2、【多选题】澳大利亚陨石上的氨基酸与米勒实验中的有机物非常相似说明( )。 A、原始地球上的生命来自http://xuzhou.ehqc.cn/html/99_73.html
5.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出示课件: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集中探讨共性问题: 课文写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是怎样实验的?每次实验的结果怎样?默读4-6段,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次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 完成表格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https://m.ruiwen.com/jiaoxuesheji/6631403.html
6.研究鱼的呼吸速率与水温的关系谈谈对此次实验的体会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鱼在水温高时,各种代谢活动增强,耗氧增加,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鱼通过增加呼吸的次数,把体内热量经腮散布到体外,同时,也加大了氧气的摄入量以满足代谢增强的需要.在水温低于5摄氏度以下时,鱼的各种代谢活动降低,产热减少,为了保护体温不低于水温,鱼就减少呼吸的次数来减少体温的散失.).不知道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8a8c0c2a1f17143a7850da793ec1476.html
7.公民科学素质科学地研究事物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进行观察、推理、实验——得出结论。 31、测试一种新药疗效的方法是什么? 科学家想测试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是否有疗效,采取的测试方法一般为:给一定数量的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给相同数量的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8.珠江所资源室“一种气呼吸鱼类生态适应性驯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近日,由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生态研究室刘亚秋助理研究员等发明的“一种气呼吸鱼类生态适应性驯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810788961.0 鱼类生活习性多样化,在水中多数硬骨鱼类依靠鳃呼吸,然而许多鱼类遇到定期的干旱,生活环境严重缺氧。在这种低氧的环境中,部分鱼类会启用辅助器官进行气呼https://www.cafs.ac.cn/info/1024/45177.htm
9.每日热点1103“我们之前的研究确立了纳米线网络记住简单任务的能力,目前的研究则是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因为在处理大量不断变化的数据时,实现在线学习能力是具有挑战性。通常情况下,标准方法是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然后使用存储的信息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但这会消耗太多能量,无法广泛应用。”指导研究员兹登卡·昆西奇(Zdenka Kuncic)教授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371
10.生物周末自选作业探究鱼类的呼吸和运动2.解鱼: (1)做鱼鳃或鱼鳍、鱼鳔的模型,设计实验,探究鱼鳃适应水中呼吸、某一鱼鳍(如尾鳍、胸鳍等)对鱼在水中游泳时的重要作用、鱼鳔有助于鱼在水中的升潜。录制短视频,最好加入文字、语言解说。 (2)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关于鱼类的呼吸和运动,选择一项领域,深入研究,制作手抄报。内容自选,提倡加入自己的理https://www.meipian.cn/56j9r28m
11.水中的生物教案14篇(全文)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它游泳时靠尾鳍和躯干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胸鳍和腹鳍有平衡身体的作用; 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鲫鱼的身体可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盖后缘以前是头部,中间部分是躯干部,肛门以后是尾部,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鱼体内的鳔, 能够调节鱼体在水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0zpqn3m.html
12.鱼和螃蟹都是用鳃呼吸的,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就会窒息而死,而螃蟹实验一:将新鲜的鱼鳃和螃蟹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鳃丝的分散情况如图甲所示:鱼的鳃丝在水中较分散;螃蟹的鳃外形蓬松。 实验二:将鳃从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鳃的变化如乙图所示:鱼的鳃丝粘连,表面黏稠;螃蟹鳃的外形无明显变化。请分析回答: https://zujuan.xkw.com/6q21675684.html
13.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归纳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7、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https://m.oh100.com/shengwu/917685.html
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条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为了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法》等,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https://sbc.seu.edu.cn/e6/8d/c5616a59021/page.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