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背诵要点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背诵要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1、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鱼类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鱼类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们的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或模型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5、鲫鱼的体形呈梭形_,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6、鱼在游泳时,靠_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鳍、腹鳍背鳍维持身体的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7、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它主要的部分是鳃丝呈红色,因为内部布满毛细血管。当水流经时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即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高。鱼口和鳃盖后缘的开闭是交替张开和闭合

8、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蜇、海葵、珊瑚,水母,常见的软体动物有乌贼、河蚌、鲍鱼,常见的甲壳动物有虾、河蟹、水蚤。(各举三个例子)

9、海马外形与鱼有很大差别,但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所以属于鱼类。

10、腔肠动物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11、软体动物的特点是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甲壳动物的特点是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外骨骼。

12、写出下列动物属于哪种类群海龟爬行鳄鱼爬行河蚌软体鲸鱼哺乳水母腔肠鲍鱼软体娃娃鱼两栖泥鳅鱼中华鲟鱼海马鱼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具备了以下特点:①陆地环境相对干燥,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②陆生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③除蚯蚓等动物外,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家兔用肺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④陆生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相似的环状的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3、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空气中的氧气渗进体壁里的毛细血管,由它带给身体各细胞。为了保证蚯蚓的呼吸作用,课堂实验中,要用湿润的棉花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保证蚯蚓的呼吸。

4、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和哺乳等特征。

5、家兔用肺呼吸;心脏四腔;血液循环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家兔的体恒定;消化道中有发达的盲肠;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所以对外界变化很敏感。

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前者适于切断食物后者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与它们是草食性动物相适应。而肉食性动物的牙齿除有门齿和臼齿,还有锋利的犬齿,它的作用是撕裂肉食。

7、兔和狼的牙齿的不同说明了二者食性的不同。

8、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_水分和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9、鸟类和哺乳类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二、实验题:

饲养和观察蚯蚓:

(1)观察蚯蚓的身体呈长圆柱形,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

(2)用手指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粗糙不平,用放大镜观察有许多小的突起是_刚毛。

(3)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张上能运动,而放在光滑的玻璃表面几乎不能运动。由此说明刚毛有固定支撑身体协助运动作用。

(4)用手指触摸蚯蚓的体表发现有黏液,这个特点利于蚯蚓呼吸。

(5)将蚯蚓放在纸上观察其运动情况,你会发现蚯蚓的身体在交替发生变短、变粗和变细、变长的变化,这是由于蚯蚓体内的肌肉收缩和舒张引起的。你还会听到“沙沙”声,这是由于蚯蚓腹面的刚毛与纸张磨擦发出的。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1、在自然界中,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会飞的动物,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是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3、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而成幼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皮肤辅助呼吸。

5、昆虫的体表覆盖着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6、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和生理特点是:

(1)从外形看: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的阻力。

(2)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两翼和尾部分布有大型正羽适于飞行生活。

(3)胸骨有龙骨突,骨薄长骨中空充满气体,有的愈合,减轻体重。

(4)从摄食消化看: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提供能量供飞行使用,直肠很短,粪便及时排出体外。

(5)从呼吸看:有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6)从血液循环看:心脏四腔,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提高了输送气氧气的能力。

7、几种动物主要的运动器官是什么吗

鱼依靠鳍游泳。蚯蚓的运动主要依靠肌肉和刚毛的共同配合。家兔靠四肢运动。鸟靠四肢运动。蝗虫靠翅和足运动。

动物的运动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2、常见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蠕动、游泳、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等。

3、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肌腱可绕过连在的骨上。当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5、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软骨组成的,其中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附着关节软骨。

6、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类型。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3、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4、印度曾不止一次有发现狼孩的报道。被哺乳期失去幼仔的母狼叼走的人的婴儿不仅没有被吃掉,还被哺育。这属于母狼的繁殖行为。

5、“吃梅止渴”属于先天性行为;“望梅止渴”属学习行为;“谈梅止渴”属于学习行为。

6、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就越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中所占的比例也就大。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

第三节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持生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3、什么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5、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2、什么是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和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3、下列物品是根据哪种动物来模仿制造的:宇航员的特殊器械长颈鹿;冷光灯萤火虫;雷达蝙蝠;薄壳建筑乌龟的背甲。

4、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

节省建设厂房和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5、1978年,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等人把鼠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里,并使大肠杆菌制造出了鼠胰岛素。请据此回答:

⑴该资料中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是大肠杆菌_,⑵实验中生产出来的人类所需的物质是_鼠胰岛素。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细菌和大部分真菌个体很小,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菌落。这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细菌菌落的特点:比较小,大多数表面光滑黏稠,一般呈现出白色。霉菌的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表面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孢子的颜色。

3、培养细菌和真菌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在使用之前要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第二节细菌

1、荷兰人_列文虎克用制作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朽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有些相互连接成团或链状,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3、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却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能运动的鞭毛。

4、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第五章复习

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细菌和真菌以水果和面包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和面包中的有机物获得能量,

4.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自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大肠杆菌和人;地衣.

5.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能量归根结底是来自阳光。所以,生物固氮不仅具有固氮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而且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的优点。

6.细菌和真菌共生在动物体内有助于分解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人体内的也有大量的细菌,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7.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当两者分开时,它们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3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THE END
1.水下奇观揭秘鱼体内部结构要理解鱼体内部结构,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构造。在这方面,一个清晰的图解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每个部分如何协同工作。 鳃部与呼吸系统 鳃部位于头部两侧,是鱼类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这里面蕴含了复杂而精巧的地道网络,它们能够有效地从水中抽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这套高效率且低能量消耗的手段https://www.xyhxybtxl.cn/diao-yu-zhi-shi/455648.html
2.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A.设计常温、比常温略高和比常温略低的三组实验,常温组作为对照 B.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避免水质等因素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C.金鱼的鳃盖和口每交替张合一次,鳃内即可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D.可将实验重复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C https://www.jyeoo.com/shiti/ae100c2f-8159-415d-52ac-68b251086bac
3.鲸鱼呼吸之谜:为何能在海底长时间酣眠而不被憋死?鲸鱼呼吸之谜:为何能在海底长时间酣眠而不被憋死?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杰说百科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他们为什么在出现在海底户外视觉冲击难得一见 阿琼的小日子 打开APP 一华裔男子被判2900年,FBI为抓他卧底5年?美国华裔教父有多疯狂 小正的知识局 1471跟贴 打开APP 解密!特斯拉的恐怖发明,https://m.163.com/v/video/VFHSBE77O.html
4.地球历史及其生命奥秘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D、呼吸 2、【单选题】现今海洋的水主要是( )。 A、地球刚形成时就有的 B、慧星撞击带来的 4、【多选题】化石研究证明,巨型植食性恐龙喜欢生活在水中,不可能是因为( )。 A、需要水的浮力支撑2、【多选题】澳大利亚陨石上的氨基酸与米勒实验中的有机物非常相似说明( )。 A、原始地球上的生命来自http://xuzhou.ehqc.cn/html/99_73.html
5.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出示课件: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集中探讨共性问题: 课文写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是怎样实验的?每次实验的结果怎样?默读4-6段,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次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 完成表格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https://m.ruiwen.com/jiaoxuesheji/6631403.html
6.研究鱼的呼吸速率与水温的关系谈谈对此次实验的体会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鱼在水温高时,各种代谢活动增强,耗氧增加,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鱼通过增加呼吸的次数,把体内热量经腮散布到体外,同时,也加大了氧气的摄入量以满足代谢增强的需要.在水温低于5摄氏度以下时,鱼的各种代谢活动降低,产热减少,为了保护体温不低于水温,鱼就减少呼吸的次数来减少体温的散失.).不知道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8a8c0c2a1f17143a7850da793ec1476.html
7.公民科学素质科学地研究事物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进行观察、推理、实验——得出结论。 31、测试一种新药疗效的方法是什么? 科学家想测试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是否有疗效,采取的测试方法一般为:给一定数量的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给相同数量的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8.珠江所资源室“一种气呼吸鱼类生态适应性驯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近日,由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生态研究室刘亚秋助理研究员等发明的“一种气呼吸鱼类生态适应性驯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810788961.0 鱼类生活习性多样化,在水中多数硬骨鱼类依靠鳃呼吸,然而许多鱼类遇到定期的干旱,生活环境严重缺氧。在这种低氧的环境中,部分鱼类会启用辅助器官进行气呼https://www.cafs.ac.cn/info/1024/45177.htm
9.每日热点1103“我们之前的研究确立了纳米线网络记住简单任务的能力,目前的研究则是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因为在处理大量不断变化的数据时,实现在线学习能力是具有挑战性。通常情况下,标准方法是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然后使用存储的信息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但这会消耗太多能量,无法广泛应用。”指导研究员兹登卡·昆西奇(Zdenka Kuncic)教授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371
10.生物周末自选作业探究鱼类的呼吸和运动2.解鱼: (1)做鱼鳃或鱼鳍、鱼鳔的模型,设计实验,探究鱼鳃适应水中呼吸、某一鱼鳍(如尾鳍、胸鳍等)对鱼在水中游泳时的重要作用、鱼鳔有助于鱼在水中的升潜。录制短视频,最好加入文字、语言解说。 (2)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关于鱼类的呼吸和运动,选择一项领域,深入研究,制作手抄报。内容自选,提倡加入自己的理https://www.meipian.cn/56j9r28m
11.水中的生物教案14篇(全文)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它游泳时靠尾鳍和躯干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胸鳍和腹鳍有平衡身体的作用; 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鲫鱼的身体可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盖后缘以前是头部,中间部分是躯干部,肛门以后是尾部,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鱼体内的鳔, 能够调节鱼体在水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0zpqn3m.html
12.鱼和螃蟹都是用鳃呼吸的,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就会窒息而死,而螃蟹实验一:将新鲜的鱼鳃和螃蟹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鳃丝的分散情况如图甲所示:鱼的鳃丝在水中较分散;螃蟹的鳃外形蓬松。 实验二:将鳃从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鳃的变化如乙图所示:鱼的鳃丝粘连,表面黏稠;螃蟹鳃的外形无明显变化。请分析回答: https://zujuan.xkw.com/6q21675684.html
13.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归纳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7、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https://m.oh100.com/shengwu/917685.html
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条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为了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法》等,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https://sbc.seu.edu.cn/e6/8d/c5616a59021/page.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