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广义而言包括酒精饮料(硬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而人们通常所说的饮料是指狭义的非酒精饮料即软饮料。软饮料是指所有能提供水分和营养成分,以达到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非酒精饮料。
2、饮料的定义及按照国标的分类
定义: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不包括饮用药品。
(GB10789-2007饮料通则):十一类
4、碳酸饮料类定义及其分类
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5、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的分类
6、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品)类的分类
7、配制型含乳饮料的定义
定义:以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以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
8、植物蛋白饮料(品)类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用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得(可经乳酸菌发酵)的浆液中加水,或加入其他食品配料制成的饮料。如豆奶(乳)、豆浆、豆奶(乳)饮料、椰子汁(乳)、杏仁露(乳)、核桃露(乳)、花生露(乳)9、豆乳类饮料的定义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磨碎、提浆、脱腥等工艺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乳状饮料
10、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定义
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
11、饮用纯净水的定义
以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经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以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
12、茶饮料(品)类的定义
定义: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科,经加工制成的饮料。
13、固体饮料(品)类的定义
定义: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固态科的供冲调饮用的制品。(果汁粉、豆粉、茶粉、咖啡粉、果味型固体饮料、固态汽水(泡腾片)、姜汁粉)
14、运动饮料的定义
指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15、《饮料通则》把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饮料归为哪11
第一章饮料用水处理
1、天然水的分类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
2、天然水源中杂质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悬浮物、胶体、溶解物质
1.悬浮物质
1)天然水中凡是粒度大于0.2um的杂质统称为悬浮物。
2)这类杂物使水质呈混浊状态,在静置时会自行沉降。
3)悬浮杂质主要是泥土、砂粒之类的无机物质,也有浮游生物(如蓝藻类、绿藻
类、硅藻类)及微生物。
4)悬浮物质在成品饮料中能沉淀出来,生成瓶底积垢或絮状沉淀的蓬松性微
粒。有害的微生物不仅影响产品风味,且还会导致产品变质。
2.胶体物质
1)胶体物质的大小大致为0.00l~0.20um
2)光线照射上去,被散射而呈混浊的丁达尔现象。
3)因吸附水中大量离子而带有电荷,使颗粒之间产生电性斥力而不能相互粘
结,颗粒始终稳定在微粒状态而不能自行下沉,即具有胶体稳定性。
4)胶体物质多数是黏土性无机胶体,它造成水质混浊。高分子有机胶体是分子
量很大的物质,一般是动植物残骸经过腐蚀分解的腐殖酸、腐殖质等,是造成水质带色的原因。
3.溶解物质
1)这类杂质的微粒在0.001um以下,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2)溶解气体:天然水源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此外是硫化氢和
氯气等。这些气体的存在会影响碳酸气饮料中CO2的溶解量及产生异味。
3)溶解盐类:天然水中常含的无机盐离子
3、水的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水的总碱度
1)水的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
2)碳酸盐硬度:通过加热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下来的钙、镁离子,故又叫暂时
硬度
3)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那部分钙、镁离子
4)总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和。
5)水的总碱度:水中OH-、CO32-、HCO3-的总含量为水的总碱度。
4、何谓混凝?水处理中大量使用的混凝剂可分为铝盐和铁盐两类,都有哪些混凝: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互相吸附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从水中沉淀出来,此过程称混凝(凝聚)。铝盐混凝剂有明矾、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等。铁盐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铁及三氯化铁三种。
5、何谓过滤?过滤原理的原理是什么
过滤:使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直接吸附在一些相对巨大颗粒表面而除去过滤原理:原水通过粒状滤料层时,其中一些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被截留在孔隙中或介质表面上,这种通过粒状介质层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称为过滤。6、良好的滤料应满足什么要求
1)足够的化学稳定性,过滤时不溶于水,不产生有害和有毒物质。
2)足够的机械强度。
3)适宜的级配和足够的孔隙率。
7、何谓级配?何谓滤料层的孔隙率
级配:滤料粒径的范围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数量比例
滤料层的孔隙率:是指滤料的孔隙体积和整个滤层体积的比例。
8、砂滤棒过滤器的基本原理
(砂滤棒又名砂芯,采用细微颗粒的硅藻土和骨灰等可燃性物质,在高温下焙烧,使其熔化,可燃性物质变为气体逸散,形成直径0.00016—0.00041mm的小孔)处理水在外压作用下,通过砂滤棒的微小孔隙,水中存在的少量有机物及微生物被微孔吸附截留在砂滤棒表面。滤出的水,可达到基本无菌。
9、电渗析软化水原理
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和良好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根据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原水中阴、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而达到净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