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及答案.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例如水螅。

2.水螅的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体形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防御。

4.水螅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成的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部位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涡虫(动物),属于扁形动物。

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咽,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因为它无肛门。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除涡虫外还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行课案【合作探究】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学习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

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2.它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段有口,后端有肛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3.蛔虫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结构叫角质层;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慢慢地蠕动。

4.除蛔虫外,蛲虫、钩虫、丝虫和线虫也属于线形动物。

5.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6.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体节__构成,以土壤中的___有机物__为食。

有环带的是它的前端,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7.用手触摸蚯蚓会有湿润和粗糙的感觉,蚯蚓的运动是靠的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的。

8.蚯蚓的呼吸是靠__体壁__完成的,___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__体壁_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

9.除蚯蚓外,沙蚕和蛭也属于线形动物,沙蚕的运动器官是疣足。

10.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进行蚯蚓观察的实验。

学习重点: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35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软体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自学检测)1、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种类最多的是节肢动物,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总数的80%以上。

虽然昆虫有100万种以上,但是它不是第二大类群,第二大类群是软体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缢蛏和乌贼等是常见的软体动物。

2、缢蛏或河蚌的结构有贝壳、外套膜、鳃、足、出水管和入水管等部分,保护缢蛏柔软身体的坚硬构造是贝壳__,它是由_外套膜__的分泌物形成的。

3、缢蛏的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足。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体外大多具有贝壳对身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运动器官是足。

5、节肢动物又分为昆虫纲动物、蛛形纲动物、甲壳纲动物和多足纲动物四个类群。

6、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其中中足足发达,适于跳跃;两对翅膀。

7、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门是仅仅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行课案【合作探究】1、缢蛏是如何获得食物的?2、水里的钉螺和陆地上的蜗牛的呼吸器都是鳃吗?3、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4.把两只蝗虫的身体的头部和腹部分别没入水中,那个容易死?为什么?5、节肢动物有150万种以上,昆虫虽有100万种以上,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为什么说昆虫不是第二大类群?为什么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6、蝗虫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7、蝗虫外骨骼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吗?因此它的一生会出现什么现象?外骨骼什么作用?8、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检测案1、下列动物(D)是软体动物。

学习重点:1、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A.水螅B.涡虫C.蚯蚓D.石鳖2、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A.螃蟹、苍蝇B.蚯蚓、蜘蛛C.乌贼、金龟子D.钉螺、水蛭3、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B)A.身体柔软、有贝壳B.身体柔软、有外套膜C.身体由体节构成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A.体内有骨骼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体外有外骨骼D.足和触角分节5、蝗虫的触角具有的作用是(A)A.嗅觉和触觉B.嗅觉和听觉C.视觉和味觉D.听觉和味觉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注意:[]内填数字,上填名称)(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头部、腹部、胸部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11]胸部。

(2)图中[9]翅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三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6]中足,运动器官都着生在胸部。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或气管)。

第四节鱼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鱼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目前已知动物的种类大约有150万种,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2、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点:一是能够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二是能够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鲢鱼、鳙鱼、草鱼、青鱼。

4、鱼的呼吸:呼吸器官是鳃。

学习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鱼适的主要特征。

2、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2、蛙的肺结构简单,功能不发达,呼吸时需皮肤辅助呼吸。

3、两栖动物中的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动物。

4、蜥蜴和龟属爬行动物,呼吸器官是肺。

5、爬行动物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并受精卵外有坚硬的卵壳有利于适应生活环境。

6、爬行动物中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

2、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82、青蛙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趾间有什么结构?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和功能?3、说出青蛙对人类有什么益处,应如何保护青蛙?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两栖类是动物进化中从______向_______过渡的类群。

6、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7.蜥蜴之所以适应陆地生活与哪些结构有关?8.总结归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9、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0、蛇没有四肢,但是它属于爬行动物,为什么?1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句古诗对青蛙记起农业生产的关系作出了生动的描述。

现在的夏季,为什么许多农田听不到蛙声?检测案1、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D)A.肠B.肺C.口腔黏膜D.皮肤2、两栖类是(C)。

A、典型的水生动物B、真正的陆生动物C、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3、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其作用是(D)A.有利于运动B.保护皮肤C.有利于防御敌害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保护作用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没过几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A)。

A.缺氧B.饥饿C.惊吓D.水质有问题5、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C)A.皮肤裸露B.幼体用鳃呼吸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6、蜥蜴的呼吸特点是(B)A.完全用肺呼吸B.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C.用体表呼吸D.用鳃呼吸7、判断:(1)既能生活在水中,有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嘴里没有牙齿。

3、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4、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

学习任务二、鸟的主要特征1、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有:(2)阅读教材P31-P33,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对照图示,认识鸟的体型、体表及身体组成部分,分析这些特点和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2、鸟身体各部分哪里的肌肉最发达,为什么?3、鸟的胸骨有什么特点?学习目标: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5.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学习重点:1.鸟的主要特征。

2.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反思与补充:104、鸟的哪些结构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6、总结鸟适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7.归纳鸟类的主要特征:8.鸟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你怎样做到爱鸟护鸟?检测案1.下列哪项不是鸟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A)。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B.全身被覆羽毛C.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D.身体呈流线型2.鸟排便频繁的原因是(D)。

(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翼,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胸部有很突出的龙突骨,其两侧有发达的胸肌,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直肠很短,粪便可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4)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气囊经呼吸作用,散失到体外,以便保持体温恒定(5)心脏有四腔,心肌发达,血液输氧气能力强。

第七节哺乳动物预习案一、预习提纲学习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和人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____哺乳_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

2、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

3、哺乳动物用犬齿、门齿、臼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哺乳动物体毛有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分成四腔,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因而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与其它动物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都很发达;它的繁殖方式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5.“鲸”,人们俗称“鲸鱼”。

“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为什么?6.我国洞庭湖区曾经爆发过异常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

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是否应该将老鼠彻底消灭?检测案1、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D)A.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B.有发达的门齿C.犬齿数目很多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2、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C)A.脑和脊髓B.大脑和小脑C.脑、脊髓和神经D.大脑、脊髓和神经3、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反思与补充: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4、下列动物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B)A.猎豹B.响尾蛇C.企鹅D.大猩猩5、比较以下四种脊椎动物的特征: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将其序号填写在下面表格.体表:⑴皮肤裸露;⑵被毛;⑶被覆羽毛;⑷大多有鳞片.呼吸器官:⑸肺;⑹肺和气囊;⑺幼体用鳃;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⑻终生用鳃呼吸.体温:⑼恒定;⑽不恒定.生殖发育:⑾变态发育;⑿胎生,哺乳;⒀卵生.动物体表呼吸器官体温生殖发育鱼蛙鸟兔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2、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关节软骨。

3、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肌腱。

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4、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学习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学习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检测案1、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⑴.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⑵.尝试说出你自己身上的三个关节名称: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⑶.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叫做_脱臼_______2、右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2]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⑵.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1]处于收缩状态,[2]处于舒张状态。

⑶.由以上实例说明: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⑷.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A)A.关节B.骨C.骨骼肌D.骨骼⑸.由图中可知: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至少应固定在(B)A.一块骨上B.两块骨上C.三块骨上D.不能确定。

3、将下列动物与运动方式用线连起来。

(有的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动物名称运动方式金丝猴飞行蜗牛攀缘蚯蚓行走和奔跑猎豹蠕动蝗虫游泳家鸽爬行鱼跳跃袋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主检测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说出你所知道的几种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

2.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小鸟喂鱼、公鸡打鸣等。

4.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海豚顶球、小狗算数等。

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3、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学习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THE END
1.探究小鱼生物学特征形态生理与行为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机制小鱼作为水生动物,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其体型从微小到庞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些形态特点不仅反映了它们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也是其生存和繁衍的一种天然选择。 二、身体结构的简化与优化 在水中的生活条件下,小鱼往往拥有更加流线型的身体,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更好地游动减少阻力。例如https://www.xyhxybtxl.cn/diao-yu-jiao-xue/452791.html
2.探索最新鱼类,揭开海洋的奥秘与魅力之谜校企合作摘要:本文将带你探索海洋的最新发现,重点聚焦于各类鱼类的奥秘与魅力。通过深入了解不同鱼种的生态习性、外形特征以及生存策略,揭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让我们一起领略海洋的神奇魅力,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文目录导读: 最新鱼类的发现与特点 http://xahdjy.com/post/110.html
3.鲋鱼生物学研究新进展解析其适应能力和遗传特点在水下世界中,鲋鱼以其独特的外观和丰富的生活习性赢得了许多人对它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古老的淡水鱼类,它们拥有悠久的地质历史,在地球上生存已有数百万年。在这漫长而复杂的地球演化历程中,鲋鱼不仅学会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还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适应机制。这一系列机制使得这些小型淡水生物能够在不同https://www.lynetx.com/diao-yu-zi-xun/223309.html
4.探究小鱼生物学特征形态生理与行为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机制小鱼作为水生动物,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其体型从微小到庞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些形态特点不仅反映了它们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也是其生存和繁衍的一种天然选择。 二、身体结构的简化与优化 在水中的生活条件下,小鱼往往拥有更加流线型的身体,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更好地游动减少阻力。例如https://www.ndukygnwd.cn/diao-yu-zhi-shi/113527.html
5.小鱼行为观察日记揭示淡水生物社交互动模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鱼类作为重要的食物链关键组成部分,其行为模式对于理解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淡水环境中,小鱼由于其较小的体型和快速的繁殖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社交互动,这些行为对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有着深远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写小鱼的观察日记,探讨淡水生物间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并揭示其https://www.ntyujmf.cn/diao-yu-zhi-shi/492693.html
6.小学科学实验之生命科学:观察鱼的主要特征课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观察,鱼的主要特征,生命科学,观察鱼的主要特征生命科学,导入,观,察鱼的外部形态、鱼的呼吸、鱼的运动有哪些特点,分析鱼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3197678.html
7.中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题03生物与环境(原卷版)Word模板01生物的共同特征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查内容 高频考点 解题关键与技巧 生命的共同特征 举例 牛吃草、植物吸收水分和无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机盐 2.生物能进行呼吸 鱼吸收水中的氧气 生物的六大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尿、呼出二氧化碳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04/14/55847422_1141131652.shtml
8.利用生物浮力系统提升黄鳝养殖密度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稻田黄鳝及其生长环境。稻田黄鳝是一种适应于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小型淡水鱼类,它们通常栖息在水深不超过1米,透明度较高的浅池或湖泊中。为了满足这些特定的栖息环境要求,设计合理的培育设施至关重要,其中生物浮力系统就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53637.html
9.银川六中2017年度教科研成果汇总银川市第六中学萧乐:《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银川市级: 刘红梅:《高中物理电学计算题解题指导》 李琴:《高中英语快乐高效教学策略探析》 韩万仕:《关联词"除了"外搭配误用例谈》 王兴葛:《高中地理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思考》 马静:《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应用》《静待花开-第56号教师的奇迹》 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65178
10.初二期中生物考试卷及答案(通用7篇)B.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太远 C.两栖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D.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12.关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B.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C.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D.鲫鱼身体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mkl200l.html
11.初二期中生物考试卷及答案B.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太远 C.两栖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D.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12.关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B.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C.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D.鲫鱼身体呈https://www.ruiwen.com/shiti/1904490.html
12.下列关于“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鲫鱼的运动器官是腹鳍,产生前进的动力 B.鱼类的呼吸器官是肺,鳃辅助呼吸 C.鱼类的身体呈流https://www.jyeoo.com/shiti/5310a0b4-152f-4150-9055-13425c28e927
13.水中的生物教案14篇(全文)【复习目标】1.了解水中动物的常见种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3.概述藻类、苔藓和蕨 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4.说出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复习提纲】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0zpqn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