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灿:我国基础研究版图呈现新特点

“我国基础研究力量地理分布不均,各省区竞争力悬殊,但总体正向好的方向发展。近10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力量薄弱地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能力在稳步提升。”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员马廷灿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获得基金资助呈现上升趋势

“我们综合考虑各省、区、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经费数量以及所有省、区、市的平均水平,设计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能力指数(NCI)。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区、市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和经费数量都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量的快速增长;但NCI反映出的各省、区、市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基础研究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则差别较大。”马廷灿说。

马廷灿等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在线数据库,对2001年~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层面对我国基础研究力量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1个省区市每年均有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同时,各省、区、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能力排名顺序也逐年发生着细微变化。日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通报》上(马廷灿、曹慕昆、王桂芳,《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看我国各省市基础研究竞争力》,《科学通报》)。

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于申请和评审相对公开、公正、公平,在科研界享有较高声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地区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华子春在对科学基金的资助率进行研究后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最能反映研究者竞争能力的研究基金,其相对资助率可以科学地反映某一机构的基础研究水平。

“近年来,国内各个大学和研究单位都将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或基金资助率作为衡量科研水平和竞争力的标志。每年资助项目公布后,都有不少单位以此为指标发布排行榜。”华子春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对基金获得数目和基金相对资助率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较为客观地评价一个单位或一个学科在国内的实际竞争力和学科地位。”

机构间差距正在拉开

与此同时,我国各科研机构间反映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上的基础研究力量差距正在拉开。

在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407所高校中,排名前20的高校共获资助3327项,获经费86706.1万元。而有近半的高校获得3个以下基金项目,其中只获得一项资助的高校有79所。

根据基金委官方公布的资料,每年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机构数量在快速增长。2001年获资助科研机构550个,2010年为1100个,2011年增加到1985个。

“统计分析显示,排名靠前的机构获资助项目数和经费量均快速增长。从这些科研机构获资助数占总量的百分比来看,不管是排名前10%、20%、30%还是50%的机构,都呈现出总体上升缓慢的趋势。同时,机构层面间基础研究力量的差距呈缓慢扩大趋势。”马廷灿说。

马廷灿认为有三个原因导致此结果:一是新加入机构的获资助能力有限;二是随着经验和能力的积累,排名靠前的机构力量正越来越强;三是随着高校的合并,一些高校的规模效应带动了竞争力的增加。

对省、区、市间获取科学基金能力差距逐年缩小的趋势,马廷灿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大地区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结果。

“地区科学基金的资助迅速提升了西部和一些边远地区的基础研究水平,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科研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省区间差距缩小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马廷灿说。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张爱宁等人对甘肃省2004年至2008年获科学基金资助单位分析发现:兰州大学、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获科学基金资助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科研机构。科学基金资助经费主要分布在中央在甘科研院所,省属科研院所获得较少。2009年,基金委将甘肃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资助范畴,此举打破了甘肃省属机构科研人员几乎得不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局面。

马廷灿认为,这对我国来说是好的趋势,通过紧密结合地区特色的项目,地区科学基金有助于解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科技问题。同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又促成了新的基础研究需求,推动科技进步。

“地区科学基金的确在提升地方科研水平中功不可没。一方面我们看到地方科研力量增强,另一方面科研领域‘马太效应’也很明显,一些地区人才‘孔雀东南飞’很严重。”《中国科学基金》杂志编辑汤锡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一些经费量较大的国家项目,比如‘973’、‘863’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落后地区根本争取不到,会加剧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马廷灿解释说,“但那些大项目更偏向应用或应用基础研究,从纯基础研究来说,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能力可以体现一个地方的基础研究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认为,从一些地区原来的研究基础看,科学基金极大地促进了落后地区科研水平的提升。

柴育成说:“比如,青海、新疆等地方,以前这些地方的高校和机构可能根本争取不到项目。”

“这种差距的缩小还体现在居全国前列、中间水平和较落后地区不同竞争阶段间。比如,湖北、广东、浙江、陕西、辽宁等原来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地方,他们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马廷灿说。

THE END
1.完善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策略与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推动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在网络强国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有效利用新技术、合理运用大数据资源来制定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的保障生态体系,完善人才、资源、政策法律、平台等多分面保障机制,切实推进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的保障水平。其一,科研人才是关键,要创新人才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51990046565153758&wfr=spider&for=pc
2.中国基雌学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整个科学领域的影响,一个国家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越多,这个国家的基础科学水平就越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认为,无论学的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无论是在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教科书里都会写到一些用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些就是最经典的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89171
3.中国科学院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已经连续九年位列中国科学院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已经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首位,中国科学院研制建设的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施向国内外科学家开放,科技大国不仅有技术,更有广阔的心胸!#中科院#自研#国产#中国天眼#科技#中国科技https://www.360doc.cn/article/72904862_1137289281.html
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中物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30多年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尖端科技领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特色人才培养,2015年,中物院在原“研究生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赋予研究生院新的定位:实施特色定制、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面向国家战略和学科前沿,开展完全开放的基础研究;通过https://gscaep.ac.cn/subPage/rencaizm.html?id=1874
5.期刊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2023年全为更好地破解“两头在外”问题,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要从根本出发,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坚定不移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重视提升期刊的学术品质、标准化水平,打造出越来越多“双高”(学术品位、编校质量均高)、“双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皆好)、“双爱”(读者、https://www.cma.org.cn/art/2023/12/22/art_105_54719.html
6.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有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眼于推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5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 建设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彭桓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安徽省应用数学中心等,加强对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支持。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NatureIndex)排名中,中国科大在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17605
7.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一般地,研发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究发展3种类型,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就需要三者协同发力。长期以来,中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非常小,一般在5%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在10%以上,甚至高达20%以上[2]。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必须合理协调、引导在基础研究http://gjs.cass.cn/kydt/kydt_kycg/201901/t20190131_4821365.shtml
8.有事业编!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招聘各实验室是以PI为核心的科研协作团队,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由PI负责建设独立实验室/科研平台,自主选题并开展高水平基础前沿研究,培育未来的学科发展新方向。 13 教学基础部 教学基础部承担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设置思政类课程组、语言类课程组、理科基础类课程组、体美劳类课程组。https://www.hubpd.com/hubpd/rss/yidianzixun/index.html?contentId=23058430092165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