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策略被认为是能够直接有助于英语技能提高的学习策略之一。英语研究者和英语教学专家们至今对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为止,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是:“阅读策略是阅读者有目的、有意识用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Prichard,1980:283)
阅读的速度和效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猜测生词的词义。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掌握一定的猜词策略、排除语言障碍方能提高阅读能力。本文以2010年全国高考卷为例,对常见的“猜词”策略作一概述,以期助大家一臂之力。
1定义句中常有is,means,iscalled,referto等标志词。
例如:The2012LondonOlympicshadenoughproblemstoworryabout,butonemorehasjustbeenadded-acommunicationsblackoutcausedbysolarstorms.(上海)
根据causedbysolarstorms以及下文可知communicationsblackout意为由太阳风暴引起的thecollapseofbroadcastingsystems.
有时候,对于生词的定义常用标点符号分开。这些常用的标点符号有逗号、破折号、括号、冒号等。
2举例根据句中列举的例子来猜测生词的意思。
例如:Shesmiled.Itwasanicesmile-warmandreassuring-andI
returnedhergiftbysmilingback.(浙江)
句中没有直接告诉读者hergift指什么,但读者至少可以通过它后面的短语bysmilingback推断出hergift指hersmile.
3根据生词后的同位语或定语从句来判断。
例如:AfterdinnerwewatchedatapeonBaccarat,wherewewillvisittomorrow.(全国)
根据生词“Baccarat”后跟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我们不难推测出“Baccarat”是一个地方,再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该词指town.
4利用上下文的对比或并列来判断。
例如:Eventhoughsciencecantellusthatsomeofourtraditionalbeliefsdon’tholdwater,thereisstillalotoftruthintheoldwives’tales.(陕西)
根据eventhough可知两个分句为对比关系,再由第二分句中的truth可以得知holdwater意为tobebelievable.
5利用上下文的因果关系猜词。这些因果关系有时是“显性”的(有because,so,sothat等因果关系词),有时是隐性的。
例如:Monkey-poxmaybethewake-upcall,researchersbelieveinfectedanimalsmayinfecttheirowners.(全国)
根据“研究人员相信被传染的动物会传染它们的主人”不难推测出thewake-upcall意为aclearwarning.
二构词法猜词策略构词法是英语单词的构成规律,常见的有缀合法、合成法和转化法。
1缀合法由一个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的方法,叫缀合法。由缀合法形成的词,成为派生词。大多数前缀不改变词根的词性而仅仅对词根的意义加以修饰或限制,英语的后缀具有较强的语法作用,常使原词改变词性。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词缀来确定词性,如-er,-ion,-ment,-ty,-th等为名词性后缀;-able,-al等为形容词词性后缀;-ate,-en,-ize等为动词词性后缀;-ly为副词词性后缀;dis-,il-,im-,non-,un-为否定词前缀等等。
2合成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词素构成的词,成为复合词。
如class+room=classroom,war+ship=warship
3转化法是指词类的互相转化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如英语的动词可以转化为名词,名词转化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转化为动词等,但是词性不变。
如watern.-waterv.,clearadj-clearv.
三视觉猜测词义
除了阅读教学外,视听教学也是一种好选择,相对而言,视听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学生可以借助视觉感官来猜测词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图片是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有效途径。如牛津高中英语SBIIpage26,通过图画,学生可以轻松理解waterproofparka等词的意思。
四利用音译法猜词意
阅读短文中出现最多最密集的词汇是人名、地名、动植物名、建筑名以及山脉、河流、岛屿、海洋等专有名词。对这类词,还有汉语中的外来词,如“logic”(逻辑)、“poker”(扑克)等,常可通过音译来解决。当然,更多的词,甚至不需要音译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只要明白是人名、地名,并能理出之间的关系即可。
以上主要谈了英语阅读技能之一,即生词意思的推断策略。毋庸置疑,掌握这一技能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掌握词汇不重要。恰恰相反,词汇量是中国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瓶颈”,生词过多将进一步影响阅读理解的效率,尤其是在阅读的出、中级阶段。所以,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技能不容忽视,但还需通过大量阅读或其他手段尽可能地扩大词汇量。
参考文献:
[1]Pritchard,R,TheEffectsofCulturalSchemataonReadingProcessingStrategies.ReadingResearchQuarterly[J].1990.25,273-295.
[2]叶力.新教材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培训[J].外语教学.2007(15).
[3]任俊莲.英语阅读理解中几种猜词法[J].菏泽医专学报.2000(3).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厦门大学出版社.
[6]李辉.浅析如何在英语阅读中运用猜词策略[J].职教与成教.
[7]李群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猜词能力[J].文科教学探索.
[8]2010年全国高考卷.
Takethe2010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asanexampletoanalyzetheword-guessingstrategy
一、认真努力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二、勤奋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二)创设各种教研载体,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这些专题发言和研讨课,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加以验证、推广,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中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导。
(三)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提高研究能力水平
课题研究启动后,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2012年3月16日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聆听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崴、广雅中学教务处主任何丽萍、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清生、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黎耀威等专家的精彩报告,回校后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研读研修班资料《教研芳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3月出版)。2012年6月12至21日笔者又参加了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教师怎样做行动研究》、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梁文宁教授《文学鉴赏与中学语文教学》、谭海生教授《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主题讲座,获益匪浅,回校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将其观点、做法应用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二)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方法,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和推广。首先,我们认识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学生,组织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落实自主、探究学习。
具体到散文教学和诗歌教学中,我们吸收了课题组负责人郑旺吉分别于2010年1月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9809,国内统一刊号:CN11-2644/1)上的教学论文《浅谈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2011年4月发表在《师道(教研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265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99/C4)上的教学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阐述的指导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开放教学内容”“正确评价探究结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散文鉴赏评价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利用古诗的“空白艺术”“丰富意蕴”和“意象的多义性”来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评价自主、探究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至于小说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和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我们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广。目前,课题组已组织精干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在选编之传记文学文本中专门设计了“思考与探究”,用以检测学生对传记文学鉴赏评价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实验的反思及今后安排
该课题研究实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定目的,对原计划中预计突破的难点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实验是成功的。同时,本实验是在没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前提下取得较好效果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开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没有什么阶段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评价习惯应从小训练和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构建新的学习机制,是本实验将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将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在前一阶段中,我们认为,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内容上按照课题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方法上力求创新,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路子,因此,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许多工作还不够完善甚至没有做好。
(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考察普通高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功能,指明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误区,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探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是还无法“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尚未“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二)我们原定于本学期要开发出一本适合我校高二学生使用的校本文学选修教材(阅读文本后设计“自主、探究”思考题),但由于行政规划和经费等因素而暂时不能付诸实施,只开发了一本《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校本选修教材。挖掘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整理编写文学选修教材,形成一门或几门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选修课,是我们研究工作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我们在《课题实施方案》中确立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理论演绎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其它两种方法运用较少,在下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更多地运用其它两种研究方法,以使研究更加有成效。
应该说,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基本达到了课题方案制定的阶段目标。有了前期工作积累的经验,有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的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这个年轻人”就是贾峰,一个无疑有才华而又勤恳踏实的小学教师。
成名,不仅因为幸运
人生路上,有缘碰到一两位好老师,那是一种造化。贾峰是幸运的,他先后遇到了多位名师,且每一位都对他帮助很大。
2006年,刚工作不久的贾峰就得到了一个向全国小语名师窦桂梅求教的机会。他赴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与窦桂梅漫谈教育教学生活,获其赠书《玫瑰与教育》。后来,他又先后得到了周益民、支玉恒、范利等名师的指导。周益民曾指导他上过一系列课,支玉恒曾鼓励他克服困难、坚定职业梦想,语言艺术专家范利一直督导他强化语言训练。2008年,贾峰以综合素质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湖南省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老师,校长张珍如等人对他进行“跟踪式”的精心培育,勉励他“做教师就要争当名师”。2011年,贾峰以名优教师的身份进入长沙市雨花正砂子塘小学,该校的党组书记祝健群对其悉心指导,鼓励他做学习型、成长型、专家型教师。在与这些前辈的促膝交流中,贾峰深受启迪并迅速成长。
贾峰的幸运是有原因的。他说:“做好了学生才能做先生,我从未脱离学生这一角色,我选择做一辈子学生。”在参加全国阅读教学大赛前,他专程向湖南省小语教研员吴亚西老师请教。在还未登门拜访前,贾峰就事先准备好了三套设计方案,有手写的教案,有打印的教案,还有详细的实录稿。这让吴亚西打心眼里高兴:“说实话,我带过不少‘徒弟’。一般都是‘徒弟’带着教材来向我要设计,而贾峰竟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自己思考在前,求教老师在后,这个‘徒弟’有点不同啊!”正因为贾峰的这份谦虚好学与勤于思考,这些前辈们才愿意与他深入交谈,倾囊相授。
“贾峰吃得苦,霸得蛮(长沙方言,指执着、有毅力),耐得烦,后生可畏!”这是湖南省桃源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刘文艳对贾峰的评价。诚然,不是每位教师都如贾峰般幸运,但也不是每位教师都如贾峰般勤奋好学。“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正是贾峰成名的主要原因。
美育,语文教学的要求
贾峰认为,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语文的审美作用。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课文的美。
师:同学们看,刚才我们谈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课件:图片配乐连播)
师:此时,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会感觉非常高兴!”“我会觉得神清气爽!”“我会觉得心旷神怡!”“我会沉浸在花的海洋里,深深陶醉!”
引导学生体会到花的“美”后,他又引导学生体会人的“美”:
(出示课件:“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请轻声读这段文字,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轻声读)
生:我读懂了德国人养花的目的,他们养花只看花的枝叶,却把好看的花让给外面的人看,他们都这样做,相互奉献。
师:你真是好眼力,不仅看到了奇丽的鲜花,而且看到了比鲜花更美的东西!同学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耐人寻味的境界用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说就是――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在教学中,贾峰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花“美”、人“美”,还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深入体会作者季羡林的“梦”,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舍己为人的实例,使学生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
作文,功夫在诗外
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帮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写作素材,贾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单手剥香蕉比赛,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外套等,使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在作文《作文“连环计”》中,贾峰的学生周璐瑶记录了这样一节作文课:
“阿林,飞波,你们站出来!”上课铃刚刚响过,贾老师便站在教室门口大声吼道。霎时,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贾老师,看他那严厉的目光,我猜准没什么好事。我跟随着飞波悠悠地移到了老师身后。我们不敢抬头正视,心里直打鼓。
“嘿,拿着!”贾老师把一大摞作业本递到飞波的手里,接着我也顺势接过一摞。此时贾老师和颜悦色,温和可亲,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说话的声音简直比刚才低了一个八度。“走,我们去给同学们发奖!”啊?这是哪出跟哪出呀?来不及深思,我俩只得从命,紧紧地抱着“奖品”,和飞波并步跟在老师身后。
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一阵“嘘嘘”声,我敢确定,同学们刚才一定议论纷纷了。突然,贾老师严肃起来,郑重地宣布:“同学们,这节课我给大家发奖,祝贺你们!”什么?发奖?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获什么奖了?”“什么时候啊?”……大家小声议论着,显而易见,我们都想早点弄个明白,若真能领个奖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贾老师摇摇头,挥挥手,故弄玄虚似的,微笑着说:“不认识了?这可是咱六(3)班的所有日记本啊!关于发奖,关于发奖――今天老师和大家开了个玩笑!”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贾老师接着说:“今天的作文训练题就是――连环计。”
哈哈!教室里笑翻一大片……
贾峰自述,二十多年来,他常梦见自己在奔跑,气喘吁吁,挥汗如雨,唯恐落下。只要别人能做到的,他势必奋发追赶。因此,当冬天别人还在被窝里的时候,他已经早早起床练习朗诵了,当暑假别人出游的时候,他却还在图书馆埋头苦读。勤奋好学的他,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也应该成为年轻教师们学习的榜样。
一、基础工程:完善组织系统,保障经费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系统
学校组成了由校长领导,副校长主管,由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由教导主任、德育处主任协助,教研组长主持,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主研,形成了学校教科研的组织四级网络系统,组织机构完善健全,科研教研培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管理团队,为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教科室都能根据学校的规划每学期都制订出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编辑校本培训资料、教科研成果资料、教师成长档案等,对全校的校本工作,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和引领,使校本培训工作促进了学校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学期中,能定期召开会议,落实分工,实行分层指导、分类提高、步步推进,目前,我校基本已经达到“门门学科有自己的校本培训项目,人人参与校本培训活动”。学期结束时,回顾反思,总结得失,使校本培训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二)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保障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学校舍得投入,有固定的经费。学校每年的专门经费投入达二十余万元,且能够逐年增长,使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有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一,购置图书经费:每年给校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图书、报刊,使教师需要专业用书都伸手可及,近两年仅购置图书一项就有10万元的支出,并征订100余种杂志,供教师们学习之用。
第二,建立校园网经费:每个教师办公室、备课组都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专业门类齐全的校园网,每学期教科室都会将教研训的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发在网上,方便教师在网上学习交流。
第三,教科研设有专项经费。凡是学校教师在县市省的课题被立项,学校就列出相应的经费,给予课题研究组,便于他们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在2010年3月,学校专门出台了《富春四小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细则》,激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本培训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第四,师徒结对,青蓝携手经费:学校专门有教师的培养计划,聘请浙江省特级教师5人,杭州市、富阳市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4人作为导师,进行针对性引领与指导。
第五,参加各类培训经费。首先,是课题组的成员以及骨干科研训教师去各地培训进修;其次,全体班主任每年都要外出培训两次;另外,学科组教师每一学年也有一次专程外出学习的机会。
第六,校际结对经费。我们先后和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杭州采荷二小、萧山劲松小学、萧山长河小学、临安少科院等结对,实现了校本培训的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实践策略:形式丰富,活动多样
在近几年的校本培训中,我们逐步建构了校本培训模式:“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即:培训――提升理论素养,科研――探索实践模式,教研――促使能力外显,三项工作互融共进,合为一体。
(一)培训――提升理论素
1.让老师们都捧起书来,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1)读专著。每学期我校都开展有主题的读书活动,并在学校网站公布教师读书篇目,让全体教师择其喜欢读1至2本教育专著,并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今年就直接要求全体教师只读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让教师可以在自己的书上涂涂画画写写,如此一来,教师们课余饭后,就有了读书后的共同话题,交流起来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读书的效果更显著了。
2.搭建平台,观点碰撞促内化
通过举办“名师论坛”、“科研讲坛”等培训形式,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教师们与名优教师的观点发生碰撞,进而使名优教师的教育智慧内化为教师们的智能。学校充分利用省内外的名师专家这些尖端的人才资源,邀请他们到学校,让年轻教师们与他们“拜师结对”,定期来学校讲座,参与课题的指导与研究,评点课堂教学实践,每学期不少于4次。教师们在“名师论坛”中,体验了思想碰撞的快乐,收获了观念提升的幸福,并迅速成长起来。“科研讲坛”就是教师自己的讲坛,每个月一次,一个人主讲。主讲教师依据自己的特长,就某一研究专题、话题、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或集体学习,或观看影响资料,或沙龙探讨。“名师论坛”和“科研讲坛”,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兴趣。
3.加强指导,制定规划定方向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三年规划,我们把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在教师的成长上。要求教师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是将已经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发到网上,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二是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三是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师徒结对”活动,“跨校拜师”。
(二)科研――探索实践模式
1.主课题先行,引导研究目标
学校尝试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确立主要课题,备课组跟随主课题进行实践研究。每个学期开学伊始,各备课组就以这个课题为指导,确定各年级不同的研究主题,无论是家常课、教研课、展示课,还是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以及教学论文,都围绕这个课题展开。这样,就使主课题研究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每个教师在主课题的引领下,在课题亦步亦趋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科研意识得到增强,专业能力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小课题跟进,展现研究特长
学校倡导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如,语文学科,老师们在《小学语文“五环六式”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大课题的引领下,教师个人,或者是备课组里的几个人就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的小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有的是总结报告,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教学设计,有的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不同,短则几个星期,长则一学年。而且,这一新的课题研究形式是对学校主课题研究的有效补充,使学校课题研究成为一个自上而下的群落,形成一张严实的网络。
3.小故事应和,参与研究过程
撰写教育教学小故事对于一般老师来说,那真的就是小菜一碟了。因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鲜活的事例,动人的故事。它可能是校园内师生的一次对话,也可能是活动过程中的一次变故,还可能是课堂教学的某个片段。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人人撰写“教学小故事”活动。并要求在每次集体备课上交流,而后根据他们的教学小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撰写教学小故事,锻炼了教师面向日常教学生活的观察能力,使教师更好地洞悉、把握缄默的实践知识,提高了教师反思探究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促使能力外显
1.校本教研,双线并进
将课题研究真实地落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这就要提高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一致性,开张双线并进的校本教研活动。
2.市级教科研,展示推广
开展市级教研活动目的是要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进一步推动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
第二,市级科研培训活动。培训分两个阶段:其一由课题组长介绍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的计划以及在课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及困惑。其二由专家做课题研究规范的培训。请来浙江省教科院教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策略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对案例课题研究中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分析、指点和引领,使受训老师受到的启发大。
三、收获成效:付出努力,成效喜人
通过校本培训,在全体教师的头脑中确立了“大科研观”,使教师明白了科研工作应当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时时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从事教育教学。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丰厚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办学档次
由于措施得力,活动方式引入,教师由不自觉逐步走向自觉,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三年来,已有近200篇论文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近10项课题成果都获杭州市、富阳市级奖项。这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氛围,使科研兴校道路越走越宽阔。
(三)激昂的教学活力,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明显增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各级各类组织的学生活动中,我们学校的学生成绩喜人。特别是在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领域,我们学校更是成绩骄人。在全国,省市比赛中,我们的学生屡屡金奖、银奖和铜奖。在教学方面,在富阳市的统一检测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例,从培养阅读情趣、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素养的三步策略,以使学生快乐阅读,学会阅读,从名著中获得人文滋养。
【关键词】
阅读兴趣阅读计划阅读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阅读素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既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之所求,更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之需要。新课标要求高中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可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关键在于学生自己。为此,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作了持续的探索,总结出了激发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的三步策略。下面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例就此作探讨。
一、以培养阅读情趣为先导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情趣为先导,把“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求。
1.加强阅读心理的引导
2.运用情趣激发的方法
首先,运用诱导法,即利用名著内含的情趣点,激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原著的意愿。笔者利用《红楼梦》某些人物姓名的谐音特点诱导学生去深入阅读和思考。如“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又如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等。还可用机智诙谐的话语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如介绍《红楼梦》:这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介绍《三国演义》:这一批兵荒马乱下的足智多谋又无力回天的人。
教师利用名著本身丰富的感染力,运用恰当的情趣激发的方法,就可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二、以制订阅读计划为动力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虽然课外阅读与高考并不矛盾,但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量能提高阅读效果。有报导认为,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1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若每天坚持15分钟,一周就能读3万多字,一年就可达到160多万字。《红楼梦》前80回约61万字,《三国演义》约80万字,就算每天只花15分钟,一年也能读完。而像《茶馆》《老人与海》《边城》这样的名著,几天就可读完。据此,高中生自读五部以上的名著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笔者针对江苏省考试说明列出的24部名著书目,引导学生做出如下阅读安排:高二上学期:《三国演义》《茶馆》《老人与海》、自读篇目
高二下学期:《欧也妮·葛朗台》《子夜》《飞鸟集》、自读篇目
高三:进行高考考查名著篇目的复习。
很多学生利用中午10分钟,晚自习最后的20分钟安排阅读,也有早读安排诗歌阅读的。速度较慢的同学40多天也能读完一部《红楼梦》或《三国演义》。学生每天这样定时定量有计划地阅读,既能完成阅读量,又能适应高考,还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以养成阅读习惯为目标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提高阅读效率和效益,还能坦然应对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不断变化。
1.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宋代朱熹提出阅读要养成三到的习惯,即“眼到、口到、心到”,近代加了“手到”,鲁迅又在此基础上加了“脑到”,认为阅读要边看、边诵、边写,更要动“脑”思考,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读得进,记得住,提高阅读收益。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引导学生质疑。读书中的“疑”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书中的观点和内容不理解的问题,这是浅层次的“疑”;二是对书中的见解产生的异议,这是读者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深层次的“疑”,如对宝黛爱情的思考。还可通过比较阅读进行思考,如《红楼梦》中宝玉的出家与《家》中觉慧的出走背景和意义有什么不同等。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有计划的长期的实践。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步提出要求,一点一滴培养,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对于学生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以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身心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逐步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要率先继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郑佳节.读书的革命【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