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探索建立适应使命导向的现代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制定覆盖单位主责主业、机构建设、运行管理基本模式等主要内容的《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章程》,并以章程为基本大纲,指导单位运行和改革发展。制定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体系化内控机制。
明确战略任务和主攻方向。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林草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难题,明确科技创新主责主业。明确战略任务,提出使命导向清单。以战略任务为引导,提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重大任务。围绕创新方向,提出试点期标志性成果。
优化资源布局,提升科研组织化水平。一是优化学科方向与内设机构。围绕科技创新主攻方向,优化经济林、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修复学科的具体研究方向;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为核心,优化内设机构,组建高水平的支撑体系和管理体系。二是聚焦主攻方向强化人才培养。聚焦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分学科、分层次精准选拔一批学术思维活跃、创新意愿强、学科专业互补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定制培养方案;强化青年科学家项目申报,加快青年人才培养。三是优化科研资源布局。进一步完善各类平台运行机制,更好服务主攻方向。四是构建协同攻关组织新形式。充分发挥单位的统筹力、组织力,围绕优势树种,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重点培养人才为骨干,从育种、培育到加工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围绕优势学科团队,以学科群为载体,聚焦智慧育种、碳汇功能提升等重大学科问题开展协同攻关。
完善评价、激励和保障措施。在评价机制方面,一是优化单位内部考核评价方式。以“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建立定性“同行评议”与定量“科学计量分析”相结合、符合林业科研规律的分类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二是构建科学的创新团队评价机制。围绕使命任务,制定注重实绩贡献的科研团队评价办法,探索实行团队负责人负责制,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协同发展。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科研人员,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中给予倾斜。三是探索建立全面覆盖、结果导向、责任清晰的内部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在激励举措方面,一是强化使命和贡献激励。以薪酬绩效改革为契机,建立基于使命任务、分类考核评价和聘期考评相结合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二是建立高层次人才薪酬政策。对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科研骨干,探索试行项目工资制或协议工资制;按国家规定执行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总量单列政策,加大研究所本级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绩效工资保障力度。
此外,在人才招聘、内设机构调整、职称评聘等方面积极开展充分放权、放管结合、监督联动、内控外察相结合的试点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