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一篇学术性论文?这篇文章都讲透了!

这一串等式恰好忽略了学术论文的精髓

也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即学术论文的规范性问题

概而言之,规范问题就是在符合学科本身要求的边界范围内、以该学科特定的概念或范畴来解说问题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如果你写论文时专业术语很少,散文式的语言或大众化语言很多,那就不是学术性论文。学术性论文有结构要求,论证和推论比较严谨,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举例来说,我们对某种现象作出“程度”判断时,说这种现象一定是这样,有可能是这样,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是这样,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条件约束下是这样等等,就存在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大家熟悉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这样的歌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讲很有道理,大家都很喜欢,也接受了这样的判断,但从学术性规范性论文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或者起码说是不严谨的。

为什么呢?因为世上只有妈妈好,难道爸爸就不好吗?我这不是为天下的爸爸叫屈,而是要说明学术性论文的严谨规范。当然,这种规范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问题作出理解或判断时的程度或范围的界定。

学术性论文分几个层次或几个类别:

纯理论性论文是对研究对象展开带有义理性的、机理性、趋势性的或规律性的论证,从某一侧面对问题展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和观点,这种论文并不一定要进行实证分析,不一定要数据。

现在学术界存在一种现象,以经济学为例,好像经济学论文没有数据和模型的实证分析就不是学术性论文了,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有很多经济学大师的作品并没有运用数学模型,他们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主要通过逻辑论证完成的,如我们所知道的哈耶克、诺斯等等,他们的很多论文都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论文。马克思的东西也很少有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当然,在若干理论假设的前提上运用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问题也可能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论文,这属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多讲。我只是告诉大家纯理论性论文并不一定完全以现实为参照系来进行研究,它主要是展开带理论色彩的描述和论证。

以经济理论研究为例,目前,西方国家和一些海归学者主张用实证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这种研究方法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它强调分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主张广泛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工具,但也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儿所谈论的。总之,实证性论文就是对社会的某一种现象,不认为它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要论证出它是什么样或者不是怎么样,它基本上是靠数据、靠对社会中一些样本的采集来论证的。

这种论文的档次要求比较高。例如,写作经济学论文,当你要论证某一经济问题时,首先应该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或源于某理论的启发,或源于自己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理解,并用这样的理论观点来解说某一经济现象应该是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从而把它论证出来。

同时,围绕这个论点,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实证资料来佐证这个观点,这样的论文通常既有理论说明又有数学模型,我们通常把这种类型的论文称作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论文。这种论文相对而言跨度比较大一点。

为什么说跨度比较大呢?因为这类论文要求作者的理论素养比较高,要求作者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等问题有洞察力,要有理论概括和表述能力,要有一整套搜集资料、构建模型、取舍和处理资料的能力。那么,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这三类论文,究竟什么样的论文质量比较高呢?这就涉及到写论文的其他问题了。

其实,非数学的学术性论文在运用数学模型时有个建模问题。建模要求你对所研究的对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要大体上把握该问题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有合理的前提假设。现代经济学强调分析视角、参照系和分析方法,对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运用有严格的规定,在坐的同学如果喜欢模型,不妨找一些介绍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书去看看。

不过,并不是所以问题的论证都必须运用模型。我比较同意林毅夫教授在给北大学生演讲时所提倡的观点:任何一个经济问题既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模型表达。当然,用模型处理问题有优势的地方,模型能帮助迟钝的人脑在解决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时的滞后现象。

一般来讲,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的逻辑思维有时会出现某些间断点或断裂层,而模型会以直观的形式把它们衔接起来,这是模型的优点,但模型也有缺点,因为模型中通常暗含着一系列作者没发现或根本就不成立的假设,一旦把这些假设抽掉,模型就不成立了。

论文质量的高低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下面,我们提纲挈领或在高度概括的层面谈谈这个问题。

有的同学会问:我这篇论文真的是我独立思考写出来的,观点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那算不算高档论文呢?高档论文除了观点的要求外,还有写作的要求,观点新颖,但如果写得很差,别人看不懂,论文的档次就没有了。关于观点的问题,有一点必须注意,如果你所提出的观点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已经有了,而你没有涉猎到这样的文献,即便是你思考出来的,也不能算是你的观点,尽管你不受抄袭的谴责。这就是说,高档论文的观点应该是别人没有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必须重视学人的道德准则:学术是无法欺骗的!你可以骗到很多桂冠,如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等,但你的学术性论文是骗不了人的,为什么呢假如说你是靠抄袭别人的成果出名,人家开始看你的论文,张三不知道,李四不知道,李四不知道王五可能会知道。这个论文不是你的论文,以前别人写过,这个观点在国外的某个杂志上有,要是他马上就把你抖出来,怎么办?所以在这里面就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发现新的理论观点,找出一些原创性的东西呢?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

讲到新的学术性观点之提出这个问题,我有一些建议: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碰到非常好的选题或观点,而你目前的条件和能力无法论证时,怎么办?我的意见是:握住它。这有点像买了一支好股票一样,千万不要只涨5%、8%就把它抛了。如果你把这个好选题或观点过早抛出,写得又不好,在一个很差的杂志上发表,而别人看到你的观点受启发,把它加深拓宽并理论化系统化,这个新思想新观点就跑到别人那去了,这种事情在学术界是屡见不鲜的。将一个新观点按照学术规范把它论证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学术生涯需要历练的道理。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写出被同行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有一到两篇就属于高手,一般人一辈子写不出一篇。

论文选题很难,但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老子“天下事,无可不为”的思想。不考虑对与错,社会科学问题没有论证不出来的,你能在论文中将自己的观点论证出来,就算是成功,学术思想不受真理标准的约束很重要。现在许多经济学人总是考虑要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思想是不利于思想创新的。

在我看来,经济学家是提供理念的,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家先提出理念,至于这个理念对不对,可由那些分析实际问题的学者在应用的层次上去检验。理念的创新需要有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是选题的最重要的条件。我曾经看过商务印书管在六、七十年代翻译的一些名著,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二流的哲学家不搞哲学,研究经济学成了一流的经济学家,二流的经济学家不搞经济学,去研究金融学、财政学,居然成了一流的金融学家和财政学家。这非常有意思。大数学家和哲学都有关系,如果不懂哲学那就成不了大数学家。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哲学思想,他怎么能怀疑牛顿力学,怎么会有相对论?

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常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热点问题要不要研究呢?热点问题是应该研究的,这对选题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要求。如果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很多,你继续在社会表面现象上来寻找这个问题的选题,是不会有新颖选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转几个弯来对这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这是选题技巧,因为浮在表面上的问题容易被人察觉,除非你是第一个展开研究的人。能够被人的直观意识直接发现的问题,往往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这样的选题很快就会爆炸性地出来。做经济学的学问,我倒不赞成一味选择热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有一个宗旨,不强调热点问题,这点跟《经济研究》不一样,《经济研究》往往喜欢搞一些经济热点问题。不追求热点,实际上是选择永恒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永恒性问题的研究要求学术比较厚实,所研究的问题20年后还是存在的,这就是我前面讲的“义理”问题。追求义理性的学问,不会因为国家领导人、产业政策或国际形势变化就发生变化。

THE END
1.如何写好科研论文撰写技巧(三)学术论文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撰写技巧(三) 本文介绍了科研论文撰写的关键步骤,包括转变学习观念、选择兴趣课题、理解学术论文本质、提升创新与技巧、论文选题策略及发表技巧。强调了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紧密关系,提供了导师指导、阅读思考和实践操作的建议。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https://blog.csdn.net/qq_40506723/article/details/120872411
2.学生导师毕业学术论文写作技巧(经典之一)学术论文的上位概念是论文(议论文)。论文与其他文体如记叙文、抒情文的区别在“论”,即:论述、论证、论说。论文,以是否具有学术性为标准,可以分为:学术论文与非学术论文。非学术论文,指一般报刊杂志上的论文,例如:社论、评论、短论、时评、评论员文章等。学术论文,包括学术报刊上的学术论文、专题研究论文(长篇专题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96964
3.学历与写作的关系及全面建议写作类型:博士论文、高水平学术论文。 写作特点: 1、研究成果需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能推动学科前沿发展。 2、强调独立科研能力和严谨的学术表达。 3、论文结构复杂,对论证的逻辑性、数据的详实性要求极高。 建议: 1、突出创新性:明确论文的核心贡献,强调研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czNDYxNA==&mid=2653517329&idx=2&sn=5d3fe0f582d0f60747da7bb8e85629c5&chksm=85173c51bc08eba1ba82bd7f47b93563926e7676c4e5b526ac00ef984ff8c244e2d244e5b36e&scene=27
4.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干货)最近听了北京智源论坛举办的学术论文写作分享会,重点总结了兰艳艳老师和赵鑫老师的分享。他们的报告对作为一名学术小白的我有很深的启发,也为后面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帮助。先着,后面随时复习!视频链接 一、Introduction (一)论文最重要的——逻辑 https://www.jianshu.com/p/d3798cbecfcf
5.如何写学术论文(豆瓣)看完这本书感觉是如何用纸笔写学术论文,看了一下还真的是1978年第一次出版,怪不得感觉还是和用计算机写论文有点区别。那个时候做笔记还是得用纸,写论文还是用纸,所以书上花了很大篇章来写怎么用小方块纸片写每个论文的关键叙述,要在每行留够间距方便改写。虽然是方法感觉 (展开) 0回应 梦幻coffee 2014-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81407/
6.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职科研系列岗位2017年招聘人员岗位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MOF或多铁材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经历涉及膜技术、催化、器件化等相关应用领域或固态核磁、中子衍射等手段。3.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现任讲师或者聘任助教满2年或应届博士生、博士后出站者。4. 英语水平:具有熟练的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和撰写论文及学术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72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