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失衡带来社会风险需遏制政府与民争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8年,按汇率计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导致我国消费开支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内需和消费不振又直接造成我国过分依赖外部市场,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甚至已经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四大表现

一、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

按发达国家的理念,政府如果花不了那么多钱就不该收那么多税,百姓把钱交给政府是为了让政府把钱花到为百姓服务上。然而我国各级政府竟然存下了大笔存款,成了食利者;同时地方政府还通过扮演“卖地商”的角色,聚集了大量卖地款,而且还属于缺乏监管的账外资金。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存款”项目下的资金额从1999年的1785亿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猛增了9.5倍!20年来在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的同时,政府储蓄率却在节节攀升,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因此,表面看起来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但其中真正属于百姓的储蓄占比并不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企业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0年前的12%上升到23%,而家庭储蓄所占比重却一直徘徊在20%左右。医疗及社会保障不到位,百姓的大量储蓄也不敢轻易花掉,从而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受到严重抑制。

二、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

30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职工和基层科技人员为发展我国制造业、扩大对外贸易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财富却越来越多地向企业高管集中,而广大职工却没有相应提高收入和福利。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中国大约是0.2美元左右,欧美国家大体上是25—30美元。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劳动力价格低估和扭曲的问题。全国总工会2010年4月发布的一个调研显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资本所有者和政府占比却大幅提高。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平均17.2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近几年来,大企业特别是金融业领域高管与广大职工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特别是国企央企管理层自己给自己定的天价薪酬而造就的暴富者群体,已经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据统计,我国现有央企155家,央企管理层年薪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大多数员工月工资一两千元,差距悬殊。新近发生职工罢工和流血事件的通化钢铁集团,据职工们反映,企业高管年薪上百万,而不少工人每月工资仅300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基本收入分配原则,而且有违公平。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三、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农民消费严重不足

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

在农村,不仅社保、医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长期在城市从事建设和服务业的农民工也是同工而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医保。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1.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33.5%。按三人之家计算,1.5亿农民工涉及到4.5亿人的负担。由于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

四、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对权力没有形成有效约束,腐败官员的比例逐年扩大,动则贪污受贿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官员呈增长之势。不少官员或通过审批项目和提拔官员大举敛财,或在各类企业中拥有干股分红,让拥有官股保护的企业获得暴利的同时,却使通过正常渠道办事的普通守法企业步步艰难,使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大大降低。这种现象不仅会直接动摇我党根基,加大民众的离心力。

此外,股市也成了最大的扩大贫富差距的工具。通过不公平的发行制度,公众投资者比大小非等机构的持股成本高出十几倍,超高市盈率发行使股市在成批制造亿万富豪的同时,却使亿万股民辛苦积蓄一生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样的制度形成对一部分人明显的利益输送,而对上亿股民、基民则构成财富掠夺,使大多数投资者的消费能力受到重创。

另据社科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此次4万亿刺激计划,由于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基础设施行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由于更多资源流入强势企业和部门,对中小企业形成进一步的挤压。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占全国企业总数1%的国企获得全国借贷的91.2%,而民营企业仅获得8.2%。

贫富差距巨大会使社会矛盾愈加尖锐

以上四大失衡导致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

中国贫困人口数按照国际标准测算在世界上仍排名第二。我国政府2008年确定的贫困线仅为人均年收入785元,人均每天仅0.3美元,这与世界银行推荐的人均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差距极为悬殊。

正是由于收入分配的四大失衡,导致我国内需拉力不足,被迫严重依赖国外的消费和市场。很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开支逐年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消费开支占GDP的比重达60%至75%。而我国消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85年的52%下降到2008年的35.3%。

贫富差距巨大不仅带来内需和消费不振,带来经济风险,还会造成普通大众的严重不满和社会秩序的震荡不稳,急需采取措施从根源施治。

缓解四大失衡提振内需的十条建议

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不仅仅从经济结构上扭曲着中国经济,也同样从动力上瓦解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民富才能国强,收入分配公正合理,内需才能拉动,经济复苏才能持久,社会才能稳定。为缩小贫富差距,使我国经济发展从严重依赖外需过渡到主要依靠内需的支撑,我们建议:从“十二五”规划期开始,从制度、体制和政策上,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切实解决财富分配方面的四大失衡,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度的天平应向“贫弱”一方倾斜:

一、完善分配领域的税收体系

通过税收增减来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差别,是最有力的减少社会阶层矛盾和动乱因素的有效手段。

要改变我国在初次分配中把过多的资源分给强势群体和大企业的做法,并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向民众倾斜,财税要瞄准消费倾向大的普通百姓采取让利政策:(1)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减少普通百姓的征税额,取消低收入者的纳税。(2)尽快开征遗产税、财产赠与税、房地产增值税等税种,让暴富者为社会平安提供些补偿。(3)对大小非、大小限等以1元买股却十几元、几十元卖股获得暴利者,应征收暴利税。(4)应根据贫富程度和收入差别拉开税收的不同档次。(5)将从企业征收的“增值税”改为到流通环节征收的“消费税”,以此促进政府从保经济增长的“投资财政体制”转向保民生的“公共财政体制”。

二、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和投资者收入

低工资曾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然而,长达30年的低工资,使中国的国富民强成为奢望,更使中国的消费市场无法拉动。中国工人平均工资至今仍只是美国工人平均工资的6%。而且没有什么社会保障。因此,有必要大幅度提高广大群众工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堵住最大的掠夺民众的通道。新股应全流通发行,而且公众股和大小非、大小限股票的发行成本应接近。这样,大小非对市场的冲击和压力也会减少,公众股投资者的利益也不会被大小非和机构剥夺。同时改革新股询价制度,改变超高市盈率发行,在一级市场制造泡沫到二级市场掠夺的不合理现状,解决特权机构的无风险暴利、上市公司高价圈钱等弊端。

另外,中国股市是全世界融资比例最多的市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多数国际市场都没有发行几只股票。然而仅2009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就替上市公司融资达5000多亿元,仅12月份一个月就发行新股35家,而且发行市盈率高达70倍甚至100倍!超过上市公司需要募集的资金200%多甚至300%!建议制定严格的措施和规定,遏止上市公司“铁公鸡”现象,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合理分红,同时控制新股发行节奏,逐步形成真正鼓励长期投资的环境。

三、变资源向大企业倾斜为向中小企业倾斜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过多地把资源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而国有企业效益低下、浪费严重的状况并无改变,各级政府还将许多优惠政策向外资企业倾斜,然而外资获得的利润再多也是要全带走的,并不能惠及中国老百姓。而真正吸纳大量就业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多少优惠

因此,今后国家应更多地将优惠和扶持转向国内中小企业,除向民营企业开放许多行业的准入禁区外,还应在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上给予更多的倾斜。

四、加快社会保障和医保改革进程,解除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

由于前期民生欠账过多,现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高达万亿之巨,而且空账每年还以1000多亿元的规模扩大,而个人账户现有实际资金的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应趁着现在政府财政殷实,储蓄率高,尽快把民生的欠账补起来,把钱实实在在地投到医疗、教育、廉租房、环保等公共服务上来,解除制约消费的瓶颈,提高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五、加大建立现代慈善组织机构,救助弱势群体

在改善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同时,还要在三次分配上下功夫。即动员民间资源,通过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进行第三次分配。建立现代慈善组织机构、鼓励民间组织参与,救济特困阶层;同时在税收上实行慈善抵税制度,财政杠杆上给慈善捐助以鼓励。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和慈善捐助,共同进行慈善事业,可以和政府行为互相补充。

六、将垄断行业高收入和高管薪酬控制在合理范畴

针对四大失衡状况,一方面向民众倾斜,另一方面要对占有过多者有所遏制。打破垄断,放开对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让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充分竞争,同时放松政府对价格的管制,让政府之手从这些施加影响的领域逐步退出,发挥市场的选择优势。当这些行业不再享受垄断暴利,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会逐步拉平。

同时,应完善国有公司治理和规范高管薪酬。对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应加以限制,高管薪酬与职工收入增长一般不应超过职工工资5倍,以合理的分配机制鼓励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还应迅速落实公布官员及子女财产的制度,人民的公务员不能接受人民监督,这在哪个国家都是说不过去的。

七、大幅降低政府开支,节流部分用于惠民

我国各级部门行政开支过高,据统计,2007年我国政府开支占财政收入的29%,美国为9%,欧洲为5%,而日本仅占4%。这些年我国GDP每年增长不到10%,但税收和行政开支的增长速度却是百分之二三十,显得极不正常,地方政府还拥有数额庞大且缺乏监督的卖地款等预算外开支。豪华办公楼、公务豪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几项所耗费用就十分巨大。

因此,要采取硬措施约束政府的行政开支,减少公共财力被滥用,改变弥漫于官场的奢靡风气,增加政府财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八、完善国家规则及干部考核评价指标

放弃只看重GDP的考核方式,以人均收入的提高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建议从“十二五”规划期起,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重要的计划指标之一。把保GDP增长变为保利润、保人均收入增长,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理念。

九、有效约束官员权力,遏制政府与民争利

由于目前的政治体制构架决定了民众对政府几乎没有制约能力,而且近十年来政府越来越强势,政府官员把持和支配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权力,在权力集中化和经济市场化并行的过程中,不少政府部门利用公权力与民争利的现象时常发生。

例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成为卖地商,官商勾结本是政治的大忌,有些地方甚至是官商一体。在农村土地征用中,不少地方的农民利益也处于严重的被剥夺中。

因此,在土地出售、行业准入、中小企业支持等领域,政府应向民间让利而不是与民争利这是拉动消费的当务之急。

十、政治体制改革应有实质性进展

目前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只是政治不平等经过一连串演化过程后呈现出来的最后结果。因此,扎扎实实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分配结构调整、减少贫富差别、拉动内需的必要前提。

因此,应通过改革人大制度、改革干部选拔和考核制度、改进舆论监督机制、维护互联网网民的充分议政权力,来有效增加民众权力,以形成对官员权力的少许制约,促使权势集团向公众利益有所让渡,这既对保护干部健康发展有益,又能使减少贫富差距、拉动国内消费的举措真正落实。

THE END
1.烟草税一年共收多少亿烟草税在中国的税率是80%,一年的税收大概是1万多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烟草税收总额为1.28万亿,为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大约有3.5亿烟民,烟民数量决定了烟草税收的高低,中国也是世界上烟草税收排名第一的国家。以上就是烟草税一年共收多少亿的相关内容。 烟草税税率多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烟草https://cadforex.com/licai/74787.html
2.自卷烟草制品市场深度洞察:行业规模企业数据及地区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自卷烟草制品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根据恒州博智QYResearch研究团队调研发布,本文深度聚焦全球自卷烟草制品行业的总体规模,并详细剖析主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及排名情况。研究调查一系列关键统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自卷烟草制品的产能、销量、销售收入、市场价格、市场份额及其排https://www.gelonghui.com/p/1424091
3.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达到1.5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烟能不能从提倡吸烟入手?现在国内烟民达到3.5亿,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达到1.5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烟卷利润达到1100亿元,如果烟民翻一番,全年利润可达4-5千亿元,税收可达3万多亿元。 关键在于烟酒不分家,烟销售好起来,势必带动酒类消费也将大幅度增长,这对消费可是实打实的利好呀。 https://xueqiu.com/9444794505/315140618
4.去年,国家的税收排行榜福菲特 9小时前 8323人关注了TA 已编辑 去年,国家的税收排行榜: ·第五名,中国石化 693亿· 第四名,建设银行 886亿 ·第三名,华为公司 903亿· 第二名,工商银行 1096亿· 第一名,中国烟草 1.2万亿 从这里,就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华为了,这才是中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049870
5.中国纳税最高的国企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来自林梦梦笔记中国烟草总公司,其纳税额远超其他国企。2020年,中国烟草上缴的税收高达1.2万亿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达140702亿中国烟草纳税额几乎占我国所有上市公司上缴税金总额的三分之一. 它之所以纳税高:一是因为其在烟草行业拥有垄断地位,对全国烟草行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实行集中统一管理https://weibo.com/7898990573/P3b3KwuYq
6.烟草公司的工作常被视为“金饭碗”–蜻学烟草公司的工作常被视为 “金饭碗”,为何会有此说法呢? 其一,烟草公司利润惊人。据统计,2023 年中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 1.44 万亿元,上缴财政总额 1.41 万亿元,如此庞大的税利数字,远超众多知名企业,彰显其强大的盈利能力。 其二,烟草公司职员薪酬丰厚。其平均工资达 11211 元,且这只是对外公布的工资,还有https://qingtingxy.com/139780.html
7.2024烟税多少(烟税率多少2019)中国烟草企业作为专卖体制下的国有烟草企业,除了缴纳各项税收外,还需缴纳国有资本收益、专项税后利润等,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烟草行业的税收比例高达80%,每年的纳税总额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烟草税种主要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共同构成了烟草http://sb.0371-china.cn/post/98E1aE41.html
8.烟草税收占财政的百分之几烟草消费烟草税收占财政的百分之六以上。 1、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香烟税(含所得税、国有资本收益)零售价格所占比例达59.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如今世界香烟税费用的平均比例占零售价格的58.4%,其中,低收入国家是50.3%,中收入国家是53.1%,高收入国家是65.9%。 https://tobaccochina.com.cn/html/news/ycxf/613696.shtml
9.烟草经济(精选十篇)烟草经济 篇1 一、烟草企业经济运行现状 根据《中国烟草》对我国2016年1~4月的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调查发现,在产销方面:1~4月份,行业生产内销卷烟为1576.09万箱,卷烟销量达到1676.41万箱,与同期相比均下降了约8.0%。其中,一、二类卷烟销量与同期相比分别下降约12.7%、2.7%。在行业总销量中一类烟销量的比例占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xziomv.html
10.中美税制及税负比较(2023)从税制结构看,美国以直接税为主,主要向个人征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更强。中国以间接税为主,有利于筹集财政收入,主要由企业纳税,“顺周期”特征显著。2022年美国的直接税占比为74.5%,其中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是主要来源,分别占美国税收的43.5%和23.7%。美国联邦政府以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为主,州政府以个人所得税和http://www.dgs18.cn/ios_jzx/pages/wxshare/news_detail.html?id=99457&newsType=undefined
11.中国2000万人从事烟草业税费贡献占财政收入6%虽然着力控烟,但《规划》坦言:烟草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2010年,烟草行业缴纳各项税费498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约为6%。 同时,全国现有130多万种烟农户、500多万卷烟零售户和50多万烟草工商企业从业人员,与烟草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劳动人口超过2000万,烟草行业在保障就业、http://www.jinhua.gov.cn/art/2012/12/26/art_1229160442_52976929.html
12.每日一学烟草行业税收检查指南天天税讯!目前,我省烟草行业统一使用用友NC5.0版财务核算软件,依照会计准则和中国烟草专卖局以及中国烟草公司制定的核算规程及办法进行会计核算。在此基础上,烟草生产环节还自行设计了多种辅助核算工具,通过EXCEL表格形式反映,以全面准确核算不同品牌系列卷烟产品的生产成本;卷烟批发零售环节也开发应用烟草商业大集中一体化协同应用系统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details/id-2594976/
13.科学网—数说中国烟草行业五年发展烟草行业应缴各项税金2853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5.82%。2007年烟草行业上交国家税金是2002年的2.3倍,5年来上缴税金年均增长率达18.2%。2003~2007年,烟草行业累计上缴税金1.03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1%。烟草行业为国家税收做出了巨人贡献。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504-1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