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客来敬茶”表明茶是我国基本礼仪。“中国茶文化及实训”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茶文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交流和彰显高雅接待礼仪等方面的作用;有关茶叶的起源和茶文化的内涵;茶叶六大种类及品质特征、茶叶选购及保藏;客来敬茶的基本礼仪和茶艺;茶叶功能成分及与健康关系;采茶及制茶等知识。
2.设计思路:
理论课: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六大茶特点->茶叶中主要成分及组成、功能与健康->茶叶保藏、茶叶审评准备、审评要点和审评术语
实践课:制茶基本理论->采茶->制茶->茶艺->品茶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无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茶文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交流和彰显高雅接待礼仪等方面的作用;了解到有关茶叶的起源和茶文化的内涵;掌握到茶叶的种类及品质特征、茶叶选购及保藏技术;懂得了客来敬茶的基本礼仪、茶叶与健康及茶文化与社会功能等知识;通过16个学时的劳动课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三、学习要求
1)上课及劳动实训期间不请假缺课(除特殊情况外)。
3)认真撰写课程心得。
四、教学进度
序号
专题
或主题
计划课时
主要内容概述
思政点
或实验实践内容
或课外练习内容
茶为国礼
2
茶为国礼、茶叶发展史、中国主要产茶区、青岛茶
爱国主义思政:
1.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需要年轻人传承。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香气宜人的茶,中国人的智慧需要年轻人传承。
六大茶类品质特点
不同茶类的品质、品质标准或要求、色香味形成机理
3
茶叶中主要成分及组成
茶叶中主要成分、不同类主要成分区别、各成分的性质、食品功能、保健作用、饮茶与健康
4
茶叶保藏
与品鉴
影响茶叶保藏品质的因素、茶叶审评设备及要求、审评要点和术语、茶文化的内容、形成和社会功能,茶艺表演主题设计、形体要求、泡茶及奉茶等要求。
5
劳动实践1
茶树生物学习性、采摘要求及技巧、鲜叶标准与茶叶加工茶类等;按企业要求采摘当天标准的鲜叶。加工工艺与机械性能,注意安全操作。
劳动教育思政:
1.理论要结合实践,才能体现出其意义。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劳动课时:
16个劳动课时,旨在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
6
劳动实践2
通过干嗅、热嗅、汤色、温嗅、评味、冷嗅等操作,了解不同茶类的品质特点,学会用茶叶评语表达品质优劣;了解茶艺的基本要求,注意操作要求。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书目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页码范围
核心书目
丁以寿等编
中华茶文化
中华书局出版
2012-11-01
全书
参考书目
张凌云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04-01
徐晓村著
中国茶文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03-01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B: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1.理论课出勤与表现
20%
2.开卷考试成绩
3.劳动实践表现
45%
4.劳动心得
15%
总计
10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