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丹阳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近5年来,茶叶产量稳定增长,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2020年茶叶总产量已经接近300万吨。以机械生产和人工监测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生产需求,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在茶叶加工中,要利用自动化生产线将制茶工序连接起来,进行数字化控制,不断融入单片机、传感器、PLC控制等高新技术,满足现代茶叶加工连续化、清洁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需求。茶叶加工高新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未来制茶工艺智能化的核心,同时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微波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都在提升茶叶品质和制茶效率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一、茶叶加工各环节的高新技术

1、摊放技术

摊放技术能够减轻茶产品的苦涩味,产生鲜爽味,在摊放到含水率70%左右时品质较上佳,目前已成为茶叶加工的必要工序,在绿茶和黄茶生产中应用广泛。绿茶摊青与红茶萎凋类似,都是为了让茶产品失水变柔软,失水中茶叶清香逐渐显现。传统人工摊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占用空间大,品控能力差,近年来摊放工艺应用了各种高科技机械加工设备,如自动化摊放贮青机等。

2、萎凋技术

3、杀青技术

4、做形(揉捻)技术

做形(揉捻)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劳动强大的问题,不断改进加工设备,采用PLC控制的自动化茶叶揉捻机组,实现自动上料和加压处理,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采用机械化做形方法,建设连续化制茶生产线,实现杀青、理条、做形、初烘一体化。为了提升作业连续化水平,可以采用滚动导轨、高速气缸驱动和连续化理条等技术,使用传送带等设备,组成连续化造型生产线。

5、发酵(渥堆)技术

使用渥堆翻堆机代替人工翻拌,实现翻堆、铲料、输送、解块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的精准控制,提高品控能力。为了对发酵状态进行湿度判断,红茶发酵中可以利用电荷耦合和色泽检测技术实现状态监测。利用滚筒连续发酵机、增氧控湿发酵机、发酵塔等新型设备可以提高发酵的稳定性。

6、做青和干燥技术

做青技术是影响茶品质的最关键工序,为了对茶树品种和鲜叶嫩度等各个参数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可采用智能调控系统,改变传统制茶工艺对天气的依赖,集振动摇青、做青环境调控为一体。对做青工艺进行创新,将做青工序融入摊放环节,实现一体化作业。研究表明,不仅可以提升绿茶的营养物质含量,而且花香品质明显。干燥技术对茶产品的色香味都有重要影响,可采用微波、远红外、低温真空、电磁、红外耦合等干燥技术。

二、茶产品加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1、杀菌技术

微波杀菌。利用微波穿透力强、加热快的优势,调整波长和频率进行杀菌处理,能够让微生物和细菌失去水分死亡,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

2、膜分离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高分子膜对溶质和液体进行分离。

超滤技术。此技术能够提高茶饮澄清率,保留茶多酚和氨基酸等物质,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在低温状态下,采用低密度分子膜可分离茶叶饮料中的固体物质。不同茶叶产品要采用不同的膜材料保障提纯质量。

反渗透技术。此技术能够提高茶汁的浓缩率,更好地保留茶叶原有的营养成分,在速溶茶和茶饮当中广泛应用。

3、生物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能够解决茶汁的澄清问题,降低蛋白质的水解速度,加快茶叶有效成分的扩散。典型代表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够快速破坏细胞壁,促进茶多酚扩散,提升芳香气味,保留茶叶的有效成分。

4、增设其他环节

茶产品加工中还要根据加工需要增设其他环节,如提香、复烘、造型等技术,通过加入天然香料,打造花香、果香、奶香等茶产品。在速溶茶粉中,可以通过粉碎、提取、净化、浓缩和干燥等环节提升品质。

三、茶产品加工发展方向

1、以高新技术集成推动茶叶加工一体化

工厂化、机械化、规模化是茶叶加工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定向化、自动化、低碳化、智能化是无人车间作业的重要趋势。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集成茶叶加工各个工序的各种高新技术,以科技含量提升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率。未来将以无人工厂模式代替现有人工监测模式,不断增强品控能力,打破无人化生产的智能监测瓶颈,实现智能制造。

现阶段,已经实现以数字技术提高茶叶生产加工的智能化监测水平,统一茶叶品质的质量标准,在绿茶加工的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环节,以及红茶加工的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环节,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避免了绿茶杀青环节因杀青不足产生青草气味,或杀青过度产生焦糖味;避免了红茶发酵不足出现涩味,或发酵过头出现酸味。

技术集成的生产线可以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可追溯,三位一体杀青,将传统茶叶加工工序和现代技术高度协同,以数据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茶叶品质恒定。

2、茶叶香气在线监测技术

加工中对香气进行在线监测,优选电子鼻传感器阵列,采用STM32微控制器控制,使用蓄电池进行供电,对杀青、发酵全过程进行采集。传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更换和维护。进气速度分为10档调节,范围在0.1~1.1L/min内。

为满足茶叶加工的复杂环境要求,还可以使用机器视觉、近红外关璞等技术进行监测,提高分析速度,但是对计算机算法有着较高要求。设备还可以对茶叶挥发性成分中的关键呈香成分进行检测,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化学机理进行深入探究,以提升其营养价值,更好地开发绿色茶产品。

THE END
1.“春茶贵如油”茶叶自动包装机生产企业需加快智能化机械化转型为了保障“明前茶”高质量供给,当下不少茶区的茶叶包装设备已经逐渐运转起来,赋能提产增效。面向当前人工制茶存在的人手不够等现实难题,与清洁化制茶、高效制茶的行业发展趋势,茶叶包装机械的创新研发、应用,与制茶工艺的升级铺开了茶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画卷。面临着茶叶现代化趋势的发展,茶叶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的需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211565515301518&wfr=spider&for=pc
2.《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江西省第二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研究内容:围绕离子型稀土绿色开发与高端应用,调研我省稀土产业发展现状,梳理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问题,从稀土绿色提取、磁性材料、发光材料、晶体材料、合金材料以及稀土固废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路线图,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技术攻关内容和技术指标等。 http://www.srwsxx.cn/m/view.php?aid=504
3.2022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录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6.4 虚拟数字人技术与融媒体结合研究与应用示范 6.5 新基建背景下的非遗传播及传承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6.6 陕西文化旅游符号基因库数字化开发利用与应用示范 6.7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6.8 文物保存环境风险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http://www.kt180.com/html/sxs/9889.html
4.IIGF两会时评王珏任国征:关于杭州茶产业品牌建设及发展调研(二)发展现状及特色 杭州茶产业的发展特色可以概括为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国际化。 生态化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发新技术、推介新品种、发展新装备、促成新业态;加快了品种改良,推进了标准化生产,提升了茶叶机械化水平,推广了绿色防控技术,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茶叶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8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