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取”三地白茶静品冬日好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叶好茶。

南平,是白茶发源地。白茶,是闽北茶农创制的世界六大茶类之一。

宋代,熊蕃撰写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白茶,政和二年(1112)造”;政和五年(1115),关隶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隶为政和”。

如今,南平市年产白茶约3万吨,拥有建阳小白茶、政和白茶、松溪九龙大白茶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

建阳:小白茶发源地

将小白茶、水仙白分别装进不同的茶样袋,并仔细地在茶样袋上清楚标注品类、等级……连日来,漳墩贡眉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建阳区漳白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招明,隔三差五将公司的主打产品寄给外地的意向客户。

“今年参加在武夷山举办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得益于政府搭建的建阳小白茶专馆和举办的建阳小白茶品牌推介会,许多外地茶友不仅初步了解了我们的小白茶和水仙白,还表现出了浓厚的购买兴趣。”李招明说。

11月16日,建阳小白茶品牌推介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建阳“小白茶创制发源地”牌匾。

“建阳小白茶的发展,不仅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看到,更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喝上,喜欢上。”为此,近年来,李招明不仅多次参加深圳、长春、西安等全国各地举办的茶博会,还尽可能利用在福建农职院学习等机会,以现场品鉴的方式,加大力度向人们推介建阳白茶。

“佳茗春深盛建阳,武夷溪谷挹清香”,清乾隆皇帝曾为建阳茶赋诗《建阳茗事》。建阳区位于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作为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建阳产茶历史悠久,茶类多样,有白茶、乌龙茶、红茶等。

建阳区漳墩镇古称“紫溪里”,是中国小白茶的发源地,也是建阳白茶的主产区,自唐代就有种植小白茶的历史。至今在杭下村还保留有一片始栽于1750年,平均树龄200至300年的小白茶母树基地。

近年来,漳墩镇成功获评“中国小白茶之乡”称号;“漳墩贡眉白茶制作技艺(建阳)”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墩小白”等公用品牌申报完成,还获得了“漳墩贡眉白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建设品牌的远不止李招明等茶人。近年来,建阳区牢固树立“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下一心,不断挖掘梳理小白茶、水仙茶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讲好建阳茶故事,营造有利于品牌建设的良好环境,助力建阳小白茶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全区茶园面积9.08万亩,茶叶产量7581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注册涉茶经营主体769家。其中,小白茶茶园总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1000余吨,年产值约2亿元。

政和:中国白茶之乡

她参加了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后,紧接着又参加了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又于12月1日在诸暨茶博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和“云根”白茶高端品鉴会。

品鉴会上,叶雄英介绍了“政和白茶”的发展历史和产品特点、“云根”品牌的历史底蕴和高端特色,向与会者充分展示了政和白茶和白茶文化的魅力。

“大树底下好乘凉。政和白茶产业发展壮大了,作为其中一员的云根白茶才能得到好的发展。”叶雄英说。

好山好水孕育好茶。政和白茶自古就是茶中珍品,“香高味浓、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深受广大茶友喜爱。茶界泰斗张天福对政和白茶曾给予高度赞誉:“政和白牡丹名茶,形色香味独珍”。

政和县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政和就是北苑贡茶主产区。政和县原名关隶县,公元1115年,宋徽宗喝了关隶进贡的白茶,龙颜大悦,将其年号“政和”赐给该县,从此政和县成为全国因茶得名唯一县。

近年来,政和县坚持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实施品牌驱动、品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和绿色生态茶园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政和县设立了茶产业发展资金,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做好茶产业链项目配套服务,在助力企业品牌推广、基地建设、用地保障、生产线改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茶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白茶城、中国白茶博物馆、瑞和茶庄园等一批重点茶产业项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

2024年,政和白茶品牌价值达61.18亿元,位居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58位。政和县连续四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先后获得“全国白茶产业统筹发展先行县域”“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高山白茶核心产区”“白茶重点产区”等称号。

截至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涉茶企业达907家,年均产茶1.5万吨,基本形成以白茶为主,红茶、绿茶(含花茶)为辅,产品涵盖传统名优茶和新茶饮的全面发展体系。

松溪:中国九龙大白茶之乡

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冬日的阳光下,泊宏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内,满园的九龙大白茶树于风中轻轻摇曳。

“往后余生,过日子就靠这些茶树了。”白茶制作技艺(松溪)代表性传承人、福建泊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荣标说。

随着松溪九龙大白茶产业的发展,他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松溪九龙大白茶,可是得到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度评价的。”吴荣标的话语满是自豪。

2023年7月,松溪县第四届茶商大会上出现盛况。当天,陈宗懋、刘仲华两位院士先后通过视频评价九龙大白茶。

陈宗懋说:“优异的生态优势、独特的品种资源,造就了松溪九龙大白茶鲜爽甘甜的特征,引领了‘无需存,喝新茶’的白茶品饮新潮流。”

刘仲华说:“香气高扬,氨基酸含量丰富,味道甘醇鲜爽的九龙大白茶,特色的品质风味令人一品难忘。”

松溪九龙大白茶母树于1868年在双源村九龙岗被发现,民间称为“九龙茶”,树龄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1965年、1981年松溪县对它进行优良单株选育,1998年被审定为省级优良茶树品种。

2009年,九龙大白茶被列入省级优异种质资源保护目录,并在松溪县郑墩镇双源九龙岗设立九龙大白茶省级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

2013年,全国茶叶市场白茶兴起,松溪开始用九龙大白茶制作白茶,制作技艺经过几年的提升,九龙大白茶这颗茶界新星逐渐崭露头角。

2019年,松溪县被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授予“中国九龙大白茶之乡”称号。

2020年,松溪县制定《松溪九龙大白茶》《松溪九龙大白茶栽培技术规范》《松溪九龙大白茶加工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以及实物标准样。当年,成功引入陈宗懋院士团队并建立起了“陈宗懋院士团队服务站”,确立了打造松溪“九龙大白茶”公用品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2022年松溪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九龙大白茶核心产区”称号;同年,松溪九龙大白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家境好、基因优、形英俊、富内涵”的九龙大白茶因其鲜爽甘甜、物质丰富,被陈宗懋院士称为“白茶中的王子”。

近年来,松溪县高位对接科技力量,聘请省农业农村厅高峰等6位专家组成服务松溪茶产业顾问团,常年问诊茶产业发展,坚持全域茶园保绿色创有机,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重点打造从“一片叶”到“一条链”的产业延伸和拓展,目前已初具雏形。

在此过程中,松溪县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持续擦亮“九龙大白茶”品牌。松溪第一部茶叶专志《松溪茶志》编纂工作于2023年完成;自主编创的“九龙大白茶冲泡技艺”在松溪九龙大白茶“销区行”北京站、济南站专场推介会上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松溪茶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松溪县还定期举办茶商大会、茶王赛等活动。积极“走出去”拓展市场份额,在北京、济南、沈阳、郑州、福州等地建立松溪九龙大白茶推广中心,开展各类茶事活动,强势打响“松溪九龙大白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截至2023年底,松溪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合计8.2万亩,其中绿色食品认证3.97万亩、有机茶园认证7200亩,全县共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248家,2023年茶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亿元。据中国茶品牌价值公布,2024年度茶区域公用品牌“松溪九龙大白茶”品牌价值为28.91亿元。

THE END
1.普洱茶制作工艺大师揭秘:传统与现代技艺的融合王永栋云南大学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普洱茶制作工艺研究专家。他对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茶叶品质有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推动了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发展。 七、许庆光 许庆光,经典普洱茶资深茶师,被誉为“普洱茶制作精湛大师”。他拥有多年的普洱茶制作经验和技艺致力于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的传承。他制作https://www.jiceng.org/post/baiye/teawh/734.html
2.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旅游资讯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 永川的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历史 可追溯到两汉时期 当地巴岳山、黄瓜山、云雾山等山脉上 有近19万亩土地适宜种茶 1959年,为献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利用当地原料 成功研制了一款针形绿茶 1964年,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 http://www.yongchuanly.com/Item/Show.asp?m=1&d=4553
3.茶的文化与艺术探索传统茶艺与现代茶品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武夷岩 teas,它以其清香、醇厚著称,而龙井则以其鲜美、清脆闻名于世。而对于制作这些高质量绿茶来说,不仅需要良好的天然环境,还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艺,比如叶子的选摘、揉捻以及晾干等每一个步骤都对最后产品影响至关重要。 如何进行现代化改造?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38287.html
4.中国茶艺继承与创新之路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说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已有了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各地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茶艺,如福建的大红袍、四川的黄雀金毫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一部分。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对这些技艺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未来一代继承人一种责任和挑战。 https://www.aceye.cn/pu-er-cha/884020.html
5.探索普洱茶传奇:吴玉英及其对茶文化的贡献普洱茶以其独到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茶叶市场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鲜为人知的是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位女性茶人扮演了至关关键的角色——吴玉英。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制茶师更是一位深谙茶道、致力于推广普洱茶文化的传承者。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吴玉英的故事探索她是怎样去从一个普通的茶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teawenhua/1618557.html
6.安溪:“一叶兴”链出“百业旺”安溪县茶管委办主任陈志明介绍,安溪县以龙头茶企培育为抓手,加快工业化步伐,现已形成以八马茶业、华祥苑茶业、安溪铁观音集团等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头部”企业集群。同时,延伸发展茶叶深加工、茶机械、茶包装、茶器具等配套产业。“2023年,公司以3600家门店数问鼎全国第一。”华祥苑茶业董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122111757252216&wfr=spider&for=pc
7.老班章传统茶艺与现代工艺的融合老班章茶的制作工艺严格遵循传统技艺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匠心精神。从材料选择到最终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雕琢。在材料准备阶段,主要选用木头、竹子、青铜、白铜、铁等材料。其中,青铜因其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导热性被广泛利用,成为制作工具的关键材料。实行杀青工序,这是保证茶叶品质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短暂的低杀https://m.makepolo.com/post/teawenhua/1059255.html
8.论当前茶艺表演的一些问题目前国内的茶艺表演基本上可分为:传统茶艺、加工整理和仿古创新三大类型。 (一)传统茶艺 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茶叶冲泡技艺,主要有:四川及北方地区的盖碗茶,以冲泡花茶为主, 也有用盖碗冲泡绿茶的。其次是闽广港台地区的小壶小杯的工夫茶,专泡乌龙茶。再次是江浙地区的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其历史较前二者为晚,是近https://www.360doc.cn/article/574368_18670051.html
9.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茶艺简介茶艺文化怎么样→MAIGOO“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https://www.maigoo.com/citiao/155617.html
10.茶叶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在与会嘉宾看来,对于当今茶产业的发展,以科技引领,用科技成果赋能茶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才能使茶产业的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深、越做越透。从茶企的角度来说,要学会做加法。刘仲华表示,以科技创新赋能,采用栽培技术改良、品种优选等方式将茶叶品质做到极致;建立智慧茶园、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推进茶叶加工http://m.teacbh.com/
11.“老茶”成新宠九龙大白实力“出圈”经济频道一系列举措的施行,提高了松溪茶叶的加工技艺与产品品质。与此同时,松溪还通过举办九龙大白茶茶王赛,搭建制茶人、爱茶人交流的平台,以及推动九龙大白茶参与各地各级茶叶赛事等,进一步提高九龙大白茶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松溪九龙大白茶第七届茶王赛举办。“从今年的九龙大白茶参赛样品来看,总体的品质https://jingji.cctv.com/2023/07/31/ARTI3MD4GK41m5pO9Sy6cykJ2307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