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的好怎样形容?教你用专业评茶术语,读懂茶看完不怕别人说你评茶“不懂装懂”了–怡臻原

品饮一款新茶的时候怎么把喝到的感觉说出来?

怎么能正确理解评茶术语的专有名词?

大多时候茶友都会都会笼统的说,我觉得挺好的,还不错,但其实还是会心虚,因为不知道怎么运用专业的评价去品鉴这款茶的好坏。

为了让大家避免这种尴尬,下面小编以西湖龙井这款茶为例子,谈一谈评茶员是怎么用专业术语对茶叶进行综合判断吧!

评茶术语

茶叶品质是经过评茶员审评之后运用评茶术语描述表达出来的,因此,评茶术语又称之为“茶之语”。

评茶术语是茶叶技术人员为了表达茶叶品质所制定的有特定含义的一系列词语,作为一个专业评茶员,必须要了解这些评茶术语的真正含义,并能正确的加以运用。

否则,就无法读懂他人的审评报告和茶叶标准中对实物标准样的描述,难以开展相互交流,也难以把自己审评的结果准确的表达出来。

怡臻原茶文化评茶员课程设置中,每一天,授课老师都会对审评的标准茶样,依据国标,做评茶术语分析。

可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评茶术语,是成为一个合格评茶员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外形的描述

描述茶叶品质的外形应包括造形、嫩度、色泽、匀整度与净度。

其中造形、嫩度、色泽是描述的重点,造形可以表明这个茶的风格,嫩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质量的高低,色泽两者兼而有之。

以龙井茶(扁形茶)为例

特级龙井茶的外形描述为: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匀整重实、洁净、嫩绿鲜润;

三级龙井茶的外形描述为:扁平尚光滑、尚挺直、尚匀整、尚洁净、绿尚润。

其中扁平光滑和扁平尚光滑是描述造形;

挺直尖削和尚挺直既描述造形也描述嫩度,且挺直尖削的嫩度优于尚挺直。

除了加工龙井茶的技术水平高外,还要鲜叶芽饱满,叶子呈初展水平,否则,芽瘦叶大,加工技术再好也达不到“尖削”的水平。

嫩绿鲜润和绿尚润既描述色泽又描述嫩度。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叶子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绿色植物新芽萌发的色泽一般都有从

嫩黄→嫩绿→鲜绿→暗绿→黄绿

的变化规律。

因此,色泽也能反映芽叶的嫩度,嫩绿要比绿的茶叶嫩度好。

同时,茶叶的油润性更能反映茶叶的嫩度,嫩度好的茶叶,油润性一定好,粗老的茶叶干枯。

因此,评茶术语中可用油润、尚油润、稍枯、枯来表达嫩度。

我们在外形描述时要尽量使用合适的术语把各项因子都表达出来,特别是造形、嫩度和色泽。

当然,也会碰到许多茶的外形非常相似,无法用术语区分开,但又确实存在着差异,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相同的术语不同的分数把它们区分开。

汤色的描述

汤色的描述包括茶汤色泽的种类、明亮度与有无沉淀。

其中茶汤色泽的种类、明亮度必不可少,有沉淀一定要描述,无沉淀可省略。

如西湖龙井的汤色一般描述为:

嫩绿明亮或者嫩黄明亮的;

而随着等级的降低,西湖龙井偏黄亮的特点就越明显。

名优绿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

嫩绿或浅绿清澈明亮;

高档绿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绿明亮;

低档茶的汤色一般描述为:黄绿稍暗(或有沉淀)

香气的描述

香气的描述包括香气的类型、高低(浓淡)与持久性。

其中香气的类型和高低一定要描述,持久性这项一般香气持久的就写明,不持久就省略。

一般说来,不同的茶,香气的类型会不一样;同一类茶,香气的类型基本相似,但鲜叶嫩度不一,香气高低(浓淡)不一样,当鲜叶过度成熟,就会出现粗老气。

香气的持久性受鲜叶质量和加工技术影响,鲜叶质量好加工技术高的茶叶一般香气持久性好。

以特级西湖龙井为例:鲜嫩清高持久茶叶香气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香气降低,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说来,由高到低,香气从

“香型+高爽持久→高→尚高→纯正平和→低→稍粗→粗”变化。

相应的评语,代表不同的香气质量,评茶员要掌握评茶术语的含义,正确使用。

滋味的描述

滋味的评语从滋味的类型、浓淡、厚薄和爽涩等方面去描述。

如特级西湖龙井用“鲜醇甘爽”描述,其中“甘醇”二字包含了类型、浓淡、厚薄三方面的含义。

与香气一样,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滋味变差,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说来,由高到低,滋味从“甘醇爽→醇爽→尚醇爽→平和→稍粗涩→粗涩”变化。

滋味的描述是各项因子中最难表达的,我们平时可以多评茶、多用评语、练习多自然运用自如。

叶底的描述

叶底的描述包括叶底的嫩度、叶底的色泽和均匀度。

其中叶底的嫩度和色泽必须描述,均匀度在特别好与特别不好时加以描述,一般可省略。

如特级西湖龙井茶叶底的描述为:芽叶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

叶底从嫩到老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相应的评语大致为

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嫩匀成朵、尚嫩绿明亮→嫩匀绿明亮→尚嫩匀、尚绿亮→尚嫩欠匀、尚绿明→欠嫩匀、黄绿明→稍粗老、黄绿尚明→粗老、黄稍暗→粗老薄硬、黄暗。

一切还是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评判的。

“品鉴”看似每个人都能做,但审评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正确地判断该茶的质量。

THE END
1.茶的内质指标如何判断绿茶乌龙茶红茶的优次?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普通饮茶者在购买时只能观看干茶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增加了判断茶叶品质的难度。干茶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看: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嫩度 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即指嫩度。嫩度好的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还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67399920352719028.html
2.信阳毛尖鉴别方法「毛尖质量鉴别」绿茶信阳毛尖是中国绿茶的一种,产于河南省信阳市。区分信阳毛尖的好坏主要从外形、香气、色泽、滋味和茶底等方面来判断。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区分信阳毛尖好坏的指标: 1.外形:好的信阳毛尖外形扁平挺直,叶面绿中带黄,叶背白毫显露,条索整齐,茶叶看起来干燥而有光泽。 https://www.shufazhiyou.com/lvcha/245961.html
3.茶的艺术品鉴师之道二、品味之源:茶叶的种类与特性 在探索茶艺的世界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茶叶及其独特的特性。从绿茶到红茶,从白茶到乌龙,各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例如,绿茶以其清新爽口而闻名,而红茶则因其浓郁醇厚而受到喜爱。 三、水中画卷:泡制技巧解析 https://www.kbtob.com/tu-pian-zi-xun/464564.html
4.茶文化知识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分辨这三种茶。从当年春天茶园开采日起到小满前产的茶叶,为春茶;小满到立秋产的茶叶为夏茶;从立秋到茶园封园为止产的茶叶为秋茶。由于茶季的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那么为何有春、夏、秋茶之分呢?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区分主要是由于气温、雨http://jngyjt.com/h-nr.html?groupId=4&jpt=4
5.除了产区与工艺,这些细节还需要多加留意!新茶茶叶老茶好茶比如,白茶如果被高温烤干,颜色发黑,这样的茶即使在新茶时期口感就不佳,更不用说长期储存的价值了。 想要收藏好茶,就得从茶叶的产地和工艺两方面入手。 这样才能确保你收藏的茶叶不仅品质上乘,而且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 如果你不确定一款茶的产区和工艺是否上乘,那就用味蕾来判断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EG2GLR0553TANT.html
6.老黄论茶:茶叶审评(四)汤色审评主要从色度、亮度、混浊度三方面去评比。 色度:茶叶汤色除与茶树品种、环境条件和鲜叶老嫩有关外,还与鲜叶加工方法不同有关,使各茶类具有不同颜色和汤色,而且由于加工技术上产生的问题会出现不正常的色。在评比汤色时,主要从正常色、劣变色和陈变色三方面去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3741154
7.商品检验与养护商品检验与养护(ppt课件)ppt大学课件预览购和商品茶检验中,均以对茶叶的色、香、味、形等方面的感官审评为主,理化指标只起辅助作用。目录1)茶叶的感官审评(1)干评外形①外形:茶叶的外形一般用条索的状态来描述,条索指外形呈条,似绳索。各种茶叶的条索并不相同。一般审评条索时可以从条索的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匀齐来观察评定。②嫩度http://read.cucdc.com/cw/63128/181294.html
8.评茶员复习资料18、茶叶中的茶多酚由哪些物质组成? 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酸 19、绿毛茶审评的干看外形主要评什么? 嫩度、条索、整碎、净度 20、何为色种? 色种为乌龙茶中除铁观音、黄金桂以外其它品种的统称,包括水仙、奇兰、梅占等。 21、什么是职业道德? https://www.jianshu.com/p/ddb90776b66f
9.茶叶市场(精选十篇)目前,印度在茶叶产量上以绝对优势占据世界第一位,我国紧随其后。以1997年为例,除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因干旱减产外,其它几个主要产茶国普遍增产。世界产茶总量达266.67万吨,创下历史新记录,比1996年增产1.05%。 从价格上看,1997年世界主要茶叶拍卖市场的综合平均价格达到每公斤1.493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4.8%。各国茶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r2v37d.html
10.感官审评·福鼎白茶白茶散茶干茶审评:在开汤前,应先把盘,即双手持样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转转动,使茶叶均匀分布,然后通过反转顺转将茶叶收拢集中成为馒头形,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依靠视觉和触觉进行白茶干茶外形的品质鉴定;老白茶外形的品质鉴定主要从干茶的色泽和干茶香的变化进行鉴定,一般陈放的年份越长,其外形https://www.meipian.cn/1886wx7g
11.茶道入门——识茶篇从色香味形嫩度品种叶底等方面而这些对茶的认识除了用于市场上的买卖之外,重要的还在于享用,所以“识茶”尚包括了“评茶”、“赏茶”的内容在里面。本书从色、香、味、形、嫩度、品种、叶底等方面详细地解读了茶之间的差异,还将对茶的认识延伸到泡好的“茶汤”上,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欣赏所有的茶。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1063379969-20540-1.html
12.茶文化外形五项:整碎、色泽、嫩度、条形、净度; 内质四项: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https://baike.sogou.com/v25253.htm
13.茶道,茶文化与茶的艺术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13_276234652.html
14.茶叶题目答案解析,茶叶题目答案解析1170.茶叶中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有机酸、芳香油和可溶性果胶等。 A、正确 B、错误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149.茶叶中棕榈酸、高级萜烯类物质含量,嫩度越高,其含量越低。 A、正确 B、错误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193.包揉技术的好坏,与茶叶内含物含量有关系。正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8%8C%B6%E5%8F%B6.html
15.主要对干茶状况和开汤后内质状况进行评判,包括干茶外形及嫩度茶叶感官审评八因子主要对干茶状况和开汤后内质状况进行评判,包括干茶外形及嫩度、色泽、匀整度、匀净度,以及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尽可能用合适的审评术语把各项因子表达出来。其中,外形包括形状、色泽、老嫩、整碎和净度等内容。汤色包括色度、亮度和清浊度;香气除了辨别香型外,还要比较香气的纯https://www.shuashuati.com/ti/d0fb3c6a9c904f8f87fd6a54264b0994.html?fm=bdcb5c45e4bc7c093e7db84cc44b3bc629
16.龙井茶是绿茶吗功效与作用怎么分辨好坏通过观茶形能辨别龙井茶的好坏,其中好的龙井茶外形狭长,茶叶表面光滑,没有绒毛,色泽翠绿油润。而不好的龙井茶条索匀整度不高,颜色偏青绿色或者墨绿色。 2、闻香茶 取一片龙井茶,将其碾碎成末,然后凑近细闻,好的龙井茶香味清爽,带有清淡的豆香味,沁人肺腑。而坏的龙井茶香气不显,甚至还带有霉味、潮味、馊https://www.cnpp.cn/focus/27190.html
17.茶艺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https://www.51pot.com/tea/tea-detail-3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