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通用7篇)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课活动的教学是继《碧螺春》一课的延伸,选题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生成的。《碧螺春》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学了课文后,学生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的资料,组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悠悠茶韵中品味书香。

活动目的

1、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茶文化的信息,拓宽茶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2、通过尝试制作茶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1、通过阅读书籍、考察市场、个体采访、上网搜索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茶文化信息,编辑茶韵文集,制作小报,布置展版。2、自主合作制作茶食。

活动过程

一、课前互动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聊聊好吗

1、这两个星期你为今天的活动做了哪些准备(生:找资料、逛书店、考察市场、到超市调查、访问他人、设计展板、制作茶食、准备茶具……)

2、通过这些途径,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使下面的活动有的放矢开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愿学、乐学。】

一、研究目的

二、调查的内容:

一、中国饮茶简史

1、原始阶段(先秦)

在原始社会神农氏因发明了农耕。带领民众种植粮食,解决了生存危机。虽然有粮食供应,可是仍然有限,也需要采集些野果直接充饥。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茶树叶子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就单独将它煮成羹,以后又将它熬成茶水作为饮料。现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远古的吃茶习惯,除了直接咀嚼茶叶以外,还可以腌制成茶食。总之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还符合历史实际的。说中华民族喝茶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不以为过。到了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还给茶叶取了个名字叫做“茶”。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齐国也喜欢食用茶叶做成的菜肴。《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2、南方饮茶已成风气(两汉魏晋南北朝)

到了汉代,有关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说文解字》:“舛,茶芽也。”西汉王褒在《潼约》中提到“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买茶要到远处的武阳去买,由此见,当时已有专卖茶叶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日常需要品。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要用它。一些文人雅客也喜欢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可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梯,可以说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3、饮茶风气传播全国(唐朝)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经普及全国。唐代南方已经有四十三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可以说,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

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北方不产茶,北方人说饮之茶全靠南方运去,因而当时的茶叶褒义是非常繁荣的。唐朝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的盛行。上自皇家王室,下至穷苦百姓。饮茶的习俗与儒,道,佛,哲学思想融会贯通,渐渐进入百姓们的精神领域。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的“禅茶一味”之说。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外国传播。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和茶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也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的一座里程碑。

4、饮茶风气的盛行(宋代)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茶叶生产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的建茶精工细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茶文化也获得了发展,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深入研究,写成茶叶专著《大观茶论》。他是历第一个亲自写茶书的皇帝,饮茶的技艺传到海外。推动了饮茶之风的盛行。宋代饮茶风气的盛行还反映在都市里的茶馆文化生活非常发达。宋代的诗人嗜茶,咏茶的也特别多。明清两代,随着散茶的广泛流行,泡菜用具变得讲究起来,工艺精巧的紫砂壶和瓷器茶具品种繁多,茶进入了许多人家。这些都构成了中华茶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断向海外传播,时世界茶文化的源头。

5、饮茶风气的鼎盛(明清)

明代在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在茶生产上除了改进蒸熟,而是用热锅手炒。其

次是花茶的生产,尤其是乌龙茶的制法的出现,此外,还有红茶,也是起与明而胜于清。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重大成就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工夫茶是适应是茶的泡法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茶技艺。

6、中国茶叶再现辉煌(现代)

至清代后期,我国茶叶生产开始由盛而衰,原因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政府懦弱无能,国运凋敝,百业不兴,中国茶叶生产一落千丈。新中国诞生以后,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经济,茶叶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建国初期70年代,作为大宗的出口商品,换回大量的外汇以购买国家所急需的物品.饮茶对人类,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生津的生理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同时茶叶被称誉为“本世纪最文明的饮料”。联合国有关组织决定在全世界提倡饮茶。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都已话巨资研究开发茶叶和茶饮料。茶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产品。随着茶叶经济的发展,茶文化也随着产生和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蓬勃发展,茶成为世人公认的保健饮料。茶有24种公效,茶对攻克一些疑难病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茶道的产生和发展

1、茶道的起源和发展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从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茶”。987年,陕西扶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使用的金银茶具以及琉璃茶具等,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整,而史料又未曾作过记载的茶类珍贵历史文物,它更帮助人们了解了唐代皇宫饮茶的豪华与饮茶的具体方式。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还远未完善。晋、

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在中国古代,如唐朝宫廷的“清明宴”、宋代的“斗茶”、明清文人的“茶宴”、寺院的“普茶”。以及现代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里面都蕴含着茶的“道”

和“艺”,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茶道那样过于程序化。中国现代,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中国台湾。中国台湾陆羽中心,致力于普及的泡茶技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百姓积极参与,并与众多茶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众饮茶消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包括、茶萼、茶船、茶巾、茶汤、茶档、茶盘、茶盂、水壶等。

2、茶道的形式及其发展

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状态。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中国茶道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创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

[唐代]茶人对茶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为时约五百年。

3、茶道的宗旨

茶道是以修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道中所修何道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

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4、外国茶道

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有中国人到德国人家做客,发觉其茶味淡颜色也浅,一问,才知德国人独具特色的“冲茶”习惯。到土耳其没喝过苹果茶就如同没到过土耳其一样。土耳其人的好客热情,请喝茶更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主人往往热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苹果茶。土耳其茶起来较苦,虽然茶味浓浓,却不是那么讨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扑鼻,然而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初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产的苹果茶,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男女皆爱。酸酸

甜甜的苹果茶,浓浓的苹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着清寒的秋日,喝来格外的舒爽。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都喜欢绿茶,但饮用时总要在茶叶里加入少量的红糖或冰块,有的则喜欢加入薄荷叶或薄荷汁,称为“薄荷茶”。原因是北非气候干热,人们多吃肉食,而喝薄荷茶有利于解暑和帮助消化。这种茶清香甜凉,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由于北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许饮酒,却可饮茶。因此,饮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来访时,见面“三杯茶”,按礼节,客人应当看主人的面,一饮而尽,否则,视为失礼。埃及人喜欢甜茶。他们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这种浓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里就会感到黏黏糊糊的。马来西亚肉骨茶,它的口碑的确不俗。肉骨茶吃法独特,其汤配猪腰,再蘸豆卜或者油条来吃,大块肉则可吃可不吃。而另外替客人准备的猪腰、肉骨等更令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

四、研究性学习的感受与收获

人倒上杯茶就行了。而是有很多的步骤,每一步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能开设茶道这一科,使中国茶道发扬光大。

当今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证。因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一个特点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特点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料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以及具有专长的教师等校内现有教育资源。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开发和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包括农村衫技术研究与推广部门)的人力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提出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二)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享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

(三)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规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工协作。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学生自己调查、观访(也可有组织的)采访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中研究题目。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表达和交流阶段: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拭试体作用,同时,也重视老师指导作用。左右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草药,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六、研究性学生的评价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局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研究性学生的全过程。操作时可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枣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4、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1、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2、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3、节约能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四、创建绿色社区

五、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六、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论文;

4、学生课题研究论文集;

由学校组织专家、教师给予鉴定。

七、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2、20xx年10月:开始第一轮实验。

3、20xx年10-12月:教学实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20xx年1月: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论文)。

5、20xx年3月-20xx年5月:进行第二轮实验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小组组长:汪靖惠

小组成员:毛彪蔚汪靖惠柯维凌余嘉宏周宏骏

指导老师:梁振峰

研究方法及步骤:

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

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起提出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通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不过5度,这就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附:海南茶叶分布图

二、生长在五指山地区的茶叶

五指山市年平均气温22。4℃,无寒冬,无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产的主要特色茶叶是苦丁茶与水满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属冬青科植物,适合于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矣,“唐代名医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标准药性大辞典》亦载“苦丁茶味甘苦,性寒无毒,为凉肝散风要药……“可见苦丁茶具有:降血压,血脂,消热消炎,防龈解酒,消带减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理疗保健功效,适于日常饮用,是理想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饮品,“取于天然,饮得自然“。海南岛五指山脉,海拔1867米,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土质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为理想的生长地区: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独具一格的品质。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誉海内外。

水满茶

水满茶也是海南绿茶中至高无上的贡品茶水满茶是五指山野茶,长年生于云雾之中,得天地之精华,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泻,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万亩以上,现有移植。茶树植株为乔木型,大叶种,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叶椭圆形,叶面隆起,叶齿浅稀钝,芽叶无毛,树高11~12米,树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产量少,适宜制作绿茶。之所以是贡品,是因为水满茶的生长条件太独特了,置于高山云雾之中,只有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满足其生长条件。

三、生长在白沙县的特色茶叶

白沙绿茶

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黎族自治县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处,南部鹦歌岭为最高峰,1812米,是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强,乃是天然的产茶之地。白沙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是白沙绿茶的主要产地。目前白沙农场的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种植的茶树为海南,云南大叶与福建水仙,乌尤四个优良品种。其特点为:叶之更换,花之发育,实之结成,均为局部进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绿,四季枝叶繁茂,芽长柔嫩,优质高产,1993年干茶产量已达五千担。

四、生长在万宁的特色茶叶

鹧鸪茶

东山岭的鹧鸪茶有名气,那是因为茶树吮吸了当地土壤里酸碱适度的丰富有机物质,受益于山川灵气,云雾,香露,茶叶长得绿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叶放进嘴里品嚼,起初有一丝苦涩味;接着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的茶叶,色泽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学分析报告证实,鹧鸪茶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9种物质和17种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钙和镁元素含量甚高。这也应证了万宁实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实在海南生长的特色茶叶还是非常多的,我们在这里只是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所谈到的内容还是屈指可数,肯定不能满足读者及学校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学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植物种植的环境,我们研究课题的中学生,海南茶叶协会,海南有关的学者也将继续努力,为着力解决海南的茶叶种植,发展,销售,前景作出贡献。

一、白色污染的问题

二、校园白色污染防控措施及推荐

1、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并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超市门口、餐厅内外等)增设垃圾箱。

3、全校师生应增强环保意识,不要随意扔垃圾,并勇于、敢于对随地乱扔废弃物的人提出批评。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打饭打水等。推荐学校不要焚烧垃圾,对统一回收的垃圾应分类、妥当处理。

4、推荐举行一个征集环保标志的竞赛,鼓励每一个同学亲手动手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向全校师生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醒同学们树立环保意识,杜绝白色污染。

5、推荐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回收点,将垃圾分类收集。对可回收垃圾进行专人负责,经常清理,并送交回收站,思考到电池等污染严重的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推荐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等污染严重的垃圾统一回收。

6、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环保部门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8、提倡和推荐同学们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同学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和对白色污染防治的紧迫感。

9、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白色污染问题,不仅仅仅要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课题组成员活动感想

透过这次对校园白色污染现状的调查,我们课题小组的全体成员都感到受益颇多。校园白色污染已经严重的威胁到我们的校园卫生,而且也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中学生不就应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必须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心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

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务必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推荐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本学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研究性学习。高二的学姐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说,这是一门“能够增强女汉子技能”的学科。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之后,我想学姐要表达的,就应是这门科目的实用性和严谨性吧。

(一)课程总结

1、新知识

2、九连环和四巧板

3、我的收获

让我记忆十分深刻的一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研究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等,原本我以为做研究就是查查资料、做实验,没想到能够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能够进行有效的研究。这为我们小组之后的实际工作带给了多元化的思路,让我觉得十分新颖。

老师曾说,研学是一门和语文数学外语同等重要的学科,把研学课认真学好,对每一门科目都有帮忙。一开始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并不相信,但在经历了自己的小组合作之后,我觉得研学的确在逐渐地改变我思考一些题目的方法方向,而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慢慢收获研学课给我的帮忙。

(二)自我评价

1、我的工作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我们小组因班级学号安排有些特殊,我们5号小组一共只有4位同学。又因为我们的课题是“影响中美两国人生活习惯的差异的研究”,而有一位同学是日班的,所以大多数工作都又剩下的三位同学商议完成。

2、工作比例

大约占总工作的25%—30%,耗时约5小时。

3、评分

我给自己打85分。理由:本来小组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有许多的雄心壮志,但最终只能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进过小组讨论做出了许多修改与调整。虽然最后呈现出的东西里并没有我们失败的资料,但是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一向参与其中,也觉得很有好处。我觉得从开题报告的任务下达开始,我和另外两位组员都态度用心,合作也十分愉快。鉴于我的投入,我给自己85分。

最后有一点必须要说的,不明白是哪一部分里的。当做自己的感想好了。

我们组做完结题报告后,我负责回答问题。我本以为老师会提问我们组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过程或者是思考,结果老师的问题是,你们的研究对我们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有何实际的应用好处。我当时回答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是按照我们当初讨论时的思路回答了问题。然而之后我想起来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有好处的问题。研学不像数理化,虽然需要的都是严密的逻辑和理科的思维,但是做出一道难题的目的是拿到分数,而开展一个课题的目的却是运用研究成果更好的更快捷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而这将给我们之后的研学课、甚至是走上社会以后,我们就应如何选取职业、如何有方向地工作,带给一个明确而有现实好处的目的,那就是,努力让生活更加完美。

THE END
1.茶文化开题报告6篇(全文)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中国茶的历史、种类、冲沏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几个好茶的同学就组成了这个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 关于茶,可以研究的极多,有茶具,茶饮,茶道等等。我们上图书馆,上网,请教老师等,从多方面研究,不仅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调查的技术有了更深的实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4238he8.html
2.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研究课题 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docx,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XXX: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026/5323113102002143.shtm
3.关于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四篇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 、追求卓越的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 、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 、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https://www.ndcksc.com/redian/109791/
4.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汇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原则: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因此具有开放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小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10人以下的课题小组为主要的组织https://www.liuxue86.com/a/5006198.html
5.茶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兴趣;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19-2 https://www.baywatch.cn/haowen/244339.html
6.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2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https://www.cnfla.com/baogao/84208.html
7.九江市同文中学举行第21届研究性学习活动颁奖典礼暨课题成果展示会10月31日,九江市同文中学举行第21届研究性学习活动颁奖典礼暨课题成果展示会,学校党委书记危柏云、副校长于先锋参加活动并为优秀课题组颁发荣誉证书。学校教科研处副主任敖强主持。 本次活动共收集立项课题48个,经审议通过结项的课题有37个、优秀课题18个。经过初选,8个优秀课题(初中2个,高中6个)脱颖而出,入围https://m.jjntv.cn/c/UkluTElCOWY3UWNHeHBYRFBNbjJhUT09.html
8.深圳罗湖区展评学生探究性形题优秀成果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 通讯员 章伟 李敞)在空间有限的城市,如何才能享用健康、有机、绿色的蔬菜?不同的水、饮茶器皿对茶会产生什么影响?近日,2021年度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优秀成果展评活动(罗湖区专场)在深圳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举行,28项优秀学习成果和10项成果分别进行了现场展示。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104/t20210426_544623.html
9.茶产业品牌建设及发展调研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也重点部署我国茶产业作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8517.htm
10.第110家上市公司诞生,上半年河南投融资市场表现如何?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分子纳米级环保密胺泡棉研发商,集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主营产品密胺泡沫无需添加阻燃剂而具有阻燃性、耐高温性以及热稳定性,开孔式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音性、隔热性、轻质性以及良好的二次加工性,产品应用于车辆和轨道交通、航天国防、清洁行业、建筑等领域。 https://36kr.com/p/2312193663364616
11.走进碧螺春——探究影响东西山价格差异的因素总体分析,实质上西山碧螺春与东山碧螺春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它们所拥有的功效、药理作用近乎相同,对于两者价格的差异分析,口感占主要原因,而造成这口感差别的与土壤酸碱性;地理环境等有较大关系。 就研究的课题而言,起初是抱着对东山西山碧螺春价格不同的好奇而去考察研究的,假设设定的原因是两山碧螺春质量不同,而通过对http://www.xzschool.edu.sh.cn/hstd/hzjs/75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