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官渡区第六中学副校长瞿晓俊带领12名老师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研究。这一课题自2022年10月作为昆明市教学科学规划课题开题立项后,课题组的老师就积极行动,尝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其中,冯客雁老师结合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特点设计的“茶韵悠悠,香飘官六”项目,自2023年3月开始,于2023年5月结束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了成果展示。
“茶韵悠悠,香飘官六”项目的展示活动于2023年5月19日在初二(4)班举行。活动之前,成员们进行了充分准备。
宣传组的同学们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活动宣传海报、活动邀请函等。并提前布置好教室,力求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在她们热情的邀请下,瞿晓俊副校长、刘毓泉主任、年级组长王根深老师、课题组成员刘季老师出席活动。
在两位小主持人有模有样的主持下,活动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视频制作组的四位同学,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组员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探索,完成了由自己出镜、配音、剪辑的茶文化讲解视频。视频播放之时,不少同学感慨:这也太酷了吧!
视频讲解之后,为了让同学们对茶的起源和发展有更多的了解,舞台剧小组的成员们为大家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表演:神农尝茶与陆羽品茶。在表演前的一个多月里,组员们自己购买布料,学习服装的制作,自制了表演服装和道具。并反反复复地进行排练,力求给观众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表演。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不少同学都表示对他们的演出印象深刻。
最后,在同学们的期待中,迎来了本场活动最精彩的环节——茶艺表演和泡制茶。
在刘婷同学悠扬的古筝声中,胡凯同学开始了他的茶艺表演。《渔舟唱晚》《琵琶语》《双面燕洵》《兰亭序》等一曲又一曲的乐声,搭配上胡凯同学的表演,令大家更进一步地领略到了茶文化的优雅及其深厚的底蕴。
在品茶之后,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也想自己动手体验一下泡茶的乐趣。于是,烹茶组成员的身边围满了好奇又好学的同学,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成员们都积极地回答。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到这一环节中,留下了很多珍贵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不管是项目组的组员还是作为观众的同学,都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成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所想所思吧。
视频制作组胡凯同学:
这次活动我主要参与了视频的制作还有茶艺展示。在这次活动中,我对视频的剪辑和配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茶与茶艺也有了更好的认识。
这次活动加深了我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我认识到除了学习也要注意实践,我想我的学习成绩也不算很差,但是在这次活动中还是感受到了一种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挫败感。刚开始的时候就面临了很多问题,比如小队内部意见无法统一,严重到甚至前一个星期基本什么也没做。还有在视频制作方面,也基本是零基础。在茶艺方面也是,最基本的茶艺至少不能动作僵硬,但是我一上台就非常容易紧张导致动作僵硬,也会忘记动作。对我来说这次活动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但我也在这之中获得了很多,积累了很多这种实践活动的经验。
先前说到的那些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打不倒我的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我想如果再出现这些问题一定可以很快的解决。虽然在最后展示的时候也有一定的瑕疵,但是我对这次活动我也非常满意。我相信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初二四班江思诚同学:
本次“茶韵悠悠,香飘官六”为主题的活动,是综合实践小组耗时近两个月准备的,从服装到道具都非常用心,还做了宣传视频、宣传海报等。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了怎么泡普洱茶,做奶茶,酥油茶等并为我们呈现了和茶有关的历史小剧场。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之韵味。“异音相从为谓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所谓韵,是一种和谐的感受。
本次活动让“茶”走进了校园,让更多的同学领略了祖国茶文化的多种多样,风味变化。俗话说“品茶香一缕,领略百味人生。”通过这次的活动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