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茶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把喝茶当成一种习惯,每天都会喝上好几杯。
茶有茶性,即茶叶表现出的性味及其特性,包含寒性、中性和温性。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便有了茶性之分,其发酵程度决定了茶叶性味的不同。
绿茶
发酵类型:不发酵;
代表品种: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庐山云雾茶、崂山绿茶等;
性质:绿茶具有清热解毒的特性,因此被认为是寒性的茶。
红茶
发酵类型:全发酵;
代表品种: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云南滇红、九曲红梅等;
性质:红茶被归类为温性茶,具有温暖身体、提神醒脑、驱寒暖胃等功效。
乌龙茶
发酵类型:半发酵;
代表品种: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等;
性质:乌龙茶性质不寒不热,因发酵度的不同,茶性有所差异,但并不是绝对的寒性茶,也不是绝对的热性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乌龙茶的饮用量和频率应适度。
白茶
发酵类型:轻发酵;
代表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性质:白茶也被归类为寒性茶,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长期存储的老白茶,茶性会逐渐转化,趋向于平和中正。
黄茶
发酵类型:微发酵;
代表品种: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性质:黄茶属于寒性偏中性的茶类,不偏寒不偏热,所以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黑茶
发酵类型:后发酵;
代表品种:普洱熟茶、六堡茶、青砖茶等;
性质:黑茶被认为是温性茶,有助于温暖脾胃,驱寒祛湿。
饮用注意
01
本身体质偏寒、经常手脚冰凉、容易受寒感冒的茶友不适宜饮用寒性茶。饮用寒性茶可能会加重体内寒气,导致手脚更冰冷,甚至引发其他不适症状,如腹泻、腹痛等。另外,脾胃虚弱者、孕妇和产妇、经期女性、寒湿体质者、感冒发烧者也不适宜喝寒性的茶;
02
体质偏热的人群体内火气较重,饮用温性茶可能会导致火气进一步升腾,加重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问题,所以不适宜喝温性茶。易上火者、消化系统不适者、热性疾病患者、孕妇和产妇、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不适宜喝热性的茶;
03
总体来说,对于茶的性质,虽然有一定的归类,但并不是绝对的。茶友根据自身的体质品饮合适的茶,才有益于养生。
温馨提示
茶叶归属农产品和食品,不属于药物范畴,不能代替药物治病。如有健康问题或疾病,请寻求医生帮助或前往医院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