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30四川
1、调账忌自作主张
朴税提醒您,会计永远记住,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其次才是完成好工作。而擅自做主调账,是把本应该企业承担的风险转嫁到了自己身上。针对调账时不要轻易的去调账。哪怕你看到记账有问题,只要不是你经手过的,调整后又对权益或利润有影响的,会计都不要先动。要先请示领导或老板,如果老板或领导不懂财务,向其陈述完想法再去调账,也把调与不调的风险给领导说清楚。领导让调在去调账,不让调就放哪。因为记账问题被罚款那是公司的事情,与你没有关系。即使找到你,你也有话说,毕竟你给领导说过了。
从事会计久了,因自作主张调账被罚款的案例比比皆是。有因报损被要求补增值税的,有因长期挂其他应付款认定逃税的等等。对小编印象最深的还是小陈会计,把股东挂在企业的80万其他应付款转入资本公积后,被税务局要求补企业所得税的案例(已经在“年底会计要做那些事情”里详细给大家说过了,在这不再多说)。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会计是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工作时会计一定要先排除自身风险后再工作。
2、调账忌财务部门单独进行
3、调账中固定资产忌盘亏(中小企业)
年底固定资产盘点中,不要轻易报损固定资产。因为报损固定资产,需要转出税法所规定折旧的残值对应的增值税。带来的只有税负的增加,与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益处。而盘亏的固定资产,如果来年再盘盈,对应转出的进项税不能再转回。
4、“其他应付款”调整忌没有任何凭证
所以针对“其他应付款”,想平账。或者做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纳所得税)、或通过支付款项支出成本、都要有对应支付或不能支付的凭证。
5、账龄3年的“应收账款”不要无凭证转“营业外支出”
6、虚假发票、个人代开给老板应该的警示
很多小公司,账本身比较混乱。年终将至,为了少交所得税,会突击买票或找个人代开。实际上,现在的税务系统,有资金流监控、发票流监控、物流监控虚开发票很容易被稽查出来。作为企业会计,首先不要向老板建议这些不合规的发票获取途径。其次,当老板想以这些发票入账的时候,明确告诉老板,这些发票被稽查的概率很大。这样,即使老板强行让你把这些发票入账了,后期被稽查到,老板也不会认为是你的责任。
7、调账忌“找平”
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会因为长期累积误差、漏记、错记产生账实不符的情况,特别是出现小额偏差时。很多会计为了自己工作方便,随意将差额记入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小编不赞成“找平”式调账。在没有查出具体原因的情况下,进行找平式调账,会让你的账会慢慢的变成一个糊涂账,无形当中给企业埋了雷。切记,调账是一个细致活,不要心急,没查出问题前不要轻易调账。
会计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调整以前年度的账,那什么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调整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朴税跟朋友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01
什么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这样定义的:
是指企业对以前年度多计或少计的盈亏数额所进行的调整,以使其不至于影响到本年度利润总额。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提取2个关键词:以前年度的损益科目;不影响本年利润。而除了上述两个关键词,在实务中,我们还有第3个关键词:重大影响。
(1)以前年度的损益类科目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年度的错账中,损益类科目记错,才会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比如发现以前年度固定资产原值记错了,调整原值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不影响本年利润
由于调整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所以不会影响企业本年的利润,也就是不会体现在《利润表》上,但是,会直接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上。
听起来有点费解,后面会用案例给大家做讲解。
(3)重大影响
在实务中,很多会计人会问,干嘛分录做到当年啊,直接把财务软件反结账,把分录补到去年不就行了嘛,简单粗暴!而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
因此,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
重要且能够切实可行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的前期差错,进行调账。
02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怎么用?
我们调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就是把以前的错账通过调整,变成正确的账。在实务中一般有2种办法:
(1)红字冲销原来的错账,再重新记录正确的分录;
(2)直接调整差额,调整完的账就是正确的。
划重点!
如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类科目的,要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我们来举个例子:
公司在2023年审计时发现,2022年有一笔应收款113万(含税13万)未确认,但相应的成本已经结转。(为简单计算,未考虑附加税等影响)
但是,由于我们并未在2022年调账,而是在2023年调账。并且,113万对于公司来说有重大影响,所以,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也就是把上表中的损益类科目统统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可以了,并且,不需要通过本年利润结转。
温馨提示:
企业做账一定要弄清楚自己适用哪个会计准则,如果企业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调账采用未来适用法,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就行。
03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如何调表?
我们在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记完账后,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期末-期初的差额】≠【本期净利润】了!
这是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直接体现在了“未分配利润”科目,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而不涉及本年《利润表》中的科目,两者额差额就是本期调整的以前年度损益。
因此,就涉及到了“调表”的问题,具体如何调整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所说的“调表”跟“调账”是有区别的:
调账是在财务软件上调整,而调表,则需要我们手动进行调整,也就是在导出的Excel或其他形式的报表上直接进行调整。
我们发现,我们虽然1月做了一笔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涉及损益75),但是利润表没有数据,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数据不会体现在当期。
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出现了问题。未分配利润期末-期初=75,而利润表当期利润为0。因此,我们就需要调表。
注意了,这里我们需要调整的是2022年12月31日的报表,而不是2023年1月的。
此时,2022年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即2023年期初数中,未分配利润金额调整为375,与2023年1月末报表中数值相等,与利润表中净利润为0相符,也就是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成立。
当然,除了资产负债表,对于2022年末的利润表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们在汇缴时,按照调整后的报表进行申报就可以了。
财务情况排查
1.现金银行账户:现金账上不能出现负数;检查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是否一致;库存现金是否超过限额规定。银行回单查漏补缺,确实的要向银行补全(包括银行每月的对账单)。
2.往来款:年末对账非常重要,要及时做好与客户、供应商的对账和清帐工作,对于一些不再收取或支付的尾差几十处理。
3.存货:做好年底存货盘点工作,并对盘盈盘亏及时处理;检查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各项存货的实存量与账面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是否有发出商品和在途物资。
4.固定资产:各项固定资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减值情形;是否有报废资产未清理;损失资产报备资料是否完善。
5.应交税金:检查应交税费的明细账户,有无计提错误、少交税金等情况;检查公司的税负水平是否正常。
6.费用:通知公司报销人员及时报销,保证年底发生的费用计入本年,避免已发生的成本费用跨年列支。
7.其他事情:检查一些大额支出或收入是否合规,有无合同;检查预付款发票有无收入;各种借款(包括个人借款和企业借款)有无收回,需要支付的利息有无计提等。
预估明年汇算清缴金额
1.职工福利费:按照工资薪金总额14%以内税前扣除;
2.工会经费:按照工资薪金总额2%以内税前扣除;
3.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工资薪金总额8%以内税前扣除,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
一般企业按照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以内税前扣除,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或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按照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以内税前扣除,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手续费与佣金:
保险企业,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余额的18%(含本数)以内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其他企业,按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7.公益性捐赠:按照当年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扣除。
8.补充养老保险与补充医疗险: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9.党组织工作经费: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分析财务报表排除风险
一、资产负债率表现:
1.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是否收回、是否有虚增的应收账款,有无坏账冲销。
2.其他应收账款风险:资金拆解是否牵扯不清、股东借款有无收回,注意长期挂账风险;
3.存货风险:存货积压、账实不符、注意识别未结转成本的虚假库存等风险。
二、利润表表现:
1.销售费用占比是否过高:了解当前销售渠道是否通畅、市场打开情况等,排查前期宣传工作是否做到位。
2.管理费用占比是否过高:内部营运效率差,可能存在形式主义扥给管理风险。
3.营业收入是否停滞下滑:企业发展增长受阻,可能存在市场开拓不顺、产品遇冷等情况。
4.营业支出是否过高:除了必要的正面原因如企业捐赠外,其他情况支出过高可能是企业管理不善问题。
三、现金流量表表现:
1.净利润:净利润为正,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但净利润为负时,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弱,要维持正常经营,就要减少投资或向外融资。
2.现金流量:如果现金流量小于0,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可能出了问题,入不敷出。
财小加提醒:企业可以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如毛利润比率、净利润及费用增减比率、应收款项账期和存货期等是否合理,不合理的会计比率和不合理的利润及费用增减率只会引起税务部门的注意。
年终关账几个高风险事项
1.应税收入:该确认的确认
准确地确认应税收入,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要准确核算应税收入,首先是要核实销售收入是否已经全部确认,尤其是对于产品已售出,但暂未开出发票的情形,要合规确认应税收入的实现。
此外,企业还要确认核实是否存在因税会差异,而导致账务处理未确认收入,但税法规定应确认收入的事项。
2.成本费用:跨年列支要避免
成本费用方面,根据税前扣除的配比原则,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与收入配比扣除,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3.扣除凭证:及时审核保合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的规定:企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外部凭证或取得不合规发票、不合规其他外部凭证的,若支出真实且已实际发生,应当在当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前,要求对方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补开、换开后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4.往来款项:收支情况要理清
如果存在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情况,应及时确认为坏账损失,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准备好合同、协议或说明等证明材料,以便在汇算清缴时,能将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一、投资类资产的确认
2.及时取得联营、合营公司的报表资料,确认投资收益;
3.及时取得股票交易价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准确核算损益。
二、费用的报销和票据的取得
1.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年费用及时入账,避免出现费用跨期入账。
2.按照配比原则,分配已支付的费用。
4.已发生并记账的费用,是否全部取得合规票据,未取得的票据应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
三、税务处理要注意
1.检查当年的税费缴纳情况:对企业当年的各项税费做一个总的分析,再计算一下当年的税负情况,与当地实际情况做一个对比,并进行适当调整。
2.检查摊销和计提情况:检查一下有无会计事项应于当年摊销未摊销的情况,有无折旧应计未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