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励志的成语故事15则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2)【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3)【悬梁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4)【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着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5)【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着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7)【囫囵吞枣】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8)【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会腐败,百姓遭殃。

(9)【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10)【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11)【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12)【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13)【一诺千金】

(14)【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THE END
1.“杯酒释兵权”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杯酒释兵权”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70d6a514d5cf40f49958a643100d38b5.html?fm=bd5fc90d02ed60e2cebbf0e1deecb6b126
2.关于酒的经典故事醉月流光古今中外酒文化传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酒的经典故事,遍布于各个文明之中,每一段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进那些令人难忘的传说与故事,让你体会到“醉月流光”背后的无限魅力。 https://www.psohqvaau.cn/bai-jiu-wen-da/279247.html
3.关于酒的小故事醉心琼浆古今中外的酒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类情感交流、文化传承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媒介。关于酒的小故事100字,是一个微小却富有意义的篇章,它讲述了从远古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无数人对酒情深意重的一段段传奇。 记得远古时期,人们首次发现并酿造葡萄汁,这一偶然发现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随https://www.yr3f8b9f.cn/bai-jiu-wen-da/257247.html
4.“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播客在Apple 播客上收听恶霸波频道的《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播客。https://itunes.apple.com/cn/podcast/id877607820
5.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在线收听mp3全集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社会文化 热度:2120最近更新:5小时前 播放听高清版分享下载 介绍:人生总有酸甜苦辣, 梦里浮现魑魅魍魉。 合卷难掩功名利禄, 举杯溢满贪嗔痴狂。专辑详情: 简介 人生总有酸甜苦辣, 梦里浮现魑魅魍魉。 合卷难掩功名利禄, 举杯溢满贪嗔痴狂。 详情 人生总有酸甜苦辣, 梦里浮现魑魅魍魉https://www.qingting.fm/channels/469603/
6.中国酒的文化内涵我国酒香里的历史故事与传统节日中国酒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其酿造技艺和品种多样性上,更是深深植根于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中。每一壶酒,似乎都能诉说着一个故事,讲述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我国酒香里的历史故事,是一部厚重而丰富的史诗。从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液醇”、“醴泉”到后来的黄雀花、老白干等名酒,每一种名称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https://www.tixeiytj.cn/bai-jiu-wen-hua/362668.html
7.陕商故事《话说陕商》数据库杜伯在长安发现酒曲可以作酒,这就是杜曲的“曲”字的由来,或者是杜伯手下一个叫“康”的人善酿,慕古而为“杜康”。后杜伯为周宣王所杀,其子孙逃往晋国,以封地杜为姓,他比神农、仪狄都更晚一些。即便确有其事,杜康造酒也是发生在陕西的历史故事。https://www.sxlib.org.cn/dfzy/hsss/ssgs/201612/t20161205_497335.html
8.红高粱酒是哪里生产的山东、河南等省份都设有红高粱酒产地旅游区,您可以参观当地的红高粱种植基地、酿造工厂,并且品尝到正宗的红高粱酒。 在旅游过程中,您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红高粱酒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感受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语 通过本文对红高粱酒产地背后故事的揭秘,相信大家对于这一美味佳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无论是从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302405.html
9.《百家讲坛》纪连海讲述珍宝故事,串起双沟历史脉络一部酒历史,半部中国史。近日,以“湿地珍宝 名酒双沟”为主题的苏酒集团2021谷雨论坛圆满落幕。论坛期间,文史学者、《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纪连海从历史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湿地珍宝——双沟的故事,并对名酒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文化历史界,纪连海的名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他不仅颇善讲史,还http://bjqgzk.com/index.php/zjgd/1741.html
10.关于酒的经典故事醉卧长安街从古代到现代酒的传说与人生总之,“关于酒的经典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人类对于自由、友谊以及精神上的追求。这一主题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向未来的线索,让我们的未来更加丰富多彩。 标签:白酒价格大面积倒挂、白酒白酒价格、中国白酒价格、白酒价格网、女儿红白酒价格https://www.ndspwjgi.cn/bai-jiu-jia-ge/258976.html
11.刘伶,酒以及和酒有关的故事或许,历史上,因为喝酒太甚留下大名者,唯一刘伶吧。 曾见过一种酒,河北特曲,就叫刘伶醉。 用刘伶来命名白酒,再恰当不过。爱酒的人,听到这个名字,怕都已经陶醉在其中了。 刘伶为东晋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 史称“醉侯”。 夜读《世说新语》,读到关于刘伶的小故事,不由莞尔。 https://www.jianshu.com/p/58a1a5f0e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