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论文1000字赏析

摘要:茶圣陆羽在专著《茶经?一之源》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被认为是我国茶文化核心内涵之一。其中,“精行”讲的是社会个体的具体行为,即社会个体的具体行为要严恪守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俭德”讲的是社会个体的品德发展,即要求社会个体不断遵守传统的道德精神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这句话体现出了茶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充分认知和发挥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对提升大学生素质素质教育质量而言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

1茶文化的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加工茶叶的国家,据史料可考,茶叶在我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茶叶历史创造了内容丰富的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茶文化逐渐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部分,如茶史、茶诗词、茶画、茶艺、茶道及茶树栽培、茶叶加工技术等。本文探讨的茶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茶文化。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拓展,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在某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之下,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素养上出现了错位,这值得我们警惕,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待提升的地方如下。

2.1心绪浮躁,价值观功利化倾向严重。

一部分大学生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上,贪图享受,攀比心强,对未来不上进,但谈起打扮、追星、奢侈品来,却头头是道;对待学业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60分及格万岁,只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对待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马马虎虎,老师抓的紧的课程认真准备,老师抓的不紧的课程敷衍了事。总之,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浮躁,价值观功利化倾向严重。

2.2审美情趣不高

一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对美的追求降低,而对不良诱惑却认同感强。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无论是上网浏览信息或是玩游戏,到处可见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长期接触这些内容,会产生一种丑恶的心态,会逐渐失去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2.3礼节礼仪缺乏

在学校里,大学生礼节礼仪缺失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不遵守课堂秩序,上课玩手机、吃东西,甚至呼呼大睡;在食堂买饭插队,吃饭高谈阔论,浪费粮食;在图书馆无视馆内安静秩序,大声喧哗;在宿舍邋邋遢遢,晚上熄灯后影响他人休息,任意浪费水电,随处乱扔垃圾等。一部分大学生礼节礼仪的缺失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走上社会势必会对社会的礼节礼仪秩序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必须要在校园里强化学生的礼节礼仪,形成大学生良好的礼节礼仪规范。

3茶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3.1茶文化能够使大学生修心养性,陶冶情操。

茶文化是一门艺术,茶文化多姿多彩,能够丰富我们生活,提高生活品味。茶性是柔美宁静的,有利于心情的平静与放松,茶道和谐宁静的理念能够逐渐浸润大学生的思想,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茶道融入大学生品质提升的过程中,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淡泊与旷达之志,在社会实践中摈弃个人中心主义思想,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很多文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将茶作为意象,读这些佳作,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心性,感受到和谐、俭朴等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品茶,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在潜移默化中修心养性,净化大学生群体内心,促使大学生人格的提升与飞跃。

3.2茶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

茶的味道苦涩回甘,香气沁人口脾,令人回味无穷。在茶艺表演中,表演者的烧水、投茶、洗茶、冲泡、敬茶等每一个程序和动作,加上表演的背景音乐、表演者的服饰等,都会在欣赏者心中形成美的意念。观赏或者躬行茶艺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过程,是人的审美意识和品格修炼的过程,在选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逐渐美化心灵,增强人们求真向善的精神。茶文化不仅包含茶叶本身和茶艺,还包括茶文、茶诗、茶联、茶俗、茶音乐、茶舞蹈等多种茶文化形态。在高校中推广茶文、茶诗、茶联、茶俗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促使大学生对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学生可以从部分简单低俗的互联网内容中解脱出来,真正增加审美内容,提升审美情趣。而在高校中推广茶音乐、茶舞蹈等,则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群体的艺术知识文化并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艺术审美能力。

3.3茶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礼节礼仪

茶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的礼仪,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要经过很多的细节和流程,通过温杯、置茶、醒茶、冲泡等十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操作方式和礼节礼仪。如在饮茶过程中,无论是座次安排、泡茶、请茶、饮茶还是续茶,都具有许多讲究,对这些礼仪内容做出了解与实践,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并认识到这种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交际中的重要作用。茶文化中的茶礼仪实现了饮茶与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结合,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可以成为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礼节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苏叶嘉.“精行俭德”探赜[J].茶博览,2016(04).

[2]王莎莎.茶文化与茶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03):2.

[3]刘悦.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培养素质奠基人生[J].陕西教育(教学),2016(04).

我国传统岁时食俗中的茶文化

摘要:“茶”在中国传统岁时食俗中是一个重要的物象,以其用途可分为时令之茶、和睦之茶、祭祀之茶三种类型,它们具有保健强身、和睦亲友、沟通天人等功能,兼具神圣性和世俗性。

关键词:岁时节日;饮食习俗;茶文化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所需品,不仅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传统岁时食俗中,无论是在春节,还是在端午、中秋等,都是一个重要的物象。茶,以其用途大致可归纳为时令之茶、和睦之茶、祭祀之茶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1时令之茶

茶,具有止渴、清神、消食、利便等保健功能,深得大众喜欢。而在中国传统岁时节令里,不管是茶坊,还是一般的家庭都会提供一些合乎时令之需的茶。

1.1茶坊的应时之供

1.2居家必备的时令之需

中国是礼仪之邦,早在晋朝时期,南方已普遍栽种茶树,饮茶风俗普及,“坐客竞下饮”“以茶待客”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待客礼仪。而在传统岁时里,作为款待客人的重要饮品,此时也会有相应的因时制宜之变,以更加合乎岁时节令的氛围。

1.2.1元宝茶大年初一,为一岁之首,旧称“元旦”,如前文所述,一些地区的茶坊、茶肆会准备元宝茶以飨顾客,而南方一些地区的普通家庭也都要自制元宝茶以敬客人。“元宝”曾是中国古代的流通货币,南方常用橄榄代表元宝。正月初一每有客至,主人即在茶碗内放上两颗青橄榄和一撮高级绿茶,沏上开水即成元宝茶,预祝一年之中都吉祥平安,回味甘甜,新年招财进宝。因其使用了橄榄,所以亦称之为橄榄茶、青果茶。明代正德《建昌府志》言:“人最重年,亲族里邻咸衣冠交贺,稍疏者注籍投刺,至易市肆以青果递茶为敬。”清代同治《广昌县志》言:“(元旦)乡邻往来投刺,以青果递茶为敬。”长辈们吃了元宝茶,就要包红包给这家的小孩子,叫敬元宝茶。

1.3时令茶的功能

2和睦之茶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文中提出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在传统岁时食俗的茶文化中,有部分茶俗很好地展示了“以茶利礼仁”的茶德,可以将其归纳为“和睦之茶”。

2.1正月以茶会友

2.2七家茶

2.3和睦之茶的功能

中国传统岁时食俗中的“和睦之茶”还有立春煮茶共饮煨春、十月朝开炉烧茶为会等,它们都具有亲朋好友围坐饮啖、其乐融融的和谐美好意象,以达到和睦邻里,增进感情,以利于构建温情和谐的社会小环境的目的。不管是“正月传茶会友”,还是“七家茶”,都是在某一特定场合的有组织的“共饮”,形式大于内容,人们并不一定特别在乎所饮之茶的质量、品种,人们更加在乎的是有饮茶相伴的这种固定的聚会,这种聚会具有很强的情感宣泄作用,给人们极大的心理慰藉。茶在聚会中也成为联系人们的黏合剂,邻里关系得到了亲近,邻里感情得到了增进,巩固了祥和稳定的民间社会秩序,而这些正是传统岁时食俗中茶文化功能的世俗性质的重要表现。

3祭祀之茶

在中国民间习俗中有“无茶不成祭”的观念,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各社会阶层在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可以说,茶在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认为茶是纯洁吉祥之物,可以保佑平安,能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奉和真诚。

3.1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祀灶

3.2除夕祀“床公”

除夕又称“大年三十”,中国人素来重视除夕之夜的礼数,守岁之俗至今仍存。周处在《风土记》中曾说,(除夕)各相馈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毕,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民间家家户户要吃年饭,又称年夜饭、宿岁饭、团圆饭。而在有些地区,在除夕接灶神后,还要继续祭床神。古人认为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人们祭祀床神的风俗由来已久,宋人杨循吉《除夜杂咏》中就有对此风俗的描述。在浙江杭州一带,人们在旧历除夕祭祀“床神”之时要以茶祀“床公”,以酒祀“床母”,认为这样可以求得一年之内卧榻安寝。《清嘉录》“祭床神”言:“荐茶酒糕果于寝室以祀床神,云祈终岁安寝。俗呼床神为床公床婆。……杨循吉《除夜杂咏》云:‘酌水祀床公。’盖今俗,犹以酒祀床母,而以茶祀床公,谓母嗜酒,公癖茶,谓之男茶女酒。而魏蛎《钱塘县志》亦载‘除夕,用茶酒果饼祀床神,以祈安寝’。”[2]240

3.3祭祀之茶的功能

4结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不仅是中国人的日常之需,更是传统岁时节日食俗中的重要物象。人类的饮食不是简单地满足生物性需求,而是在生物需求之上负载了文化的品质。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文化的行为,而且是在不同的文化模式指导下与众不同的文化行为。饮食当然也是同一原则下的文化行为———积淀了特定文化价值的表述。[14]在中国传统岁时食俗的饮品中,如果说“酒”是一种相对热烈的存在,那么“茶”则是一种相对平和的存在。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食俗中的时令之茶、和睦之茶、祭祀之茶,具有保健强身、和睦亲友、沟通天人等功能。在中国人综合思维模式的指导下,传统岁时食俗茶文化的功能兼具世俗性和神圣性。神圣与世俗,看似二元对立,但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它们并不形成绝对的二元对立关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吴自牧.梦粱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2]顾禄.清嘉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32.

[4]孔令仁,李德征,苏位智,等.中国老字号:饮食服务卷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51.

[5]陈元靓.岁时广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

[6]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40.

[7]毛奇龄.西河诗话[M].世楷堂藏板:6.

[8]屠国平.绍兴方言语音特征与越地语言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08.

[9]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六[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8.

[10]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72.

[11]舒惠国,陈志勇,刘梅.茶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04.

[12]傅崇矩.成都通览[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97.

[13]《大中国文化》丛书编委会.大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129.

THE END
1.静品华夏茶诗词陆游明月寒夜辛弃疾浣溪沙华夏是诗词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两者相遇,造就了最美的茶诗词,既能爽口,更能安心。冬日暖阳,让我们放下纷纷扰扰的一切,围炉煮茶,静静地品一壶香茗。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桃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AJU9PT0553TKGX.html
2.茶道,茶文化与茶的艺术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813_276234652.html
3.宋茶文化宋代茶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需要挖掘的东西很多。宋代茶文化多姿多彩,一端是宫廷茶文化,另一端是市民茶文化,连接宫廷与市民https://www.meipian.cn/2c4crtv6
4.品茗经典:解读十首最经典的茶诗,完整呈现茶文化之美茶与诗的交融不仅体现在诗人们以茶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茶诗之中,更体现在茶与诗之间相得益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之中。茶悠然的清香和诗的深远意境相结合,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赞美。茶文化与诗歌艺术的交融,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深入解读茶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https://www.coffee.cn/tea/post/285913.html
5.中国茶文化论文(精选31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茶文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茶文化论文 1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体系化内容,其中包含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历史和民族习惯,以及社会价值规范,同时也是值得我们长期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该类文化特点的典故,这些典故的存在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114365.html
6.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茶文化我国古代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其文化内涵和创作特征看,其中所诠释的创作色彩和精神理念与茶文化密不可分,在对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过程中,通过对描述茶文化的相关诗词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同时更能够让我们对传统诗词文化的意境内涵和创作手法形成有效了解和认识。 https://www.jianshu.com/p/cb486d6a3949
7.清风文学诗书鉴赏学习区赏析唐元稹宝塔茶诗《一字至七字诗·茶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茶的各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茶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茶的热爱。(http://www.qingfe.com/thread-546069-1-1.html
8.孙一元《饮龙井诗》茶诗欣赏茶文化消受山中茶一杯。 东都漫士《西湖茗》西湖龙井的茶诗欣赏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茶诗欣赏 杜牧《题茶山》茶诗介绍 一字至七字诗茶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茶歌鉴赏 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因寄此诗》茶诗鉴赏 唐伯虎《阳羡茶》茶诗 http://www.zgchawang.com/culture/show-3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