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能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浏览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题的前提。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修辞方法来理解词语。

(4)代词理解的就近原则。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人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人手。

(4)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人手。

3.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1)筛选信息的途径

(2)整合信息的方法

第一,从形式方面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抓住文体特征;分析段内表达方式。

第二,从内容方面分析:根据句意归类;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关键词语。

(2)抓住关键句子。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从关键词人手。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人手。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人手。

(4)从作者的评述人手。

(二)逻辑思维能力

1.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性质。其中内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对象。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根据外延,概念之间具有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5种关系。

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种属关系: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关系。

2.直言命题

命题也叫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判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1)直言命题的类型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I。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0。

⑤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a(或某个S)不是P。

(2)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3.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几条: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③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3.模态判断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叫作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作模态命题。

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为:

(1)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

(2)反对关系:必然P和必然非P。

(3)下反对关系:可能P和可能非P。

(4)从属关系: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

4.复合判断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用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根据其逻辑含义,可以将这些逻辑联结词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构成了四种不同逻辑含义的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其中,假言判断在逻辑判断试题中涉及最多。

5.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根据前提所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6.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一,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7.逻辑基本规律

(1)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2)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3)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这就是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三)信息处理能力

1.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查阅需要,系统汇集有关的知识资料或文献信息,按便于检索的方法编排的图书文献。

(1)工具书的种类:字典和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录、政书、类书、百科全书。

(2)工具书的结构:序跋、凡例、正文和附录。

(3)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法

2.文献检索

(1)文献检索的步骤

①分析研究课题;

②选择检索工具;

③确定检索途径;

④选择检索方法;

⑤查找文献线索;

⑥索取原始文献。

(2)文献检索的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②追溯法。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③循环法。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3.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

(1)直接访问网页,通过IP地址或UR1地址直接打开网站或网页。

(2)使用搜索引擎,利用分类目录或关键词,在特定搜索引擎中查找所需信息,这是目前所使用的最普遍的方式。

(3)通过新闻组搜索,时时跟踪新闻组动态,是了解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最便捷的途径。

(4)通过大型专业数据库搜索。

4.信息处理

(1)信息的筛选。

(2)信息的加工、整理。

(3)信息的传递。

(4)信息的存储。信息存储方式可以采用纸、胶卷和计算机作为载体。

5.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1)教育测量的基础知识

①教育测量的概念:教育测量是依据编制好的量表(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②教育测量的要素:单位、参照点、量表。

(2)数据整理

①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地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用以估计总体情况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以下四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群体抽样。

②集中趋势分析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均值。

方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又叫均方差或变异数。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标准差,用符号S或表示。标准差反映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程度。

差异系数:差异系数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但它没有计量单位,而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因此更多地用于两组平均数差异比较大的数据之间离散程度大小的比较。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由均数和标准差规定的相对地位量。它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标准分数定义为:以标准差为单位标定某一分数离开团体均数的距离。

难度:难度是指题目或者测验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的得分率或答对率(P)表示。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时,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区分度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信度:信度是指测量所得的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即用一个或一组测验对同一被试群体施测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以及测验分数所反映被试真实水平(即真分数)的可靠性程度。信度的高低指标使用信度系数来标示,它的数值在-1~+1之间。

效度:效度是指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测试得到的与所要测之问的符合程度,也就是结果和目的的符合程度。

6.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PowerPoint是一种非常方便、简单的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软件,在教师教学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1)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会显示新建演示文稿窗格,即可以创建空白演示文稿、使用设计模版创建演示文稿、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根据现有的演示文稿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的编辑

①占位符中输入文本。直接单击占位符中的示意文字,示意文字消失,再输入所需文字即可,单击占位符外的区域便退出编辑状态。

②使用文本框输入文本。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命令,根据文本要求,选择横排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然后再输入文字。

③设置文本格式:选定需要设置的文本,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钮,或者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字体、字形、字号、效果、颜色等。

④设置行距、段前距、段后距:选定需要设置的文本,选择格式/行距命令,打开行距对话框,设置行距及段前/后间距等。

⑤插入剪贴画或图片: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打开插入剪贴画对话框,在所需的文件类型下选择需要的剪贴画,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或者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找到图片所在的文件夹,选择需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

⑥插入艺术字: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打开对话框后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并进行相应的字体格式设置。

(3)演示文稿的浏览

①幻灯片的视图方式包括: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和放映视图。

②选定幻灯片:

a.选定单张幻灯片。在普通视图大纲模式下,单击大纲/幻灯片窗格中的幻灯片图标;在普通视图幻灯片模式下,单击大纲/幻灯片窗格中的幻灯片缩略图;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单击幻灯片的缩略图。

b.选定多张连续的幻灯片。可先选定第一张幻灯片,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张幻灯片,则两张幻灯片之间的所有幻灯片将被选中。

c.选定多张不连续的幻灯片。可按住Ctrl键,依次单击所要选择的幻灯片。

③插入新幻灯片:

a.选定要插入新幻灯片位置之前的幻灯片。

b.单击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或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新幻灯片按钮;或在普通视图的幻灯片模式下,直接按Enter键。

c.在出现的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中,选择一种需要的版式,即可向新插入的幻灯片中输入内容。

④移动幻灯片:最简单的方法是先选定欲移动的幻灯片,然后将其拖动到所需位置即可。

⑤删除或隐藏幻灯片:用鼠标选中要删除的幻灯片再按De1ete键,或单击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等。

(4)演示文稿的外观设计

①应用设计模板:选择格式/幻灯片设计命令,或者在幻灯片窗格的空白处点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设计命令,打开幻灯片设计窗口,从中选择需要的模板即可。

②改变幻灯片版式:选择格式/幻灯片版式命令,或者在幻灯片窗格的空白处点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版式命令,打开幻灯片版式任务窗口,从中选择需要的版式即可。

(5)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①添加动画效果:打开想要添加动画的幻灯片;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选中要添加自定义动画的对象;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按钮。

②设置幻灯片问的切换效果:选择要设置切换效果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多张幻灯片(也可以只选一张);单击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命令,弹出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选择一种切换方式,设置切换的速度和声音;选择换片方式;设置完毕后,单击播放或幻灯片放映按钮,即可看到已设置好的切换效果。

(6)添加超链接

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利用超链接按钮创建超链接;利用动作按钮来创建超链接。

(四)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1)材料

所谓材料,简单地说,凡是用以提炼、表现主题的事实与观念,都可称为材料。

(2)主题

(3)结构

(4)语言

(5)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类。

2.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六要素

(2)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一是按时问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4)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②叙事技巧。叙事类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突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在叙事时可采用虚实法、抑扬法、离合法、悬念法。

③写景技巧。写景记叙文是指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写景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

3.议论文写作

(1)议论文的种类

①立论文。立论文的特点是:针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所提出的论点。立论文的写作要求有: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要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②驳论文。驳论文的特点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文中的驳主要包括: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议论文的三要素

②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③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3)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①拟好题。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

③重视首句和末句。议论文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进行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

⑤结好尾。好的议论文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

THE END
1.2025年北京市考定义判断,三个技巧搞定!观察选项,很明显可以归纳为2-1-1型,A、B“波棱盖儿”、“我宣你”归为一类,因为属于地域方言,没有体现“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形成的语言差异”,不符合定义,排除。D只是一种古今词义的变化,不是方言的范畴,不符合定义,排除。C老北京生意人对数字的特殊称呼是由北京这一同一http://www.bjsgwy.org/2024/1127/21843.html
2.只有理解了才能化归为标准直言命题或者标准三段论。这章节考验理解能力考验智力,只有理解了才能化归为标准直言命题或者标准三段论。 2024-11-28 21:50 7.3 直言命题的标准化 介绍9种解释非标准命题的场景: 1、将单称命题视为全称命题。 例如,苏格拉底是人。这一句,苏格拉底可以看成是全称,尽管这个全称类里只有苏格拉底这一个元素。 https://xueqiu.com/5946831565/314717919
3.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篇2) 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含义: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例】一个班里有50个人,对于班里同学的性别判断,有以下几种情况:这个班全是男生,这个班全是女生,这个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http://www.gaofenw.com/gongwuyuankaoshi/136381.html
4.逻辑学导论5直言命题A.质 标准直言命题都有质,要么是肯定的(A和I),要么是否定的(E和O)。 B.量 标准直言命题都有量,要么是全称的(A和E),要么是特称的(I和O)。 C.标准直言命题的一般模式 标准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之间都有一个动词形式“是”或“不是”,它将主项和谓项联结起来,称为联项(copula)。联项还可能采用其他https://www.jianshu.com/p/c30ff1180d0e
5.逻辑学知识对当关系推理和命题变形推理如果A、E、I、O四种直言命题的主项相同,谓项也相同,则称为同素材的直言命题。同素材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是指A、E、I、O四种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对当关系进行的直接推理,称为对当关系推理。 命题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形式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它也是直接推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121/19/15991787_796362666.shtml
6.关于直言命题的布尔解释的直言命题布尔解释道:I,O命题在S类为直言命题谓项的周延情况是由联项决定的.联项肯定的命题形式为S是P肯定联项没有表达谓项P的全部外延情况,因此,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否定联项则不同,在否定命题中“S不是P”谓项指代了它的全部外延,谓项是同延的.由此我们得到A、E、I、O四种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情况.A命题“所有S是P”,作为既全称又肯定的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0a4d7c9183e703f859f8ea905815e2a.html
7.课程●3.4直言命题的种类及其规范化 直言命题可分为全称肯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单称肯定命题、单称否定命题。在研究性质命题时,一般将单称作为全称看待,这样性质命题的基本类型就是A、E、I、O四种命题。自然语言中的直言命题许多是以不规范的形式出现的,应该按照本意把自然语言中不规范的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ecd96788f54b7678575
8.联考逻辑强化知识点: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就是具有相同主、谓项的 A、E、I、O 四种判断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的特点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矛盾命题之间只能是一真一假。 (1)全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矛盾;如“所有的鸟都会飞”与“有的鸟不会飞” 矛盾。 https://www.kaoyan365.cn/liankao/luoji/11444.html
9.一假设下列命题为真,请写出该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根据直言命题间一、假设下列命题为真,请写出该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根据直言命题间的对当关系,给出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值情况.1、有些物理学家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2、所有的正当防卫行为都不是故意犯罪行为.3、所有的股票都是理财产品.4、有些天鹅不是白色的.二、假设下列命题为假,请写出该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根据直言命题间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7c4b75e16875a83f477bef88f26439e9.html
10.教师资格证(小学)思维导图模板以提高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3大任务 培养身体素质 培养心理素质 培养社会素质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的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区别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e0eccf07912929cb392b51
11.按命题的量划分,直言命题可分为单称命题全称命题以及。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按命题的量划分,直言命题可分为单称命题、全称命题以及 。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https://www.shuashuati.com/ti/f30e2ab6f05c4494a12a2ffbe3f6164c.html?fm=bd67d65949e411f0be974716c148ddd1f7
12.命题逻辑(精选八篇)定义2.1:设IS=(U,A),有粒(av)及个体集合X,把“个体集合X是否可以用粒(av)来描述”这种形式的陈述句称为命题p,记为:X|=av,其值可真可假,是一个命题变元。在本文中可以用小字母p等表示某命题,也可以用X|=av形式来表示某命题。如果集合X可以用粒(av)来描述,则称该命题p真值为T;否则p真值为F。这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0s0b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