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推理。
要进行推理,就离不开运用判断,推理就是由作为推理根据即前提的判断
而推出作为推理结论的判断的。可见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
判断离不开概念。
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的一门科学,而人们把概念、判断、推理称为基
本的思维形式。
逻辑学如何来研究思维形式呢?
首先,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是通过相应的词语、语句和复句来
表达的,因此逻辑学就只能是结合语言来研究思维形式的。
其次,逻辑学在研究由概念组成的判断和由判断组成的推理时,并不是研
究一个个具体的内容,而是一般形式。
最后,还必须明确逻辑形式可以是正确的,逻辑学上称之为有效的;也可
以是不正确的,即无效的。学习逻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区分何为正确的,何为
不正确的。
一
2.确认事实
事实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观性,它独立于我们的观念而存在。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事物即存在的实体,如动
物、蔬菜、矿藏等。例如,白宫就可以看做事物的代表,而林肯被刺则可以看
做事件的代表。
1/17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如果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
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你可以到达的,你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
真实性。
3.观念与其对象
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
立于观念之外。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
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如果某一
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4.观念联系事实
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观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
的反映;(3)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5.将观念付诸语言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即使一
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
语言表达出来。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畅顺交流。然而,给观念
找到合适的语言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一工作常常充满挑战性,我们不是
都有词不达意的经历吗?
6.有效沟通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以下是一些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1)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2)说完整的句子
(3)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4)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2/17
(5)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7.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1)模糊:一个词语的指代物不明确,它就是模糊的。
(2)多义:(在逻辑学上称为双关语),顾名思义,它一般包含多重含
义,且无法根据上下文判断出在所讲事物中到底反映的是哪种含义。
避免产生歧义的方法是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你的本
意,以便读者或者听众不用费心去猜测你所说的到底是什么。
避免造成歧义的惟一方法就是,尽可能清楚地表明本意
8.避免闪避式语言
尽量直抒胸臆,降低听众对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但这并
不是在建议你要口无遮拦,人应该可以将简练与优雅完美地结合起来。
9.真相
所有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论证,目的只有一个: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
二
1.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点或本质来反映某个或某类对象的一种思维形
式。
2.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
特征。
3.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
料才能存在和表达出来。这些能表达概念的词语也就是逻辑学中所说的词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