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客户提供涉税专业培训,既是服务内容,也是开拓市场的方式,今又去给中科院空天院下属企业培训。与不少客户的合作,是从培训开始,培训后,感觉我肚子里还有点货,不是个忽悠,也不是个草包,开始初步合作,但一般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当然,也都有收获。正如一客户领导曾经讲的,我不怕您挣钱,您挣的越多越好。我说合作共赢,您把这事看明白了。自己也喜欢培训,享受培训,下面的人听着带劲,自己也讲的来劲。但讲课是个体力活,讲之前,一般多吃半个馒头,不然顶不住。讲完后,一般懒得说话,回家就睡觉。
2.免抵税额作为城建税计税依据,值得探讨
城建税的计税依据,包括免抵税额。免抵税额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一个概念,根据免抵退税额与应退税额倒挤出的一个数据。用于平衡因退税方式改变,引起的不同级次利益关系调整,很有必要,但是用于弥补地方城建税收入,就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城建税是个附加税,将算出来的免抵税额,作为其计税依据,有点牵强。当然,税收就是保证收入的,这是大道理,法理上的个别瑕疵,也可以不当回事,但最好能都过得去。
3.哪些法是该依、可依的征税依据?
税局应依法征税,这点没人否认,但哪些是该依、可依的法呢?当然是正式公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内部的会议纪要,政策掌握的口径,指引等,如果与上位法冲突,无论是过宽,还是过严,都不足以作为执法依据,不较真,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碰上较真的,就有执法风险。
4.服务时借鉴中医的做法:问
自己给客户服务时,借鉴老中医的方法,一般也要聊,类似中医的问,在聊的过程中,也许能聊出看账簿资料看不到的东西。有问题能不能聊出来,关键看怎么聊,不是漫谈,而是围绕主题,基于税法,从不同的角度,聊有关的话题,聊完后,多少会有收获。也有点像电视中的访谈节目,能就某个话题,不断提出问题,一问一答中,主题不断深入,内容不断丰富,让大家都有收获。经常与不同的客户,聊不同的问题,不时有新鲜的感觉。
5.土增税预缴的分歧,税所认可纳税人意见
6.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的必要性,不理解
7.以数治税的关键:找出数据关系背后的问题
税局征管,以前是以票控税,今后要以数治税。以票控税,控什么?控制收入,控制成本,把收入与支出,两头堵死,再想逃税,就难了。以数治税,如何理解?如何治税?窃以为,更基本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数据的价值,孤立的数据,没有多少价值,把数据联系起来,分析数据之间关系揭示的业务关系,才能发现问题,数据才有价值。所以,以数治税,应该是通过分析涉税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潜在的少缴税问题。如果说以票控税,还是整体的表面的管理,以数治税,则进一步变成精细的深入的管理,如果用医生查病比喻,由X光机,升级到核磁共振。
8.企业决策绕不开税收问题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决策时,感觉税收绕不过去,开始考虑税收因素。其实,任何企业的任何决策,一般要考虑成本与收益,有关的市场因素,自己不好把控,但税收成本,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通过考虑税收因素,依法节税,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税收在企业决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企业税收工作的四个层级
万象:家国天下
1.《道德经》中的警句:“知止不殆”
不时爆出的出事的或翻车的官人、商人、名人,冤枉吗?不排除个别有冤枉的,但多数人不冤枉,都是自己作的,作的忒大了,才作进去的,作倒霉的。最近喜欢读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讲什么》,想起,知止不殆,这句话,做事还是别太过,别太过道德的边界,法律的边界,如果越界,尤其太越界,就难免栽了,甚至栽进去。
2.证券交易所意味着啥?
证券交易所,一般是金融中心的配置,哪个地方设这么个所,意味着定位包括金融中心。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在即定的基础上,多定一两个。
3.内卷难以避免,也未必全是坏事
内卷这个词刚流行的时候,不知啥意思,也不关心这流行词,没几天就过去了,就像流感,后来慢慢知道了点,似乎有竞争的意思,但与竞争应该不是一回事,主要指恶性竞争,如果是促进进步和效益提高的良性竞争,应该不算内卷。内卷尽管不讨人喜欢,但难以避免,似乎也不应绝对否定,恶性竞争到一定程度,也许就转向良性竞争。
4.留学生不回国,也应鼓励留学
留学生不回来,当然很遗憾,但还是要鼓励留学。当年公派学生出国,也有人担心,学成不归,白花钱,替人家培养。但邓公有远见,派,总有回来的,现在不回来,以后也回来,总比不派强。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5.做好招标工作,需要亲力亲为
许多单位经常招标,如果真想把符合需要的供应商招出来,招标的标准自己制定,不能听招标公司的,评标的人员,应主要由自己的有关业务人员组成,而不是从专家库中抽取。招标公司和专家库中的人,都是例行公事,都不是对招标后的有关工作负责的人,让别人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负责,结果可想而知。当然,如果就是走个过场,或宁可工作做不好,也不想让自己承担任何责任,另当别论。
6.低价中标就是比滥
杂谈:人生感悟
1.王蒙讲《红楼梦》中最痛快的情节
听王蒙先生讲红楼梦,讲到探春打来搜查的奴才一巴掌,老先生兴致颇高,说整部书就这个情节让人感觉痛快,余音绕梁不是三日不绝,而是三百年都不绝,凡是仗势欺人的狗奴才,早晚会挨这一巴掌。奴才可悲因为就是个奴才,即使善终,也没有自我。不少奴才可恨,因为变成狗奴才,仗势欺人,挨一巴掌是轻的,挨一脚,挨一刀,挨一枪,都正常。人可能不得不做奴才,但别变成狗奴才。
2.拾荒老人值得敬佩
桥底下,有个拾荒的老汉,已经待了有些日子。今天下班路过,忍不住和老汉聊了几句,老汉很健谈,知识也很丰富,一直乐呵呵地说着,隐隐约约感觉是北京哪个中学退休的,为什么流浪,不便多问。聊了一会,我说该回家吃饭去,老汉来了一句,我这有个馒头,给您捎着?我赶紧说,谢谢了,您老自己留着。人到这种情况,不抱怨,不仇恨,还能很平静,很善良,值得学习。
3.人际关系三原则
需要谁,但不依赖谁。结交谁,但不巴结谁。赞美谁,但不讨好谁。顺其自然,一切随缘。舒坦,能活。
5.看书好比吃饭,只要喜欢
买了本普希金诗选,出差途中耐着性子看了半本,尽管有喜欢的句子,但总的感受,读不下去,还是更喜欢唐诗宋词,尤其毛主席诗词,百读不厌。看书好比吃饭,西餐可以尝试一下,比如煎牛排,尽管也不错,总比不上自己家的炖牛肉,吃肉加喝汤,更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喜欢,甭管土洋,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