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英语完型常用十大逻辑关系词考研

根据对连年的总结发现,完型填空中的逻辑关系词总共有十大类。

第一: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比较简单的一种逻辑关系词。常考的标志词:and,andorso,notonly…butalso,neithernor,thatistosay.我们看一个,

1996(41):Theydonotprovideenergy,___dotheyconstructorbuildandpartofthebody.[A]either[B]so[C]nor[D]never

观察一下这句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横线后面的语序采用的是倒装语序,那么回忆一下语法中哪些情况可以引起句子倒装呢肯定有否定词前置引起句子倒装。同时,在本句中,逗号之前的句子有否定词,因此,横线上选择的词汇必然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可以前面的否定呼应,第二,可以引起句子倒装。所以,纵观四个选项,只有nor满足两个条件,为正确答案。

第二: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词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一种逻辑关系,前面叙述原因,后面叙述结果,反之亦然。但是,在历年考研完型填空中,经常出现广大考生不熟悉的词组,为了帮助考生辨认,我将这些短语列出如下:because,for,sothat,such…that,inorderthat,dueto,thanksto,inresponseto,consideringthat.考生看到这样的短语就要想到是因果关系,反过来,判断出上下句逻辑关系是因果,要能够从选项中选出这些短语。

第三:转折关系。常用逻辑连接词有but,yet,however,onthecontrary,ontheotherhand.下面我们看一道。看看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我们看这道题的四个选项,就是让我们选择逻辑关系词,所以,我们首先要判断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上文说“尽管获取过量的维生素对身体没有营养价值,但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对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句表达的大概意思为很多人––为了安全起见,服用额外的维生素。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觉出来是转折关系。因此,纵观四个选项,只有A表示转折,为正确答案。

第四:让步关系。常用逻辑连接词有although,evenif,nevertheless,despite,inspiteof,regardlessof,anyway,anyhow.

第五:递进关系。常用逻辑连接词有aslo,then,besides,inaddition,furthermore,what’smore.我们来看一道考研。

1994Thewordsusedbythespeakermay_44__unfavorablereactionsinthelistener__45__interferewithhiscomprehensionhence,thetransmission-receptionsystembreaksdown.

__46___,inaccurateorindefinitewordsmaymake_47____difficultforthelistenertounderstandthe__48___whichisbeingtransmittedtohim.

46[A]Moreover[B]However[C]Preliminarily[D]Unexpectedly

我们看这道题,第一段文字是在说词汇可能会导致听话人错误的理解。而46空格后面继续说用词不准确会怎么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递进,即进一步说明用词不当会带来的后果。A选项刚好是递进关系比较常见的逻辑关系词。A为正确选项。

第六:列举顺序关系。常用逻辑词有first,then,ononehand,some…others…stillothers.最后一个短语如果出现,各位考生需要能够辨认出这种形式。

第七:对比关系。常用逻辑词有while,whereas,as,rather…than,insteadof.在对比关系的句子中,前后两部分应该有明显的对比成分。

例如:(12)____mostleaderssoughttomaintainCatholicism____theofficialreligionofthenewstates,somesoughttoendthe_____ofotherfaiths.46[A]Since[B]If[C]Unless[D]While我们仔细看一下这道题,不难发现在逗号前后的两个句子形成明显的对比,同时,有很明确的对比成分“soughtto”.所以认真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选项while可以表示对比关系,即为正确选项。

第九:举例关系。常用逻辑词有of(these),among.

第十:条件关系。这种关系是考生判断的难点。常用逻辑词有if,onlyif,ifonly,unless,otherwise,assoonas,incase,supposethat等。判断这种逻辑关系的重点在于仔细阅读前后两句话是不是一方以另外一方为条件。

例如:Hecancontinuetosupporthimselfandhisfamily____heproducesasurplus.[A]onlyif[B]muchas[C]longbefore[D]eversince

在这道题中,原文的主线是在讨论农民储存余粮的必要性问题。而这句话他能继续养活自己和家庭,只有在他有生产剩余的时候。根据这样对主线的分析以及前后句的了解,可以很确定前后句的关系为:后句是前句的条件。四个选项中只有A表示条件关系,即为正确答案。

THE END
1.探究句子间逻辑奥秘,揭秘句子衔接关系的秘密与技巧诗句大全1、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元,而句间关系则涉及不同句子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理解句间关系对于确保表达清晰、逻辑严密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转折词、递进词、因果关联词等,来明确地表达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在写作和阅读过程中,重视句间关系有助于更有效地组织思路和逻辑结构。 http://722973.com/f832a3cfEF65.html
2.表逻辑关系的介词短语都有什么是因为复数上不能定义一个序关系使得它与加法和乘法相容。换而言之,复数上不能定义一个全序关系使得复数是一个有序域。很多回答提到复数上能定义偏序关系,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序关系,因为它不能与加法和乘法交互。 2020-07-15 其他 81属鸡一生几次婚姻 不同生肖之间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与运势,那么1981年属鸡http://m.qicaisi.com/bk-95173.shtml
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歌诀]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甚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掌握,对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hanyuchangshi/133101801049776895.htm
4.主语当然还有更加复杂的表因果的复句,就像逻辑教学中其悠久的教学原则——“做尽量少的假设”所说的那样,在研究句内逻辑与句法形式关系时,也要本着尽量少的干扰,专注于句子结构与显性、隐性逻辑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 李亚丹 新编实用汉译英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5jzrx0.html
5.考研英语第二、新题型主要是从全局角度考察大家对文章逻辑的把握,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和理解长难句的能力。和阅读的Part A部分不一样,新题型可以多做点模拟题目,因为这种题目模拟https://baike.sogou.com/v6970749.htm
6.现代汉语预设的意义类型触发语及其关系研究.pd基南(1971)提出两种预设的区分:第一种预设是句子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叫做“逻 辑预设”;第二种预设可以看作是话语跟其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要恰当地使用 一句话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即“语用预设”。他把语用预设定义为“说出一句话就语用 预设其语境是合适的。”(转引自姜望琪,2003:94) 斯涛纳克尔(1974)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303/6269253.shtm
7.什么叫中心句和中心段中心句又叫什么句子文章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抄的(句子的关系有十种,分别是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解说关系、目的关系)汉语英语: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等. 顺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表语,https://www.xdyy8.com/juzi/5678.html
8.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doc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 71 Second, 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 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ttps://m.taodocs.com/p-56916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