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青梅煮酒……梅子故事多,它还能入药

“零食乌梅和中药乌梅一样吗?”答案是“不一样”。虽然都是由可食用的梅子制成,但中药乌梅是特定只由梅树未成熟的果实(青梅)炮制而成,而零食乌梅则还可能为成熟的黄梅、西梅等加工而成。

望梅止渴、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相传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军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另据《三国志》记载:建安5年,刘备“学圃于许田,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彼时的英雄,早已随着滚滚东逝的时光大河消失不见。青青的梅树,依然与我们相守相望。

青梅

青梅,也称酸梅、话梅、白梅、黄仔等,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福建、广东、浙江。

中国4大著名青梅产地

福建省诏安

由于诏安有着独特的土壤、水质以及气候条件,因此自南宋起便开始种植青梅了。经过多年的种植,诏安青梅逐渐演化出“白粉梅”、“青竹梅”2个独特品种,以果大、皮薄、肉厚、核小、酸度适中驰名中外。

广东省普宁

普宁地区盛产青梅,种植面积达16万亩,早在1995年就被评为了「青梅之乡」。普宁青梅以果大、皮韧不易破损、肉厚且柔软、核小、酸度高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

广东省陆河

广东省陆河同样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而且品种众多,有青竹梅、白粉梅、黄梅等等。果实有个大、核小、肉质厚实细脆、含酸度高等特点,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浙江省长兴等地

浙江长兴、萧山、绍兴等地都盛产青梅,其中以果大、核小、皮薄、肉质松脆、酸味纯正、风味独特的萧山大青梅最为出名。

在广东,青梅是不少人童年的回忆。加入盐腌制成咸梅,咸梅是越放越香,夏天舀两颗加一点点糖兑些开水,酸甜可口,最是消暑解渴。

青梅极酸,一般不生吃。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摘,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即为中药乌梅。以食盐腌制,干燥,习称梅胚。或以白米醋、食盐腌制后湿用,习称湿青梅。

▲乌梅

乌梅呈类环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气微,味极酸。

梅胚类球形或扁球形,表面黄棕色至棕红色,皱缩不平,可见白色细小颗粒。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肉柔软或略硬;果核坚硬,椭圆形,红棕色,表面有凹点;气微,味咸、酸。

湿青梅类球形,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稍皱缩。果肉浅黄色。闻有醋酸气味,味极酸、极咸。

药用乌梅

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作用,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此外,本品炒炭能固崩止血,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

乌梅最出名的功效即是安蛔驱虫,如乌梅丸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乌梅安蛔汤等方。而除此之外,乌梅更有养阴润肤止痒、和胃生津增酸等妙用。临床上如果用之得当,能建奇功。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乌梅功效的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名医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本草纲目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用药心法》:收肺气。

《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本草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

(ni,此字电脑无法打出)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本草新编》:鸟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复方应用:

蛔厥呕吐腹痛:“蛔得酸则静”,本品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为安蛔之良药。适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常与细辛、川椒、黄连等同用,如乌梅丸(《伤寒论》)。

肺虚久咳:本品味酸而涩,其性收敛,入肺经能敛肺气、止咳嗽。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可与罂粟壳、苦杏仁等同用,如一服散(《世医得效方》)。

久泻久痢:本品酸涩入大肠经,有良好的涩肠止泻痢作用,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可与罂粟壳、诃子等同用,如固肠丸(《证治准绳》)。取其涩肠止痢之功,配伍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黄连,亦可用于湿热泻痢,便脓血者,如乌梅丸(《圣惠方》)。

虚热消渴:本品味酸性平,善于生津液,止烦渴。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等同用,如玉泉散(《沈氏尊生》)。

药膳饮品

青梅排骨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排骨1条、湿青梅3~4粒、生姜几片。

做法:猪骨洗净后氽水,加水适量煮30分钟;鲫鱼用油稍煎,放入猪骨汤中煲20分钟;湿青梅3~4粒碾破、生姜一起放入汤中煲5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适合3~4人量)

功效:鲫鱼性味平甘,能够和中补虚、温胃益气;青梅性味酸平,能够生津开胃;猪骨性味甘微寒,能壮腰膝、强筋骨、补虚弱;生姜性味辛温,能温中散寒、去腥。诸物合烹,此汤酸甘开胃,适合体虚、胃口不佳者食用。

姜茶乌梅饮

材料:乌梅、姜各15克,绿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切丝,与乌梅、绿茶共放盖碗中,以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后调入红糖饮用。每日冲泡3次饮服。功效:此饮有清热生津、止痢消食、温中、抑菌的功效,可用于细菌性痢疾。

适合人群:适合细菌性痢疾、大便脓血以及虚寒型痢疾、脾虚泄泻、久泻不愈者。四季皆宜饮用。

特别注意:外有表邪、内有实热积滞者不宜。

乌梅鸡蛋汤

材料:乌梅15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再用乌梅加红糖煎煮汤汁后立即冲入鸡蛋液,成蛋花汤,趁热食用。每日分2次食用。

功效:此汤能止泻、补虚,可用于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日常调养。

适合人群:适合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痔疮出血、泻痢腹痛、小儿虫积者常食。四季皆宜饮用。

特别注意:外有表邪、内有实热者不宜。

乌陈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5克。

制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之人。

自制青梅酒

材料:青梅、白酒(50度左右为宜)、黄冰糖适量、土茯苓粉少许。

自制酸梅汤

材料:乌梅25克、乌枣25克、山楂35克、甘草2克、陈皮5克、干桂花7克左右、冰糖适量。

做法:1、将除了冰糖和干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分钟。

2、第一遍熬制: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锅中,放在火上大火烧开,烧开后改小火熬煮半小时第一遍熬好后,将汤汁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所有原料保留在锅中。

3、第二遍熬制:在锅中重新加入清水,重复第一遍熬制的方法,同样加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小火熬制半小时在起锅前放入冰糖和干桂花。冰糖溶化后,关火。

4、将第二遍熬制出的汤汁与第一遍熬出的汤汁混合,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大家不必拘泥于配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玫瑰花、洛神花、枸杞等。■

THE END
1.关于酒的经典故事醉月流光古今中外酒文化传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酒的经典故事,遍布于各个文明之中,每一段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进那些令人难忘的传说与故事,让你体会到“醉月流光”背后的无限魅力。 https://www.psohqvaau.cn/bai-jiu-wen-da/279247.html
2.关于酒的小故事100字醉心红酒一曲琅琊的怀旧今天,当你举杯饮盏,便不再只是单纯享受一种饮料,你是在体验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股文化。每一次咕嘟的声音,每一次香气飘散,都仿佛能听到那远古时代人们围坐而谈论着“关于酒的小故事100字”,并由此激发出了无限创意与热情。https://www.8fn6fu1294.cn/bai-jiu-wen-hua/201269.html
3.竹林七贤的历史小故事竹林七贤关于喝酒的典故竹林七贤的历史小故事_竹林七贤关于喝酒的典故 嵇康之生命的绝响 第一次听到嵇康这个名字,是在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笑傲江湖》里。后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有七个人被称作“竹林七贤”,从那时起,这七个人在我脑海中就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打铁、种菜、喝酒、吃药、玄谈、纵歌、啸叫……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https://www.som88.net/47389.html
4.仪狄作酒仪狄作酒历史典故故事仪狄作酒出处仪狄作酒,仪狄作酒历史典故,故事仪狄作酒出处,历史典故,《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https://www.guoxuemi.com/diangu/2822f/
5.推荐2017素材之古诗词中“酒”的名字(精选5篇)古诗中的酒,或甜,或苦,或喜,或悲。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酒,更是使诗人们荡气回肠,有了生活的希望。诗、酒、人,在历史长卷中,是最美丽的那一幅画卷。 第5篇:炙鸡絮酒的成语故事-素材-其他-1000字 义石专去问风最除规何 导语:只鸡絮酒指吊唁亡友,祭品菲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https://www.04oo.com/w/103361.html
6.曲院风荷有什么典故读书人一连饮了三大碗,趁着酒兴招呼酿酒老人说:“多谢老大爷,请你去取笔墨纸砚来!”酿酒老人取来纸笔,只见那读书人将宣纸往桌上一铺,望着满池荷花,饱蘸浓墨,向纸上一泼,又“唰唰”添上几笔,一片水墨荷花,跃然纸上。那读书人意犹未尽,又举笔画上曲院小屋,题上“曲院风菏”四字,写上自己的名字。那读https://m.cncn.com/guide/3117
7.关于李白的历史小故事唐诗之星李白的酒逢知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诗仙”美称的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与他人相遇时,那些历史小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关于李白的历史小故事中,就有一个关于“酒逢知己”的典故。 据说有一次,李白行经一家客栈,正好碰上了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在那段时间里,由于政治原因,两人的命运各不https://www.zzzdxxwl.cn/shen-hua-ren-wu/98950.html
8.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下列成语故事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下列成语故事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①酒池肉林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https://www.ggtiku.com/wtk/112645/1833238.html
9.遇见逆水寒红叶奇遇答题题库红叶游历答题答案汇总3. “一诺千金”这个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答案:季布 4. 玉炉香,红蜡泪,___? 答案:偏照画堂秋思 5. 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___? 答案:韩愈 6. 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著作是___? 答案:《淮南子》 7. 破釜沉舟典故发生在哪次著名战役中? 答案:巨鹿之战 8. 左思的https://nsh.17173.com/content/09012018/093830902.shtml
10.10则常见历史典故故事优秀9篇中华成语典故上以全新视角、全新形式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生动再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下面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10则常见历史典故故事优秀9篇。 《望洋兴叹》 篇一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http://www.paomian.net/fanwen/all/549404.html
11.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公是___(人名);宋真宗时辽与北宋议和,辽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tiku/919783/20480012.html
12.兴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A、齐桓公B、蔡桓公(B)扁鹊见蔡桓公,故事很出名。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B)《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 、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cec21c53fb6f4429a0d3ef063ec5bfb9&id=313133
13.中酒历史典故:中酒解释故事中酒来历意思与出处中酒,历史典故:中酒解释,故事中酒来历意思与出处,历史典故,指酒酣。《汉书.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颜师古注:“张晏曰:‘酒酣也。’师古曰:‘饮酒之中也,不https://www.guoxuedashi.net/diangu/41671w/
14.成语故事(精选40篇)纵观历史传承,历史事迹大多都是通过故事典故源远流长。故事典故是古代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学习历史在于知道过去的真实和真实的过去。典故中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我们要慢慢领悟。那么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故事典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精选24篇)”,供您参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liuxue86.com/a/4373401.html
15.中国酒文化故事贵妃醉酒酒史文化酒类百科中国酒文化故事 贵妃醉酒 杨贵妃以一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传闻至今,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因此而使“贵妃醉酒”闻名于世。 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http://www.cnjiuzhi.com/baike/L_cont.asp?id=1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