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器中窥古人饮酒那些事文化文旅频道

年关已近,春节将至。自古至今,每逢重要的节日,人们总会用喝酒来庆祝节日的喜庆。家庭聚会时,酒也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尽管小酌怡情,但在聚会时还是要注意喝酒伤身、适量饮之。和现在不同,古人喝酒十分讲究。他们从酿酒、温酒到饮酒,甚至是饮酒时使用的酒器都种类繁多,颇为讲究。随着年节将近,不妨透过这些博物馆中的酒器,一窥古人饮酒风尚。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商兽面纹三足铜斝

酿酒器中的山东酒文化

作为中国文字的发源地、大汶口文化和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于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大口尊上的象形文字,被中国考古界专家公认为是汉字雏形,将汉字历史上推了1500年。同样重要的是,遗址中出土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成套酿酒器具,其中的滤酒缸证明,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酿酒技术。

1979年,山东博物馆和莒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以陵阳河遗址为中心的大朱家村、小朱家村等遗址进行发掘。也正是这次发掘,发现了滤酒缸、接酒盆、盛酒盆和盛放发酵物品的大口尊等成套的酿酒器。滤酒缸是其中一件重要文物,此缸为夹砂红陶,高37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44厘米,敞口,斜直壁,底部有直径9厘米的圆形漏孔,通体饰蓝纹,形体硕大。后经专家鉴定,这件滤酒缸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罕见的酿酒器。此后,在遗址的另一座墓葬中,考古人员又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器。整体来看,陵阳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墓葬中出土的酒具占随葬品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酿酒技术在5000年前就早已开始了。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商代晚期变形兽面纹亚醜铜罍

除了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滤酒缸,此后,用青铜器作酒器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岁月虽然尘封了铜器最初的金灿之色,但掩盖不了曾为庙堂之器的尊贵和威仪。古时铜器也称为金器,是王族贵胄的专属品。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多数的青铜制品也只是在祭祀时专用,不同的器物“各司其职”,这些铜器被称为礼器。在众多的青铜器中,酒器是一大类别,并具体分为铜罍、铜卣、铜斝、盉、铜爵、铜觚、铜觯等不同种类。

孔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周十供均为青铜制成,原为宫廷所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完整成组传世的祭祀礼器。这十件青铜礼器中,有三件酒器,分别为牺尊、父乙卣(yǒu)和亚弓觚(gū)。此外,在枣庄山亭区,也曾出土过铜罍(léi)、铜壶等小邾国的系列酒器。

“亚醜(通“丑”)”青铜罍属通高42厘米,口径13.4厘米,重9000克。直口,高颈,有盖,圆肩,深腹,腹下敛,矮圈足。因盖内及口内均有“亚醜”两字的铭文,因此被称为“亚醜罍”。济南市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此器形体高大,表面光亮,纹饰清晰,保存完好。“器身内外没有一般青铜器刚出土时的铜锈或泥土,而是通体乌黑幽亮,包浆灿然,应是早年出土后经历代收藏者把玩珍藏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此青铜罍盖内及口内均有“亚醜”二字铭文。据介绍,“带有‘亚丑’铭记的铜器自宋代以来多有发现,多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可能是此地一个部族的称谓。”

近年来,在济南本地也曾出土过青铜酒器。济南市博物馆馆藏商兽面纹三足铜斝(jiǎ)就于1970年在济南东郊大辛庄遗址出土,铜斝为广口、口唇较厚,束腰,平底,三棱形尖足,单把。口缘部对称竖二柱,柱头作覆钵状。腰部以下环饰窃曲纹和兽面纹图案。讲解员介绍,从其形制及纹饰的演变规律来看,该铜斝应属殷墟文化早期,与该器同出的还有觚、盉、刀、戈等器。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元釉里红折枝花纹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从酒器到陈设器

随着历史发展,酒器的种类也愈加丰富,继陶器、青铜器之后,以玉壶春瓶为代表的瓷器也成为古人饮酒之器。“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典雅》所写即描绘了玉壶春瓶这一酒器的盛行,“玉壶买春”意为用玉壶去买酒。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的瓶类。其在造型上也极具特色: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济南市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济南市博物馆珍藏有一件元代釉里红折枝花纹玉壶春瓶,该瓶于1969年出土于济南市大观园附近,这也是釉里红瓷在济南市首次出土,在全省来说,也十分罕见。该瓶瓶高23.4厘米,直径7厘米。瓷质细腻,青白釉,釉色润亮,撇口,长颈,垂胆式腹,器身有釉下彩的淡红色折枝花纹,并绘弦纹七周。

“元代的玉壶春瓶烧造数量很大,以青花、釉里红、影青、青釉等釉彩品种为多见,以景德镇烧造为主。从出土实物与传世器物来看,元代玉壶春瓶的造型最为丰富,品种最多,对后世玉壶春瓶的制作影响很大,以后明、清各期的玉壶春瓶造型几乎都能在元代造型中找到原型。”据介绍,这一时期的玉壶春瓶在用途上处于过渡时期,“玉壶春瓶在宋代定型并大量出现,定窑、钧窑、景德镇窑等均有烧制,釉彩品种包括了白釉、青釉、白地黑花等不同类型。宋、元、金时期的玉壶春瓶绝大部分是用作酒器,另有少量用做陈设器。”

尽管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但酒文化已然变成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现代人饮酒的酒器变得更加简单、实用、时尚。然而回溯历史,那些承载着古人饮酒风尚的酒器依旧精美,映射着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

THE END
1.酒文化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关于酒的诗句,中国有千年的酒文化,饮酒诗词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数文人骚客于酒之一事留下过千古名篇。今日知菌便为大家盘点史上最经典的饮酒诗词名篇排行榜TOP20,让我们一起 《清明》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究竟在哪里?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https://www.som88.net/tags/jiuwenhua_38943_1.html
2.酒文化关于酒的历史由来 酒的来历:泱泱大国,有着千年的文化积累。传统文化中酒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各位兄弟姐妹都可能喝点老酒,有的喝老白干,有的喝红酒,有的喝黄酒,有的喝啤酒等等,哪么又有多少人知道酒的来历呢? 酒出自杜康之首,那么杜康是如何发明酒的呢? http://www.meiwen.com.cn/subject/bnnjxxtx.html
3.酒文化的历史典故摘抄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八大王》一节中,也写有“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的词句。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宋代陆游在《初夏幽居》诗中https://www.jianshu.com/p/752f4028dc71
4.浅谈红楼梦中的诗词(全文)而《红楼梦》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其中不乏许多对酒文化的描写。据统计,在全书120回中,共出现“酒”字580多次。从第1回甄士隐中秋之夜邀贾雨村饮酒起,到117回邢大舅王仁、贾蔷等在贾家外书房喝酒止,直接描写喝酒的场面共有60多处。这其中,提到饮酒的名目也十分繁多,如祝寿酒、生日酒、祭奠酒、接风酒https://www.99xueshu.com/w/ae4elgte0g6g.html
5.独立》:“地域写作群体”彝族人网(彝人网)先后得到著名诗人、评论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张清华、黄梁、蒋登科、张桃洲、赵思运、杨四平、谭五昌、王耀东、林贤治、杨远宏、哑默、老象、木斧、王若冰等),并被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汉语诗歌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等大学与机构收藏。《独立》联系邮箱:faxin1966@http://www.yizuren.com/literature/ysg/st/3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