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法制度

(1)掌握家庭、家族、宗族三个概念的含义。

(2)对传统家族观念和基于家族观念的伦理思想进行客观辨析。

(3)了解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和特点。

(4)了解宗法制度对封建社会的维系及对国民心理的影响。

2、教学时数:

3课时。

3、思考题:

(1)简要说明家庭、家族、宗族的区别和联系。

(2)举例说明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

(3)为什么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是以家族为本位的

(4)简要评析儒家的孝道观。

(5)“三纲五常”的内容是什么?请作出你的评述。

(6)通过对国与家、君与民的关系的分析,试述“家天下”政权模式得以长久传承的原因。(7)有学者提出家族意识在当下仍有现实价值,例如东亚家族企业是经济活动很活跃的成分,对此,你看法如何?

(8)为什么说宗法制度在周代已经完备

(9)为什么说与奴隶制相适应的宗法制,到了封建社会又演变为封建宗法制

(10)宗法制对封建秩序的维系起了什么作用

(11)宗法制对国民性格的塑造有哪些影响?

4、课外阅读文献:

(1)徐扬杰著:《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

(2)王玉波著:《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1997。

(3)冯尔康著:《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1996。

(4)葛兆光著:《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第二回“从婚礼丧仪想象古代中国”、第三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八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5、讲授提纲:

第一节家族的产生与家族观念

一、家族

1.父系家族内部包容了若干个个体家庭,家族内部持有同姓一家族的观念。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父系家族中拥有父权和夫权的家长,即拥有掌握家族所有财产和支配家族所有成员的绝对权利。

2.农业型的自然经济是血缘纽带无法割断的根本原因。在血缘(家族血亲)、地缘(农村乡社)、业缘(农耕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同一家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和劳作于同一地区,世代繁衍,家族本位成为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1.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2.就血缘关系言家族成员的关系受制于血缘关系。

3.就姻缘关系言,它决定着家族的绵延。娶妻须由家族中主要成员过问和决定,所娶女子的贞操对全家族负责,以确保家族血缘世系的纯度;家族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同一家族中的女性,地位有高下之别。

4.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

(1)血缘观念。重视巩固血缘联系、维护世系血缘纯度,重视家谱、族谱,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万世一系”的血缘观念。

(2)门第观念。“门第”是指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姓氏作为家族的符号,有高低贵贱之别;显贵之家称为“世族”、“世家”、“高门”等,卑庶之家则称为“寒门”;门第观念曾渗透到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了贵族门阀的特权。

(3)孝悌观念。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并将报恩事亲之孝,纳入维护父家长制的轨道;孝父与忠君相联系,对父辈的道德与义务,被推演为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提倡孝道既强调血亲观念,以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又移孝于忠,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关系

1.“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五常的纲纪。

2.人伦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3.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思想,重家族而轻个人,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人治而轻法制。历史上曾有效地维护了等级秩序,束缚了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另一方面,当社会动荡分裂之际,又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社会整合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与影响

一、宗法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1.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规定嫡、庶系统的法则。

2.宗法制源于原始氏族时代,于商代逐渐形成,到周代逐渐完备。西周时期,已确立了嫡、庶之分和大宗、小宗制度。

3.西周的社会组织,是一个亲疏严明、系统显然的血缘实体。

(1)确立了亲亲、尊尊的规则。

(2)宗分大宗、小宗。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旁系庶子为小宗。

(3)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

(4)礼起到维护等级次序的作用。

4.奴隶制瓦解后,曾适应奴隶制的宗法制演变为封建宗法制。

(1)统治集团上层仍按血统亲疏承袭特权,皇位的继承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2)封建宗法制与封建礼教伦常思想相结合,一方面作用于权力、财产的再分配,一方面又制约着嘉、宾、婚、丧、祭乃至日用起居等生活形态。

二、宗法制度对封建秩序的维系

1.分散的宗族组织是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基础。村社构成中国社会的细胞群。村社中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族长、宗长往往既是庶民的剥削者,又是乡村基层行政的治理者,集族权与政权于一身。

2.封建宗法制具有维护封建等级、界定尊卑贵贱的作用。宗法制强调尊卑有别、贵贱有等,与父家长制政治模式吻合不悖。

三、宗法制度对国民性格的模塑

1.倾心于安居乐业,缺乏创业意识。

2.崇敬祖先。

3.尊重传统。

中国科举制度

(1)了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2)掌握“九品中正制”、“明经科”、“进士科”、“秀才”、“举人”、“进士”、“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八股文”等名词概念的含义。

THE END
1.《中国茶酒文化》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中国茶酒文化 作者:张士康,沈才洪,王旭烽出版社:轻工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20.96 定价 ¥168.00 配送至 浙江嘉兴市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博库图书音像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博库图书音像专营店 进入店铺收藏店铺http://product.dangdang.com/11286947824.html
2.《中国茶酒文化》(豆瓣)茶与酒,醒与醉,涓与狂,复调人生,于茶酒悟道。苏东坡茶酒梦当今乃成真。精装彩书《中国茶酒文化》,由茶界专家张士康教授、酒界专家沈才洪大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教授融创编写,得到中国工程院茶学院士刘仲华、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资深教授徐兴海的赞誉和作序推荐。本书是迄今唯一一部系统论述中国茶酒文化的著作,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05781/
3.中国茶酒文化史中国茶酒文化史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ISBN:9576683505 出版年:1995 作者:朱自振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三层北区流通阅览书库在架上K892.29/7 自然科学史所书库在架上N22.3081/196/32 3浏览量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fa08242702d8a04ac0c48c66088c8af3
4.《中国茶酒文化》而饮茶、饮酒的气态也大不一样, 饮茶讲究的是“或饮茶一瓯、”“起来两瓯茶”, 气短、气敛、气平; 饮酒提倡的是“会须一饮三百杯”、“饮如长鲸吸百川”, 气长、气盛、气壮; 在形式上亦是根本不同。 茶尚小,酒尚大; 茶尚细,酒尚豪; 茶尚慢,酒尚快; 茶尚静,酒尚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1224/6243114014002134.shtm
5.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都是休闲文化,有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酒与茶的不同之处:酒奔放,茶内敛;酒令人血活性起,茶使人心平气和;酒就好比燕赵之士,慷慨激昂,茶却有如江南女子,优柔婉约。酒与茶就如两泉涓涓细流,泾渭分明地顺着历史汨汨而下。 https://www.meipian.cn/8bmvh3i
6.中国酒文化相关知识醉心中华探索中国酒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四、日本茶与中国红茶 在日式料理中,不乏使用日本茶叶作为调味剂,而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人们也会用红茶进行泡打这种特殊形式的小吃。一边品尝这两种不同国家出品的佳肴,一边了解它们之间如何巧妙融合,也是一次对于两国饮食文化交流互鉴的大好机会。 总结来说,中国酒文化相关知识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无论是从生产过程https://www.i01fkcw1.cn/bai-jiu-wen-da/253625.html
7.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悠久历史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社会交往、庆典活动和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酒视为“醇厚之物”,它象征着欢乐、友谊和盛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如春节、中秋佳节等,饮用美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不同地区的特色酒类 https://www.gwzdahvr.cn/bai-jiu-jia-ge/318459.html
8.中国食谱清单美食百科全书茶叶古代酒文化饮食陈伟菜谱茶经随园食单 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沈冬梅陈伟明 中国饮食茶酒文化 中国古代茶叶百科全书美食清单 谱食谱 中华书局风格: 中国 食谱 清单 美食 百科全书 茶叶 古代 酒文化 饮食 陈伟 去购买 收藏 图文详情 本店推荐 图文详情 中国食谱(第三版) 博库网 ¥48.4 正版现货 吃遍大西南 探味民间菜 https://www.zhe2.com/note/589118551149
9.茶与酒同源论中国茶叶文化与酿造技术的交融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叶和酒水是两大国粹,它们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与酒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生产、消费上,更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审美价值上。 https://www.yr3f8b9f.cn/bai-jiu-wen-hua/256391.html
10.揭秘中国酒乡探索不同地区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品种繁多、历史悠久的酒类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丰富,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酒类,这些地方性饮料不仅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交流与庆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性的饮料,如同每个人的故事一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味。 https://www.hrmbqgwb.cn/xing-ye-shu-ju/266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