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在加速,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危险阶段”。
01。全球疫情态势如何?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新冠疫情数据统计,4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5月21日超过500万例,时隔37天后,累计病例总数翻了一番,突破1000万例。
世卫组织发布的疫情报告显示,北美、拉美和欧洲的确诊病例数量各占全球总数的25%,亚洲、中东和非洲的病例数分别占总数的11%、9%、2.7%,还有少量病例分布在其他地区。
“美洲很多国家疫情尚未达到顶峰”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24日的疫情通报会上指出,美洲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美洲很多国家的(新冠)大流行仍未达到顶峰,这意味着未来几周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可能持续上升。”
目前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国家均在美洲——美国和巴西,前者已退出世卫组织,后者威胁退出世卫组织,两国疫情正在高速公路上“狂奔”。
除美国和巴西之外,秘鲁、智利、墨西哥这三个拉美国家的疫情也不容乐观。秘鲁是拉美第一个采取全国强制隔离措施以阻止疫情扩散的国家,但其确诊病例已超27万例,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数第六多的国家。因公共交通和部分市场仍然开放,秘鲁疫情快速传播。据秘鲁《公言报》报道,为抗击疫情,秘鲁政府26日决定,再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直至7月底。
智利的确诊病例数量紧随秘鲁之后。央视报道称,智利的医疗资源的使用率接近饱和,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圣地亚哥大区,重症监护病床使用率超过95%,而在全国范围内,这个数字超过90%。而墨西哥是拉美地区确诊第四多的国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国从6月1日起逐步开放商业活动,推动复工复产。
亚洲警惕新增病例回升,印度确诊超52万
相比美洲和欧洲,亚洲疫情相对缓和,但是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近日新增病例有所反弹。据韩联社报道,韩国28日通报新增病例62例,其中40人属社区感染。另一方面,境外输入病例也在持续增长。韩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KCDC)负责人22日表示,韩国已出现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
在日本,首都东京成疫情热点。6月28日东京新增病例达到60例,为紧急事态宣言解除后新增人数最多的一天。与此同时,日本一些地区还出现聚集性感染事件。据NHK报道,近日的新增感染者中,年轻人居多,部分与夜市有关,还有一些感染途径不明。
印度目前是亚洲地区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28日新增近2万例,再次刷新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增长纪录。截至北京6月28日17时,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52.8万例,死亡16095例。
印度近期的病例增长速度惊人,从40万例到50万例仅用时6天,首都新德里的疫情扩散尤其严重。据BBC报道,缺乏检测是印度疫情大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的调查发现,1月至4月期间,印度当局平均对每个确诊病例的20名接触者做检测,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病床数量不足也在加剧疫情发展,导致死亡人数急增,目前多地正在紧急建造临时病房。
欧洲疫情反弹,多家肉类工厂暴发聚集性感染
“随着欧洲各国逐步放开社会管制,欧洲区域新冠疫情有所反弹。”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25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视频记者会上说,在过去的两周中,有30个国家的新增病例有所增加。其中有11个国家,病毒加速传播导致疫情加重。
克卢格警告,如果不加强防控,欧洲一些国家的卫生系统可能再度被推向崩溃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德国、西班牙近期均出现肉类加工厂暴发聚集性感染事件。尤其是德国,已有3家肉类加工厂先后出现确诊病例,其中与北威州的通内斯肉联厂有关的确诊病例数已增至1550例。据德国《奥格斯堡汇报》报道,流行病学专家西布表示,德国肉联厂爆发的疫情主要是在东欧客籍劳工之间传播,而这些劳工已被隔离,肉联厂也已关闭。在当地进行的大规模检测显示,当地民众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作为目前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英国正在不断放松防控,酒吧、餐厅和理发店7月4日起恢复营业。英国外科医学会、内科医学会、急诊医学会和英国医师协会等15家机构联名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发表一封公开信,呼吁政府为第二波疫情做准备。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政府有“非常有效”的措施,确保能控制住新发疫情。
法国也正面对不小的挑战。法国卫生总署6月24日发布公告称,5月9日以来,法国已确认272起聚集性疫情,另外还有82起聚集性疫情在调查中。本月23日和24日,巴黎两所小学出现确诊病例而紧急停课。
02。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进度如何?
“地塞米松”被初步证实有效,世卫呼吁增产
在羟氯喹之后,又一款药被寄予期待。据BBC报道,英国一项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大约2000名患者使用了这种药物,结果显示,对于需要呼吸机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可以将死亡率降低约35%,而对于仅需吸氧的患者,死亡率可以降低约20%。
地塞米松是一种上市超过60年的低成本类固醇药物。世卫组织6月22日呼吁迅速增加地塞米松的产量,因为这种药物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下一个挑战是提高产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公平地分配地塞米松,重点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谭德赛在发布会上提醒,地塞米松只能用于处于密切临床监护状态下的重症或危重患者。
15个疫苗正进行人体试验
尽快研制出有效的新冠疫苗也是全球迫在眉睫的需求。世卫组织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个候选疫苗,其中15个正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据央视新闻报道,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26日表示,目前中国至少有四个候选疫苗正从二期临床试验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世卫组织已与多个中国疫苗研发团队就进一步的合作展开讨论,世卫组织将提供支持并协助开展临床试验。
世界卫生组织26日宣布,未来12个月将需要313亿美元用于开发和交付新冠药物、检测工具及疫苗,包括到2021年底采购20亿剂疫苗,其中10亿剂用于中、低收入国家。
03。新冠疫情何时能结束?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7日曾表示,即使没有疫苗,新冠病毒大流行也会“逐渐消失”,而研究人员已经接近研制成功疫苗了。
对于特朗普的言论,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回应:“这种病毒不会自行消失”。他表示,新冠疫苗至少要到2020年底或明年年初才能上市,对于这一目标“谨慎而乐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6月2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冬季到明年春季,新冠疫情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那样出现大规模暴发。
哈佛大学历史学者艾伦勃兰特认为,一场瘟疫终结并不是因为它被打败,而是因为人们对于自身恐慌的状态感到厌烦,并开始学着与其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