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万年前的历法,比阴阳历还要精准,揭示了阴阳五行的来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10.13

五行十月历

文/滇三

经过多番研究,发现《内经》里面至少包含了6种历法。

华夏历史上,伏羲氏采用三圆历、祝融氏采用共工历、蚩尤氏采用五行历、帝颛顼采用十二月阴阳历。

尧时代,五行历基本成熟,到了舜的时代,依据五行历,并融合三圆历,发展出了九圆历;大禹时代,六气历和九圆历融合,发展出了五行十月历,并定为夏朝正式历法。

汉朝之后,重新采用了颛顼历(农历),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西方纪年(公历)。

自此,农历和公历共同使用,沿用至今。

五行最早源于天文历法,是远古先民对宇宙自然朴素的观察认识。

五行并不是集中具体的物体,而是五类特性: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属春;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属夏;

土,具有常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属长夏;

金。具有清净、肃杀的特性,属西方、属秋;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属冬;

在古人看来,五行实为五个季节的运气。是天地间阴阳二气的运行变化,是一年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是阴阳之气相互交融、渗透、对应、影响之下而形成的寒来暑往、季节更替。

至今依然在西南彝族地区使用的一个历法——五行十月历。处处都透露着阴阳五行的朴素观点。

他们民族传说:

地球最初是由一个叫“塔坡”的神兽推动着,有一天,大塔塔饿了,到处去找东西吃,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吃的。

这使得地球的运转杂乱。天神一怒之下,把大塔塔杀了,然而塔坡被杀后并没有死掉,他化为三个塔坡,即:公塔坡、母塔坡和仔塔坡。

从此,由三个塔坡一起推动地球运行。

公塔坡负责一个属相周转一个方位;

母塔坡负责三个属相周转一个方位;

小塔坡负责每天周转一个方位。

这样,地球上就有了一年10个月、一个月36天,一天12个时辰。

十月历是将一年360天均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然后以以天干为月份命名,再与五行结合。

以:老虎、水懒、鳄鱼、蟒蛇、穿山甲、鹿、山羊、猿猴、豹子、四脚蛇,等10个动物来记月。

每一个月又分别对应不同的五行,五行又分公母;

一月,老虎,五行土公;

二月、水懒,五行土母;

三月、鳄鱼,五行铜公;(铜为金)

四月、蟒蛇、五行铜母;

五月、穿山甲、五行水公;

六月、鹿、五行水母;

七月、山羊、五行木公;

八月、猿猴、五行木母;

九月、豹子、五行火公;

十月、四脚蛇、五行火母;

雌雄、公母,都是阴阳的同义词。五行十月历将一年分为两截,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

上半年是植物由萌芽到生长的过程,下半年是由植物从枯黄到收获的时候。

出土的夏朝历书《夏小正》中,记录的便是这个历法,上面还有“五行”即“五季”的说法。

上古之“五行十月历”,到汉朝失传,五季逐渐演变成“五气”、“五行”,由最开始的五个季节演变成了五种物质,或者是五种气。

到了此时,只有《淮南子》、《管子》等典籍中还有对于十月历零星的记录,但人们仍然知道,五行和五种季节有关。

十月历的完整版,上世纪20年代在整理少数民族资料中,在彝族《土鲁窦吉》中发现。

十月历即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减去尾数作为过年节后的360日等分为十个月的历法。

《内经·素问》“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依照的就是“五行十月历”,一年分为10个月,360天是这个历法最大的特点。

将一年从冬至和夏至划分为两半,上半年为阳,下半年为阴,以此以木、火、土、金、水记录,每一年所余的5~6天用于2次(分冬至和夏至)过年节,不计入月数的划分。

《内经》的阴阳五行基础,与十月历关系密切,冬至夏至是一年中的阴阳两极,一年一寒暑,植物一年一荣枯。

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升降消长,依赖的是太阳,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一个往返,形成了地球上的寒暑交替,决定着万物生长发育。

人是地球上的万物之一,人的生理也受到天地间的阴消阳长影响。

十个月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称为岁首一月狩猎月,二月盖房月,三月花开月,四月鸟叫月,五月山火月,六月饥饿月,七月采集月,八月荞黄月,九月闲散月和十月醉酒月。

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为序纪日,三个生肖轮回日为一月,很好计算。

十月历起源于一万年前,是以北斗七星的斗柄变化分季,以太阳运动的轨迹区分夏至和冬至。并不以月亮的盈亏分年月。

THE END
1.中国现行农历,rpa,机器人,自动化澎湃新闻中国现行农历是德国传教士制定的吗? 本文介绍了中国现行农历的制作过程和修订历史,以及传教士在中国天文历法领域的影响。文章指出,中国现行农历并不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编著的《时宪历》,而是1929年 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9342 https://wdlinux.cn/html/zonghe/20241128/20016.html
2.农历与阳历的来历和区别农历与阳历的来历和区别旧城暖人心 精选回答 阳历:也称公历来源于西方,例如算星座时就是按照阳历计算的。 阴历:也称农历,来源于我们中国,例如俗称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清明节,春节就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 主要区别: 1、阳历是国际通用的; 2、农历是中国特有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lD9yrLIjAH.html
3.中国的农历历法是一个叫汤若望(出生1592年5月1日,逝世日期:1666其实中国的农历历法是一个叫汤若望(出生1592年5月1日,逝世日期: 1666年8月15日)的德国传教士制定出来的。汤若望是他的中文名,他的原名叫亚当·沙尔,是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他的中文名来源于“亚当”联读时有点像中文的“汤”的发音,而“约翰”的名字也有点像“若望”,因此才有了他的中文名“汤若望”。他https://m.douban.com/note/507615516/
4.文化与传承——古代历法历法 公历,即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另一种说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公历为西方的历法,非中国所创。中国从辛亥革命后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农历 历法 https://www.hbdfxy.cn/traffic/detail/36/36/7455
5.八中国农历——历法演变中国农历历法,大致经历了观象授时、四分历法、经验历法到科学历法的演变、现代历法四个发展阶段,少有外来影响。其间在唐代时有印度天文学传到中国,元、明二代又有阿拉伯天文学传来,但唐代的九执历、元代的万年历、明代的回回历,在中国始终都没有被采用。一直到了清朝初期的《时宪历》,欧洲天文学的计算方法和数据https://www.meipian.cn/3ub8p2gw
6.科学网—张启斌创立的中华太阳历介绍大衍答:中国目前使用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即以阴历为主,以干支历和24节气阳历为辅的一种历法,建国初叫夏历,文革时改称农历。 历法在中国古代的功能,除了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授时服务外,更要为王朝沟通天意,趋吉避凶。因此,日食、月食,以及各种异常天象的出现,常被看做是上天出示的警告。所谓“天垂象,示吉凶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1226563
7.儒略历的由来/儒略日计算公式/历法的演化在罗马历法里,一年是近似 365 + 97 / 400 天 = 365.2425 天。因此对应于罗马历法,大约要 3300 年,才会积累一天的误差。(本段根据维基百科与其他来源修改) 儒略日 儒略日(Julian day)是指由公元前 4713 年 1 月 1 日,协调世界时中午 12 时开始所经过的天数,多为天文学家采用,用以作为天文学的单一历法,https://blog.csdn.net/u013669912/article/details/140415334
8.公历历法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有传统的农历,而全世界通用的公历历法,则来源于西洋。 本文讲述了公历历法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值得一读。 读了此文,你一定会认识到:一年原来并不是正好365天;一年中月亮环绕地球转动的圈数,也并不是正好12圈;我们习惯于说“一月”、“二月”等,这其实有问题,因为它没有准确地一一对应地反映出月亮每绕地球转https://www.jianshu.com/p/6541b62cf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