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纪年方式多样,包括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以及历史纪年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基于宗教的纪年方法,如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
公元纪年
西历又阳历,顾名思义是基于太阳运行的历法。公历纪年法,也称为公元,是一种源自西方社会的纪年方式。最初被称为基督纪元,也称为西历或西元。
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另外大多是大多数科学家和天文机构都支持2001年作为21世纪的起始年份。也是如今大家普遍使用的纪年法。
黄帝纪年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采用“干支纪年法”,这一方法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结合,形成一个六十年周期的纪年方式。
到了近代,曾出现过“黄帝纪元”,这是一种基于传说中黄帝诞生年份的纪年方法,据说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698年。1903年,刘师培在《国民日报》上首次公开提出了“黄帝纪元”的概念。
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入研究五行理论,并掌握了年纲所建的规律。他根据这个规律,创造了天干地支系统。“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人出生的“八字”,年月日时对应的天干地支,如2023年12月31日23点,即癸卯年甲子月癸亥日壬子时,八字即癸卯甲子癸亥壬子
黄帝纪年,一个独特的纪年体系,它以黄帝的即位为基准进行计算。据传,黄帝在公元前2697年登基,年仅20岁。
从黄帝登基的那一刻起,也标志着历法元年的开始。黄帝纪年简称开元,西元2020年就是开元4717年,公元2024年就是开元4721年。
中国农历
农历,中国现行的传统历法,又称阴阳合历。
阴,即月份,即基于月相的变化,也就是月球绕地球一周来划分,以朔望月为基准。
阳,即太阳,基于太阳回归年的长度,地球绕太阳一周,划分为二十四节,所以每15天就有一个节气。
为了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还会设置闰月。这种历法综合了阴历和阳历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