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马和之豳风图卷档案绘画

作者根据《诗经·国风》之《豳风》诗意而作。全卷共分七段,依次为《七月》、《鸱号》、《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每段画前书《豳风》原文。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衣纹用兰叶描,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古雅,在诸本毛诗图中,亦属精作。此卷无款印,旧传为马和之画,宋高宗赵构书。但在《伐柯》篇内“構”字因避高宗讳而缺一笔,如“『0133』”,说明该书不是赵构所写,而是画院高手代笔。此图大约在元代初年被分割为两卷,仅《破斧》篇为赵孟頫收藏,明末董其昌误认为是赵孟頫补图。清乾隆年间两卷入内府,合璧装成一卷,并将董其昌、高士奇跋移往后幅。卷首有清高宗弘历御书“苇龠余风”四字,尾纸除董其昌、项元汴等三则题记外,尚有乾隆御题一则,钤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梁清标及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多方。

张丑《清河书画舫》、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等书著录。

扩展阅读:

马和之:马和之,生于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见记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中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工画山水、人物、佛像,风格独特,笔法飘逸高古,迥异于南宋院体画法,时人目为“小吴生”。在表现山水、人物时,他更多地融入了一些书法的笔趣,古朴自然,务去华藻。有一种说法认为马和之是南宋画院画家,然而,根据目前所知资料,两宋画院画家自有其品秩,而无进士及第任官后尚充任画院画家者。此外,马和之的画风与院画的总体面貌也有相当大的差距。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变化,表现人物所用线条较为短促,运笔迅疾,兰叶描已变为后世所称之“蚂蝗描”。因此,马和之不是南宋画院的宫廷画家,他以“艺精一世,命之总摄画院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却并非服务于宫廷的职业画家,而应与李公麟等文人画家并列。

画院:五代时西蜀、南唐在宫廷中设立的绘画机构,全称“翰林图画院”,北宋、南宋延置此机构,容纳画家进行创作。

赵孟頫: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内府:《周礼》官名,掌管王室库藏。清代内务府简称“内府”,管理皇家事务。清代中央修纂图籍的管理机构——武英殿修书处隶属内务府管辖,故武英殿刊刻的书籍或翰林编修们缮写刊刻的图书习惯上称为内府刻本或内府写本。

高士奇: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清代康熙时期儒臣。钱塘人氏,自幼好学能文,工于书法。因大学士明珠推荐,入内廷供奉。康熙十七年(1678年)始,代为书写密谕并纂辑讲章、诗文,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十九年(1680年)授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升侍读,累至少詹士。二十八年(1689年)从康熙皇帝南巡,至其家西溪山庄,御赐“竹窗”榜额。后受弹劾退休回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复召来京修书,值南书房,官至礼部侍郎。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谥文恪。康熙皇帝曾对其评价道:“士奇无战功,而朕待之厚,以其使朕学问增大也。”,

尾纸:又名“拖尾”,是书画手卷的一部分,位于后隔水之后。用镶料纸接成,主要用以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以适于在手中把玩并起到保护画心的作用,同时可供鉴赏者题写跋语。

项元汴:项元汴(1524—1590年),明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收藏家、画家。富藏书画等古名物,在明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精鉴赏。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

梁清标: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棠村、蕉林,别号苍岩子,斋号秋碧堂,河北正定人。中国清代书画鉴藏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清顺治元年(1644年)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精善鉴赏,享誉一时。金石文字、书画、鼎彝之收藏,甲于海内。所藏法书名画,均由专人以特定的形式装裱,多有梁清标亲笔题签。曾从所藏法书中精心选出11种,刻为《秋碧堂法帖》。所著《蕉林诗集》十八卷,刻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其中有许多为当时著名书画家、收藏家所写的题画诗。另有《蕉林文稿》、《棠村词》等行世。

卞永誉:卞永誉(1645—1712年),字令之(一作合之),号仙客,盖州(今辽宁盖平)人,隶汉军正白(一作镶红.又作正蓝)旗籍。官至刑部尚书。博学好古,家富收藏书籍、碑帖、书画。能书,工画,曾随其叔三畏学写山水,善画水仙、柏石。善于鉴赏书画,朱彝尊《论画诗》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即指卞氏与另一位鉴藏家宋荦。所著《式古堂书画汇考》60卷采前人著录书画之作与其所目见耳闻者,汇而成编,上溯魏晋,下迄元明,集著录之大观,尽鉴赏之能事,至今仍是古书画研习者参阅和引征的重要书目之一。另著有《式古堂朱墨书画纪》80卷。其常用鉴藏印记有:“令之”、“仙客”、“式古堂”、“卞令之鉴定”等。

《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卞永誉编著。分《书考》、《画考》,著录其目见之清代以前的法书、名画。是书淬取著录书画诸体之长处,又分门别类,先纲后目,先总后分,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而后征引他书,辨其源流,别其真赝,考究详明。又用大小字体、眉注圈识分别正文与外录,可谓条理井然,眉目清楚。自魏晋以来而迄清康熙时所传世之书画于此大备。书画之前有《书评》、《书旨》及《论画》,辑录诸家画论。此书著录宏富,尽管间有谬误,仍不失为一部考据精备之作。

石渠宝笈:中国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册;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书中收录的均为清朝宫廷所藏之书画作品。

《石渠随笔》:八卷,清代阮元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乾隆朝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太傅。工诗文,精鉴赏,学通百家,曾奉乾隆皇帝敕命与王杰、董诰、金士松等人续编内府所藏书画。在编纂《石渠宝笈》时,将所见书画的题跋、真赝之别随笔记下,著成此书。

上述就是关于南宋马和之豳风图卷的详细介绍,使用“鉴宝档案”网站的顶部搜索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类似文物、藏品。

THE END
1.胡适鲁迅等名家珍本书籍信札将在台北拍卖傅月庵介绍,这次拍卖会中最古老的书籍是乾隆刻本的侯方域《壮悔堂诗文集》,而起拍价最高的拍品是胡适的两封私人信札,为50万元新台币。 据介绍,此次拍卖品的提供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百货公司的职员、药厂的销售人员、退休的公务员、大学老师等。 傅月庵说,举办珍本古籍拍卖会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交换平台让本地的古书https://www.ju7svps2.com/zi-sha-gong-yi/416732.html
2.立言堂立言堂发表了文章 · 11.5 13:19 颜真卿书《将进酒》 2800 立言堂发表了文章 · 10.26 13:56 张即之书法 3000 立言堂发表了文章 · 10.9 07:06 赵构千字文 3800 立言堂发表了文章 · 10.8 13:43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秋碧堂刻本 4700 立言堂发表了文章 · 10.8 11:21 https://www.jianshu.com/users/3373abe3cadc/timeline
3.大法造句27、“莲池书院法帖与涿州快雪堂法帖和正定秋碧堂法帖并称为燕赵三大法帖,那两种基本上没有原刻留存下来。 28、我前几天就用天谶大法排阵图,推算出明天巳时玉峰山山谷对你有大气运。 29、看来,这招断指大法是锦衣卫的拷问绝技,所谓十指连心,比那拶子更加惨烈,很少有人能扛得过去。 https://m.hao86.com/zaoju_view_9b03c143ac9b03c1
4.清人的这件楷书作品,你觉得咋样?干建邦(1660—1716)字淑掌。號廬陽。江西星子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士。四十二年(1703)受聘爲白鹿書院山長。四十三年(1704)建原泉亭並爲之作記。著有《鹿洞續言》、《湖山堂詩文集》等。原泉亭記石碑今陳列於白鹿洞書院東碑廊内。楷書陰刻。分四段書寫。每段二十行。合柳歐之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5/11/32885773_1140356587.shtml
5.清·王鉴湘碧居士仿古册清·王鉴 湘碧居士仿古册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刘心武专栏 11月29日 08:00| 新闻眼建筑留园园林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类古籍珍本首次公之于世 11月28日 20:20| 澎湃新闻诗经馆藏 一场很“巴”的展览,山西青铜博物馆将展先秦巴人文化 11月28日 08:44| 澎湃新闻博物馆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179609353/m170555b09033011eb8
6.藏家库存无底价出库专场,“秋之语”阪神·伯品联合同步拍卖会(下日本阪神国际美术竞卖株式会社倾情呈现“秋之语”阪神·伯品联合同步拍卖会(下),目前正火热进行预展,诚邀广大藏友预约出价或电话委托参与竞拍! 本次拍卖会精心挑选520件珍品生货,涵盖文物商店精选出品、重量级藏家委托珍品以及同款上乘之作,品类繁多,精彩纷呈。其中包括奚冈的山水绢本立轴,龚贤的山水横批纸本镜片,钱谷(https://news.artron.net/20241129/n1137274.html
7.清刻蔡襄书帖秋碧堂法书第七卷清刻蔡襄书帖秋碧堂法书第七卷 清刻蔡襄书帖《秋碧堂法书》第七卷,国家图书馆藏,梁清标鉴定,尤永福摹镌蔡帖图片12张。https://www.flyjzvrrc.cn/shu-fa-jian-shang/236161.html
8.宋黄庭坚阴长生诗三篇并跋秋碧堂法来自书画道【宋 黄庭坚《阴长生诗三篇 并跋 秋碧堂法书》(图)】(局部)此诗墨迹,字字剪开,缀凑成卷,见文衡山《甫田集》,云:“必是大轴,经庸人装截。” ?#书画界艺术# #书画知识大全# ?收藏 13 评论 ?10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https://weibo.com/5736363259/Gr7gS6vco
9.双照楼旧藏《壮陶阁帖》及历代法帖丨中国嘉德2022春拍《清秋碧堂法书》为清代汇刻丛帖,由真定梁清标审定,金陵尤永福摹刻,真迹上石,以摹刻精良著称于世。所录皆为梁氏自其藏品中精选而出,包含陆机、杜牧、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多位名家法帖。此帖初刻成,不为人知,后乾隆年间发现,遂洗石传拓,方闻名于世。本品八卷全,每卷木夹板,板面篆书阴刻“秋碧堂http://www.ikck.com/article-3630
10.南朝唐代名家书帖《宝贤堂集古法帖》两卷碑帖长卷书法碑帖南朝唐代名家书帖《宝贤堂集古法帖》两卷合辑,卷九南朝宋至南朝陈名家书,卷十唐代名家书,明刻书法碑帖图片38张。https://m.027art.com/art/gzh36/10359257.html
11.诗文索引清梁清标梁清标(1620-1691) 字玉立,号棠村,又号蕉林、苍岩,斋号秋碧堂。直隶真定(河北正定)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庶吉士。入清,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詹事,秘书院学士,礼部、吏部侍郎,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贵为一品大臣而风雅好文,其诗妙于秀艳中特露警拔,其词风流秀丽,虽极浓艳之http://sou-yun.com/PoemIndex.aspx?author=56651&dynasty=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