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在恒星上生存吗?理论上可以

地球生命也许并不是宇宙中生命的唯一形式,但生命是否坚韧到足以在恒星上生存呢?

生命在太阳上瞬间就会化为一缕青烟。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5800K,足以形成等离子浆,融化一切已知化合物或合金。对于生物体结构来说,这样的温度实在是太高了,所有复杂分子都会烧焦。而太阳表面还是太阳上最“凉爽”的地方,太阳内部和太阳表面之上的温度更高。所以既然太阳表面不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的其它地方更不会有。

但太阳大致上就是一团气体,在太阳上寻找生命相当于在太阳的大气中寻找生命。尽管太阳上不可能有,但并非所有大气都如太阳大气般炽热。科学家最近就发现,地球上层大气似乎生机盎然。在离地十千米的大气层里,科学家取到了满是活菌的空气样品。

这件事足以让人震惊。海拔越高,紫外线就越强。紫外线对生命是有害的,它足以电离原子和分子,破坏细胞,导致它们发生突变或死亡。它能让人类的皮肤细胞复制速度远大于正常水平,从而导致皮肤癌。地球大气层能够把地表紫外线辐射降低到生物可以接受的程度,但随着海拔的增加,这种保护的强度会减弱。在离地十千米以上的大气层,大气密度只有地表的25%左右。因此即便对细菌而言,这也是一个极端严酷的环境。在这里发现大量活菌,的确出人意料。当前我们的看法是,这些细菌是被风暴带到平流层的。由于细菌质量极小,所以能够和水汽、尘埃粒子一同出现在那里。

有意思的是,以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发现表明在其它天体的大气中也有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比如酷热的金星,那里有失控的温室效应、遍地的火山和恐怖的硫酸雨。没有人会把它和宜居行星划等号。我们也没有在它表面发现生命。所有着陆在金星的探测器最多撑几个小时,就会被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摧毁。

但是如果远离地面,来到异常浓厚的金星云层中,那里却存在着气候宜人的地方。在离金星表面65千米的所在,气压和气温都和地球表面相当。但不幸的是,这里也是硫酸雨肆虐的地方之一。恐怖的硫酸雨在落到地面前会蒸发,形成一个地狱般的气层,没有人胆敢逾越。

对于细菌来说,这里却并非禁地。在地球上,存在着所谓的嗜极生物,其中部分成员可以和硫酸相安无事。某些生活在洞穴深处的细菌以硫化物为生,它们的排泄物就是硫酸。它们悬挂在洞顶,它们生活的洞穴人类只有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因为那里不但缺氧,而且到处都有从洞顶滴下的硫酸。这类细菌在气温、气压都合适的金星云层中应该能够活得很好,因为它们不必担心无处不在的硫酸。

还不只是金星。虽然金星离我们最近,我们从它身上获得的信息很多,也是最有希望前往探险的行星之一。木星也是如此。很多科幻小说都描绘过存在于木星云层中的生物。虽然不太可能有漂浮在空中的水母或飞鲸,但在某些条件具备的木星云层中,确实有可能存在微生物。

那么恒星呢?恒星族群中质量最低的一族名为褐矮星。这类天体的质量太低,达不到产生核聚变的临界条件。部分褐矮星的表面温度只有零下48至零下13摄氏度,和地球嗜极生物的环境温度最低极限大致相当。并不是所有褐矮星都合适。我们需要它们和木星尽量相似,因此只有最小的褐矮星才能入选。这些褐矮星存在于行星和恒星的模糊界限上。根据我们当前对恒星大气的认识,如果生命能够存在于气体巨行星的上层大气中,那么这些最低质量的恒星,这些数量多出我们太阳好几倍的天体,可能就是所谓恒星生命的家园。

当然,尽管在逻辑上讲得通,这也只是一个思想实验。除非我们能够亲身前往,亲眼一看。事实上已经有人根据当前技术,设计了相应的任务。若能实现,应该能够让我们对不同的生命形式有一个全新认识。

所谓的HAVOC任务——“高海拔金星可行性概念”,将带领我们前往金星,一探云顶生命的究竟。NASA兰利研究中心

THE END
1.探宇宙之秘,悟生命之道:文明古今谈天地地球天人宇宙生命人类若不于生命产生之源头悟自然规律,而错以违规律之科学理论为真理,此乃文明之无知,将趋自我毁灭,人人自危,乱世之兆也。 宇宙大爆炸理论本谬,初之宇宙空间以负正原子核为天地,斥力与引力为天地时间。人类唯寻得宇宙产生之规律,方知乾坤阴阳所留之宇宙时间,故宇宙无始无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TTQFE405566SD3.html
2.如何寻找外星生命?探测生命对行星大气的影响天文学二氧化碳的季节性在其他行星上很难探测到,但它是生命存在的有力标志,因为除非有生命存在,否则在有海洋的行星上不太可能发生。还观察了一颗系外行星的情况,这是一种类似于早期地球的情况。早期地球存在生命,但大气中仍然只有很少的氧气。 微弱的氧信号很难探测,但不同的臭氧特征(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可能https://www.bokeyuan.net/627.html
3.生命源于宇宙身体如此大的微生物都能安全地进入大气层,这说明不论是单个细胞,还是整个菌落都能安全进入大气层。可见,该理论具有普遍性。 昆虫的精液非地球自身之物 分子体积安全进入大气层上限就是微生物之类的所有有关的生命安全进入大气层体积的上限。例如鸟蛋不可能安全地进入大气层,因此,鸟就应该是在地球上进化演变的生物。相https://worldscience.cn/c/1985-01-27/643728.shtml
4.单选题从理论上来说,唯一可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的是地球上()资源消更多“【单选题】从理论上来说,唯一可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的是地球上()资源消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单选题】月球表面上的()资源在地球上是很难找到的。 A、氧气 B、氦2 C、氦3 D、氢2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判断题】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和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0744308.html
5.科技信息快递Bjerknes(1951)评估了那时极锋理论的状态,通过列举1948年11月7—10日风暴的生命循环,证明了其中的关联。Palmén(1951)给出了三维观测数据包括锋的人工分析,成为“温度扰动作为一般大气环流中气团经向交换环流的联系的作用”的证据(p.599)。数值预报早期气旋发展问题也被Eady (1951)和Charney(1951)提及。最后,Fultz http://www.cmalibrary.cn/sourcedb/xxkd_1942/2019/disanqi/ztbd/201903/t20190327_116001.htm
6.关于生命起源的七个理论生命始于闪电 这种理论认为,闪电可能是点燃并启动地球生命的火花。原始地球的大气层中可能含有水汽、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氨和氢,正如1953年著名的米勒-尤里实验结果所示,大自然通过闪电组合出了地球生命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实验中,研究者将水、甲烷、氨、氢气与一氧化碳密封于无菌的玻璃管与烧瓶内,形成一个回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25/03/49586_844657841.shtml
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动态导读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马克思理论、农村改革、中国方案、环境保护、人工智能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董德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董德兵认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https://theory.gmw.cn/2018-06/13/content_29260190.htm
8.生命周期视角下食品碳足迹的评估及案例分析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以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理论为基础,研究碳足迹在食品产业评价中的应用,从食品碳足迹量化模型、国内外研究趋势、应用讨论等角度分析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案例,讨论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和分析结果的矛盾性、国内外的政策环境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对碳足迹量化结果的影响,以期为完善我国食品领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13/14831427.shtml
9.课程旅游目的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旅游吸引物 ●1.1旅游目的地导论 旅游目的地导论:旅游目的地概念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旅游目的地分类旅游目的地研究理论 ●1.2旅游目的概念 一、旅游目的地定义二、概念的拓展对应的概念旅游目的地有别于长住性的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所对应的是客源地客源输入地与输出地的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3ff29a9e60d0f25b67
10.对话AI通义千问:“硅基生命探索太空,碳基生命留守地球”这一观点基于对不同生命形式适应性与宇宙环境特性的假设。以下是对这一论点的探讨: ### 硅基生命的宇宙探索优势: 1. **耐高温低温**:硅基生命理论上能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存活,这对于探索极端温度环境的宇宙空间尤为重要。相比碳基生命,硅基生物可能更能承受https://www.meipian.cn/53w8mi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