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四川泸州优秀共产党员余芬:立足岗位扶贫的她,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党建

▲余芬(右一)在走马村与村民合影。受访者供图

“家人为她收拾遗物时看到,床上铺的棉絮是用旧衣服打碎做成的,床单是她一个亲戚多年前给的,沙发上的抱枕是用旧羽绒服做的……”

“几十年自发组织家人学先烈、学红军,跟党走,令人动容。这是她用心服务群众,严肃良好家风,自觉守护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根源”

而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参加工作28年来,余芬始终立足岗位扶贫,怀着对党无限的忠诚,视贫困群众为自己的亲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虽然离开了,但她的故事还在群众中流传。

“扶贫英雄余芬一路走好!”赤水河畔再现鱼水深情

去年12月20日,四川泸州古蔺县广电局共产党员余芬在扶贫日记中写道:“周光文、胡克勋新房建成,原有电视机都有故障,需准备两台送去。”

12月24日,余芬拆下自家电视机,又上街买了一台新电视机。临近下午五点,等在县中医院的丈夫陈开政忙完手术,他们马上驱车前往走马村送电视机。

余芬开车送到走马村村口时,天色已晚。她把电视机抬下车送给吴仁芬,正想上车离开,给几公里外的另一户送电视机。回头正好看见,白发苍苍的吴仁芬背着电视机,走路颤颤巍巍。“天黑了,前面还有一公里陡坡,万一摔倒了怎么办?”余芬不放心,执意要开车把大娘送回家。

在陡坡上一个急转弯处,由于路基垮塌,汽车不慎掉下悬崖。余芬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牺牲,享年45岁;丈夫陈开政全身15处骨折,经抢救脱险;吴仁芬受轻伤。

走马村党支部书记罗应强含泪告诉记者:“吴仁芬第二天就满74岁,她想让老人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关心群众疾苦的本色,决定了余芬必须要做到最好。”

来自余芬老家农村一名70多岁孤寡老人,自己问路来到殡仪馆,为余芬守灵三天三夜,嘴里一直念叨着一句话:“她是个好人!”

古蔺县的幼儿教师、入党积极分子高雁写道:“余芬牺牲在扶贫路上,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在认真思考新时代下信仰重塑的意义,我已经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正气了。”

“扶贫英雄余芬一路走好!”“您不认识我,我却记住了您。”12月28日,古蔺县城数千名干部群众挥泪送别,有的群众在街头举起这样的黑白横幅。上年纪的老人说,这是古蔺县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最感人的送别场面。

她把贫困户当亲戚,心细如发,关怀备至

余芬的扶贫故事很多,但她的方法却很独特。

余芬到贫困户周国良家走访,端来的板凳上沾满灰尘。余芬没有丝毫犹豫,拉过凳子就坐,端起水碗就喝。“为啥不擦干净再坐?”“不要讲究那么多,重要的是不让我们与群众的感情生疏了。”余芬常对村干部周林说。

“特别是她还能把群众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记清楚,都当成天大的事办好,这是我们所不及的。”走马村村主任李正刚告诉记者。

在贫困户周国民家攀谈中,心细如发的余芬发现他家中不只有五口人,还有一个儿媳徐芳艳,而且已经有了身孕,却什么手续都没有办。在周国民的儿子周树文满22岁的第二天,余芬就亲自带他们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大家都诧异她是怎么记住这个日子的,她说:“我不放心,这对小夫妻很多东西都不懂,更不能让他们非婚生育,走上违法道路。”此后还带他们办了户口、准生证,还督促他家儿媳妇定期进行产检。

“她把对工作的负责和细心,发挥到了极致。”县广电局机关党委书记蒋维克告诉记者。

第一次走访贫困户袁图先时,见他36岁的光棍儿子王新应把衣服拴在腰间,赤裸上身游荡。余芬拉过王新应,叫“兄弟,我们合个影。”随后又给他穿好衣服,扣好扣子,再用手机合一张影。然后问他:“兄弟,哪张好看?”“哥,拿出精神来,我帮你联系活儿干,再帮你说个媳妇。”以此激发王新应立志脱贫。

初次造访吴仁芬一家,风烛残年的老人、智障的儿子、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余芬格外上心。再次来她家时,余芬带来一个作业本和圆珠笔,手把手地教吴仁芬识字。没过多久,古稀老人和她的儿子周光文,都首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20多年来,她帮助过很多困难群众,其中直接帮扶的26户贫困家庭已经实现脱贫。

她是红军精神的传人,崇拜先烈、家风良好,是新时代的好党员

“二姐从小就崇拜革命先烈,热爱红军,从小在她身上就有红色气质。”余芬的妹妹余小梅说,每年清明节,余芬不是带着家人回老家祭拜地下党革命烈士纪念碑,就是前往太平镇瞻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

余芬曾在作文里写道:“尊敬的烈士们,你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你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牺牲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每年清明,我都会来看你们!”

这么多年,余芬的确做到了!

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斌告诉记者:“几十年自发组织家人学先烈、学红军,跟党走,令人动容。这是她用心服务群众,严肃良好家风,自觉守护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根源。”

余芬从小就懂得感恩和回报。中师毕业在丹桂镇岩湾小学教书时,她就从每月68元的工资中拿出大部分,来垫付贫困生学费、生活费,先后帮助本已打算辍学的15个穷孩子继续上学,其中11人考上大学。

在丹桂镇文化站工作时,她先后联系过普安、正丰、彭云、白良4个贫困村。在县文旅局工作期间,余芬帮扶过龙爪、锅厂和走马等贫困村。早在2006年,她的扶贫事迹就已写入了单位扶贫工作总结。

余芬不仅长期心系扶贫大业,还动员家人扶贫。

“我是医生,余芬每次下乡,都叫我一起去,就是为了义务给村里人看病。每次去,一叠处方一会儿就开完了,老百姓需求量很大。”陈开政告诉记者。

陈开政是古蔺县中医院骨科主任,是县里“骨科一把刀”。几年下来,陈开政已义诊贫困户583人次,减免医疗费25万多元。

余芬的良好家风也在古蔺县传为美谈。

几年前儿子陈喆考入北大时,县城流行办升学宴,但余芬却坚持不办。她曾解释说:“我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要带头响应党的号召,移风易俗,包括自己亲人我们都不宴请,请理解支持!”

为了贫困户能过上好日子,她自己宁愿过苦日子。说起余芬的生活节俭,余小梅泣不成声:“家人为她收拾遗物时看到,床上铺的棉絮是用旧衣服打碎做成的,床单是她一个亲戚多年前给的,沙发上的抱枕是用旧羽绒服做的……”

“余芬早就和我约定,必须廉洁从医,她说她是党员,要监督我。”陈开政说,拒收红包,早就成了两口子默契的约定,哪怕是家庭最困难的时期。

生前,余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离开后,泸州市委追授她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向她学习。(记者蒋作平、董小红、刘坤)

THE END
1.致敬我即将逝去的36岁本命年华三十六,时光轻抚笑颜留,岁月如歌梦悠悠。身为36岁男人,我的容颜不老,心态依旧年轻,特别喜欢小朋友,在外人眼中,神似28周岁,这乃是世人对我目前极佳的赞誉,非常感谢! 这一年以来,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是我生命当中成长最快的一段旅程。不但找到了确切的目标,而且明清了远大志向,更懂得了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一https://www.jianshu.com/p/5bf9944a0ad1
2.痛心!她的生命定格在了36岁(含视频)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 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36岁 当救护车赶到现场时 她手里还紧紧攥着 未张贴完的居委会换届3号通告 △王超冒雪为居家隔离居民送生活物资 1 她是“战疫逆行者” 也是父母眼中的孝顺孩子 刚大学毕业 王超就对母亲说 “妈,我想到社区工作 https://news.sina.cn/2021-01-26/detail-ikftpnny1867182.d.html
3.她用一生为30万人伸冤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36岁今天是张纯如喂AC娘的第71193400位粉丝食 0 香蕉 分享本视频给朋友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享视频到博客或论坛 复制视频地址 手机扫码观看视频 扫一扫手机继续观看 她用一生为30万人伸冤 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36岁 今天是张纯如的生日 纪念用生命揭露日军暴 AC娘的第71193400位粉丝 https://www.acfun.cn/v/ac44178248
4.勇救落水母子生命定格在36岁王龙棺椁回到家乡泰安勇救落水母子 生命定格在36岁 王龙棺椁回到家乡泰安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小洋 山东泰安籍小伙王龙在淄博游玩的时候,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者,自己却不慎溺水身亡。昨天上午,王龙追悼会在淄博举行,追悼会结束后,王龙棺椁在家人的陪伴下返回了家乡泰安宁阳。 编辑:吉玉爱 值班主任:靳学功 编审: 张明http://h5.cbbn.net/folder34/folder35/folder155/2024-05-09/K9t6hsRE9VtmQQ6i.html
5.养鱼的大潘养鱼的大潘 - 为了救人,他被洪水冲走了,生命永远定格在36岁!留下了仅两岁的儿子!#向英雄致敬 #无人与我https://www.kugou.com/mv/5wsaieb/
6.泪别!2020年离我们而去的那些背影消防员陈陆生命最后的故事 他连续奋战96小时 救出了2600多人 但自己的生命 却定格在了2020年7月22日,年仅36岁 余永流 2020年12月1日 贵州省遵义市 汇川区驻村干部余永流 身体突发不适 送医后救治无效去世 生命定格在33岁 他请缨驻村不久后 写给他刚刚满月 http://wap.guchengnews.com/p/123572.html
7.不忍细读!这是缉毒民警的冲锋顺序……世界禁毒日是今天,中国是每一天然而,就在案件处于侦查阶段时 他又接到前往一线抓捕毒贩的任务 在与持枪歹徒殊死搏斗 身负重伤 与毒贩对射 但不幸中弹 经抢救无效 壮烈牺牲 38岁的生命就此定格 2021年的冬天 无数人记住了蔡晓东 那因常年奔波晒得黝黑的面庞 咧开嘴时的洁白牙齿 朴实真诚的笑容 http://news.youth.cn/gn/202206/t20220626_13801282.htm
8.不忍细读!这是缉毒民警的冲锋顺序……世界禁毒日是今天,中国是每然而,就在案件处于侦查阶段时 他又接到前往一线抓捕毒贩的任务 在与持枪歹徒殊死搏斗 身负重伤 与毒贩对射 但不幸中弹 经抢救无效 壮烈牺牲 38岁的生命就此定格 2021年的冬天 无数人记住了蔡晓东 那因常年奔波晒得黝黑的面庞 咧开嘴时的洁白牙齿 朴实真诚的笑容 https://news.ycwb.com/2022-06/26/content_40875967.htm
9.看一次哭一次……那些英雄故事,我想听你讲给我在下游两公里的地方 人们最终找到了陈陆的遗体 他36岁的青春年华 永远定格在了抗洪防汛的第一线 陈陆的妻子是一名公安民警 因工作繁忙,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2020年7月30日 陈陆遗体告别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 他的妻子,含泪敬礼送别丈夫 张超:把生命定格在碧海蓝天 https://www.cac.gov.cn/2021-04/21/c_1620581588713767.htm
10.他们时刻守护着人民,这样的离去让人痛心!参加工作以来,张子权共参与破获毒品案件100余起,一次又一次用生命与毒贩交锋,斩断了一条又一条贩毒通道,摧毁了一个又一个贩毒网络,张子权用生命捍卫着神圣的禁毒事业。 李岭:一心记挂案件 生命定格在抓捕路上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李岭同样用生命在“扫黑除恶”中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2YWrSyA2ycLh7jDAQD9c210402
11.为了保卫油田,信守承诺的他永远“失约”了尹亮曾说:“选择了保卫,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奉献,我不后悔。”虽然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但他用自己的行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油田保卫人的责任与担当。 “门外汉”到“活地图” “抓捕尖兵”以生命护“油” 1985年出生的尹亮,从小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熏陶下长大。当尹亮第一次穿上保卫制服、庄严宣誓的那一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30912/1fc779a3846742ecae8eb9143fd453ab/c.html
12.“2014年度邵阳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谱写新时代正气歌隆回县李桂青:救火英雄生命瞬间的永恒定格 李桂青,男,58岁,隆回县金石桥镇金桥社区8组居民 2014年1月9日凌晨3点左右,金石桥镇金桥社区8组五保户李皇青家因烤火柴堆未及时熄灭而发生火灾。家住附近的李桂青被呼救声惊醒,起来后发现李皇青家浓烟滚滚、火势冲天,顾不得穿好衣服就提着两个铝桶冲了出去。因现场水源http://www.syxwnet.com/p/1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