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阳历、农历、阴历,大家在说到自己生日的时候,经常会傻傻分不清。现在我们普遍将公历等同于阳历,农历等同于阴历。但其实它们四个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公历
公元历的简称,比如2020年12月14日这样的表述指的就是公元历。在清末民国时期进入中国,以地球绕行太阳公转作为依据,一年是365.2422小数点后面是2422,累积四年凑个一称之为闰年,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纪年方式。
阳历
阴历
阴历简称太阴历,太阴就是月亮。庚子年11月初二这样的表述方式指的就是阴历,它是以月亮绕行地球一周一个月为基础进行演算的。初一称为朔月,十五称为望月,一年又分大月和小月,全年354.36天。这阴历比公历、阳历每年少了十几天,每年春节不就无限往前移了吗?怎么我们的春节一会儿比上一年早,一会儿比上一年晚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农历。阴历其实只是民间的说法,真正的太阴历只有在中亚,现在部分国家还在使用。
农历
我们国家用的是农历,也称为阴阳合历。表述方式和阴历是一样的,但因为阴历和公历、阳历每年少了十几天,用不了二三十年,农历的年份就比别人要少一年,我们祖先就用了一个闰月的概念来将阴历、阳历进行了调和。每19年设置七个闰月,这样亏空的200多天就给补上了,从而和太阳历基本保持一致。准确的说,农历是阴历加闰月之后的一个全新体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