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分数的重视,有时候还超出了对自己工资的期待。孩子考了一个好分数,家长喜笑颜开,要啥给啥,若是考了一个比较差的分数,则免不了要批评一番。
孩子考80多分喜极而泣,得知同学分数后脸色一变,哭得更大声
小文得知自己考了80多分的时候,激动地哭了起来,很多人以为小文考得不好,但是,这是小文考得最好的一次了,所以他算是喜极而泣。
小文的爸爸说,小文平时的成绩很一般,也就能够考个六七十分,在班上基本上都排不上名,属于拖后腿的行列。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一家人没少下功夫,课外的辅导和监督都非常地严格。
小文以前特别爱玩游戏,做作业的时候喜欢拖拖拉拉,熬到十一点是常有的事情;做数学题的时候特别粗心,过程是对了,但是计算结果就没对过几回。
经过一家人不断地提醒和强制纠正,小文现在的小毛病改了很多。所以,孩子这一次能够考80多分,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咋考这么好?”小文得知自己考了80多分后,激动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仿佛不相信这是平时自己能够考出来的分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惊喜,比任何礼物都要贵重。
看着孩子激动的脸,小文的爸爸却高兴不起来。在得知孩子考了80几分后,他确实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但他询问过老师后才知道,班上其他同学的分数基本上也都是在八十多分左右,孩子以为自己考得好,实际上和平时考六七十分没有很大的差别。
思前想后,爸爸决定告诉小文这件事,小文听完后脸色一变,哭得更大声了。
听着小文的哭声,爸爸也很无奈,但他不后悔告诉孩子这个事实。
小文为什么哭得更大声?
对于小孩子来说,考得好不仅说明自己是一个努力的好孩子,也是他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笨孩子的方式。但是,当他发现他以为的好,在别人眼里其实是一种平常、甚至不满意的时候,他心里会产生落差感。
所以,小文从高兴到委屈,和爸爸的态度有关,也和对自己努力的怀疑有关。
“唯分数论”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毛病,如果爸爸能够耐心地和小文解释,这八十几分是他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爸爸妈妈都很开心,这件事对小文来说,就依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家长面对孩子的分数,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
1.分数不代表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
很多人误将分数高低等同于聪明与否,将分数高的孩子归为聪明的孩子,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但是,孩子的聪明不一定表现在分数上,也可能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说运动细胞发达、有很高的音乐天赋、绘画技术很新奇等等。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是方向,文化课的分数确实能够说明孩子的思维发展程度,但是却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智力发育程度。
2.分数和努力有时候不一定成正比
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很多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依然苛刻。
比如小文,他努力一学期、一年或者是一个月,也许才提高十几分,爸爸对此也颇不满意。但小文的表现爸爸也确实看在眼里,他的缺点也在慢慢改正,只是在分数上不是那么明显。
孩子的努力不一定体现在分数上,家长应该看到的是孩子在努力过程中的发光点,不要总是用分数来界定努力的结果。
3.分数不等于孩子的将来
好的分数确实能够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社会的发展是多样的,即使没办法去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孩子也有很多机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会的岗位何其多,在百花齐放的时候,没必要盯着一个领域,可以多看看适合孩子的、孩子喜欢的,这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分数不能代表全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避开“唯分数论”。
今日互动话题:你对小文考了八十几分喜极而泣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