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也是普通人,就不用反过来装资本家指责刁难穷人了

原标题:你就是个普通人,别装资本家行吗?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不能剥夺他们原来就没有的东西——马克思

“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工人得到的工资。”

小时候曾经装逼试着读过《资本论》,在看到剩余价值理论时非常困惑。因为马克思表示资本家就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才得以生存,罪大恶极。但我却觉得这没什么可奇怪的。

毕竟如果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怎么赚钱,他是开公司的又不是做慈善的。公司追求的是利润,如果没有这个“剩余价值”,那被剥削的不就是资本家了吗这有什么罪大恶极的,这是人之常情啊。

后来再回忆起当年的想法,总要摇摇头嘲笑自己的无知——工人剥削资本家,亏当初的我想得出来。如果有哪个资本家觉得自己被剥削了,欢迎加入工人阵营,工人阵营的大门为你常打开。

如果回到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会发现那会儿既没有工会,也没有法律真的保护工人的权利,一切都只靠老板自觉。所以当然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双休日,没有法定节假日。工人从早干到晚,工厂里充满了被压榨到畸形的童工。

在一份描述童工的文献中,这样写道: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资本家购买未成年人的劳动力,把童工变成单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使儿童的身心备受摧残,智力荒废。儿童在工资极低、劳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从事沉重、有害健康的劳动,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智力衰退,而且发育畸形、不少人甚至断送了幼小的生命。马克思说:“不列颠工业象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吮吸人血──并且是吮吸儿童的血──才能生存。

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有钱,有地,有资源,甚至有枪有军队。而那时一无所有的工人又凭什么去剥削资本家,只能卑躬屈膝,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一点点生存的权利——而资本家们则可以为所欲为,竭尽全力地压榨工人不多的价值。

历史上的童工

当然我们可以从两种立场解读这件事。

一个是资本家视角:工业革命前你们这些农民被领主剥削时过得比现在还要惨。我给你们工人提供工作的场所,把原来我应该得到的一部分财富让给你们。现在你们提高了生活水平,反而还怪我剥削你们,如此贪得无厌,简直该死。

还有一个是工人视角:我们可以通过各类运动争取自己的权利,如果不抗争,我们就永远过着这种猪狗不如的生活。如果抗争,那我们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可能是平等,富足,安居乐业的生活。

两个视角都有道理,不过是在为自己所在阶级争取利益罢了,可偏偏就有些工人喜欢在精神上装作资本家,尽说些资本家也不容易的话。每天说他们比随意处置我们的封建领主好多了,我们应该体谅他们。你们这些工人,自己不努力工作,养不活自己,居然怪罪环境,活该在社会底层,简直该死。

很难相像一个每天工作16个小时能吃饱饭的工人嘲笑每天工作18个小时吃不饱饭的人是社会底层是一种什么情形。他们甚至可能还觉得是罢工的工人剥削了自己,或者说那些罢工的工人剥削了资本家。所以在别的一些无产阶级者走上街头时,他们和资本家一起攻击工人。

可惜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实发生过的事实。

工人运动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事实上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福利背后,可都流淌着无数弱小的无产者的血。

他们游行,上街,罢工,示威,不向强大屈服。几个世纪的工人运动,终于逼迫既得利益团体放弃掉手中一些利益,把它们让渡给工人阶级。于是我们每天只用工作八小时,妇女有产假,儿童不用工作,周末可以休息两天,工人的工资也大幅度提高。这时那些假装自己是资本家的工人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工人就该用工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精神上把自己当成资本家没用,他们不认。

全世界的统治者都喜欢通过树立外部敌人转移国家内部矛盾,好让那些过得不好的人把愤怒全部发泄到外部的敌人中去。

纳粹时代的德国,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军国主义下的日本,还有如今的朝鲜莫不如是。

特别是二战末期,面对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步步逼近的苏联人,日本军国主义头目东条英机在多个场合提出了“一亿玉碎,本土决战”的说法。训练女人,孩子扛枪上战场,希望牺牲一切捍卫“日本国之精神”,痛击外来侵略者给日本国带来的伤害。

这一行为更是将他们军国政府发动战争的罪责转移得干干净净,事实上比起美国的轰炸,军国政府对日本人的伤害显然要大得多。(原子弹之前。)

接受训练的女孩

幸好在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明智的人,他们明确指出了如果统治者无法给人民以幸福的生活,或者说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他们口中的“祖国”就只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就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

比如马克思就曾经说过:

“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什么他们要废除祖国,废除民族(nationalité)。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原来没有的东西。既然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national)主导阶级,确立为民族(nation),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national),不过这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个意思。。”

在他看来,无产阶级首先得拥有国家,或者至少拥有国家的一部分,无产阶级的利益至少要有一部分和国家利益一致,然后再来和我们说什么爱祖国爱民族。

我既然从来没拥有过这个国家,又怎么谈得上剥夺国家?我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X国人。既然国家从各项制度,到法律,暴力机关都在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服务,那我比起国家,还是更认同我的工人朋友们,无论他们来自英国,德国还是遥远的美国。

在当前时代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切利用民族感情转移矛盾,剥削底层劳工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越来越少,但随着各国民族主义者上台,势必会有抬头的迹象。

那些别说受教育,就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没有的底层人士,你说他们又有什么祖国呢

(更别说国家和政府其实也是两样东西,但是在这里说不合适。)

我国这些年,时常有人会说些有关穷人原罪的问题。类似于穷人好吃懒做,咎由自取之类的观点。比如在号称“中产阶级聚集地”的知乎,有人问出过这么个问题: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努力工作。

我当时的回答是: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很多人看到身边一个两个好吃懒做领闲钱的人就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努力,这是一种既危险又可怕的想法。

一个是因为中国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人甚至连受教育的权利都没有。

且不说许多老一辈人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就说我们这一代,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平均受教育年数为7年,而中国有6亿多的农村人口。

事实上全中国只有3亿人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剩下人的贫穷究竟是懒惰还是一种不幸呢

二个是因为突破阶级壁垒真的很难。

马化腾的岳父是盐田港公司上市董事,97年时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柳传志的父亲是国贸委高层。王石岳父则是广东省副省长。中国这些年大的企业家中,真正完成阶级突破的可能就是百度掌门人李彦宏。

然而李彦宏是北大本科,纽约大学计算机硕士,是万千人中出一个的天才,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中国,如果你能读完高中,参加高考,甚至有机会出国念书,那就是几十分之一的机会。获得这种机会应当对自己的幸运多一分敬意,少一些毫不自知的得意。

他说:“我的财富还要拜以下三点所赐:生在美国,一点幸运基因,以及广泛的兴趣。我和我的孩子都有幸赢得了我所说的“卵巢彩票”(以我为例,上世纪30年代能够出生在美国的几率是30:1,加之作为一名白人男性,我得以规避当时社会许多人不可逾越的障碍)。而生活在这样一个间或产生扭曲结果的市场体系(尽管整体上看这个体系为我们的国家谋得福利),不得不说我的幸运更凸显出来。”

当时巴菲特来参观中国很穷的地区,看到河上做苦力的纤夫,想到:“这些人中间可能会发现下一个比尔盖茨,但是因为出生在这里,可能一辈子都得靠拉船过日子。而我则幸运得多。”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他们上进”呢

他们可能正不得不为了明天的一顿饭,在流水线上做着千篇一律的工作,在黑煤窑里冒着生命危险拉煤,在珠穆朗玛峰上用生命搭成人梯,为前来登山的富豪们运送行李。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实打实的阶级。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或者用杨绛在《老王》一文的结尾说道: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取消福利的话往往都是从一些新兴中产阶级口中说出来,他们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地工作,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终于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开始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者一场大病就能让他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可以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朋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以及不断辛苦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哦,原来我们都是底层。

身为被统治阶级,总要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说话。身为普通工人,却非要把自己当作资本家。先是拼命揭露穷人原罪——“好吃懒做”,“穷凶极恶”,“穷,丑的男人肯定也花心”“弱的人往往喜欢道德绑架”,迅速和底层人民划清界限,然后现在又抛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懒惰,不努力工作”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试图取消他们最后的福利。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仿佛把他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现在没什么事,假装资本家也是晴天,到时候如果真出了什么事,不知道自己该和什么人抱团,那这些精神资本家,在那一刀砍到自己头上之前一定会记得下面这句话:

“灰烬与尘埃为什么要相互憎恨呢?”

再想想你们讨厌的那些个“道德绑架”,“懒惰”,“丑陋”的所谓穷人究竟哪里对不起你们了,如果你们有一点点的不如意,和他们是否有半毛钱关系。他们究竟能妨害到你什么如果没有,那又何必如此卖力地屠戮底层人民。

你们终究不姓赵不是吗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我当时不理解如今深以为然的话:

若要在高耸的坚墙与以卵击石的鸡蛋之间作选择,我永远会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

不仅仅因为鸡蛋脆弱而高墙坚硬出于同情,也不仅仅因为鸡蛋永远不会主动撞向高墙,如果鸡蛋和高墙相撞,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更因为即使你再站在鸡蛋这一边,相撞过后,高墙都不会有任何损害,而如果你站在高墙那一方,鸡蛋真的就只是一枚鸡蛋了。

所以我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鼓吹丛林法则,鼓励底层之间互相倾轧的作品,讨厌任何不由分说揭露穷人,弱者原罪的作品。不论那作品写得多么冠冕堂皇,辞藻多么华丽,有多少人赞同,都只是一把血淋淋的刀。

舆论保护弱者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也是人类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基础。

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更因为我知道我就是那枚鸡蛋。

归根结底,我们都是那枚鸡蛋。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努力了,就是挣不到钱,但总是有人说你没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努力并不等于一定会成功。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如果我们的方法不对,或者是我们的能力不足,那么我们就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方法和思路,以期得到更好的结果。其次,对于那些指责我们为“没用”的人,我们也需要以一种理性和平和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332960369198079&wfr=spider&for=pc
2.你同意“努力就能成功”这个说法吗?成功不能简单复制。即便如此,努力还是不可舍弃的必要条件。即便从没成功过,真正努力过此生无憾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2343081/answer/2744666208
3.佳句赏析“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不如说实现不了的还比较句子欣赏评论: “即使努力也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不如说实现不了的还比较多。但是曾经努力过的事实却足以安慰自己。整个社会对我都很苛刻。所以至少让我自己宽容一下我自己吧。如果大家都对自己更宽容一点的话。大家都变成废柴就没有废柴了。” 原作者:大老师 出处:出自《我https://www.mingyantong.com/ju/719381
4.稻盛和夫: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做年度计划,就要细化成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具体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努力达成。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一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这样,一瞬间、一瞬间都会过得非常充实,就像跨过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5/t20200511_325142.html
5.书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新人在入职第一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绝对不能迟到,也尽量不要请假,这会给上司留下良好的印象。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考察入职第一年的员工时,往往不会将重点放在对方拥有哪种潜力、有多么优秀等方面,而是将重点放在“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他能否做好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上。 https://www.lukou.com/userfeed/14937672
6.15年后,我终于看懂了《奋斗》(奋斗)剧评她那句话我现在还会背,“我努力奋斗,就是为了找到我的身份。”这些年轻人的“奋斗”方式,让人感觉特折腾,像泡腾片放进水里,呲啦呲啦扑腾扑腾。“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都不能等。”这些年轻人的“奋斗”的结果,放今天可能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故事没在让陆涛真正赚了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02102/
7.精读绘本故事《逃家小兔》“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绘本解析: 故事里的小兔可带劲了,看妈妈这样玩,它也想跟妈妈再玩下去,这只小兔,它又要像孙悟空一样变一变,变变变。 小兔子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小兔子为什么变成是高山上的大石头? https://m.xiaohuasheng.cn/blog/f2d747a37b5004a2
8.“努力不一定成功”是真的,“越努力越幸运”确也不假你身边有没有这样子的朋友:当你为一件事情拼尽全力想要去实现时,TA会在身边开启冷嘲热讽的模式“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 或是当你坚持做一件事情很久很久了仍不见效果时,TA“放弃吧,你不会成功的”的声音又会萦绕在你的耳边。 https://www.jianshu.com/p/f6723f1a85d4
9.新媒体kol运营(八大绝技,做好KOL运营!刷屏不是梦)其中,三观正尤为重要,因为有些人前期虽然能跟大家打成一片,但与普通用户吵架时,用自己的影响力、权力去对付网友,对整个APP的影响都不好。四、心机满点,哄好你的KOL1、KOL刚来时,要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便利,2个东西要提前告知:①平台的使用比如说你们的社区怎么用,发什么东西用户会喜欢之类的,要备好一套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29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