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体健康到国家健康——国家健康理论概述》简介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出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论证社会发展,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之不同的是,《国家健康理论》从人们谋生出发,从谋生所需适合谋生的社会条件出发来论证社会发展,认为正是人们对谋生所需的社会条件——谋生环境优越、社会状况良好、适合谋生——的追求,必然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我国传统社会、资本主义和我国传统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诞生的,通过对它们的扬弃即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彰显自己的优越性,能够做到谋生环境优越,社会状况良好,适合谋生,从而微观促进努力和投资,宏观激发社会活力,提高效率,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超常增长、民生的巨大改善就是证明。
《国家健康理论》现已完稿,有兴趣的出版社可以联系本人出版,以飨读者。
02
《从人体健康到国家健康——国家健康理论概述》目录
前言
——新时代需要找到自己的文明动力
——我国特有的价值观
——追寻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文明动力
——改革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中西文化的隐忧
——难以解答的政治哲学难题
——政者正也
——政治生活端正的社会才是健康的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未来改革的方向
——国家健康理论与马克思主义
——《从人体健康到国家——国家健康理论概述》一书的结构
——关于作者
引言
——政治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如同药物,不可过多
——人类国家同人体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国家有生命的证明
——采用国家健康概念而不采用社会健康概念的理论原因
——国家健康问题源于国家有生命
——政治生活应当追求什么政治价值?
——人们需要政治社会提供什么东西?
——政治哲学应当研究国家健康
——西医的科学方法不能用于研究人类国家健康
——国家健康理论是怎样研究国家健康的即国家健康理论的研究方法
二、两种政治哲学
——国家健康理论与价值政治学
——西方政治哲学的价值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价值
——国家健康理论以西方政治哲学和我国传统政治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国家健康理论与西方政治哲学和我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关系
——国家不健康的主客观原因
——国家健康理论能克服价值政治学的软肋
——国家健康理论与中西政治哲学对政治家的要求不一样
第一章中医、西医及其哲学
一、中医、西医的区别
——两种医学——中医和西医
——中、西医师是怎样看病的
——中西医的区别
二、中西医差异的根源在于着眼点的不同所导致的知识不同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什么会存在知识的不同?
——理论的创建要求着眼点的唯一和不变
——着眼点的不同导致西方现代政治哲学派别林立
三、中西哲学的差异
——中西哲学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着眼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着眼点的不同带来观念、思想态度、视野、学问等方面的不同
——观念的不同导致中西哲学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应对方法的不同
——中西哲学的主要特点概括
——中西哲学讲运动和变化的含义是不同的
四、两种哲学的优缺点。
——中西哲学各有所偏
——中西哲学的优缺点决定了各自的适应范围
——西方哲学的优点和缺点
——西方哲学缺陷的证据
——西方哲学的局限性
——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点和缺点
五、中西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当今世界没有完全正确的哲学
——西方哲学长于改造世界
——中国传统哲学长于优化社会
——改造社会与优化社会不能截然分开
六、中西哲学的理论成果
七、中西哲学是认识阶段不同的两种哲学
——认识的两个阶段
——中西哲学应密切合作承担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优化社会的重任
八、中国传统哲学是早熟的哲学。
——认识世界需要先从认识事物开始
——中国传统哲学是早熟的哲学,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文化
——文化早熟的标志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离
九、结论: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认识世界
一、从变化到变易
——中国传统哲学只对与人有关的社会性变化感兴趣
——西方哲学的着眼点限制了研究变化的广度和深度
——变化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变易是指与人有关的社会性变化的总和
——为什么要研究变易而不研究变化
二、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是不能用来研究变易的
——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变易必然要从人性入手
——人性善恶或理性与非理性等特性不能说明人的本性
——抽象研究人性并不能得到人的本性
三、生存环境和人的意志是变易的载体
——人性善恶或理性与非理性均是人们在意志的作用下应对环境的产物
——人为什么需要环境
——什么是意志?
——意志与环境
——环境决定意志的内涵
四、环境的可创造性带来环境的变化
——意志的能动作用能够改造环境
——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人工化环境
——适者生存是环境决定意志的体现
——适者生存法则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方式
——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对意志能动作用的考验
五、人的生存环境和谋生意志是变易产生的原因
——人的生存环境和谋生意志是变易产生的原因
——与人有关的变化其实就是生存环境和谋生意志的变化
——生存环境和谋生意志是沟通中西哲学的桥梁
——为何变易的载体需要有两个
六、人们努力的宏观总和即社会努力的外在效应使变易成为现实
——努力能改变个人环境
——努力在谋生意志的作用下所带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变易成为现实
——国家健康理论为什么不使用劳动概念而采用努力概念呢?
七、什么是变易
——变易的定义
——变易的特点
——社会性生物的存在是变易产生的终极原因
——变易的扩展
第三章影响人类社会环境的几大因素
一、两类性质不同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种环境:自然环境、群体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
二、社会环境与财富分配和权利保障有关
——社会环境如何处决于社会自由
——人们有没有积极自由处决于分配公不公平
——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相对贡献有关
——财富不能都用来分配
——分配会影响情感
三、初民社会
——初民社会的特点是自然环境占绝对支配地位
——初民社会无变易
四、私有制社会的产生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私有制社会产生的前提条件
——观念革命是私有制社会产生的思想条件
——私有制的作用及其运作条件
——财产私有的前提条件
——财产制度和继承制度
——私有制的制度基础
——私有制的弊端
——土地私有制的弊端更大
——剩余产品改变社会经济形态
——从公有制社会到私有制社会的过渡
五、私有制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
——私有制社会问题重重,人类注定要在应对挑战中前行
——私有制社会因财产私有制度必然导致贫富差距
——分配问题源自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扩展
——判断分配不公的理论标准
——正确处理努力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判断分配公不公平的实践标准
——分配不公不应归咎于企业
——分配不公是宏观经济问题
——人们一般认为分配不公可用税收和福利等财富再分配方式来弥补
——对受损行业、受损地区的补贴可消除分配不公
——应当怎样补贴不利行业和不利地区呢?
六、穷人与富人
——贫富差距有促进努力的积极一面
——发挥贫富差距积极作用的条件
——关爱穷人是发挥贫富差距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关爱穷人的制度形式
——贫富差距有穷人与富人之别的消极一面
——穷人与富人关系的中介及其形式
七、社会福利
——贫富之间的斗争及其成果
——社会福利
——推行福利制度的边界条件
——股份制企业有助于减轻穷人的精神伤害
八、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影响
——从政者的权力有被滥用的可能
——腐败对不同阶层的影响各不相同
——弱者的反抗
九、国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国家政策法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腐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变易规律——五行理论
一、个人环境及其变化
——个人环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环境
——环境的不同源于自律和贡献不同(包括继承)
——环境多样性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
——环境改变的条件
——引起环境变化的终极原因是努力
二、环境的宏观总和即为宏观环境
——环境的分类
——不同环境对人们发挥潜能的影响不同
——个人环境的宏观总和即为宏观环境
——理想的宏观环境即理想社会及其实现困境
三、宏观环境的构成
——宏观环境的子环境
——划分人群用宏观子环境比阶级更科学
——宏观子环境有强势子环境与劣势子环境之别
四、宏观环境的变化即变易
——社会的变化不同于宏观环境的变化
——变易源于各宏观子环境的相对强弱变化
——引起宏观子环境人数变化的原因
——宏观子环境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着相互作用
——宏观子环境的数量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五五行及其意义
——宏观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五个子环境其实就是五行
——为何要用金木水火土来表示五行呢?
——五行的当代理解
——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本质就是社会性生物结合体的宏观子环境
六中医五行
——五脏是体内生命共同体的宏观子环境与中医五脏的说法并不矛盾
——五脏的具体含义
——中医各种理论只有借助于体内生命的宏观子环境才能得到圆满的说明
——本节小结
第五章阴阳的政治哲学奥秘
一、阴阳及其理论
——阴阳理论及其发展
——阴阳理论的运用及其误解
——阴阳源于谋生
二、生物谋生的生物学基础
——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生物生存需要谋生
——生物谋生的条件
——生物谋生的生理条件
三、阴阳及其运动
——阴阳的定义
——阴阳概念产生的思维原因
——为何不把生物身体和所处环境同物资一起作为阴的组成部分
——阴阳活动与阴阳运动
——阴阳活动的实质
——阴阳平衡
四、生存与谋生
——阴阳理论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谋生与主观能动性
——阴阳理论与生命科学的异同
——生存与谋生的关系
——非谋生活动及其高级阶段的精神生活
——动物最重要的活动是谋生
五、两种生命规律:生存规律与谋生经济性规律
——生存规律与谋生经济性规律
——谋生经济性规律与生存规律、社会生存规律的关系
——生命现象的复杂性
六、阴阳平衡与结合体健康
——只有社会性生物才有阴阳失衡和阴阳运动
——阴阳平衡与结合体健康
第六章人的阴阳特殊性和生命之气
一、人的阴阳特殊性源于社会性
——人与动物利益阴无论形式还是实质都有区别
——人与动物根本区别在于人有社会性
——社会性的基础是分工谋生所具有的经济性
——人类利益阴的实现方式和改造环境均离不开社会
——人的阴阳特殊性体现出社会性的特点
二、人的阴阳活动特殊性
——利益阴的特殊性
——努力阳的特殊性
——人的阴阳特殊性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三自然性阴阳活动与社会性阴阳活动
——两种阴阳活动
——自然性阴阳活动之生活领域
——自然性阴阳活动之消费环境
——自然性阴阳活动之家庭生活领域
——社会性阴阳活动之谋生领域
——谋生领域是社会性最强的领域
——阴阳活动小结
四气不是物质及其理由
——气
——气不是物质
——国人把气当作物质的深层原因
——智慧与知识(求智与求知)的区别
五、气的定义及其政治哲学含义
——气是生命活力
——气的政治哲学意义
六、气与阴阳的关系和气的分类
——气与阴阳的关系
——气的分类
第七章体内生命是如何结合形成体内生命共同体即人体的
一、人体是一个由众多体内生命结合起来所构成的复合生命体
——生命的基本单位
——体内生命结合形成共同体可与人结合形成社会相参
——组织的分类
——利益性群体和功能性组织的区别
——两种组织对个人的意义
——社会性生物结合成社会的两种方式
——阴的结合和阳的结合
二、个体结合形成社会的条件
——只有社会性生物才能组织起来形成社会
——社会性生物与非社会性生物的区别
——群居性动物与社会性动物的区别
——社会性生物结合成社会需要有结合体
——两种社会性生物结合体
——人类国家和体内生命共同体
三、人与体内生命之间的差异
——人与体内生命的社会性差异
——人类国家与体内生命共同体(人体)的不同根源于人有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
——人类按贡献分配原则的补充
——推行福利制度不能过度
——私有财产是人类国家区别于体内生命共同体的不同之处
四、社会性生物结合成社会所需的环境条件
——谋生环境
——社会性生物的基础环境
——体内生命结合成人体的意义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
五、体内生命阳的结合形成了西医的解剖实体
——人体机能来自于体内生命的努力
——体内生命努力阳的结合形成了西医的解剖实体
——体内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国家在社会分工方面的差异
——努力阳及其生命载体
——人体解剖实体结构与人体机能
——体内生命努力阳的结合目的及其所应遵循的原则
——体内生命努力阳的结合所需的体质条件
——体内生命努力阳的结合所需的环境条件
——结论
六、体内生命应对谋生环境变化导致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
——体内生命是如何应对谋生环境变化的
——疾病的本质在于体内生命谋生环境——营养物质分配——出了问题
——国家治理实践活动证实中医的方法是正确的
第八章中医藏象的奥秘
一、分配不公导致利益性群体的产生
——人类非正式的组织形态也能产生组织性行为
——人类国家与体内生命共同体非正式利益性群体的区别
——分配不公是利益性群体产生的根源
二、人类国家的收入分配
——分配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社会探索用收入调节解决分配问题
——收入调节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调节的度
——调节机制两要素
——提高调节的质量在于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收入调节机制实现的两种方式:实力博弈和自律博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代表与资本主义议员的区别
——利益性群体存在的必然性
三、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形成了利益性群体
——体内生命的两种结合方式
——体内生命可以同时成为功能性组织和利益性群体的成员
——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与努力阳的结合的区别
——体内生命利益阴结合的环境条件
——谋生环境是体内生命共同体提供的
——体内生命所需营养物质随谋生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体内生命营养物质不足或过多的原因
——西医研究营养物质供应正不正常的方法不可取
——中医五脏的物质实体为什么是由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所形成的利益性群体
——利益性体内生命群体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四、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没有可见的物质实体
——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的判断条件
——中医不是体内生命努力阳的结合所形成的物质实体,没有可见的物质实体
——人们弄不清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原理的原因
——五行间生克制化关系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五行间生克制化关系源于物资等利益分配
——利益性群体是体内生命为了维护利益而组建起来的
五、人类现有利益性群体作用有限的原因
——人类现有利益性群体作用有限
——各国消除利益冲突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人类利益分配(主要是收入分配)的两种错误倾向
——人类如何消除利益冲突应向体内生命共同体——人体取经
六、中医独特的人体结构:藏象实体
——体内生命利益阴的结合形成了中医的藏象实体
——藏象实体的实质
——中医五脏不是解剖学上的五个脏器
——西医人体物质观念的错误所在
——解剖人体时为什么发现不了中医藏象实体?
——结论:中医是从人体机能出发来判断体内营养物质供应情况的
第九章中医的营养物质、脏器与疾病
一、独特的中医营养物质
——与西医不同的中医营养物质概念
——中医学人体研究和治疗的方法
——中医为何只有四类营养物质的实践根据
——中医营养物质的特点
二、四种具体的中医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之一:气
——气的运动形式
——气的作用
——气不能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来理解的政治哲学原因
——营养物质之二:血
——气与血的区别
——营养物质之三:精
——营养物质之四:津液
三、中医的脏器
——西医的脏器是如何产生的
——中医的人体五脏
——藏象结构是如何产生的
——五脏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五脏间具有生克制化关系的原因
——五脏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四、人体得病原因初探
——人体得病的两种原因
——体内环境改变会引起外感疾病
——营养物质分配不公会引起内伤疾病
五、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两种致病因素——外感与内伤
——外感热证、寒证疾病形成原因之一
——外感热证、寒证疾病形成原因之二
——外感热证、寒证疾病形成原因之三
——其他外感疾病形成的原因
——治疗外感疾病的总原则
——内伤疾病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疗原则
——中药是怎样治病的
第十章人类国家的两类利益性群体
一、人类国家的显性群体与隐性群体
——人类社会生活的三类组织
——显性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解决不了利益冲突问题
——人类国家除显性群体外,还有隐性群体
二、隐形利益性群体形成机理及其特点
——同气相感及其机理
——隐性群体的形成机理
——隐性群体的特性
——隐性群体的工作机理
——隐性群体与显性群体在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方面的区别
——隐性群体与显性群体的其他区别
——隐性群体的两种活动形式
三、利益失衡是怎样引发社会冲突的
——对利益失衡(主要是收入失衡)的不满会引起抱怨
——体内生命和人在利益失衡时的不同表现
——土地剥削和分配不公产生群体性不良情绪
——收入不理想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心理反应
——人生的两种心态
——应剔除不良情绪中的不公平心态(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社会不良情绪的宣泄
——行为宣泄外在表现为社会冲突
四、利益失衡的社会后果
——人类国家与体内生命共同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自主意识
——判断失衡严重的标准
——收入失衡会导致经济危机
——国家健康取决于收入是否失衡
——解决利益失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五.隐形利益性群体所追求的利益
——隐性群体源于社会处境和利益追求的不同
——利益的多样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低级需求产生收入利益、生存利益和公平利益
——高级需求产生地位利益和声誉利益
——地位利益与声誉利益两种谋生利益的关系
六、五种具体的利益详述
——五种利益之一:生存利益
——五种利益之二:收入利益
——五种利益之三:公平利益
——五种利益之四:地位利益和声誉利益
——五种利益归属于不同的人
——职业声誉享有者或职业地位享有者在收入方面具有优势
——人类国家的声誉利益相当于人体的“神”
——行业、地区、国家间收入失衡表明人们谋生所得收入、地位和声誉等利益都是相对的
第十一章人类国家五藏
一、人类国家的功能性实体
——谋生型领域与生活型领域
——人类谋生和生活的五大领域——五大功能性实体
——人类国家功能性实体的硬件与软件
——人类国家功能性实体的作用
——人类国家功能性实体的五行归属及彼此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人类国家功能性实体具有生克制化关系的原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初探
——人类国家功能性实体之间生克制化的例子
——功能性实体之间只是一种近似的生克制化关系
二、人类国家的利益性实体
——人们对维护利益的需求产生利益性实体
——利益性实体与功能性实体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加入方式和有无可见形体方面
——利益性实体是人们根据所追求的利益不同而组建起来的
——利益性实体的五行归属
——政治金的作用与其构成成分有关
——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政治金规模大且构成具有偏性
——人类国家五藏所主藏的利益
——西方“橄榄型”与“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理论正确吗?
——人类国家与人体两种利益性实体的比较
——收入利益可化为地位利益、生存利益和公平利益
三、人类国家五藏之间生克制化关系的机理
——人类国家五藏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源于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的条件
四、人类国家五藏的生克制化关系
——人类国家五藏的相生关系
——人类国家五藏的相克关系
——人类国家五藏疾病状况下的母子相及关系和相乘与相侮关系
——只有现代社会才有人类国家五藏
——传统国家没有国家五藏的原因在于分工不发达和社会不自由
五、人类国家五藏的作用举例:
——例子一:社会土亢奋
——例子二:环境水亢奋
——国家的病症如何医治
第十二章法治自由与修养自律
一、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领域
——中医对政治研究的启发
——五行在我国古代政治理论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的另类应用
——占星术、相术等方术
——阴阳五行学说可用于研究政治哲学
二、西方研究范式因片面性和微观性而不适合研究政治哲学
——西方政治哲学各政治价值所组成的政治价值体系是一个彼此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西方政治哲学看不到政治价值间的辩证关系
三、中国研究范式因为整体性、宏观性而适合政治哲学研究
——中国研究范式最适合研究政治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能把所有的政治价值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政治价值体系
——政治价值的偏性
四、自由及其意义
——应用阴阳五行研究政治哲学应从自由价值开始
——什么叫“自由”?
——只有人类才有谋生环境优劣、社会状况好坏、适不适合谋生问题即自由问题存在
——自由是社会制度的产物
——自由的意义
——追求自由的终极目的是确保国家健康,做到谋生环境优越,社会状况良好,适合谋生
——自由能提供发展的人文条件
五、实现自由的条件
——自由的限制性条件
——社会实现自由的条件是个人自由不能妨碍他人自由
——国人对自由价值的错误看法
六、人们得到自由的两种方式
——法治是人们得到自由的方式之一
——法治自由受执法经济性或维权经济性的制约而放弃对轻微侵权的追究
——法治自由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等规范的补充
——法治自由的缺陷
——约束自由的规范有可能妨碍自由
——修养是人们得到自由的另一方式
——什么是修养?
——修养的外在表现
——修养的基本原则及修养的两个方面
——修养的标准和目的
——修养的目标是得到良心良知,端正人心,强化自律
——修养的实质就是树立社会思维习性,采用相偶思维
——政治生活不应建立在忠的修养之上,而应建立在恕的修养之上
七、法治与修养
——规制自由的实践产生法治
——追求自律的实践产生修养
——遵纪守法并不等于修养
——规制自由其实就是规制那些修养缺失者或修养不足者即修养不好者的自由
——人们修养好不好、人心正不正、能不能自律在行使自由权利时的区别
——自由和理性的选择在人们修养不好、人心不正、不能自律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有利于公共利益
八、法治自由的内在缺陷
——守法习性因功利算计而难以恒久
——法律都是用于构建秩序的
——法律约束行为所存在的缺陷
——人们没有羞耻感是规范规制自由的最大问题
九现代社会国家自由缺失的原因
——现代社会只有个人法治自由,而无国家法治自由
————国家自由的实现方式——国家修养自律
——当今世界各国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均组织修养不好,思想不正,无法自律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组织修养良好、思想端正、崇尚自律的国家
——自律并不意味着忍气吞声
——国家组织修养不好、思想不正、无法自律的原因
——国家组织修养不好、思想不正、无法自律与主权理论缺陷有关
——国家组织修养不好、思想不正、无法自律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的根源
——真正解决国际冲突、确保世界永久和平的理想办法是走向一统,实现人类社会的统一
十、修养可弥补法治自由的缺陷
——法治自由的固有缺陷必须用修养来弥补
——为什么修养能约束个人行为?
——西方社会规制自由、约束行为的方法产生了法治自由的概念
——为什么西方文化没有自律概念?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自由概念?
十一、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在于人们修养好不好、人心正不正、能不能自律
——人的社会化与文明化
——文明与野蛮的区别不在于生活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修养好不好、人心正不正、能不能自律十二、自由的三种实现方式——法治自由、修养自律(礼治自由)和法治修养自由
——自由的实现方式
——法治自由(守法自由)
——修养自律(礼治自由)
——修养自律与法治自由的优缺点
——法治修养自由
第十三章政治价值的阴阳五行属性
一、自由~自律架构
——自由和自律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自由~自律架构
——自由~自律架构的意义
——自由是个人对社会的要求,自律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自由和自律对不同阶层人们的重要性不同
——不同阶层享有的自由不同
——下层民众的自由取决于上层人士的自律
——自由和自律对个人的重要性随处境不同而不同
——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上层人士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全自由
——规制自由的条件
二、其他政治价值架构:
1、效率~公平架构
——效率是个人对社会的要求,公平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公平和效率对不同阶层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2、个人~社会架构
——个人观念是个人对社会的要求,社会观念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社会观念和个人观念对不同阶层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3、秩序~和谐架构
——秩序是个人对社会的要求,和谐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秩序与和谐对不同阶层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4、法治(守法)~修养架构
——法治是个人对社会的要求,修养是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法治和修养对不同阶层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三、政治价值架构的五行属性
——政治价值架构的社会意义
——政治价值架构的五行分类
——自由~自律架构属木
——效率~公平架构属火
——个人~社会架构属土
——秩序~和谐架构属金
——法治(守法)~修养架构属水
四、政治价值五行如何决定着国家五藏的状况
——国家五藏与政治价值五行之间的关系
——文化木发达是自由和自律发展过度(过强)的结果
——经济火发达是效率和公平发展过度(过强)的结果
——社会土发达是个人观念发达和社会观念衰弱的结果
——政治金发达是秩序与和谐发达或衰弱的结果,而政治金衰弱则是秩序与和谐平衡发展的结果
——环境水发达是法治和修养发展过度(过强)的结果
五、政治价值阴五行体系与政治价值阳五行体系
——政治价值阴五行体系与政治价值阳五行体系的产生
——法治自由与修养自律是阴阳关系
——政治价值阴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
——政治价值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
——相生关系失常的母子相及和相克关系失常的相乘与相侮
第十四章国家病理分析
一、国家衰败的直接原因
——社会活力与财富多寡成正比
——国家健康与社会努力有关
——社会努力与自由有关
——国家健康与自由有关
二、国家健康的标准
——政治价值阴五行和政治价值阳五行平衡的国家才是健康的国家
——阴虚国家就是不讲究自由的修养国家,而阳虚国家则是不讲究自律的法治国家
——只有当今中国才是相对健康的国家
——包括美国在内的自由民主国家都是阳虚国家
——政治价值阴五行、阳五行都缺乏的国家是衰败国家
——国家健康标准其实也是文明健康标准
三、阴虚国家
——四种国家形态及其对应的文明形态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是阴虚国家,所对应的是阴虚文明
——为什么说我国传统社会是注重修养、讲究自律的国家?
——专制修养国家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正式形成的
——为什么不能把阴虚文明的开端定为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
四、阴虚国家症状及其表现
——阴虚国家的症状:担忧活力过强、财富过多——怕热
——阴虚国家得病的原因之一:分配不公
——阴虚国家得病的原因之二:土地剥削
——阴虚国家得病的原因之三:好逸恶劳
——阴虚国家得病的原因之四:阴虚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阳虚
——阴虚国家丧失修养、失去良心良知、不能自律是从上层社会开始的
——阴虚国家衰败的制度原因
——阴虚怕热实例——癸酉之变
五、阳虚国家的症状及其表现
——阳虚国家的症状:担忧活力不足,财富过少——怕冷
——阳虚国家怕冷的原因
——阳虚国家秩序同生活水平成正比
——阳虚国家因收入失衡和土地剥削同样也会怕热,形成阴阳双虚
——阳虚国家怕热的原因之二:好逸恶劳
——好逸恶劳是社会不良情绪的渊薮
——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阴阳双虚怕热的具体表现
六、阴虚国家和阳虚国家比较
——国家是如何衰败的
——阳虚国家怕冷和阴虚国家怕热的客观根据
——合伙企业也有健康与不健康的阳虚、阴虚之分
——阴虚国家重拾活力较易,阳虚国家较难
——蛮族入侵对阳虚国家和阴虚国家所带来的结果不同
——阴虚国家规模相对巨大,而阳虚国家规模相对较小
七、阴虚国家运转特点
——官民关系如何是阴虚国家修养状况的指示器
——阴虚国家衰败之后是怎样重拾活力的
——我国传统社会为何跳不出一治一乱之循环怪圈的原因
——中国历代政权为何会陷入历史周期律
——我国传统社会不能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原因
——我国传统社会为何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八、阳虚国家运转特点
——阳虚国家重拾活力的三大条件
——当今非西方阳虚国家为什么难以崛起
——非西方国家是如何崛起的
——西方社会为何会有文化的衰亡
九、国家兴衰原因——阴虚、阳虚得病机制初探
——政治价值对社会的作用随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社会努力下降与政治价值缺失有关
——不同的社会条件需要不同的政治价值支撑
——国家衰败两大原因
十、当今中国为什么是一个相对健康的国度
——中国人修养良好、人心端正、严于律己的证据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注重修养、讲求自律
——当今中国国家健康却不完美
——中国国家基本健康得益于以政治价值阴五行体系弥补政治价值阳五行体系的缺陷
第十五章从阴虚国家到健康国家
一、初民社会的修养
——修养自律与法治自由两条道路的抉择
——修养自律是任何民族早期初民社会都有的现象
——初民社会人们修养良好的原因
——初民社会的修养是有缺陷的
二、修养的丧失是政治社会出现的原因
——修养的丧失(实为感情的丧失)是私有制产生、出现私有制社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