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印度洋与中国政策——目标:2049(全文发布)学者观点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3]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JohnSpykman,1893~1943年),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被称为“围堵政策之教父”。他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之一,曾在耶鲁大学国际研究所任职。他教学重点放在地缘政治学,提出“边缘地带”理论。49岁死于癌症。

[4][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页。

[5]“世界历史”,黑格尔术语,是指一个建立在工商业基础上开放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工业文明以前的历史在他看来只是“历史”,即处于“非历史的、没有开发的精神”阶段的历史,是“非历史的历史”。他以非洲为例说:“我们对于阿非利加洲正确认识的,仍是那个‘非历史的、没有开发的精神’,它还包含在单纯自然的状态之内,可是在这里只能算做在世界历史的门限上面。”(参阅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世纪出版社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2页)马克思借用黑格尔概念将前者向后者的转变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

[6][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译者引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9页。

[7]斯潘塞·威尔金森(SpencerWilkinson),1903年任《祖国的需要》杂志主编,后担任牛津大学地理委员会委员。

[8][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4页。

[9][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0页。

[10]“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16页。

[11]“为景山学校题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12]《诗经·大雅·荡》,载袁愈荌译、唐莫荛注:《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5页。

[13]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页。

[14]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页。

[15]毛泽东非常重视秦王嬴政的这一贡献。1964年,毛泽东会见外宾时说,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1973年他在写给郭沫若的《读〈封建论〉》一诗中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薜泽石:《听毛泽东讲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7、83页。

[16][西汉]司马迁:《货殖列传》。

[17][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8~89页。

[18][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19][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20][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页。

[21][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38页。

[2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23]“心脏地带”,地缘政治开山学者哈·麦金德的术语。麦金德把欧亚大陆称为世界岛,从东欧到中西伯利亚的中部地区为心脏地带,其外围则依距离的远近分为两个新月形地带:一是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国;二是外新月形地带,指欧亚大陆以外的大陆和海岛,包括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他的中心论点是:心脏地带是世界政治的枢纽区,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远离海洋,几乎与世隔绝,海权国家的势力无法进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垒。在历史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机动性强大的游牧民族曾多次向外征服边缘地区,给周围的文明带来极大威胁。有时麦金德也用“大陆心脏地带”或“地理枢纽”来表述。参阅[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8~71页。

[24][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14页。

[25]转引自[南]米洛凡??杰拉斯著,赵洵、林英译:《同斯大林谈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6页。这段谈话在季米特洛夫当天的日记中也有记录,参见[保]季米特洛夫著,马细谱等译:《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453页。

[26][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27]“彼得一世遗嘱”,转引自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28]《拿破仑文选·下卷》(陈太先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页。

[29]《拿破仑文选·下卷》(陈太先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41页。

[30]即能为作战军队提供给养的地区。——原注。

[31][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11页。

[32]黎凡特(Levant)是一个不精确的历史地理名称,指的是中东托罗斯山脉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一大片地区。

[33][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34][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241页。

[35][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36][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37][苏]费·丘耶夫著,王南枝等译:《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6页。

[38]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39]转引自[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40][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41]转引自JawaharlalNehru:TheDiscovryofIndia.TeenMurtiHouse.1999,p.438.

[42][美]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92~93页。

[43][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60页。

[44][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23~224页。

[45][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

[46][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7页。

[47]刘禹锡:《竹枝词》

[49]《地中海峰会正式启动“地中海联盟”计划》

[50]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1]转引自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53]安息帝国,亦称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224年),是亚洲西部的伊朗高原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王国。安息帝国坐落在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之间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上,使帝国成为了商贸中心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历史上,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时常爆发冲突。公元前53年安息人在卡雷战役彻底击败克拉苏统领的罗马军队。后经过多次冲突,罗马人东进的势头大体在此遏止。

[54][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8页。

[55]曾任印度总督的寇松称:“没有印度就没有大英帝国”。转引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62页。

[56]1803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再次爆发战争,拿破仑计划进军英国本土,为牵制住强大的英国海军,拿破仑派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与英国海军周旋。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战斗持续5小时,法西联合舰队遭受决定性打击,主帅维尔纳夫以及21艘战舰被俘,但英军主帅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也在战斗中阵亡。此役确定英国随后百余年海洋霸权的地位。

[57]据《维基百科》,中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英语可译成MiddleAsia)是指历史上曾经为俄罗斯所统治的位于亚洲中部的非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后者(英语可译成CentralAsia)范围较为广泛,即指亚洲中部地区而不论这些地区是否曾受俄罗斯统治。笔者一般遵守狭义定义,但在涉及到中亚五国至波斯湾一线地缘政治论述时,笔者则采广义定义。

[5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168页。

[59]尼克松著,常铮译:《真正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1~12页。

[60][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4页。

[61][印]贾瓦拉哈尔·尼赫鲁(JawaharlalNehru):《印度的发现》(TheDiscoveryofIndia)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57页。

[62][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引言》,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页。

[63][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4页。

[64]转引自[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65]转引自[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66]转引自[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67]转引自[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68]转引自[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69][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6页。

[70][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71]蛮子,系对中国南宋王朝的蔑称。

[72][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1页。

[73][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5页。

[74][唐]李白:《蜀道难》,俞平伯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8页。

[75][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5页。

[76]潘尼迦(KavalamMadhavaPanikkar,1895~1963年)曾于1948~1952年任印度驻中华民国大使、印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大使;1952至1953年任驻埃及大使,1956年至1959年任驻法国大使。

[77]潘尼迦著,德隆等译:《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2页。

[78]潘尼迦著,德隆等译:《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1页。

[79]潘尼迦著,德隆等译:《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7~88页。

[80]潘尼迦著,德隆等译:《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7页。

[81]潘尼迦著,德隆等译:《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9页。

[82]潘尼迦著,德隆等译:《印度和印度洋——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83-84页。

[83]在1948年至1949年期间,潘尼迦是印度驻中华民国的大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蒋介石逃往广州前通知各国使节撤往广州时,印度大使潘尼迦拒绝撤走。这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尼赫鲁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随后,中印两国正式建交,潘尼迦便顺理成章地担任了印度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使,任期从1950年至1952年。虽然是短短的两年,但这是中印建交的最初阶段,为中印关系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4]JaswantSingh,DefendingIndia.Bangalore,MacmillanPressLtd.﹐1999,pp.265-267.

[85]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对麦金德“心脏地”“边缘地”理论作了介绍并认为有“部分真理”。他写道:“地理政治学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主义者的支柱。它那‘核心地’和‘边缘地’的谰言也被认为可以阐明民族盛衰的神秘了。这学说发源于英国(也许是苏格兰?),后来成为给纳粹引路的明灯,满足了他们独霸世界的迷梦和野心,而又把他们引到了大灾大难。部分的真理有时会比虚妄更为危险;这时的真理是会使人昧于眼前的现实。后来在德国发展的H.J.麦金德的地理政治学理论是建筑在认为文明都发展于沿着海洋边缘的大陆(欧洲和亚洲),而这些边缘地带都必须防守使其免于从‘核心地’来的侵略者的压力,而这里所指的核心地就是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控制了这个‘核心地’就意味着统治全世界。然而文明已经不再局限于海洋的边缘了,而且它的范围和内容也有变为普遍的趋向。美洲的成长更不能与这欧亚核心地统治全世界的学说相适合。况且空中威力所带来的新因素也已经推翻了海上威力和陆地威力的均势。”参见[印]贾瓦拉哈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TheDiscoveryofIndia)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716~717页。

[86]亚齐(Aceh)是印度尼西亚最西部的一个省,面积5.7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其中穆斯林人口占90%。1959年,印尼政府曾颁布一项法令,宣布亚齐为在宗教、传统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拥有广泛自治权的特区。

[87]1976年12月,一些反政府人士开始利用亚齐经济凋敝、人们生活贫困等因素,与中央政府进行武装对抗,并成立了“自由亚齐运动”,要求在亚齐成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印尼历届政府都坚决反对亚齐独立,并对其武装进行军事打击。2005年8月印尼政府和亚齐分离主义人士,在芬兰达成和议,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12月,印尼军方大抵完成撤军,结束近30年的流血冲突,和平露出曙光。2006年7月11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了《亚齐自治法》,赋予亚齐省地方政府更大的自治权。

[88]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89]威灵顿〔威灵顿(1769~1852)〕英国元帅,第一任威灵顿公爵,反拿破仑战争中的联盟军统帅之一,以指挥滑铁卢战役闻名于世。

[90]克莱门斯·梅特涅(KlemensWenzelvonMetternich,1773年~1859年)是十九世纪出色的奥地利外交家,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1809~1848),首相(1821~1848)。1814年10月,拿破仑被打败后,梅特涅主持维也纳会议(CongressofVienna,1814-1815)并成为战后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设计者。1859年6月11日卒于维也纳。

[91]参见梁之彦、曾景忠选编:《蒋经国自述》,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92][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8页。

[93]亚洲共计49国,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欧洲45国,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根据黄秀莲、沈文轩主编《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提供的资料统计。

[94][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0页。

[95][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6~107页。

[96][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122页。

[97]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217页。

[98]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99]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219页。

[100]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101]尼古拉斯·斯派克曼(NicholasJohnSpykman,1893~1943年),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美国外交政策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之一,将东欧政治思想带入美国。曾在耶鲁大学国际研究所任职。他教学的重点放在地缘政治学上。49岁死于癌症。

[102][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8页。

[103][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3页。

[104][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12页。

[105]转引自[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

[106][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译:《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版,第23页。

[107][意]但丁(1265年~1321年),意大利中世纪诗人,出身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担任过佛罗伦萨最高行政长官,后因政治因素被当局流放,终生再未回到佛罗伦萨。也正是这种经历,使他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代表作品《神曲》,该书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并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但丁、莎士比亚与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巨匠。

[108][意]阿利盖利?但丁著,朱虹译:《论世界帝国》,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页。

[109][英]阿诺德·汤因比著,[英]D.C.萨默维尔编,郭小凌等译:《历史研究》下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61页。

[110][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111]《“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雷洁琼访谈录》,载《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第108页。

[112]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49~950页。

[11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3页。

[114][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译:《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版,第23页。

[115]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11年版,第1491页。

[116]《越南眼中的中美抉择:天堂很远中国却很近》,

[118]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可参见张文木著:《印度国家发展及其潜力评估——与中国比较》,科学技术出文献版社,2005年版。

[119]印度教育部:《印度国际报告》,第3卷“经济结构和活动”,第502~521页。转引自孙培均等:《印度垄断财团》,时事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44~45页。

[121]《垄断调查委员会1965年报告》,转引自孙培均等:《印度垄断财团》,时事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47页。

[122]董志凯主编:《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123]1936年4月印度国大党在勒克瑙召开的第四十届年会上提出了一项土地纲领,认为“国家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是农民惊人的贫穷、失业和债务,这些基本上是由于过时的和压迫的地权制度和田赋制度,而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又加剧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必然包括清除英帝国主义的剥削、彻底改变地权和田赋制度,以及国家承认有向农村失业群众提供工作的义务。”1945年9月、11月,国大党国家计划委员会先后开会讨论土地问题,还提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合作社”和“取消国家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各类中间人地主”的土改方针,指出:“必须组织合作社来耕种开垦的荒地和由国家征收的其他土地,并在各地鼓励组织其他形式的合作农业;不承认国家和耕种者之间的各种中间人地主,他们的各种权利以及土地财产所有权被付与必要的令人满意的偿金以后由国家征收;在现有田赋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对来自土地的高收入征收累进税,对实际的小耕种者适当减轻田赋负担。”转引自黄思骏著:《印度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284页。

[124]“土地改革计划开始具有雷鸣般的热情,但是,这个热情的活力很快就消失了,土地改革的执行变成了没精打采的事情。”鲁达尔?达特、K.P.M.桑达拉姆著,雷启准等译:《印度经济》(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125]这里需说明的是,我们平常只注意中国国土陆地面积大于印度,但没有注意到印度的土地大部分都适于居住和耕种,印度居民可以比较均衡地散居于印度各地。而中国则有近1/3的土地面积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带。这些地带人类生存条件差,可耕地和居民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东中部地区。不仅如此,中国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耕地面积锐减的同时,人口也在增长,这更加重了耕地资源的短缺。2001年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土地面积13.5%,而同期印度则达54.4%(据《国际统计年鉴》(2004)第30页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笔者从印度北方德里到印度最南端喀拉拉邦考察,一路上,城市少见十几层高楼,农村则少见像中国这么密集的村庄。

[127]2000年间笔者去印度进行考察,看到印度政府许多重大有益的政策,即使是极简单的事情如计划生育、汽车排气标准、增减工资福利、街道摆摊等,都在一次次讨论和游行中不了了之。相反1998年印度核试验的决策,据悉,却是在只有极少数政治家知道的情况下成功实现的。

[128]“根据上世纪英国对印政策的经验,从宗教和地理上分裂印度将是本世纪的世界霸主最有可能的选择。如果说当年英国人肢解的是印度西北部的话,那么,将来世界霸权国家则最有可能从印度南部下手。从地缘战略需求看,对世界霸权国家最有利的是将印度的版图限制在北纬15度以北即泰米尔纳德邦以北地区,将印度的有效国力限制在北纬20度以北即孟买以北,尤其是东北部地区。印度在世界霸权国家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仅限于用它阻止中国力量进入印度洋及从西南方向拖住中国向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发展。”张文木著:《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47页。

[129]张文木著:《印度国家发展及其潜力评估——与中国比较》,科学技术出文献版社,2005年版,第96~98页。

[130][西汉]董仲舒:“是故古之人物而书文,心止於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苏舆撰、钟哲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6页。

[13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此后,欧洲大陆从一个至少名义还在“神圣罗马帝国”法统下的国家变成几十个拥有对等主权且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对等主权共存的形式破坏了欧洲至少是形式上的统一性,并使欧洲实质性地陷入碎片化时代。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制度性原因。

[132]转引自[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4页。

[133][英]汤因比主编,郑玉质、关仪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1~1164页。

[135]《罗斯福传》的作者加拿大籍的康拉德?布莱克曾对美国的“旨在德国清除纳粹余孽的解放其工业化的激进计划”的实质一语中的,他说:“实施这个计划等于把7000万德国人全都变成牧羊人,苹果园主和家禽饲养员。”[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136][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137]“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6年1月3日23时)”,参见[俄]A.M.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等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138]“日本将被许维持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准许。”《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76页。

[139]米洛凡??杰拉斯,1911年6月12日生,1932年参加南共,同年被捕坐牢。1935年被释放。1937年被选为中央委员,1948年任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中央执行局书记,1953年初任南斯拉夫副总统,同年末任联邦人民议会主席。1954年3月被开除出党,1955年被判处18个月的监禁,监外执行,1956年10月29日因赞同匈牙利事件而被判处三年徒刑,1961年1月被释放,三个月过后,因发表《同斯大林谈话》一书获罪而被关进监狱,1966年出狱。

[140][南]米洛凡??杰拉斯著,赵洵、林英译:《同斯大林谈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141][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9页。

[142]“斯大林与丘吉尔的会谈记录”(1943年11月30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页。

[143][俄]奥·阿·勒热舍夫斯基编,王仲宣、齐仲、高春兴译:《斯大林和丘吉尔(1941~1945)》,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

[144]引自“斯大林与罗斯福的会谈记录”(1943年11月28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145]转引自JawaharlalNehru:TheDiscoveryofIndia,TeenMurtiHouse,1999,p.438.

[146]〔英〕温斯顿?丘吉尔著,魏群、高虹译:《丘吉尔文集——二战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6页。

[147][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148][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149][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150][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151]孔华润(WarrenI.Cohen)主编,王琛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152]瓦列金·别列什科夫著,薛福岐译:《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153][英]伊恩·格雷著,张志明等译:《斯大林——历史人物》,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477页。

[154][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347页。

[155]参阅“斯大林与罗斯福的会谈记录”(1943年11月28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403页。

[156]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页。

[157][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158]讲话内容摘自《美国总统罗斯福同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的会议记录》(1939年1月31日),李巨廉、王斯德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1937.7~1939.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450页。

[159][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32页。

[160]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2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29页。

[161][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6页。

[162]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是苏美英三国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条件的秘密协定。1945年2月4~11日,面临希特勒德国即将崩溃,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F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就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等重大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和谅解。2月11日,三国首脑就远东问题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①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②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所丧失的权益须予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东北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参阅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68页。

[164]岳飞:《满江红》

[165]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法国文学家。1849年8月21日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和平大会上,雨果发表演说表示“总有一天人们会看到,两个巨型组织,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合众国,会越过大西洋握起手来”。转引自惠一鸣著《欧洲联盟发展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166]《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67]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5页。

[168]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0~2011)》,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6页。

[169][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12页。

[171]上古史在欧洲一般是指最早国家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历史。

[172]中亚帝国,比如古代的波斯帝国(前550~前330)、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前323年,笔者认为,它本质上是欧洲人建立的中亚帝国,是希腊人对波斯帝国西扩的逆推和重演,这与后来的沙俄帝国是对蒙古人西扩的逆推和重演一样)、安息(公元前249~226)、贵霜帝国(公元1世纪至5世纪)、阿拉伯帝国(公元7世纪至11世纪)和蒙古帝国(12~13世纪)等。

[173]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并占领了德里,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意为“蒙古人的帝国”,因为巴卑尔的血统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

[174]“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lamicStateofIraqandalShams,缩写为ISIS)是一个基地组织下属的极端组织,其前身是2006年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alShams”的意思是“大叙利亚”,即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ISIS组织的目标消除在一战结束后,由温斯顿·丘吉尔所创建的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也称“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

[176]参阅张文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3期。收入张文木专著《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99页。

[177]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部。曹操多次告诫下属:“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放传》引《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178][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2~13页。

[179]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

[180]河内,越南首府。

[181][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93页。

[183]司马迁:《六国年表第三》,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史记》(第一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48页。

[184][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页。

[185][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译者引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页。

[186]张文木著:《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页。

[187][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28页。

[188]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2页。

[189]1838年,英国以阿富汗拒绝和英缔结反对波斯和沙俄的同盟为借口,入侵阿富汗。次年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1793-1863)弃都北逃。8月英军攻陷喀布尔,立舒加(1816-1845)为王,此后,阿富汗人展开游击战争,迫使英国于1841年12月签订撤军条约;次年英军复克喀布尔,再遭重创后彻底退出阿富汗。1878年11月英国以阿富汗拒绝接受其保护而投靠俄国为借口,二次出兵阿富汗,迫使阿富汗于次年5月与之签订《甘达马克条约》,9月阿富汗人民起义并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英军于1881年退出阿富汗。1919年阿富汗国王阿马努拉即位后,致信英印总督,要求废除英国的外交控制权,英国拒绝并于同年5月出兵阿富汗,阿人民奋起反抗。8月双方缔结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1979年12月苏联因不满阿富汗阿明政权,出兵阿富汗并占领喀布尔。在阿富汗人民的激烈反抗下,1986年7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被迫宣布从阿分批撤军。

[190][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6~87页。

[191][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7页。

[192][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1页。

[193]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1910~1993年),1910年出生于英格兰,毕业于牛津大学,1948年成为美国公民。1949年至1967年,执教于密歇根大学。1967年,执教于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直至退休。

[194]转引自[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2页。

[195][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2页。

[196][南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第三》,《中国兵书集成》(第7册),辽宁书社、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197]《孟子·卷四·公孙丑下》

[198]战国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汉书·食货志》,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食货志上》(第一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88页。)陈文华先生说:这五口之家如果按照《周礼·小司徒》的标准,只能分到“下地”,因此,这则这应该是当时最低水平,根据吴慧先生《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的计算,这“亩一石半”合今一市亩205.8市斤;由此结论:“西周每个劳动力可耕18.63市亩地,则最后可以生产3834市斤粮食(粟)。”(杜青林、孙政才主编,陈文华著:《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61页。)

[19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稻亩产首破1000公斤》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200]“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载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九六三年五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201]“由于我们在1904年整个一年和1905年战场上遭到节节惨败,所以德拉戈米夫将军就编了一则挖苦的笑话,后来在俄国各地传开了。他说:我们总想用圣像去打日本人,他们却用炮弹和炸弹来揍我们;我们用圣像来对付他们,他们用子弹对付我们。”参见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著,张开译:《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维特伯爵的回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38页。

[20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203][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1页。

[204][法]鲁保罗著,耿昇译:《西域的历史与文明》,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页。

[205][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载沙灵娜译注:《宋词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206]保罗?肯尼迪著,蒋葆英译:《大国的兴衰》,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07]马克思,恩格斯:《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88页。

[208]转引自[美]保罗?肯尼迪(PaolKennedy)著,王保存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96~97页。

[209]帕姆·杜德(R.PalmeDutt)著,苏仲颜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TheCrisisofBritainandtheBritish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8~9页。

[210]帕姆·杜德(R.PalmeDutt)著,苏仲颜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TheCrisisofBritainandtheBritish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8页。

[211]帕姆·杜德(R.PalmeDutt)著,苏仲颜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TheCrisisofBritainandtheBritish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68页。

[212]转引自帕姆·杜德(R.PalmeDutt)著,苏仲颜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TheCrisisofBritainandtheBritish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60页。

[213]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页。

[214]《盖茨声称美不会遏制中国发展警告中国“别学苏联”》

[215][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16]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歌词。

[217]此事参见张岱云等译:《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534~535页。

[2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

[220][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王玫著:《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21]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3页。

[223]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进攻鄂州、察塔儿进攻两淮及兀良哈台进攻云南,自己则领兵往四川。1259年2月,蒙哥大汗亲自率领4万军队到钓鱼城下,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坚严辞拒绝并杀了使者,蒙哥开始进攻钓鱼城,然而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大将汪德臣战死,蒙哥更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蒙古军因此撤退。直至1279年,在守将王立带领下钓鱼城军民投降,正式结束钓鱼城之战36年抵抗历史。

[224]西伯利亚大铁路(Trans-SiberianRailway)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自莫斯科,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长9,33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从1891年起,这条铁路从东西两端同时开工,于1916年全线通车。

[225]伊朗高原(英文:Iranianplateau,又称Persianplateau)是亚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带,亦是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伊朗高原由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开始,一直向东延伸,包括现今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

[226]“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为兴都库什山(HinduKush)的主峰蒂里奇米尔峰(TirichMir)海拔(7690米)。

[227][法]鲁保罗著,耿昇译:《西域的历史与文明》,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228]公元前129年,位于小亚细亚的拍加马王国起义,罗马镇压后将其划入罗马行省。公元前124年,塞人与安息(帕提亚)冲突,安息王败死。安息向西败西徐亚人,西北败亚美尼亚人,与罗马缔订和约;同年中国张骞副使至安息,安息王以两万骑迎中国使者。

[229][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3页。

[230][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5页。

[231]“中印边界冲突中,军事后勤条件对印度有利,因为喜马拉雅山离中国的力量中心过于遥远。”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00页。

[232]1962年1月12日,毛泽东会见日本社会党由顾问铃木茂三郎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时说:“遵义会议时,凯丰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去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么照书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1965年8月5日,毛泽东在接见印尼共产党主席艾地率领的代表团,在被问到在打仗之前是否看过军事著作时,毛泽东回答说:“一本也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我看过,《孙子兵法》没有看过。打过仗以后,那是到了西北之后,为了总结经验,看了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军事书。书是靠不住的,主要是要创造自己的经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18页。)

[233]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南部,自西向东流,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马克思说:“只要看一眼欧洲地图,就会在黑海西岸看到多瑙河的河口,正是这条发源于欧洲心脏的河,可以说是天然形成的一条通往亚洲的大道。正对面,在黑海东岸,自库班河以南,高加索山脉从黑海东南伸向里海,绵延约700英里,把欧亚洲分开。”“谁掌握多瑙河口,谁就掌握了多瑙河,控制了通往亚洲的大道,同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瑞士、德国、匈牙利、土耳其的贸易,首先是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的贸易。如果他还掌握了高加索,黑海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而要关闭黑海的门户,只要把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拿过来就行了。占领了高加索山脉就可以直接控制特拉佩宗特,并通过在里海的统治地位直接控制波斯的北方沿海地带。”马克思:“帕麦斯顿勋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页。

[234][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235][清]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七》,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206~5238页。

[236][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5页。

[237]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238]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239]毛泽东:《战争准备要放在两个可能上》(1965年10月10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28页。

[240]毛泽东:《要很好地分析敌人怎样进攻我们怎样对付》(1962年10月5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241]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军委确定,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在北方一些地区要立足于顶住敌人,在南方一些地区则诱敌深入,把敌人放进来打。这一思想后来被概括为“北顶南放”。

[242]毛泽东:《敌人很可能是中间突破》(1964年9月14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65页。

[2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244]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245]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计划建设的一条铁路线,最初计划从成都起,经内江、重庆、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奉节、秭归、宜昌、至汉口,全长3000公里。此条线最终未能全部建成,只建成了西段的成渝铁路。

[246]毛泽东:《在听取西南三线建设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64年11月26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277页。

[247]1935年2月7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我军改为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的方针给各军团的指示》,指出:“根据目前情况,我野战军原定渡河计划已不可能实现。现党中央及军委决定,我野战军应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2月16日,党中央与军委发出《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指示:“由于川滇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在长江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与中革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创立根据地。”引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83、490页。

[2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249]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国与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联军,介入这场战争。

[250]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54页。

[251]1644年4月9日,“李自成决定亲自出征,4月13日黎明,李自成与刘宗敏、李过率兵五万,从北京出发,随行的有明朝太子及二王。”樊树志著:《崇祯传》,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6页

[252]“三韩”是指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后4世纪左右存在于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即马韩,辰韩和弁韩,后亦指朝鲜半岛。

[253]《名人名家抗战诗词选(1932年5月~1945年9月),《党的文献》2005年,第5期。

[254]1951年4月他在游十三陵时赞扬说,明成祖“敢在北京建城,敢把自己的陵墓放在这里,不怕蒙古人的铁骑,是个有胆识的人”。见盛巽昌、欧薇薇、盛仰红:《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25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25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02页。

[257]车里,土司名。一作彻里、撤里或车厘。元世祖至元末置军民总管府,明改为军民宣慰使司。治所在今云南景洪。辖境大部分相当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5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57页。

[259][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26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53~554页。

[2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262]猡(luó)、獠(liáo)、爨(cuàn)、僰(bó),可能指当地部落的名称。

[26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26页。

[26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45页。

[26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266]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267]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计划建设的一条铁路线,最初计划从成都起,经内江、重庆、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奉节、秭归、宜昌、至汉口,全长3000公里。此条线最终未能全部建成,只建成了西段的成渝铁路。

[268]毛泽东:《在听取西南三线建设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64年11月26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277页。

[269][宋]苏洵著:《权书》,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270]湘黔铁路是连接湖南和贵州的重要干线铁路。早在1936年国民政府就与德国签订修建湘黔铁路的借款协定,并进行初测,后因抗战爆发被迫中止。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至1960年曾两次复建又两度停工,1970年9月再次复工,1972年10月建成通车,前后历时37年。该路的建成增加了西南地区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通道,缩短了云、贵、川三省到中南、华南、华东地区部分省市的距离。

[271]张国焘:《我的回忆》(下卷),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页。

[272]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9、360页。

[2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5页。

[274]毛泽东:《在杭州听取计划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65年6月16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276页。

[27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3页。

[276]列宁:《论欧洲联邦》,《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9页。

[277]法国是马里的原宗主国。1960年11月3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保持着传统的特殊关系,法是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援助国。目前,法国在马侨民约5000人,马里在法侨民约10万人。2011年初,有英法军事干涉的利比亚内战爆发。5月,马里外长马伊加访法。10月,法国负责国际合作和欧洲事务的部长德兰古赴马出席“法国-马里日”活动,杜尔总统与其会见。2012年1月马北方爆发武装叛乱后,法合作部长德兰古、外长朱佩于2月先后赴马,同杜尔总统商讨如何解决北方危机。“3.22”政变后,法强烈谴责政变,呼吁政变军人尽快交权,恢复宪法秩序。6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迪亚拉访法。2013年1月起,法军应马过渡政府要求协助马政府军打击北方叛乱武装、收复北方被占领土。2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马。法国外交部发展事务部长级代表康芬访马,宣布恢复与马里的合作。同月,马过渡政府总理西索科访法。

[278]安息帝国,亦称帕提亚帝国,是亚洲西部的伊朗高原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王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公元226年被波斯萨珊王朝代替。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安息帝国坐落在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之间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上,使帝国成为了商贸中心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

[280]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81]毛泽东:“印度不是中国的敌对者,是中国的朋友(1959年5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7页。

[282]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283]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284]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278页。

[285]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286]双方约定:“一、英国约定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自己或为英籍臣民或其他人士争求任何铁路让与权,并且不阻挠——直接的或间接的——为俄国政府所支持的对这一地区铁路让与权的要求。二、俄国方面约定不在扬子江流域为自己或为俄籍臣民或其他人士争求任何铁路让与权,并且不阻挠——直接的或间接的——为英国政府所支持的对这一地区铁路让与权的要求。”全文参见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287]转引自美国国务院编,张玮英等译:《美国外交文件·日本,1931—1941》(TheU.S.DepartmentofStat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Japan::1931-194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288]参见袁南生著:《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页。

[289]转引自袁南生著:《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8页。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毛泽东拒绝斯大林劝说中共不要南下过江的同时,蒋介石也断然拒绝了美国“不要攻击黄河以北的中共,也不要向西追逐中共”的建议。参阅1963年2月4日肯尼迪与美驻台“大使”柯克的“会谈备忘录”,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3卷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页。

[29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8页。

[291]曹操多次告诫下属:“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放传》引《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292][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商务印收馆1937年版,第14页。

[293]毛泽东:“印度不是中国的敌对者,是中国的朋友(1959年5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94]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9、360页。

[29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5页。

[296]毛泽东:《在杭州听取计划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65年6月16日),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276页。

[297]《孙子兵法·作战篇》。

[298]《孙子兵法·计篇》。

[299]毛泽东:“印度不是中国的敌对者,是中国的朋友(1959年5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300]关于北极解冻将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的分析,可参阅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卷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30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302]费·丘耶夫著,王南枝等译:《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6页。

[303]斯大林告诉他们苏联没有可与英美匹敌的海军,况且“希腊的地理位置是在西方国家重要的运输线上。美国直接插手这个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大国。”因此斯大林要求他们“应该把希腊起义的事收起来。”[南]米洛凡??杰拉斯著,赵洵、林英译:《同斯大林谈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6页。值得说明的是在杰拉斯给南共中央的关于这次谈话的正式报告中没有这部分内容。详见“吉拉斯关于苏、保、南代表会谈给南共中央的报告”(1948年2月10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242页。

[304][法]鲁保罗著,耿昇译:《西域的历史与文明》,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页。

[305]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后,亚历山大意识到马其顿和希腊只占其中很小部分,帝国中心不得不放在东方,帝国的统治也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东方人管理。因此,亚历山大采取东西融合的政策。他以身作则,要求随他来的希腊人、马斯顿人和东方人通婚。参见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古代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41~242页。

[30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76页。

[307]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308]转引自梁之彦、曾景忠选编:《蒋经国自述》,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打一正确准确生肖,释义精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解读都是基于推测和联想的,并不能作为确凿的结论。在探讨生肖与这句话的关联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不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寓意。https://www.bimbim.cn/bimdaily/26554.html
2.“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是什么生肖,解释词语释义落实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成语,而是一句充满吉祥寓意和美好祝愿的祝福语。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中提炼出生肖相关的元素,并结合生活案例与典故,为读者呈现一个既富有趣味性又充满文化底蕴的解读。 一、生肖解读与寓意 https://www.lunfengshui.com/sxys/17339275034937.html
3.“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是什么生肖,词语解释落实,行业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指的是生肖龙、指的是生肖狗。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这四个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它代表着一种灵活应变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但如果将这四字与生肖联系起来,又会引发怎样的思考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生意兴隆才禄进,乾坤运转喜事多代表什么生肖,以及这些生肖成语背http://expo.oy3.com/news/show-lzerurlhqq.html
4.财源的意思财源的解释财源的分字组词 财字组词 源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cái yuán 裁员 cài yuán 菜园 cāi yuàn 猜怨 c?i yuān 彩鸢 财源的相关词语 zī yuán 资源 cái zhèng 财政 cái ch?n 财产 néng yuán 能源 cái fù 财富 lái yuán 来源 cái wù https://www.hanyuguoxue.com/cidian/ci-1a15904616
5.毕业四十年后再相聚在每一次痛苦过后,越来越明白爱的含义, 心灵,越来越柔软,胸怀,越来越宽广。 秋山与秋水相依,是开心与快乐常伴, 秋风与秋雨相携,是惬意与舒心相恋, 秋音与秋声相诉,是幸福与美满相牵, 秋收与秋获相拥,是财源与事业的兑现, 立秋与微信相至,是祝福对你的心愿。 https://www.meipian.cn/2b9y1ltm
6.yu07.cn/news/20240726生辰八字是农历嘛?解析生辰八字真正含义 作者:戴矜蕖2024-07-26 21:36:16生辰八字,也称为八字命理,是根据出生年、月、日、时,共八个字所组成的命理学术语。不同于农历,生辰八字是根据出生时间所得出的一种八字命卦。生辰八字的含义十分广泛,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运势走向等。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生辰http://yu07.cn/news/2024-07-26-213616193
7.“赢”字的真正含义四、贝 财富与知识 金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知识是打开财富的钥匙,要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开启赚钱的大门,学以致用,财源滚滚来; 五、平常心态 淡定的看待每一次的失败和成功,用一个平常心去生活,去工作,哪怕有的时候被困难撞的头破血流,哪怕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我们都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成败!这样您才会活https://www.jianshu.com/p/901e7f3f8353
8.股市永远赚钱的黄金口诀:“七步选股法”,仅5个字,字字精华方法和道理就在走势图中,悟到了,财源自然滚滚来 谁是真正的老师?走势图就是真正的老师,只有它不急不燥一如既往的教你支持你帮助你,从来不保守,从来不说谎。要想让这位大师做你的老师关键是什么,一个“悟”字。说到这个悟,这是个很关键的字,希望朋友们能够100%重视它。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http://mp.cnfol.com/50310/article/1603166025-139465377
9.锦这个名字取名好不好,锦作为名字的真正含义锦这个名字取名好不好,锦作为名字的真正含义 祈福 原庙恭请,如已请完,可根据需求推荐同款! 名字里有“锦”,小孩长大后会 不会觉得有点土呢?现在名字真 难起。 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http://www.tai26.com/yunshi/121566.html
10.财运滚滚来什么意思,财运滚滚来还是财源滚滚来内容摘要:财源滚滚来的介绍财源滚滚八方来财什么意思虽然无意去求财,偏觉财源滚滚来是什么意思八面财源滚滚来的含义指12生肖的哪个?不尽财源滚滚来上联好运到财源滚滚下一句是什么1、财源滚滚来的介绍金牛是这样的,你觉得他很暧昧,但他会告诉你和她只是朋友关系等等,但是他自己到底分得清楚么?我告诉你,分不清楚。 http://www.finaint.com/swift_code/HKBCCATT.html
11.祝你财源滚滚什么意思理想股票技术论坛“财源滚滚”是一种祝福语,意味着希望对方财富不断增长、获得丰厚的财富回报。这句话通常用来祝福他人生意兴隆、财富源源不断。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88526.html
12.免费提供大数开特是什么生肖准确解读词语释义绝对经典解释落实要准确解读生肖运势和“大数开特”的含义还需要结合经典解释和豪华版解读经典解释为我们提供了生肖属性的基本特点和运势走向而豪华版解读则更加深入地挖掘生肖在不同时期的特殊表现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为关键词“大数开特”提供更准确的解读。 我们强调绝对经典解释落实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生肖文化的精髓才能http://blog.jnscqm.com/post/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