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的远祖,真像现代人鄙视的寿命低吗?

中西医之争持续了百年,纷纷扰扰,莫衷一是,我们几代人就生活在这种争论的历史和现实中。

为什么会旷日持久地争这个问题?因素太复杂。至少涉及到学术、利益,也涉及到中华大地的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因为健康,毕竟是在解决温饱之后,家庭幸福、人生成就的基石。

在全球大疫情的阴影下,中西医之争进入新一轮的脉冲**。所以,炁子也就随缘来分析一下这个主题。要透过纷繁的表象,以犀利的思维看清中西医之争的本质,尤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空杯心态。

接下来,我们继续捋目标、属性。

1.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

捋完目标、属性以及相应因果链之后,结论就自然浮现出来了。

就像毛教员讲的,“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不过,在到达这些结论和建议之前,我们还必须系统地设定问题、分析所有变量属性和因果链。这个过程,也是熏习思维模型的过程。

请多一些耐心。

好了,我们来看目标。

那么,“健康”的状态是什么?分歧来了。

2.你不知道的“健“和“康”

在中文里,“健康”是由两个字“健““康”合成的词。

中华文明五千年,汉字本来各有独立的、界限明晰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字湮没于历史的云烟。进入白话文时代,大量的字被串联起来,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健康、运动、曲折、辅佐……原本各自摇曳生姿,现在都虚化成一团模糊的字影。

就像,同样看到一处美景,祖先赞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只会说“哇塞!好多鸟,好好看!”

就像,同样是辞谢聘职的美意,祖先说“才疏学浅,不堪胜任,恐难从命”,胡适只会说“干不了,谢谢”。

说回来,讲健康两字。

“健”字,不展开讲,指有力量、精血充足的人。这个字相对容易望文生义。但是“康”字,就不太容易能猜出远古的本来涵义了。

我们的祖先,极重视名正、言顺。比如对道路的不同交叉情况,就有很细致的观察和命名。

战国时代的辞类书《尔雅》,对从一条路到九条路的交叉状态,都有单独的命名。

摘要说一下。一路畅通为“道路”,路一分为二叫“歧”,十字路口通四方叫“衢”,通五方叫“康”,通六方“庄”,通九方叫“逵”(馗)。

在先秦,主要道路被称为“康衢”。而今天我们说“康庄大道”,不一定明白这里有贯穿几千年历史的悠久因果链。

我们已不大能知道“歧”“衢”“康”“庄”“逵”这些字,有如此紧密的涵义联系。我们把所有那些,统统叫“路”。

其实,就算一个“路”字,古代也有兄弟仨:路、道、途。

能够三辆马车并行的地方,叫“路”。

两辆马车可以通行的,被称为“道”。

仅一辆马车能过的,就叫做“途”。

连一辆马车都过不去的,另有“畛”“陌”“径”小兄弟仨。

收回来,说“康”字,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

所以,按古语延伸过来的因果链,“健康”这个现代合成词,兼具有力、通达的涵义。

我们天天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分析起来,背后就有那么多的讲道。

说完了字意,我们再来看中医,怎么界定“健康”?

3.我们远祖的健康态

中医认为,健康是系统平衡。人体自身是一个系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也构成系统。一旦平衡被打破,即使是小小的打破,也会打乱阴阳的平衡,出现疾病或亚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开篇,就讲了我们远祖的健康态,都是尽百岁的寿命: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稍微对传统文化有些兴趣的君子,对《黄帝内经》这段话、对下面接下来的另一段话,应该不陌生。

也看了翻译成白话文的版本,总觉得像白开水,还是请君子读原著吧,韵味足得多。

《黄帝内经》接着讲当时的人,已经沦落到寿命减50%的地步。

否定中医的一种常见论点认为,中医当家的悠久岁月,祖先的寿命那么低,西医普及以后,当代国人的寿命才渐渐提升起来。

的确,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建国后70年,国人的人均寿命逐渐提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历史上先祖的寿命低下,建国后国人的寿命逐渐提升,都是众因之果,医疗手段只是其中之一。如建国后,既有西医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也包括体制创新、经济发展等。比如曾经让经济适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几十万赤脚医生,可及亿万人民。

同时,在分析西医的贡献时,容易忽视的一条暗因果链是,由于西医的属性所定(以后还会详细讲),国人的表面寿命延长了,但很多类病患、包括多类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医学伦理等原因,可以用一个“生不如死”来形容。举其中的一个例子,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新增7-10万植物人。

还有啊,《黄帝内经》提了一个上古时代,就是我们今人的远祖,是人人活过百岁的。

只是到了战国、西汉时代《黄帝内经》问世的时候,人们才减寿得厉害。

为什么寿减50%呢?当时的祖先是这样作践自己的: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接着,《黄帝内经》讲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高人的健康传奇。

其中,最高的真人,是与天地同寿的:“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最低的贤人,也和上古的远祖一样,活个百八十岁不在话下。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君子产生像上一篇“身心灵”类似的疑问,这么一本来历说不清楚的古书,靠谱吗?

4.话说,《黄帝内经》可信吗?

无论分析任何问题,炁子终极思维模型,一定是会系统分析变量的每一种属性的,可能有你喜欢的,可能也有你不喜欢的。

就像炁子前一篇《一见“身心灵”就一蹦三尺高?两个小事实,能让人安静下来》讲的两个小事实一样,你若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难有办法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选择(2)“半信半疑”(3)“采信”的君子,我们接着在下一篇讲西医对“健康”的认知。

小结:中医对“健康”的认知,是系统平衡,是人体自身系统、人与自然和社会构成的系统的平衡。

THE END
1.4,神煞驿马驿马在命中表示走动,外出,远行,游走,迁移,帮忙之意4、神煞驿马 驿马在命中表示走动、外出、远行、游走、迁移、帮忙之意。 (1)八字中年支或日支为申子辰者 八字、大运、流年见到寅; (2)八字中年支或日支为寅午戌者 八字、大运、流年见到申; (3)八字中年支或日支为巳酉丑者 八字、大运、流年见到亥; (4)八字中年支或日支为亥卯未者 八字、大运、流年见到https://weibo.com/7089019513/P3XQBneO8
2.团圆饭的叙事作文(通用7篇)譬如说,元末高则诚的《琵琶记》被誉称为“南戏之祖”。剧中叙写了书生蔡伯喈与妻子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故事。新婚仅两个月的蔡伯喈听从父命而离家进京应试且高中状元并实现了寒窗苦读的士子寒儒的最终梦想。然牛丞相却奉旨招蔡伯喈为婿。如此一来,蔡伯喈被点头名状元而骏马雕鞍、冠带游街、洞房花烛的得意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dze5iz1.html
3.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20230412180504.pdf5 . 《生命生命 》一文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 4(分 6 . 瓜苗一例,从 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 2(分 7 . 《生命 生命》中作者的三点思考是什么?有什么联系? 4(分 8 . 细读 《生命生命》,第一段都是围绕 _“___ ”一语展开的,第二段都是围绕 “ ”一词展开的。 4(分 9 . 朗读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12/7011021020005064.shtm
4.土拨松鼠对《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笔记(1)现在,在布伯、马斯洛、弗洛姆相似结论的启发下,我可以描述成熟的、无所求的关系的特征,并以之为原型来探讨种种失败的关系的本质。 1.关爱另一个人的意思是以无私的方式与其建立关系:放下自我意识和自我觉察。在和对方的关系中不要以下面的想法为核心:对方怎么看待我?这段关系对我有什么好处?关系不是为了寻求赞美https://book.douban.com/people/doubanlv/annotation/26304954/
5.远命是什么意思远命的解释是什么远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远方来的命令。 2.指从远Hao86.com方传令。 引证解释: ⒈ 远方来的命令。 引唐韩愈孟郊等《会合联句》:“忽尔衔远命,归歟舞新宠。” ⒉ 指从远方传令。 引唐刘禹锡《汴州郑门新亭记》:“公遂条白其所以然,远命学古者书之。”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b4ad43ac9eb4ad
6.旧时王谢堂前燕.永川板桥本尊寺天平坵谢氏族谱源流会稽以“谢夷吾”为始祖,金陵以“谢仲庸”为始祖,吴西以“谢宣远”为始祖,楚南以“谢惟兴”为始祖、永川以“谢成元”为远祖、“谢永亨”为始主、三教以“谢法聪”为始祖、天平坵以“谢瑞朝”为始祖。 今梳理东汉谢夷吾公(25-89年)自公元2023年5月谢氏板桥天平坵谢合文之长子谢修义一脉。 https://www.jianshu.com/p/d41cf79b0dbe
7.风水「劫煞总以坐山论消纳,向山无关。只忌一山。如立巽未申三山,癸方有砂高耸,破碎歪斜,恶石巉岩。最凶宜忌,若体正峰圆,亦不忌,馀倣此愿共识之。」 从上之文可得知「劫曜煞」是以坐山来论吉凶与向之方位无关,而上期之「四路八路黄泉煞」乃以向论吉凶。且一坐山也只有一个「劫曜煞」劫煞是凶神恶煞方位https://www.360doc.cn/mip/458597304.html
8.《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一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https://www.360docs.net/doc/4d1917003.html
9.〈张迁碑〉全文及释意(转)智者乐山b906诗云旧国,其命惟新(45)。於穆(46)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求本(47),兰生有芬。克岐有兆(48),绥御有勋(49),利器不觌(50),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51)。乾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c63f25001009rz8.html
10.论语华杉人不知而不愠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我不了解别人。 这两句首尾相应。《论语》通篇都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修身),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知】也一样,自己要努力做到理解别人,别老是要求别人理解自己。别人不了解你是常态,有时候恐怕连你自己都不能【自https://blog.csdn.net/Ailsa2019/article/details/122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