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的起源:5种探讨白酒的起源的说法

探讨酒的起源,虽然归于必修课,却是件很无聊的事。因为许多书里都讲过,读者脑子里充斥着各种看法。但是系统地解读酒文化,必须要过这道坎。况且呢,在中国俗文化里,各行各业都有开山鼻祖,并当神供奉着。

比方说,耳熟能详的文武财神,已经串门入户,文财神是比干先生,武财神则是赵公明武士。连色情行业都供奉着娼妓神,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这管大爷,为增加齐国财政收入,备战备荒当强国,首创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官办妓院,自然被从业者奉为神明。咱讲得有道理吧,止住,不再往下班门弄斧了。

按常理,酒的起源并不难觅得,发现也好,发明也好,在发现中发明也好,谁走在前边最先酿造,应当有记载和说法。绝不会形成像鸡与蛋的关系,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折腾了若干年,依然折腾不清。可现实是,酒的发明者是谁,比鸡与蛋的关系还混乱,始终不好定论。即便杜康现在坐在酒神的位置,其实也很不稳,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可能。因为,关于酒的起源存在许多种说法,“杜康造酒”仅是其中一说,还有几说在流行,各自具备相当层面的说服力。分别是:“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黄帝造酒说”“仪狄造酒说”,这当中除上天和猿猴外,杜康、仪狄、黄帝这些“说主”,都有资格当神。

至于为啥“神标”定格在杜康,我严重怀疑有人做了手脚,欺负仪狄是女人。哈哈,我这不成了杞人忧天,管闲事管到神头上,小心杜康半夜找我谈话。但是,作为酒文化爱好者,精研了若干解读酒文化的著述,并深得文化酒几味,理应讲几句公道话。

杜康成为行业神,属于必然中的偶然。我无力拉康爷下神坛,却有理由推荐另外两位候选人,最好学习道教“上三清”共同执教的理念,把仪狄和黄帝送上酒神宝座。究竟能否达到个人的意图,不在我,那就看有没有单位敢举行公投活动。在投票前,我先罗列“五说”的核心观点。

一说,酒星造酒。

第一,体现在史书里。《周礼》记载了“酒旗星”的字样,以后《晋书》又认定:酒星全名酒旗星,位于轩辕星南,由三颗小星组成,“主宴飨饮食”。第二,体现在几位落拓官员的诗中。最著名的诗句,当属李白《月下独酌》时感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再是颂酒专家孔融与禁酒大王曹操论战时,曾高谈阔论:“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酒依赖者李贺也凑热闹,狂呼:“龙头泻酒邀酒星”。第三,体现在《酒谱》里的一句话。这部书由宋朝窦苹所撰,书中出现过“酒星之作也”的文字。

这种说法凭天想象,绝对是传说,半点谱都不靠,讲多了缺乏实质意义。按古书记载,酒旗星也叫“酒三星”,是能找到悬在当空的星位,可试想,有谁知道,真正的上天在哪里?谁要是知道,请带我到天上转几圈,当面和酒星盘盘道。即使真能和酒星面谈,星是开天辟地的产物,早在酒出现之前就悬在当空,让后来的酒攀天亲,太不厚道。无聊啊好无聊,挤出点人文关怀,此说,仅是古人对酒对星的单向崇拜,也仅是传传说说而已。

二说,猿猴造酒。

我查阅了近二十本专著,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几乎都在重复引用“史记”,颠三倒四地切割雷同的文字。我为省些事,不妨也切割几句。

这种说法的依据出自三部书,按时序排列的话,唐人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居前。书里拿出相当篇幅,津津乐道地记载了人捉猿的经过。原来是,猿猴居住在深山野林中,聪明伶俐动作敏捷甚是好玩,人类打上坏主意,想捉几只挪作他用,却很难捉到。比猿猴智商高的人在偷窥中发现,猿猴们特别嗜酒,抓住它们的弱点,在经常出没的地方摆几缸美酒,等猿猴们喝得酩酊大醉,人类便从容不迫地捉了猿猴而去。

都引用这个故事作甚?多数书里没作交代,我怀疑没作交代的书里存猫腻,很可能是在进行块操作。你剪切,他剪切,剪切到最后,弄不清谁剪切谁。

我承认自己参阅了别人的著述,但探讨这段记载和“二说”的关联,要独立思维。它至少告诉咱,猿猴们经常喝酒,否则哪能养成“嗜酒”的习惯。但它们的酒从哪里来?肯定不是人类免费供应的,应当有它们的特供渠道,或者伴着天然形成的酒生活,或者会简单的酿酒术,只是量少质劣,当然更愿意喝人类酿造的酒。

明代文人李晔的《蓬栊夜话》交代:“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们有时碰到便偷喝几口,但不敢多喝。一旦让猿猱发现痕迹,会遭到凶猛攻击,没准死于非命。

清代诗人李调元在《粤东笔记》记载,海南岛多猿,他曾在石岩深处得到过猿酒,这是猿用稻米杂百花所造,味最辣,然极难得。

以上三个出处,就是猿猴造酒说的主要依据。虽然有些勉强,但至少证明酒乃自然天成,是被发现后的发明。猿猴造酒与人类造酒有啥区别,人类的祖先不也是猿猴吗?以我看,此说应当改成自然发酵说。但目前文化界比较认同此说,我肯定撼不动业已成型的学说。对此说法,我的说法是,好玩,纯属凑份子,我也是以凑份子的心态重复此说。

三说,仪狄造酒。

提起仪狄造酒,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这样的: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方法在民间流传,仪狄收集归纳概括这些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并形成独到的造酒术,酿出所谓第一坛真正意义的酒,使之流传于后世。这样的描述,再加上仪狄的女儿身,我相信她是酿酒第一人。

《战国策》记载,夏禹的女儿抑或是女人,命令仪狄去监制酿酒。仪狄经过不懈的努力,酿造出顶级美酒,兴冲冲地献给夏禹品尝。夏禹大喝一通,觉得味美口爽。可是呢,圣明的夏禹君喝过后,非但没奖赏没点赞,反而从此疏远了仪狄,夏禹也和酒彻底绝缘,并大胆预言:后世里,定会有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

我倾向于仪狄是酒的缔造者,还源自古人的两句话。《说文解字》释“酒”字:“古者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陶潜《述酒》诗序云:“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这两句话很对我的心思,仪狄与禹同朝代,杜康虽也为夏朝君主,但比禹晚五代。先来后到的关系,我顺其自然地力挺仪狄。

四说,杜康造酒。

在现有的酒文化论述里,杜康造酒的呼声最高。别人怎么看无从得知,我以为杜康的名头,来自后世文人们的诗赋追捧。曹操那句名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把杜康推到舆论顶峰。

我早就能熟背曹操的诗篇,但在介入酒文化前,只知杜康是品牌酒,根本没往“酿酒第一人”考虑。今读各种版本的酒文化著述,发现后人对杜康的偏爱,远远高于仪狄。早在曹操前的东汉时期,许慎《说文解字》里两次提及杜康。一次言:“少康作秫酒”;二次云:“古有杜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若真如此的话,杜康最多是高粱酒的创始人。以此推论,可能仪狄是谷物酒的创始人,应当比杜康更有资格当酒神。

阅读中还发现,杜康造酒说的依据偏重传说,而且出现许多个版本,故事编排很到位,却显得世俗。冯梦龙著有《谢杜康》的俚曲,里边这样吟道:“杜康哥,我把你做恩人叫。亏你造下酒,成就了多少相交。三杯落肚其实妙,春光亏你发,春愁亏你消。”我听着感觉肉麻,但这背后影射出来的是,民间世俗对杜康的认可度。

杜康造酒说基本上约定成俗,单凭我的质疑成不了气候,说不定杜康酒厂看到这些话,还要找上门讨说法。真是的,多管哪门子闲事。

五说,黄帝造酒。

最后推出此说,因为有黄帝现场压轴,肯定是重头戏。从感情上讲,我更力挺这个伟大的炎黄祖宗,由他老人家担纲酿酒的创始者,似乎也对仗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单纯地论资排辈,黄帝亦应排在仪狄、杜康前面。

据传说,黄帝发明了“酒泉之法”。这个“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少有人揭秘。《黄帝内经》记载了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的对话,其中不乏对酒的医学认识。黄帝认为,如果病因始于肠胃,也就是酒能达到的地方,适量的饮酒完全可以起到疗效。

黄帝不仅仅把酒看做饮料,还把它当成药物,拓展了酒性的空间。我在想,最初的酒,是否就是以药的面目出现,不好说。若是的话,黄帝无疑是最合适的酒发明者。

六说,木空的认定和结论。

对于酒的起源,从古至今议论纷纷,从未中断过。由于文字和实物信息稀薄,人们的大小结论,往往带着猜测和臆想成分。况且,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爱把某项重大发明附在某位名人身上,借以强调这项重大发明的神圣和尊贵。

我汇总了几个说法,上天说绝对不靠谱,猿猴说无非将酒推向更远方,仪狄、杜康和黄帝都可担纲发明者称号,但又都缺乏充分的证据。

若由我妄加认定,酒不是某位大人物的个例发明,而是代代相传延续酿造的硕果,黄帝、仪狄、杜康无非起到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将酒酿出相对固定的模式。他仨都可视为酿酒大师,至于排序,剔除感情因素,我的打分结果是:仪狄、黄帝和杜康。这样分出结果未免过于残酷,不妨折中下,把老三位并列为酒发明者。

杜康独大,太不公平了,各有表述最好。

追加几句话外音,以上几说仅是传说而已,主要是为酿酒找出处。至于酒的真正起源,应当和弓箭等伟大发明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史前过程,它的先决条件是耕种和粮食的出现。根据考古推断,在距今五千年或更早时候,先民们已经发明了酿酒术,也就旁证在上述三人的时代,确实存在酿酒行业。可惜的是,原始社会找不到合适的正头香主,只好送给传说中的他们。

THE END
1.工人在地里采摘花骨朵,一直跟在同行后面,时不时的偷两把给自己工人在地里采摘花骨朵,一直跟在同行后面,时不时的偷两把给自己酷爱搞笑集 山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提出禁烧秸秆的专家,竟然是日本间谍,看完直接被震惊住! 搞笑怕辣 358跟贴 打开APP 女大学生贷款百万种南瓜,谁知成熟时却将南瓜压碎! 阿超影探 108跟贴 打开APP 原来泰国是这样采摘榴莲的,产量挺高的,https://m.163.com/v/video/VFI1P1A6I.html
2.何谓情比金坚——婚姻来源和相关说法法国对婚龄的说法: 1年一棉婚;2年一皮婚;3年一麦婚;4年一蜡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铜婚;7年一羊毛婚;8年一虞美人婚3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珊瑚婚;12年一丝婚;13年一铃兰婚;14年一铅婚;15年一水晶婚;16年一蓝宝石婚;17年一玫瑰婚;18年一绿松石婚;19年一印花婚;20年一瓷婚;21年一乳白石婚https://blog.csdn.net/dingbaosheng/article/details/1556100
3.www.trmallcn.com/aplpage74455.html这位网友前半段的说法觉得比较认同,但后半段我觉得太过于武断,爱情还是有的,但有些时候牵扯到了利益,爱情的味道就相差了那么一点。 女人的恋爱脑害了琼瑶一生,也难怪她写的小说那么火,那么唯美专一不食烟火,那么受年青人喜爱,一生简介,道出了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把现实和梦境混在一起,分不清是真是假。 https://www.trmallcn.com/aplpage74455.html
4.齐白石说“采花辛苦蜜方甜”,这里的“蜜”指的是()。【单选题】关于泪器的说法不合适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竞争的实质是( )和知识的竞争。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泪器排出部由( )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竞争的实质是是人才和( )的竞争。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属于泪器分泌部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https://www.shuashuati.com/ti/06e38b3759394216a9f6872ad603eb2d.html
5.《不归的蝴蝶——斋藤归蝶》采花贼的地图晋江文学城归蝶的下场有四种说法,说法一:在本能寺被杀;说法二:道三死后因为归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被送回美浓齐藤家(生父家);说法三:道三死后因为归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被送回美浓明治家(生母家);说法四:一直保持住正室的地位,本能寺之变后仍活着,并成为安土殿,庆长十七年死亡,坟墓位在大德寺总见院,法名为养华院殿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07168
6.阅读槐香依旧走在林荫道上,微风吹过,一阵槐香扑面袭来,馥郁在幽深的槐树丛中,支一顶帐篷,看蜂来蜂往,采花酿蜜,即使陋室布衣也悠然自得,胜似神仙。闲暇之余,叔叔就会饶有兴味地给我讲故事,讲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讲董永和七仙女在槐荫下天仙配。吃着槐花,喝着槐蜜,听着槐树的故事,童年的时光就如清泉一样缓缓流淌。又到槐花盛开的季节了,微风依旧,槐香https://www.jyeoo.com/shiti/410b5688-5157-153b-954c-25a08cbc3c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