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杨新宇(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小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全程参与者,朱自清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成为五四精神的代表性人物。这部《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共140余页,其中朱自清亲笔手写讲稿多达100页,系朱自清1929年讲课所用,也是目前存世最完整、体量最庞大的一部朱自清书稿。7月9日晚,学术研讨会“斯文钜献:朱自清先生《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手稿本”将邀请陈子善、徐强、张伟、杨新宇、丁小明五位嘉宾全面解读这部极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意义的重要手稿。
考古和盗墓,它们还有这样的渊源
主讲人:吴二棒(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考古是一门具有专业性的学科,但它和盗墓确实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同源性”。随着考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殖民时代的“夺宝奇兵式”考古早已绝迹。于是盗墓完全走在了考古的对立面。二者是如何分道扬镳的?真实的盗墓和考古又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7月9日,寻麓书馆将邀请在国家博物馆工作的吴二棒老师,且待他一一道来。
社会生活资料的跨学科研究
地点:腾讯会议
嘉宾:张乐天(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孙国东(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刘立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等
本次论坛分日记与书信中的“身”与“心”、从社会生活资料看地方治理两个单元,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清华大学等多个院校的与会学者将进行主题发言,并由评议人做出点评。
剑宗读书法猜测——从《书读完了》说起
主讲人: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与刘勋老师一起聊聊孔子义兄的危机应对之道
主讲人:刘勋(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学助理教授)
子产,春秋郑国人,自郑简公时执国政,历经了定公、献公、声公三朝。当时晋楚争霸,郑国弱小,处于两个强国的夹缝之间,子产周旋其间,不断提升郑国的国际地位;对内则稳步推进改革,不断提升郑国的综合实力,一跃成为中原诸侯之中最受尊重的“模范国家”。子产去世后,孔子称之为古之遗爱。他在执政过程中,是如何应对公元前563年的西宫之乱和公元前544年伯有之乱这两次危机的?体现了他怎样的为政智慧?本期活动,由刘勋老师带我们一起解析。
突围:朗诵与对话——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系列
地点:凤凰网
嘉宾:弗罗斯特·甘德(诗人、翻译家)、唐小兵(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野孩子乐队(民谣歌手)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系列活动第五场,邀请到美国诗人、翻译家、学者弗罗斯特·甘德。弗罗斯特·甘德曾任教于哈佛大学,诗歌创作和翻译项目得到众多著名基金会的支持,现为布朗大学文艺与比较文学荣休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诗集《来自世界的核心样本》(2011)记录了他在编辑和翻译外国文学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其最新诗集《再度活着》于今年出版。
地点:腾讯会议(ID:827451310)
主讲人:史军(科普作家)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果壳阅读读书策划人史军老师认为,人类文明的兴盛和发展,是植物塑造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是史军博士面向大众的植物学类科普读物,通过探讨到底是人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塑造了人,背后蕴含的是植物学家的视角看待人类文明得以演进和发展的生存密码。7月11日,梅园经典共读小组沙龙将以线上形式共读《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一起交流到底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塑造了人类史”这一充满哲学思辨的话题。
日本中世国家的特质:关于武家政权的诞生
地点:腾讯会议(ID:879775597,密码:1185)
主讲人:川合康(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
东亚史前沿讲座系列第2期第一讲,邀请大阪大学川合康教授主讲日本中世国家的特质。平安时代末期,日本贵族间充满了权力的冲突与矛盾,最终诉诸武力解决。
解码杨伯峻《论语译注》
地点:i中华书局、哔哩哔哩、抖音、百家号、视频号等
主讲人:张继海(中华书局副总编辑)
杨伯峻的教育背景、治学特点和主要成就有哪些?他为什么要写《论语译注》,过程是怎样的?作为语言学家和经学家,杨伯峻对《论语》的翻译和注释有哪些特点和过人之处?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将通过丰富的例证为大家解码《论语译注》。
罗马帝国钱币简介:铸造、流通与帝国经济
地点:腾讯会议(ID:485054685,密码:745312)
主讲人:石晨叶(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博士候选人)
货币在古罗马帝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印有统治者头像的钱币是最有力的政治宣传工具,也充当着改朝换代的风向标。货币保证了高效的帝国税收,也维持着国家军事政治机器的巨大开支,而金银铜之间的交换也支撑起了小到集市大到长线贸易等不同规模的经济活动。本次讲座简要介绍罗马帝国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的钱币史变迁,我们将着重介绍钱币体系的变化及其与帝国政治经济命运之间的关联。
附:线下活动预告
北京|人生大角色,京剧了不起——《大宅门》导演郭宝昌新书见面会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首都图书馆A座二层报告厅
嘉宾:郭宝昌(导演)、陶庆梅(学者)、陈宝国(演员)、宋小川(演员)、窦晓璇(演员)
郭宝昌,人称宝爷,是导演也是作家。最近,他把自己积淀多年、最为重要的两部书交给了三联书店出版——《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和《都是大角色》。值此新书出版之际,我们邀请到主持人赵保乐,演员陈宝国、宋小川、窦晓璇,以及《了不起的游戏》一书的合作者、学者陶庆梅等宝爷的朋友们,齐聚一堂,和大伙儿一起聊聊这个有理想、有能耐、有料又有趣儿的“四有”老人。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北京SKP购物中心4楼SKPRENDEZ-VOUS
嘉宾:高博洋(作家、制片人)、郝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文君(作家)、黄石(编剧、导演)
以碎片化为特点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遗落的自我和灵魂。作家、制片人高博洋最新力作《我消失的影子》微观地再现了失落和寻找痛苦的全过程。7月10日,我们邀请制片人、作家高博洋与作家、艺术学博士计文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评人郝建及编剧、导演黄石共同做客北京SKP,跟随影子寻找那些难以抵达的真相。
地点:大兴区宏福路1号院1号楼1层鸿坤·新都荟B座107VitiBooks深夜书店
嘉宾:绿茶(书评人)、启航(幽默书店主理人)、孙谦(书萌创始人、书店顾问)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远东仪表院内15号楼1层南侧109码字人书店
嘉宾:邓安庆(作家)、韩志(未读创始人、CEO)、姚瑶(作家、译者、摄影师)
北京|种瓜得豆:新名词与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北京SKP-S购物中心2楼SKPRENDEZ-VOUS
嘉宾: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彭春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地点:朝阳区酒仙桥驼房营南里甲6号东风艺术区北区4-1单向空间
嘉宾:邓安庆(作家)、汪冰(心理工作者、书评人、译者)
当下也许是不少人所经历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地球改变之年”,我们经历绝望,又在黑暗中找到光亮。7月10日,邀请你走进大卫·爱登堡的镜头,看看我们星球上美好而神奇的生命,也与两位嘉宾一起聊聊“每个地球人都值得关心的事”。
北京|夏夜记忆拼图,畅聊热带往事
嘉宾:温仕培(导演、编剧)、杨城(电影制片人)、奇爱博士(策展人、影评人)
嘉宾: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尚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德尼·狄德罗(DenisDiderot,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他虽然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因其触及的消费主义或配套效应,他的名字被美国社会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嵌进了一个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和讨论的名词:“狄德罗效应”。但狄德罗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对哲学、文学、戏剧、美学等都有许多杰出的贡献。近期,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由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罗芃老师主编的“狄德罗作品集”前四卷。7月11日,我们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尚杰教授、法国文学专家余中先教授,一起聊聊狄德罗,聊聊他的作品、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宝贵价值。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世纪财富中心东座2层建投书局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9层晓岛
嘉宾:陈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党委书记、总裁)、郝振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汪家明(传世活字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匪杖不强——《燿武扬威——权杖源流考》研读会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嘉宾:李水城(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等
权杖产生在距今1万年前,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文化特质。最初权杖作为工具或兵器出现,后来随着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加快衍化出新的功能,即作为社会上层人物秉持的礼仪用具和具有“魔力与威能”的王权象征。李水城老师新著《燿武扬威:权杖源流考》对西亚、中亚、南亚、北亚、北非、欧洲、美洲乃至大洋洲出土的权杖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研究。本次“文研读书”,我们邀请了来自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等领域的多位学者就此议题展开研讨。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上海浦东图书馆·融书房
嘉宾: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青年研究员)、余明锋(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尼采是德奥两国19世纪末当仁不让的精神偶像,是众多年轻作家的理想化身,是他们借以发扬放荡不羁生活方式的文化旗帜。周五晚,复旦大学德语系研究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学博士李双志与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尼采哲学研究者余明锋将做客陆家嘴读书会,从《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一书谈起,与大家一探尼采作为思想资源,如何在文艺界发展为一种持久、强劲、丰富的决定性力量。
上海|《家庭纽带》诵读会:生活中顿悟的瞬间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
上海|在中日之间,横观东亚——“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新书对谈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张明扬(历史写作者、书评人)
中日的交流往来持续了千年,但两国之间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误读与分歧。值“讲谈社·日本的历史”中文版出版之际,新经典文化与茑屋书店特意邀请了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作家张明扬,与读者朋友畅谈纠葛不断的中日关系,站在中日之间,横观东亚,放眼全球。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波(科幻作家)、吴清缘(小说家)
面对未来的故事狂想,如果可能,你想选择怎样的世界?站在今天眺望明天,如果可以,你会怎样影响时空的发展?7月10日下午,与教授严锋、科幻作家江波、吴清缘一起阅读《未世》,体会科幻是一种预言,科幻更是一种行动。
嘉宾: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韩见(前媒体人)、吴琦(《单读》主编)
《单读26·全球真实故事集》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真实”。一位投身新闻教育的学者,一位经历新闻业起伏的前媒体人,她们如何看待今天的新闻业,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再次说起新闻业时,我们还有怎样的期待?或者可以说,今天我们如何书写真实,如何理解真实?7月10日,让我们在对话中,展开一点“新闻业的想象力”。
上海|惊鸿一瞥:《清明上河图》暗藏的环境危机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3F创·新空间
主讲人:麻庭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讲师)
上海|跨文化交流中的外销瓷器
地点:闵行区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F8明珠美术馆七楼·心厅
主讲人:刘朝晖(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顾历史,中国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曾经有过许多经济与文化贸易往来,而中国瓷器的作用尤其明显。本周六下午,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刘朝晖教授将做客光的空间·明珠美术馆·心厅,以中国古代外销瓷器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引入大航海时代与瓷器贸易的全球化、中国瓷器与日本茶人趣味、西方绘画中的东方瓷器、外销瓷在欧洲的改装与重饰、外销瓷中的欧洲设计等重要话题,揭示中外物质文化相互交融与互动的轨迹,展现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366号百新书局
嘉宾:赵波(作家)、曾琼(作家、策展人)
上海|回望自我,凝视世界——赵丽宏《变形》新书首发式暨诗集和手稿展
地点: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嘉宾:赵丽宏(诗人、散文家)、欧阳江河(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执行董事)、刘家祯(配音演员)
《变形》是著名诗人赵丽宏历时两年的全新创作,以充沛而开创的六十六首新诗,作为漫长诗歌写作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变法。本周日下午,赵丽宏将邀请欧阳江河、臧永清等朋友一起,举办新书首发式,并邀请著名配音演员刘家祯现场为大家朗诵新书中的作品。
地点:秦淮区凤游寺52号悦动·新门西16栋晓书馆
嘉宾:阿乙(作家)、侯擎昊(图书编辑)
作家阿乙说,中篇小说《骗子来到南方》是因目睹诈骗横行而写下的,表达的是对诈骗这一丑恶现象的痛斥,以及“对伊甸园的怀念”。当然,小说并不是对诈骗案的简单复制。诈骗案以外,在小说集里,阿乙还将街巷传说、民间故事等一起“骗”进了故事。十三篇故事,篇篇耐读。可以说,阿乙把生活骗进了故事。7月9日晚,大屋顶文化特邀著名作家阿乙携新书《骗子来到南方》做客南京晓书馆,与本书责编侯擎昊一起聊聊他如何把生活骗进故事,以及关于本书的方方面面。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主讲人:刘成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科二级教授)
嘉宾:里所(诗人、译者、画家)、许诗焱(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闲海(诗人)、袁玮(诗人、艺术家)
7月10日下午,布考斯基译者、诗人里所将来到先锋书店,携其全新译作《关于写作——布考斯基书信集》,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许诗焱、诗人方闲海、诗人袁玮共同从这位诗人的书信里,走进一个复杂又深刻的布考斯基。
南京|《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读书沙龙
嘉宾:赫尔曼·舍费尔(历史学家、博物馆学专家)、李恭忠(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内布拉星象盘、马丁·倍海姆的地球仪、瘟疫医生面具、腓特烈大帝的鼻烟盒、西门子的发电机……这100个物品中,藏匿着怎样的德国历史?今年,赫尔曼·舍费尔的《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一书中文版出版,7月10日,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携大屋顶文化特邀本书作者赫尔曼·舍费尔做客南京晓书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恭忠通过远程连线,就“一百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这一题目与读者交流。
嘉宾:阿乙(小说家)、鲁敏(作家)、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B201单向空间2F
嘉宾: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周思成(作家)
杭州|唐风和月,天涯比邻——“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新书对谈
嘉宾:王勇(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江静(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日邦交正常化即将50周年,又逢“代表日本历史学界精品”的“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出版,新经典文化与单向空间特意邀请日本史名家、浙江大学教授王勇,中国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孙英刚,与日本史学者、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江静,畅谈中日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中日文化的特点与差异,那些历史上令人诧异、感叹的瞬间,那些中日历史的交集和转折点,以及影响到我们今日对日本、对东亚观察视角的历史的原初。7月11日喜爱无,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期待你的到来。
西安|长安腔调——无摇滚,不西安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西安SKP购物中心10楼活动区SKPRENDEZ-VOUS
嘉宾:王建房(摇滚歌手)、高建群(作家)、李小锋(演员)、张忠华(编剧、导演、制片人)等
许多人第一次知道王建房,都是从一首《长安夜》开始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长安城、长安夜、长安乐,是藏在我们心中的情感密码。更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王建房的音乐土壤。他的歌里,以陕西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充满了陕西民间的特色,秦腔、信天游、眉户、碗碗腔、甚至于合阳线胡,都被融入了他的摇滚音乐之中。7月9日,我们特邀西安著名音乐人王建房与好友们,聊聊音乐、方言、摇滚与西安独特的人生态度与精神。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park购物中心一层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嘉宾:王刚(作家)、邰科祥(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戴君(出版策划人)
地点:金水区文化路2号松社书店
嘉宾:李佩甫(作家)、孔会侠(郑州师范学院副教授)、李清源(作家、《莽原》杂志社副主编)
武汉|回首农业时代:中华文明基因的形成
地点:武昌区公正路25号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
主讲人: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中国与西亚是世界上最早的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史前中国农业起源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从中国农业起源重要的遗址和不同的农业起源模式来看,中国早期农业起源是由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构成的,南(稻)北(粟)这两个中心互相补充,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连续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中国在农业时代的特点则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例如集体本位、勤劳、节俭、包容、天人合一、和平、中和、合群、雅致等等。本周六,欢迎来听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陈胜前教授讲述《回首农业时代:中华文明基因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