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元智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元智能的理论把人的智力分为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本刊将连载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周念丽副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深入浅出地向爸爸妈妈详细介绍多元智能的理论和适合家庭测试活动及游戏。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能帮助父母发现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父母真实细致地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潜能和特别的个性,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希望这些努力对你养育宝宝能有所帮助。

――编者

每个人都拥有智能。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八个智能的发展是水平有高有低的。譬如:达尔文的自然观察智能很发达,篮球明星姚明的肢体运动智能很强,艺术巨匠达达芬奇的视觉空间智能极其出色,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逻辑数理智能高于常人。但是,他们其他的七个智能就没有到如此高的水平,可能连普通人的水平都没有。

对你的孩子来说,他的八个智能也是有高有低的。

孩子正处在一个人生的生长期和准备期,他的各项智能都应该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这会有利于他的成长和走好的今后人生道路。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精神和积极意义,不在于它指出了人类究竟可能有哪几种智能,而是告诉我们,要用宏观的视野看待孩子的智慧。家长应该让具有不同智慧的孩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各展其才,社会也不应该以传统的一元标准来评价孩子。

在生命的律动中提高宝宝的

肢体动觉智能

在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肢体动觉智能为他其他智能的发展夯实基础。

肢体动觉智能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先得到发展的智能。

肢体动觉智能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幼儿其他智能的发展。

肢体动觉智能的发展,能使儿童很好地宣泄心理压力,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肢体动觉智能的发展,还有利于儿童的意志培养。

肢体动觉智能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1.躯体和下肢运动,即大肌肉运动;

2.手的运动,即小肌肉运动。

良好的肢体动觉智能

在1~3岁的婴幼儿身上表现为――

骨骼肌肉发展良好。

喜欢用自己的肢体或手指做各种游戏。

喜欢跑跳等运动,动作灵活、身体协调能力强,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

爱动手:小肌肉运动发展良好

抓获物体的动作在婴儿认知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开拓了婴儿探求环境的全新途径,婴幼儿通过抓握物体、翻转物体以及在松开物体后观察物体发生变化的情形等,习得了大量有关物体的情景、声音和各种感觉。

手眼协调能力的获得,是婴儿手的运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看清物体形象、对物体空间位置做出准确判断,再用手的动作及手指的张开和紧闭、五指配合后拿到物体――这是婴幼儿认识事物,了解物体属性的重要途径。

动手对婴幼儿智能发展非常重要

婴儿学会运用大拇指和食指做捏和抓的动作后,喜欢手拿各种东西乱敲、乱打、乱撕、乱扔,反复做同一个动作。以后他们还尝试一系列手的动作,知道把物体作为“工具”来使用,比如用勺子吃饭,用蜡笔涂鸦;学习自己用手系扣子、洗手、用手拿筷子吃饭,用手拿笔来描画单一的水平线或竖直线,用手搭积木等等。

坐、爬、走:让大肌肉运动得到充分发展

会坐,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意义重大。仰卧时,宝宝或者只能看到天花板,或者只能从侧面位置知觉物体。坐着看物体,婴儿的视线与物体处在相对平行的位置,有利于看清物体的立体形态。坐,对听觉的发展也有类似的作用。坐,还解放了婴儿的双手,这对手的协调操作和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极为重要。

会爬、能走,婴儿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增加了认识事物的机会,对婴儿心理发展有着显著意义。婴幼儿每获得一项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在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认识环境方面就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给爸妈的几个建议

肢体动觉智能的锻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亲子游戏、动手做家务和各种肢体运动,都是锻炼肢体灵活性、协调性的重要方法。

让你的宝宝喜欢自己走路

营造一个宝宝喜欢走路的环境,比如,将他喜欢的玩具放在稍远的地方,牵着他的手,让他走过去自己去取。在地上用报纸团、布团等堆成“小土堆”,让宝宝跨过去或踩过去,增强走的兴趣。

让你的宝宝学会攀爬

利用装电冰箱、洗衣机的大纸箱,制作成“小火车”,让宝宝通过钻、爬“小火车”,促进动作发展。

多跟宝宝玩肢体亲子游戏

跟宝宝一起玩,动手动脚,是发展宝宝肢体运动的好方法:“爬行比赛”,“三只脚走路”,“父子投篮”,“绕沙发爬行比赛”,“手指游戏”等等。鼓励宝宝动手搭积木、拼图、做手工、用剪刀剪东西。宝宝动手动脚的同时,小脑袋也得到了充分的“运动”。

家务劳动能让宝宝变聪明

宝宝天生好学爱做家务,懒惰都是后天造成的。让宝宝摆碗筷,使他不得不“一心两用”:数人数,分碗筷,手脑并用。跟大人一起捡菜,不仅可以让宝宝认识各种各样的菜,还可以锻炼手腕的灵活性,手指的力量和协调配合,为以后的绘画和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扫地,把垃圾扫入簸箕,可以锻炼手眼协调。

重视随意的肢体运动

日常的伸懒腰、在床上滚来滚去都是很好的肢体运动。不要强求宝宝坐得笔挺,不要随意对他说“不许乱动”。宝宝习惯用动作感知事物,那就注定他是一刻也不得闲的。应该把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理解为一种运动方式、一种学习。

肢体动觉智能比较发达的儿童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比较喜欢动手,譬如玩沙子、做手工等;

*热衷在户外活动跑跑跳跳,爱做惊险的动作;

*喜欢到处用手触摸环境中的物品;

*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的肢体语言;

*学习时往往通过身体感觉进行思考,喜欢自己亲身体验。

在空间和线条中培养宝宝的

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人敏感而准确地感觉到眼睛所看到的事物和空间,并加以表现的能力,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及其关系的敏感性,和将视觉和空间内容具体地在脑中呈现出来等能力。与视觉空间智能关联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能力、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航海家、飞行员、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书法家、画家等职业特别需要较强的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比语言符号更为古老。远在人类使用语言之前,视觉器官就已经高度发展。视觉器官是人类早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人类最早的绘画是由视觉空间智能所被激发而创作的。

视觉是人获得外部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发达的视觉空间智能将帮助孩子更敏感、更清晰地把握外在世界的信息。对尚未识字的婴幼儿来说,拥有较好的视觉空间智能意味着他能更容易理解各种图示信息,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视觉空间智能还有助于对视觉美感的体验,陶冶情操。

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婴幼儿具有如下特征:

具有比较清晰的方位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

对色彩敏感,喜欢对颜色进行搭配。

对几何图形比较感兴趣。

喜欢想象,经常玩想象、装扮游戏。

喜欢玩拼图、迷宫、乐高积木及其他建筑类玩具。

较早地表现出绘画的兴趣和才能,能用多种颜色和形状的组合来表达画的主题。

学龄前是感觉和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婴幼儿常常借助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因此创设一个视觉化的学习生活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培养视觉空间智能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带你的宝宝去公园或郊外游玩,引导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逛街时引导他观看闪烁的霓虹灯和五光十色的橱窗,谈论行走的方向等等。

下面是一些可以在家中进行视觉智能训练的简单方法:

选择自己的穿着让宝宝自己选择和搭配衣着的颜色。这可以增强他对色彩的敏感性,对宝宝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点缀居室环境宝宝的家居,可以尽量选择他喜欢的色彩和造型。不妨放手让宝宝自己选择装饰用品,做一回小设计师。培养他对色彩、方位的兴趣和敏感性,切勿因为宝宝摆设的式样不符合你的审美要求就随意批评。

放置各种形象化工具彩色的卡纸、手工纸、粉笔、铅笔、油画棒、水彩笔、颜料、剪刀、橡皮泥、积木等的材料要保证充足,多种多样,宝宝可随手利用。在美术活动中,要鼓励宝宝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创造不同的方法,注意让宝宝自己比较效果的不同。

开设家庭展示区利用一小块墙壁或一个橱柜面,来展示宝宝的美术作品。展示爸妈收藏的艺术品的同时,也要展示宝宝自己的美术作品。宝宝的作品色彩明艳,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开展适当的方位游戏在游戏当中使宝宝对“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产生感性的认识,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辨认方向方位,建立空间感。

念丽博士对你说――

正确认识“优秀儿童”和“落后儿童”的概念

根据以往的智力理论,儿童有智力优异和低下之分,而且往往将数理逻辑能力和言语能力作为主要测评的范畴,因此,只有具有较高的记忆力、推理思考能力的儿童才有可能被认为是高智商儿童,是“优秀儿童”。

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强调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独特的智力组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只要能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就可以用适合其风格和特点的方式来促进其学习与发展。

因此,不存在完全的智力发展“落后儿童”,只存在智力结构中强弱的差异。

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强项和弱项,根据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因材施教,使强项更强,弱项变强,让儿童既富有个性特色,又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给爸妈的特别提醒:

关键词:空间智能;艺体生;故事复述;思维导图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空间智能是人们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更是人们进行艺术、科学、数学及至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能力。本文主要描述了多元智能理论之空间智能在山区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之故事复述的应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和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结合2015年广东高考人机对话考试B(见附件)之故事复述,本文简述了具有空间智能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在我们山区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之故事复述的应用。

一、艺术生的空间智能和具有空间智能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

二、具有空间智能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在山区艺术生备考人机对话之故事复述的应用

人机对话之故事复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再现信息的能力,就是通过语言的输入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但是,我们山区艺术生因教学设施设备不足,训练较少,加上我们学生联考、单考后就马上进行人机对话考试,这就要求我们在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的时候能够高效地备考。鉴于此,本文结合2015年广东高考人机对话考试B(见附件)为实例简述具有空间思维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在我们山区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之故事复述的应用。

1.录音播放前,根据故事梗概利用空间智能,画出空间性强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

2.录音播放第一遍时,对思维导图或树状图补充关键词

根据录音播放前的构思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认真听录音播放的内容,根据原文补充相应内容。补充后的思维导图如图2:

(1)录音播放第二遍时,对思维导图或树状图中的关键词进行更详细内容的补充,与此同时更关键的是梳理好思维导图或树状图里面内容的顺序。

此时,在录音播放一遍时,思维导图或树状图内容更加丰满,内容也更加丰富了,但是我们仍然利用第二遍录音对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作更详细内容的补充,增加遗漏的内容,但第一步骤更重要的是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梳理好自己构建好的思维导图里面内容的顺序,如图3,而不至于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内容颠倒不清。

(2)结合思维导图或树状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最后,根据标注好序号的思维导图,对故事进行复述。根据思维导图复述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

Tomwasanaveragestudent.Hisstudyisnotverygood,andinhisreportcard,histeacheralwayssigned“couldbebetter”.Hisparentsweredisappointedaboutthis.Attheendofthisterm,hisreportcardwastobesenttohishouse.Tomwantedtofindaplacetohideanddidn’twanttoseehisparents’disappointedface.Onemorning,hismothercametohishousehappilyandtoldhewasNo.1inhisclass.Hecouldnotbelieveitthenhefounditisamistake-Tommy’reportcard.Tomwonderedwhetherhewantedtobeanhonestboyornot.Finally,hetoldhisparentsthetruth.

最后,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以上只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具有空间智能的思维导图与具有独特的空间思维的艺术生相结合,特别对于我们山区艺术生在广东人机对话之故事复述的备考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大维亨利.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的学习活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毛泉d.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个性化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附件:2015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真题B

PartCRetelling

Inthispart,youarerequiredtolistentoamonologueandthenretellitbasedonwhatyouhaveheard.

梗概:Tom收到期末成绩单,全班排名第一,家人很高兴,但他很快就发现弄错了。

关键词:average(一般的),reportcard(成绩单),pride(骄傲),mistake(错误),honest(诚实的)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元智能开发新视角

现代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某一种教育的片面发展,而是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审美、体能体魄、操作技能等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它离不开融合着感性与理性、自由和规范、功利与超功利的艺术教育形式。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始终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盲点,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更是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远未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发挥;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艺术教育理论自身的局限,使学校艺术教育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艺术教育被看作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的一种辅助工具,一直未能摆脱技术工匠式教育的旧有模式,艺术教育自身的主体地位与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则远未得到认识与挖掘。再加上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而从事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未达到宏观的教育理论高度。因此,虽然艺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全面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使得我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论述缺乏说服力,在实际操作时也就容易被纳入德育、智育的轨道,或者是成为极少数特长生的教育。

我们常说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它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的、复合型的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艺术教学中究竟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精神和情感品质?艺术教育到底要发展学生何种艺术能力等等,我们无法做具体的阐释。可以说缺乏一套完整的、令人信服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支持,这恐怕就是艺术教育的软肋。然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到来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最好的诠释。艺术教育促进人多种潜能的开发,这些潜能具体是指什么?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创建的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给了我们答案。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针对这种状况,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的新理论。他指出,我们社会一直以来只重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大家都以为那就是智能的全部,然而,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其实是多元的,“人的心理和智能由多层面、多要素组成,无法以任何正统的方式,仅仅用单一的纸笔工具合理地测量出来。”并描述性地给出了智能的定义:“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①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加德纳的研究证实人类至少存在九种智能,除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之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②这些智能对于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同等重要的。

三、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的倡导者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九种以上智力的潜能,每种智能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即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须)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就是说,语言智能用于日常交谈时,需要讲究语言艺术,用于写诗歌和小说时离不开美学原则。同样,空间智能可以被航海水手和雕塑艺术家应用,身体运动智能能够被舞蹈家、演员、画家等运用,音乐节奏智能更是艺术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数学智能也能体现美的原则,如一种证明比另一种证明更优雅从容等,而这些智能都与艺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艺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学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直觉能力,增强发散思维,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开发智能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1.音乐/节奏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的智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音乐/节奏智能在九大智能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使我们艺术教育者备受鼓舞,让我们对音乐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已论证音乐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智能,也就是说,音乐并非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阳春白雪,人人都可以学习音乐。那么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和开发最主要的途径当然就是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不言自明,音乐课程重点开发和培养的自然就是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并且,童年期是一个人音乐智能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尤其是在3—5岁时,是发展儿童对节奏和音调敏感性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音乐对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从小学习乐器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头脑反应速度较快,悟性较高。这就是因为,从小学习乐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手眼的协调和反应,甚至是通过识谱来锻炼记忆力。因此,让孩子从小接受音乐熏陶,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智能发展,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得到精彩的生活风景创造条件。

音乐/节奏智能或许不像语言或逻辑数理智能那样对于人类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心灵的美感,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语言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语言的发展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作为人类生存和交流的必备工具,语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③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善于充分表达人内心的情感,就音乐来说,不同的节奏语言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从而使旋律展现不同的个性,节奏缓慢、沉重的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的情绪情感总是偏于忧郁、悲伤。而那些节奏轻快、急促的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的情绪情感就偏于欢快、热烈。艺术甚至能表达日常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东西。艺术语言一般比说话要来得更深刻,比文字要来得更动人。日常语言是具体的,内容是有条件、有限度的,而艺术语言则是抽象的、感性的,是能表现无限且难以捉摸的深情感动。一般来说,大凡艺术素养较高的人,其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强。

相信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它们正是以各自独特的语言形式,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并为学生的情感表达提供出口,让学生想说,有话要说,而且语言表达更丰富、更富感染力。

3.视觉/空间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高度视觉化的倾向。幻灯片、投影片和录像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素材,如果学生在使用这些素材的过程中能由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这样的艺术课教学起点就比较高了。脑科学揭示,人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也在理解事物,并不是感知在前理解在后,思维与观察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视觉——空间智能的重要依据。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分析,我们应该清楚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并更好地运用观察者智能,更好地开发视觉空间智能。一个人空间智能高且倾向于艺术,就可能成为一名画家、雕塑家或建筑艺术家,这也是他们所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对自然的观察,对物体的辨认和分类及洞察自然或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是加德纳所说的自然观察者智能)会比一般人强。很显然,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会引领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研究事物的生长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空间智能,让他们学会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同时,伴随着学习的过程,学生为了能更好地再现事物,在生活中会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观察注意,学会尽可能地调动全部感官,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从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空间形式和特点的把握和认知。事实上,学生在艺术的课堂上,不仅锻炼了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让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比一般人更细致、更深刻、更动人。

4.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数学/逻辑智能并不是只在数学教学中才涉及,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在艺术教学中也有使学生这一智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一位数学家曾深有感触地谈到:“艺术和数学有很多相似的因素。古诗跟数学很相像,它们都很简洁、干脆。数学的美感在于它的简单、和谐、丝丝入扣,就像古代描写美女,增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数学就是这样的美人,真理是朴素的,平凡就是美丽。”④艺术和数学都是种简约的美,不同只在于,数学是理性的,充满逻辑的美,而艺术则是感性的,寄托深情的美。具有数学天赋的人通常对艺术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科学研究本身就潜藏着奇妙的艺术因素。若科学家能动用自身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直觉、想象等艺术思维方式,并有意识地利用艺术美感、节奏、和谐感等,其科研成果将会具有更高的创造性。

音乐欣赏课堂上,在分析交响乐曲时,其内部就蕴含着严密的数的结构,每个部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特殊的逻辑规律,让整个乐曲显得结构严谨。在对某段和声布局进行深入分析时,离不开精确的和声计算,离不开作曲家的巧思天工。可以说音乐思维离不开数学思维。音乐的一切基本要素,或者说构成音乐的所有元素,例如音的高低、长短、音阶、调式、音程、和弦等的构成,直到曲式、结构、……无不包含着微妙的严谨的数学构成。无怪乎有人说:音乐是形象化的数学,数学是抽象化的音乐。

在美术教学中,几何中的点、线、面更是审美观组成不可缺少的元素,特别是建筑设计、商标设计等现代造型艺术,更体现了美术与几何的综合运用。在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几何美,从而也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

5.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不要以为拥有运动智能的人只是四肢发达,也不要以为这种智能只属于运动员,因为运动智能是通过身、心来使身体表现完美的能力。我国自古就很强调身心和谐、修身养性,认为训练心智能恰当地使用身体,而训练身体能发挥心智的表现力量。其实,身体运动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源自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动作经验。中国古代文人爱好琴棋书画,体现了较高的文化生活水准。而琴棋书画中,至少有三项与身体/运动智能有关。演员、舞蹈家、发明家、外科医生等都表现出相当的运动智能。解决一道数学题、做一个化学实验、创作一幅油画等都离不开身体运动智能的参与。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对于运动智能的开发是再合适不过了。它是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是一种有组织架构、有主题,并有强弱快慢的肢体摆动。通过丰富的形体动作刻画生动的艺术形象。当音乐响起,优美的乐曲轻轻流淌,有种向人直扑而来、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就成了一种天生的自然反应,这比通过语言传达后所产生的动作更细腻、贴切,更让人感动。而舞蹈形体训练恰恰在这方面有它独特的魅力。它通过一些形体动作训练使肢体语言更协调,发展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同时让学生具有聪慧的头脑、强健的肌肉、充沛的精力、优雅的气质、潇洒的举止等。

6.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艺术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价值,是因为审美的超越性,它超越了某些民族的、时代的、阶级的界限,而具有普遍性。尤其是作为审美典型形态的世界语言的音乐,更是跨越时空,让生活在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人,心灵相通。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域、阶层的人,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有人说音乐超越国界,突破了各民族语言之间的隔绝。我们即使不懂意大利文,照样可以体会普契尼歌剧的深远意蕴;我们即使不懂德语,仍然可以同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通过艺术对话是人类彼此交流的普遍和有效手段。

7.自我认识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自我认识智能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较高的人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能力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

艺术及其教育有助于人类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表面上看来自我认识智能好像与艺术关系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与人的感情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艺术三大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情感性。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察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在艺术课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对艺术形象的直观感受和初级的感官体验,走向对其内在意义的体验和把握,最后感悟审美对象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人生境界。

“从古至今,艺术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与功能是人类彼此沟通、理解与相爱。这体现为对故乡、亲人和自然的爱与怀恋,对改变人类命运的强烈渴望,对战争、罪恶、暴虐和专制的控诉,对死亡的抗争和超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善良而懦弱者的同情。”⑥可以说,艺术作品本身就是创造者的自我表现,艺术家的创作与表演都是一种与欣赏者的对话,其中蕴含着他们对人生、对事物的感悟,而在艺术教学中,将这些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学会观照自身,认识自身,并帮助学生勇敢面对人生,引发共鸣,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

8.存在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存在智能是人类对人生终极问题、意义及其奥秘的理解和追寻的渴望,“是在直达广阔无垠的宇宙尽头为自己定位的能力,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与存在有关的能力,及为自己的存在定位的能力。”⑦加德纳在他的存在主义智能的定义中还指出,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是一种对最终生活观念的体验与表现的方式。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学会艺术的思维方式,掌握艺术的人生智慧。在艺术课堂上,我们会让学生从中国园林建筑“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看到曲径通幽之妙境;在书法的“宛如游龙、飘若惊鸿”的曲线之美中,神思飞扬;在绘画的“雾里看花、迷离恍惚”的虚实之境中,意犹未尽。而通过这些艺术的对话方式,学生与各种艺术经典进行积极交流,从中悟出作者对自由、永恒、淡泊、孤寂、旷达等一系列生命至高境界的思考。艺术乃灵魂律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对种种至臻至善艺术范式的积极探寻,这正是对生命存在的完美形态与人生理想方式的不懈求索。⑧

面对那些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精髓,面对那些鸢飞鱼跃、水流云在的自由心灵,我们如何努力做到真正的感悟、理解、承传并将之发扬光大,使它们成为支撑我们民族文化演进的一种伟大的传统。而这一切离不开存在智能的效用,去探索艺术的价值,去思考未来艺术的发展。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智能都与艺术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艺术教育能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地开发和培养人类的九种智能。可以说在艺术教学的具体内容中,蕴含着培养这些智能的素材,只不过不同的内容在培养这些智能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知识、开发学生所有的潜能,但我们可以给学生好的艺术氛围,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创造性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感受成功、感受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乐趣。同时我们教学生学艺术,不是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获得很好艺术能力的同时,其他领域的潜能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帮助受教育者开发多种智能,帮助他们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样我们的学生会更有能力或对自己更有信心,从而会更积极、更投入地参与社会活动。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还乡曲》中有这样一段话:心完全和海一样,有潮汐也有风雨,并且在它的深处,蕴藏着许多明珠。说明人的心智像海洋一样辽阔,只要耐心挖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宝藏产生。而艺术教育就像一把金钥匙,帮助教师开启学生潜力之门,为更好地挖掘学生智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注释:

①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②同①第5页.

③转引自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④雷道炎文.数学家的人文情怀,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⑤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⑥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⑦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⑧朱良志.曲院风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1]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2]沈致隆.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3]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并不是认识的字多,会背的唐诗多就代表您的孩子语言智能比别的孩子强。评价一个孩子语言智能的强弱,关键要看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

定义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把文法、音韵、语义、实用语言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

适合的职业与代表人物

语言智能强的人比较适合从事律师、编辑、主持人、推销员、作家、记者等职业。大家所熟悉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以及狮城舌战的复旦大学的几位辩手都是具有较强语言智能的代表人物。

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与他人相互交流沟通,获得各种信息都需要以语言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不仅如此,语言的发展同时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儿童来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另外,良好语言智能的发展有助于其它智能的发展。比如,人际智能中人际间的交往就需要以良好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内省智能的发展和运作也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我们发现儿童常常会自言自语,这种外显的语言其实就是他进行思维的过程。儿童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自测

1、您是否对文史类课程比较感兴趣?

是不确定否

2、您是否喜欢阅读?

3、您是否喜欢与人谈话和讨论?

4、您是否喜欢写些散文、小品来抒感?

5、您是否喜欢咬文嚼字,善于发现别人言语中的毛病?

6、您是否经常能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

7、对于牛顿第二定律,您是否倾向于记忆定义,而不是F=ma?

每道题回答“是”得3分,回答“不确定”得2分,回答“否”得1分。

17-21分,您的语言智能很强;

12-16分,您的语言智能较强;

7-11分,您的语言智能一般。

儿童特征

并不是认识的字多,会背的唐诗多就代表您的孩子在语言智能上比别的孩子强。评价一个孩子语言智能的强弱,关键要看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说来,语言智能较强的孩子具有以下特点:

*相比其他孩子较早就会说话。

*喜欢猜谜、念儿歌、讲故事等语言活动。

*理解能力较强,擅于把握别人说话的大意。

*善于完整地复述别人说的话或讲过的故事。

*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语言比较敏感,喜欢与人交谈。

宝宝测试

1.能遵嘱去某一地点取放一个物品。

2.能用语言表达需要物品的愿望。

3.能说出日常生活中4种物品的名称。

4.能正确使用“我”和“你”。

5.正确回答“是”和“不是”。

6.能正确回答“什么在哪里”的问题。

每道题回答“是”得2分,回答“否”得1分。

测试分值在6―12分之间,您的宝宝得分越高,说明他的语言智能发展得越好。

环境创设

父母通常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确,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不管孩子能掌握多少词汇,识多少字,如果实际生活中他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表达、交谈,语言发展依旧处于不利的状态。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

特别提示:营造――温馨的、轻松的、愉悦的家庭氛围。

准备――生动有趣、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阅读和录音材料。

创造――活泼自然、多种多样的谈话、讨论、讲故事等教学材料和活动。

这些都是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所必备的。

在家中,家长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

讲故事讲故事是最古老、最生动的语言技巧之一。故事里面不仅有生动、活泼、优美的语句,还有故事发展的人物和情节,它们都能使孩子对语言文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讲故事的活动看似简单,其实也大有学问。首先,父母要挑选兼有精美图片和适量适当文字的图书。其次,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以保证孩子从小接触到标准的语音。第三,讲故事时要掌握和讲究一些技巧,譬如,故事情节紧张时用短促的语调和轻语;表示兴奋时声调高亢;情节转折时用反问设置悬念,向孩子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等,都能使孩子的情绪和注意融入故事情节中。

此外,讲故事时尤其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不仅用表情眼神传递信息、目光的对视以及身体肌肤的接触,更有语言上的交谈、讨论,这些都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学习和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玩游戏任何游戏都需要交流,语言总是必不可少的。这里重点讨论的是文字游戏。举例:

“喜不喜欢蜘蛛侠?我把这几个字写下来,你找个蜘蛛侠的粘纸贴在旁边。‘蜘’和‘蛛’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你能找出来吗?蜘蛛是虫子,所以,两个字都有虫字旁。那么蝙蝠侠呢?”

“这是你画的画?我们一起来把你的名字写在这里,这样别人才知道是你画的啊。我们再来写爸爸和妈妈的名字,好不好?”

写作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开始写作了吗?也许您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里所指的是广义上的写作。平时在讲故事和玩游戏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进行即兴的改编或创作,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替他做文字记录,记录时不要打断孩子的叙述,除非有什么听不清的问题;记录完之后,念给孩子听,告诉他这些是他“写”的作品。

特别提示: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拥有成就感。

此外,孩子虽然不会写字,但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用他自己独创的特有的符号或图象来记录他自己的故事,并按照记录复述故事。

注意:不必在意和强求故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重要的是诱导和培养孩子创作和写作的兴趣。

1.1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很具有实用价值的智能定义。智能是三种能力的综合,即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供至少在一种文化中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的综合。

1.2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了智能多元性。每个人都至少具备8种智能,这8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的智能多元性引导人们走出以单一标准衡量人的智能发展状况的误区,以多元多维的角度,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人的智能面貌,为我们客观地评价人以及教育更好地实现其全面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1.3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智能平等观。每种智能单元之间不存在等级差别,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人的聪明智慧体现在各方面。如善于与人交际的人其智慧体现在人际交往范畴内,善于用色、构图、想象的人其智慧体现在绘画创作上。

1.4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个体内多种智能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人的8种智能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在一个人身上8种智能的发展水平并非一样高,显示出参差不齐,有的智能呈现出相对高的水平,有的智能呈现出相对低的水平,而其优势智能往往是其进行思维、学习及表现的最佳方式。因此,针对个体幼儿我们要认真观察分析其各项智能发展状况,以发现实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与具体方法。

1.5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了个体间在智能特点上存在的差异性。8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程度及组合方式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有人8种智能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这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相对优势的领域与相对弱势的领域,构成了人的智力特点的独特性,导致了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及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如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却可能是著名的画家,一个不善言表的人却可能是数学家或科学家。它启示着教育要避免“一刀切”,实现因材施教。

2、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创新教育的思路

2.1尝试师幼共同建构式主题系列活动,探索突出“潜能充分开发”的课程整合模式。

2.1.1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课程整合,实现多元教育途径在幼儿教育中的综合运用。即,教师运用适宜、自然的方式将语言、数学逻辑、音乐、空间知觉、人际交往、自省、肢体、自然观察等8种智能培养及创造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多种综合性区域游戏活动、日常随机教育及家园共育各环节中。

2.1.2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注重幼儿的“潜能充分开发”。主要体现在:

(1)教师在确定大主题方向及在此方向下选择、安排具体活动时,以幼儿当时的兴趣与困惑(发展需要)为前提。

(2)在构建主题系列活动中,教师注意与幼儿一同充分挖掘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实际问题,并面对问题教师充分支持、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与创造。

(3)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教师扮演着积极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如,教师注意观察、捕捉幼儿主动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积极为幼儿建构良好的动力机制;教师运用适宜的指导方法开拓幼儿思路,使幼儿的实践与创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幼儿运用适宜的方式,在适宜的环节充分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实践与创作。

(4)在活动中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性,使幼儿实践与指导之间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关系。如,教师从幼儿积极实践与创作的活动行为中把握其实施教育的依据的同时,积极反思教育实施效果,主动调整自身教育观念及教育策略。

2.2尝试连续性个案观察记录分析,探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观点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个体内8种智能水平存在差异”,即一个人既有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和相对弱势的智能领域。这一观点提示教育要充分挖掘幼儿创造潜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2.1了解幼儿创造性特点和每个幼儿不同的智力特点(包括其优势领域是什么,弱势领域是什么),确定最佳教育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因材施教方案。

2.2.2肯定幼儿的优势智力领域,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鼓励幼儿在优势智力领域中更加大胆表现和创新,使幼儿形成自信等良好个性品质,提高幼儿在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中的创造兴趣和能力。

2.2.3促使幼儿实现其优势智力领域的智力特点与意志品质向弱势及其他智力领域的迁移。要有效实现这一迁移需要教师给予两方面的援助,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援助,及不断鼓励幼儿,增强幼儿自信心,使幼儿敢于面对和挑战其弱势领域的活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给予物质上的援助,即,在幼儿喜欢从事的活动中渗透幼儿从事弱势领域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从事弱势领域活动(幼儿从事弱势领域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对弱势领域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弱势领域智能的目的。

很多的家长部会提出这样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艾毅执行总裁的许尚杰正是针对家长的这些困惑创立了这家多元智能幼儿园。他自己有一个不到1岁的儿子,作为父亲和教育工作者,许尚杰觉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

早在1983年,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孩子都可以是聪明的,父母可以从每个孩子身上找到多元智能所包含的一项或者几项长处,而不是仅仅依靠最常见的、笼统的IQ测试,单纯地把人的智商分为高低两种。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扣上帽子,其实更是不利于孩子心智发展的。”艾毅幼儿园就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幼儿园。每个课室里都有几个学习中心,每个学习中心都可以体现孩子智能的发展。

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

许尚杰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父亲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曾经创立了台湾大学的管理学院。许尚杰就是在美丽的台湾美国和新加坡的大学校园中长大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打骂过兄弟三人,有什么问题,父亲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答,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兄弟三人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的时候,许尚杰接触到了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不可能样样都擅长,但都会有自己所擅长的几方面,而多元智能,就像让老师和家长做“伯乐”一样。这件事情让受家庭熏陶而热爱教育的他很振奋:给所有的孩子以自信,让他们在童年充分拥有快乐,这当然是件好事!

他随后创办了艾毅幼儿园,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幼儿园里老师会通过各种活动,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在哪里。比如老师会在教室里竖立一块板,上面摆满了各种孩子们喜欢的东西,然后让孩子们拿几件东西并且讲述一下,这看起来是在玩,其实是看孩子的词汇量、表达能力等等。“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孩子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身体运动智能较强、作家的自我认知智能较强等。“我哥哥的孩子从3岁就进入多元智能的学校,语言是她的强项,虽然她刚来的时候一句英文都不会说,但是6个月内英文就变成了她的主要沟通工具,不到4岁的时候就可以用英文写信。通过孩子的优势智能,能够让她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

在艾毅幼儿园里,孩子们都喜欢“烤饼干”,通过加工食材能让小朋友锻炼各方面的智能。“比如在准备原材料的时候,盛取500克面粉是个重量概念,倒入半升水就是个体积概念,孩子在做饼干的过程中搅拌、揉捏、成型,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饼干做好后放进烤箱,孩子们看到饼干形态的变化,这又有自然领域的知识。而孩子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又能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

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

发现优势智能的另一个应用就是,用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

如果你的孩子语言智能比较强,但是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比较差,我们可以怎么做“那就在户外活动的时候,确保他们有可以与人交流、说话的机会和条件。”许尚杰的小侄女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她通过在艾毅几个月的活动中,不仅更加发展了自己的优势智能(语言),也带动了自己的弱势智能(运动)。老师是这样做的:比如做操,老师会寻找很多有趣的儿歌,编不同的运动操,或者请她根据现有的动作来改编儿歌,甚至还请她根据儿歌内容来自己配动作。

如果孩子的空间智力非常强,表达语言智力比较弱,我们可以在和他玩建筑游戏的时候,请他写个说明书,或是对自己的设计逐一说明,出发点是从他的强项开始,有自信地去发展他的弱项。

多元智能理论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无招胜有招”,不用制式的步骤但根据每个孩子的各异情况,取得很好的效果。许尚杰说自己在对儿子的教育中现在就是充当观察者和玩伴的角色。在宝宝小时候他不会强迫他朝着哪个方面发展,而是在陪伴他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他的优势,“让孩子慢慢长大吧,让他找到自己的路,我作为父亲,更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了解他自己。”

多元智能在国内的误用

1.“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的重点是用在怎么找到孩子的与众不同点、并用不同的方式面对每个不同的孩子,和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是有共同点的。了解人脑智慧的多种类型后,父母能更好地为孩子的长项进行归类,为孩子提供更多“扬长”的机会。然而,在国内则是家长想怎么样才能让8个方面智能在孩子大脑里“全面开花”,这种做法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国内有些培训机构是把8个智能分开教,比如这一门课是锻炼语言智能的,另一门课是锻炼身体运动智能的,把这8个智能分开来培训就像8个科目一样,使训练小学化,这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的。因为,智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而不是割裂开来的。

《母子健康》:学校里有系统化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智能的训练,我们的家长在家里该怎么运用多元智能

许尚杰:家里的环境和学校是有很大的不同。在环境的设置上,一个多元智能的区域都要有不同的角,比如写字角、科学角等等,能够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方面。我觉得在家里家长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逼孩子哪个方面的智能都强,而是和孩子一起做探索者,引导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把它实现出来,在互动中不难发现他的强项。

《母子健康》:你平时是怎么发现儿子的兴趣点,怎样和他互动的

许尚杰:我尽量让他接触不同的方面,因为他比较小,我更多地是和他一起玩,观察他。我觉得家长在这个阶段特别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昨天他有点咳嗽不想吃药,有些家长会骗小孩说这个是糖。但我会诚实地告诉他。

《母子健康》:1岁之内的孩子怎么发现他们在什么智能方面比较突出

许尚杰:长期研究显示在这么小的年龄作任何智能分析都是不准确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可能会限制孩子日后的发展。在这段高速发展期,孩子现在不会做某些事完全不代表以后不会做得很好。同样,在1岁前表现突出的强项智能,比如说能够很早开始说话,也没有任何研究显示长大后他的语言智能会比其他人强。因此,我建议家长对于早期孩子智能测试保持一定的怀疑,最多作为参考用途。

Tips: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的8个方面

1.语言智能(Linguistic)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等。

3.空间智能(Spatial)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及其之间关系的敏感性高,有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善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5.音乐智能(Musical)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

【关键词】幼专生多元智能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包括语言―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共八种智能。这种多元智能观强调每个人都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认知领域或能力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能;每个个体八项智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个体之间的八种智能存在不同组合,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开发和加强;八种智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以整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二、幼专生的多元智能分析

智能是人们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解幼专生的多元智能情况,我们设计了“幼专生多元智能测评卷”,分为8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封闭式问题,全卷共80个问题,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为1~5计分,得分越高者智能越高。调研选取了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学生作为样本,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0份,经统计分析,认为幼专生的多元智能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内省智能最强,数学―逻辑智能最弱

(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女生略高于男生

从男女生的八项智能总得分情况来看,女生平均得分3.12分,男生平均得分3.08分,女生略高于男生。从单项智能的得分情况来看,男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肢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知识、自然观察智能五项智能的平均得分略高于女生,其余三项智能的平均得分则低于女生。差异最大是内省智能,女生高出男生0.22分。可见,男生的数理、空间、观察能力相对女生存在优势,而女生能经常性地反思自我,可以很好地弥补了其他智能的不足。

(三)个体之间总体差异大

幼专生个体之间多元智能存在差异。从八项智能的总分来看,差异较大。在所有被测中,最高分高达4.18分,最低分却只有1.91分,相差2.26分,差异非常明显。从单项智能的得分来看,相差最大的是数学逻辑智能,得分最高者与得分最低者相差3.5分;相差最小的是人际关系智能,得分最高者与得分最低者相差2.6分;视觉―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相差3.3分,语言―言语智能、肢体―动觉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均相差2.8分。

(四)个体内部智能发展不平衡

从个体情况来看,八种单项智能发展不一,将所有被试的单项智能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减,得出的差异值在0.5~2.5之间,差异值大于(含等于)1的学生占总被测学生的78%,差异最大的学生,最高得分音乐智能4.4分,最低得分数学―逻辑智能仅1.9分,相差2.5分。不同差异值的人数分布及比例如图2所示。

三、教育教学建议

幼专院校及其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幼专生的智能特点,利用其智能优势、规避其智能劣势,因材施教,才能激发幼专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

(一)重视智能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二)利用自省智能,促进反思性学习

(三)利用人际关系智能,强调协作学习

(四)利用肢体―动觉智能,加强实践教学

(五)利用音乐智能,渗透艺术教育

(六)改革评价模式,实行多样化评价

幼专生的智能存在差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改变传统只重语言、数学―逻辑智能的标准化考试评价模式,承认学生之间的智能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可设计一定的情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多项智能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也可经常性地组织文学、艺术、手工、科技等作品展示活动,提供学生全面展现其智能的机会,并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评价;也可采取“单项+综合”的考评方法,将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根据多元智能进行分类,逐一考评,最后根据学生在每项技能中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盖静.美国多元智能学校的课堂教学环境设计探析[D].西南大学,200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KY2015YB380)

一、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

小学生生性比较活泼好动,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四十分钟,是一门学问。这就需要老师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不同的智能结合在一起,利用肢体智能,调动学生情绪;利用音乐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身体―运动智能巩固课堂教学。

在新授课教授单词时,一味的让学生跟老师读,自己读,学生往往会觉得厌烦,学习效果不一定是最佳的。这时如果利用肢体智能,调动学生情绪,将脑部学和肢体做结合起来,效果反而会更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一教学策略往往更为重要。在集体跟读新单词时,可以结合手势边拼边读,这样不仅加强记忆,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在巩固操练环节,利用“做动作猜猜看”这一游戏活动。如在教授monkey,tiger,lion,bear等动物类单词时,可以让个别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其余学生猜这一游戏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达到以练展学的目的。

二、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教学环境

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环节的创设者,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原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心理生理特点,综合英语的实践性,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将课堂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实物化,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各项智能,尽可能创造一切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教学环境。

三p创设师生共同学习,生生交流的机会

四p通过多元评价来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智能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一些人低估和忽视。他们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是针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点缀,没有专业培养的必要。所以,从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没有把舞蹈课列入必学课程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但是从多元智能观来看,舞蹈能力也就是控制肢体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即身体运动智能,它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智能,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活动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贡献。

一、舞蹈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舞蹈智能的发展对于音乐智能和身体智能的发展也有不同的作用,而对于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有关专家认为:在舞蹈和舞蹈教育的诸多价值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及与此相连的情绪体验。舞蹈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自尊心,扩展人们的表达力和影响力。

二、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智能关系

一艺术思维教育的目标

二艺术教育的方法

在加德纳看来,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轨迹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能力发展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艺术教育的方法应有别于学校其他传统科目的教学方法。传统上艺术教育通常以师徒直接相授的方式来进行,即通过观察、示范、模仿和临场指导来进行,这种方式在艺术教育中有其切合性和优势。但要实现加德纳提出的艺术教育目标,仅靠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学科教学中所用的方法在艺术教育中也有用武之地。实际上艺术教育既需要其自身要求的独特的方法,也需要一般学科的教学方法。当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时,艺术教育能够收到最佳的成效。对于不同门类的艺术教育而言,没有一种最佳的、适于各类艺术的教育方法,每一种艺术教育都应有其自己的最合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尽管不同的艺术门类可能更多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艺术教育中仍然有一些共同的原则需要遵循。

(1)重视艺术知识的掌握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极其狭窄、贫乏,只局限于美术和音乐,甚至进一步窄化为画画和唱歌,很少涉及艺术创作背后的因素,也极少涉及与艺术有一定联系的其它知识领域,因此,学生获得的有关艺术以及艺术创作的“知识”很少。这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最大的误区。要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艺术教育的内容必须扩大、丰富,否则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THE END
1.免费学习能力测试25题小猫测试(xmcs.cn)小猫测评职业性格测评,可参考:MBTI 职业性格测试(免费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免费版)、九型人格测试(免费版)、大五人格测试(免费版)、艾森克人格测试(免费版)、disc个性测试、个人优势能力测评。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个人优势能力测评。 https://www.xmcs.cn/x/xxnl
2.心灵关爱站心理小测试治愈小漫画 图文内容源自小红书博主@九鱼酱 这期心理小测试就到这里咯 感谢小伙伴的耐心观看 期待下次见面噢 -扫码关注我们- 智能制造学院心灵关爱站 微信编辑 | 张育诚 一审| 徐环环 二审| 邓霞 三审| 张小玉 我们始终为你 真诚服务,共同进步 -END-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A2NjM2NA==&mid=2651364284&idx=1&sn=67b1923d144186b0e792a586c6db6618&chksm=85b4e9082b02b7950796116abface27917cfc2977fb2501d20e46ae1b45890a6707789d09d25&scene=27
3.多元智能自测图.pdf多元智能自测图.pdf 1页VIP内容提供方:盟婷吴昊 大小:66.53 KB 字数:约1.35千字 发布时间:2023-04-1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6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多元智能自测图.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413/5021301123010141.shtm
4.多元智能自测语言表达智能测试 * 1. 姓名班级 * 2. 喜欢阅读各种读物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 3. 能做好笔记,认为笔记能帮助记忆和理解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 4. 经常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与朋友保持亲密的联系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 https://www.wjx.cn/vm/w5XCKkj.aspx
5.成人多元智能自测量表成人多元智能自测量表 家长的多元智能发展,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既直接又深远。这不仅是因为遗传的影响,还因为家长在某些智能上发展得特别好而对此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孩子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自然也会对此表现出特殊的爱好。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多元智能水平。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duoyuanzhinengjiaoyu/1111131743411453294.htm
6.多元智能测试多元智能发展测试系统(MIDAS)是由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布莱顿·希勒博士于1987年开发,作为评估人的智力表现,职业发展等的一种手段。是自我评估,引导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MIDAS为个人获取自己的多元智能情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测量智力习性的可能,MIDAS测试报告仔细地描述了一个人的技能、https://pt.sjzdzxl.com/test/midas.html
7.第88期:婴儿脑瘫倾向自测与治疗亲子大讲堂新浪亲子婴儿脑瘫倾向反应自测与治疗(下)主题:图画书对孩子早期阅读有什么用 嘉宾:周合 谢少卿 话题:图画书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早期阅读?本期邀上海市儿童艺术教育研究早产儿优化发展工程为每一位早产儿/高危儿,提供系列的公益讲座,并开设“早产儿父母课堂”,如果您是一位早产儿/高危儿的父母,如需帮助请拨打早产儿免费援助https://baby.sina.com.cn/tv/jiangtang88.html
8.多元智能量表简介通过多元智能量表,找到自己得分最高的三个智能,然后一个个分析,匹配自己适合并且喜欢的职业和专业。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自己喜欢的,才会去投入更多的努力,而优势=能力X努力。 附多元智能自测量表 一、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L01我喜欢看书。 L02我很容易明白别人的指示、谈话内容及其言外之意。 https://www.jianshu.com/p/5aa0be985cc3
9.13个靠谱的心理测试网站推荐(免费/付费)智力: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智力测验、比内-西蒙智力测验、多元智能测验(MIDAS) 心理健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抑郁症状自测量表(SCL-90) 职业: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DISC职业测试、职业锚测试、职业倦怠测试(MBI-GS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605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