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高振(执业证书号:S1230520050002)
联系人:蒋高振/赵洪
具体参见2023年3月18日报告《GPT算力系列深度·寒武纪:中国AI芯片先行者》,如需完整报告及数据底稿,请联系我们团队成员或销售。
报告导读
投资要点
中国AI芯片领域先行者,布局云边端车一体新生态
GPT开启AI商用普及加速,驱动算力产业链新成长
云端及车规新品同步推进,本土AI芯片龙头新征程
22年公司云端产品线思元290、思元370等产品成功导入了阿里云等多家头部客户。云端训练新品思元590芯片快速迭代中,该芯片浮点运算能力较上一代290产品有较大提升,云端产品线有望更进一步。此外据2022年8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英伟达将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向中国和俄罗斯出口任何基于最新架构的A100GPU或DGX/HGX等系统。海外高端产品禁令背景下,国内AI算力芯片厂商有望获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估值
1中国AI芯片领域先行者,布局云边端车一体新生态
1.1股权结构稳定,深度联合国资+战略投资者
1.2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见底回升,费用端进入稳健通道
公司营收逐年稳健增长。根据公司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7.29亿元(预披露数据,未完成审计),同比增长1.11%。2021年营收7.21亿元,其中云端智能芯片0.8亿元、边缘端芯片1.75亿元,智能计算集群系统4.56亿元,其他约0.1亿元。
1.3重视研发团队培养,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
2GPT开启AI商用普及加速,驱动算力产业链新成长
2.2AI大模型驱动算力需求加速
ChatGPT的火爆,开辟了AI产业化的新路径,为了满足大模型应用的巨大算力需求,AI芯片进入了人们的视野。ChatGPT的卓越性能是GPU的强大算力支撑,ChatGPT的技术基底是“大模型”。算法是大模型成功的首要条件,再配合海量的数据,最后搭配强大的发动机——大算力,才能获得基础的大模型。
随着网络模型参数量的增加,计算量明显伴随着增加,目前较火热AIGC的参数量已经超过千亿。参数量往往是计算空间的复杂程度,模型空间越复杂,往往意味着庞大的计算量,计算量和参数量呈现正比关系。这也是随着AI的功能强大,AI对算力呈现指数级别根本需求的本质原因。
2.3AI芯片是核心算力产品
AIGC领域的竞争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参数量巨大、规模超大的AI模型,另一个就是提供超强算力的AI芯片。
从竞争格局来看,真正的玩家只有英特尔,英伟达,AMD等少数海外巨头,国内崛起的新兴公司包括寒武纪、壁仞科技、沐曦等。在FPGA方面,赛灵思是FPGA的发明者,也是全球最大的FPGA公司。国内FPGA厂商以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等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