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开发和测试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是从可行性研究到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后的维护的过程测试模型
一、瀑布模型(无法回滚:主要是外包项目)
二、V模型(核心,新版本)
1、V模型的特点
三、W模型(机密项目)
生命周期模型图_W模型:1、W模型的特点1)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2)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和设计。3)尽早发现软件缺陷可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2、W模型的缺点1)W模型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并且测试和开发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阶段完全结束,才能正式开始下阶段工作。2)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的困惑。
四、H模型()生命周期模型图一H模型(敏捷测试):1、H模型的特点H模型将测试活动完全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流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进快尽早的进行;软件测试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2、H模型的缺点1)要有完整的测试团队。2)质量不亚于V,瀑布。
五、螺旋模型(核心项目)生命周期模型图一螺旋模型:1、螺旋模型的特点:1)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当存在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进行变更减小损失,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2)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成本计算变得简单容易。3)客户始终参与每个阶段的开发,保证项目不偏离正确方向4)随着项目推进,客户始终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5)对于新近开发,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适合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便于风险控制和需求变更!
2、螺旋模式的缺点:建设周期长,而软件技术发展比较快,所以经常出现软件开发完毕后,和当前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当前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