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静谧的夜色,幽静的室内,一对年轻的恋人在甜蜜的幽会。时光流逝得真快!那只该千刀杀,万刀剐的大估鸡叫了,幸福而忐忑不安的年轻女子催促紧紧偎依的男子说:“鸡叫了,早晨就要到了!你赶快离开吧!”年轻的男子却不愿离去:“那不是鸡叫,是苍蝇的声音。”东方已出现了亮光,女子又说:“东方已经明了,太阳就要出来了,(你快走吧)!”男子还是搪塞打岔:“那不是东方亮了,虽月亮的光亮。”又急又爱的女子显得无可奈何:“要真是苍蝇的嗡嗡声,我愿意陪你再睡一会儿。可是你应该知道这次相会你应该回去了,可别让人讨厌你。”这首诗语率直清新,人物形象异常朴实明白,鲜明热烈,富于生活气息。无论是心中不安催促情人离去的女子,还是故意打岔、支吾搪塞不愿离去的男子,都写得妙趣横生,诙谐自然,性格鲜明,跃然纸上。
齐风·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此诗写一出嫁的女子希望见到自己的丈夫亲自来迎接。齐国当时的风俗是不迎亲的。可是女子却望见夫婿在大门和屏风之间,在庭院和厅堂上等自己的身影。诗的三章从不同的角度写女子的心内活动,由著到堂即由外而内,渐入渐深地描写。女子知道当时的风俗,婿不亲迎,但又希望能见到他。一旦窥到,心中自然十分激动。全诗中心突出,前后照应。如“庭”、“莹”、“常”、“黄”,都是呼应之词。又如各章的第三句,虽然都是写男子所佩美玉,但用词却有变化。又如用“素”、“青”、“黄”三种颜色,实际是描写由三色的三股丝绳编结的圆结,分开来写,给人以变化,不觉呆板,使全诗余音摇曳,别具神态,有一种优游不迫之美。
齐风·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殊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此诗截取了一对男女青年幽会的动人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成:当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光,美丽的姑娘悄悄溜进了我的屋;溜进了我的屋,轻轻地伴随着我的脚步。为什么姑娘会天仙般地降来?也许是两人早已相约在太阳初升之时;而“我”正在翘首等待,冀盼中姑娘盈盈而来。也许并没有相约,姑娘只是悄悄到来,见“我”正满腹心事在屋中踱步,于是轻轻跟随我的脚步,以期给“我”一个意外的兴奋……。想象之中,领略了男女主人公内心深处那不可遏止的感情波涛。然而,青年们享有的不仅仅是白天,他们还享有自己的夜晚,于是,男主人公又以同样的韵律歌咏起来:月亮刚刚从东方升起,天仙般的姑娘悄悄来到我房门口,溜到我的房门口,轻轻地随着我的脚步走。月下相会更是诗意融融,情意绵绵。《东方之日》是一首赋体诗,它“直陈其事”,叙写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和对象,选材真实。笔法简洁,生动地绘描出男女秘密幽会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追求和憧憬。整个叙事过程采用连唱复沓形式,感情回旋反复,语言生动活泼,充分显示了缱绻缠绵的男女私情,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使读者兴致盎然。
齐风·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婉兮娈兮,总角*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