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pdf

全国2012年7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君子于役》出自《诗经》中的

A.《卫风》B.《王风》

C.《郑风》D.《魏风》

2.《晋楚城濮之战》中,提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

害也”的人物是

A.晋文公B.子犯

C.楚成王D.子玉

3.《湘夫人》中,描写水中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A.娴姨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演中?譬何为兮木上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D.罔薜荔兮为帷,僻蕙慢兮既张

4.《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写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时,父母表现的句子是

A.转毂连骑,烦于道B.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C.侧目而视,倾耳而听D.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5.下列成语,出自《鱼我所欲也章》的是

A.舍生取义B.退避三舍

C.狡兔三窟D.缘木求鱼

6.《劝学篇》中,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为喻,是为了说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C.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D.君子结于一也

7.《过秦论》中,“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紫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

矣。"这里的“山"指

A.靖山B.华山

C.太行山D.秦岭

8.《报任少卿书》中,“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这句话出自

A.《孟子》B.《墨子》

C.《韩非子》D.《孙子兵法》

9.《魏公子列传》写魏安釐王之所以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其原因是

A.公子与魏安釐王同父异母B.虑公子之年幼

C.公子姊为赵国平原君夫人D.畏公子之贤能

10.张衡《四愁诗》按东南西北逐方铺叙,其中所写的西方是指

A.桂林B.汉阳

C.太山D.雁门

11.汉乐府的基本艺术特色是

A.抒情性B.叙事性

C.讽刺性D.娱乐性

12.《迢迢牵牛星》的主旨是

A.写牛郎织女故事B.写七夕民间风俗C.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D.写男子离别相思之

13.曹植《赠白马王彪》在篇章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运用了

A.借景抒情B.比兴象征

C.直抒胸臆D.顶针蝉联

14.下列王粲《登楼赋》中的写景句,对抒情起反衬作用的是

A.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B.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C.华实蔽野,黍稷盈畴D.兽狂顾而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15.“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出自

A.曹植《吁嗟篇》B.王粲《七哀诗》

C.阮籍《咏怀诗》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16.下列《读山海经》诗句中,运用拟人写法的是

A.孟夏草木长B.绕屋树扶疏

C.众鸟欣有托D.好风与之俱

17.《世说新语》“过江诸人”中,提到的王丞相是指

A.王导B.王恬

C.王悦D.王敦

18.《与陈伯之书》的作者是

A.丘迟B.庾信

C.孔稚珪D.葛洪

19.《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

A.山东境内B.江苏境内

C.浙江境内D.山西境内

20.《续齐谐记》的作者是

A.郦道元B.庾信

C.江淹D.吴均

21.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反用典故意思的句子是

A.怀帝阍而不见B.酌贪泉而觉爽

C.屈贾谊于长沙D.窜梁鸿于海曲

22.下列诗篇,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A.杨炯《从军行》B.卢照邻《长安古意》

C.沈侄期《独不见》D.骆宾王《在狱咏蝉》

23.王维《观猎》中,“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说明打猎地点在现在的

A.山西B.河南

C.山东D.陕西

24.从高适《燕歌行》的“摧金伐鼓下榆关”一-句看,当时唐军征伐的是

A.契丹B.匈奴

C.西戎D.西夏

25.下列诗篇,属于歌行体的是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杜甫《新婚别》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王昌龄《从军行》

26.下列作品中,曾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绝唱的是

A.李贺《雁门太守行》B.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C.张籍《秋思》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7.下列作品中,同时运用对比与类比手法的是A.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B.柳宗

元《段太尉逸事状》

C.韩愈《张中丞传后叙》D.韩愈《师说》

28.下列诗歌中,以第一人称直接叙说的是

A.王建《水夫谣》B.李商隐《马嵬》

C.柳宗元《江雪》D.元稹《连昌宫词》

29.韩愈《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指

A.韩湘B.韩会

C.韩老成D.韩介

30.下列诗人中,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的是

A.刘禹锡B.李商隐

C.杜牧D.元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晋楚城濮之战》人物中,属于晋文公部下的有

A.胥臣B.先轸

C.斗勃D.栾枝

E.子西

32.《苏武传》中详写的内容有

A.苏武出使缘由B.卫律逼降

C.丁宁盗苏武牛羊D.李陵劝降

E.苏武归汉

33.“永明体”的代表诗人有

A.谢灵运B.谢眺

C.陶渊明D.鲍照

E.沈约

34.下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中,运用对偶的有

A.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C.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E.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5.下列成语中,出自《进学解》的有

A.贪多务得B.含英咀华

C.同工异曲D.成人之美

E.动辄得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析《非攻》论证方法的特点。

37.《论贵粟疏》怎样运用对比方法阐明重农贵粟的主张?

38.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怀?

39.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对比手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怎样展开论辩的?

41.陶渊明《归园田居》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一主旨是如何得以展现的

42.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至少例举3人)。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结尾四句写景有何特点和意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互相轩邈

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

hbzkw/exam/20121205135317.html

2012年4月(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氓》的诗句中,反喻女子的痛苦没有边际的是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诗经》中被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是

A.《硕鼠》B.《君子于役》

C.《兼葭》D.《将仲子》

3.《国殛》出自屈原的

A.《九歌》B.《九章》

C.《天问》D.《招魂》

4.《邵公谏厉王弭谤》列举古人向君王进言方式,其中“瞽”的进言方式是

A.献诗B.献曲

C.献书D.传语

5.《论语侍坐》中,表达“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理想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6.《逍遥游》以许由不受天下的故事说明

A.患其无用B.至人无己

C.神人无功D.圣人无名

7.《谏逐客书》所写重用百里奚、蹇叔,“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

A.秦缪公B.秦孝公

C.秦惠王D.秦昭王

8.看到晁错《论贵粟疏》后,接受其建议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景帝D.汉武帝

9.《项羽本纪》中“诸将皆从壁上观”,这时发生的事件是

A.项羽杀宋义B.饱鹿之战

C.鸿门宴D.垓下之围

10.《苏武传》中,为汉使设计求得苏武的是

A.於鼾王B.李陵

C.常惠D.守者

11.张衡《四愁诗》是中国诗史上较早的

A.五言诗B.杂言诗

C.骚体诗D.七言诗

12.《平陵东》所运用的民歌表现手法是

A.顶针B.夸饰

C.比兴D.对比

13.下列曹操《短歌行》诗句中,未用《诗经》成句、为作者直接抒情的是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他认为应该承担“兴德之言”的是

A.郭攸之、费祎、董允B.向宠

C.诸葛亮本人D.后主刘禅

15.下列作者中,官拜中散大夫,性喜老庄的是

A.嵇康B.阮籍

C.左思D.刘琨

16.下列诗人中,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A.陈琳B.王粲

C.阮籍D.左思

1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中“辞”的意思是

A.词语B.《楚辞》

C.辞官D.一种抒情赋体

18.孔稚珪《北山移文》,其中“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典出

A.《国语》B.《山海经》

C.《左传》D.《淮南子》

19.丘迟是

A.魏晋时人B.东汉时人

C.齐梁时人D.西汉时人

20.吴均《与宋元思书》所描写的景物,在今

A.安徽境内B.浙江境内C.江苏境内D.福建境内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下列王维创作的诗歌在《用可川集》之外的一篇是

A.《鹿柴》B.《鸟鸣涧》

C.《竹里馆》D.《观猎》

23.下列人物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意无关的是

A.燕昭王B.郭隗

C.荆轲D.乐毅

24.下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中,从写景转入抒发别情,并包含着全篇诗

眼的句子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D.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25.下列诗歌中,属于新题乐府的是

A.《蜀道难》B.《燕歌行》

C.《新婚别》D.《独不见》

26.擅长近体,尤工五言,曾自诩“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A.韦应物B.李益

C.孟郊D.刘长卿

27.下列诗歌中,属于作者自创乐府体诗的是

C.孟郊《游子吟》D.张志和《渔歌子》

A.《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祭十二郎文》

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2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构思脉络是

A.钱塘湖B.春

C.行D.景

30.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

A.《连昌宫词》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C.《李凭箜篌引》D.《长恨歌》

31.下列屈原诗句,以“路”象征治国之道的有

A.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B.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C.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D.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E.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32.《项羽本纪》记录的项羽语言有

A.毋妄言,族矣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E.天之

亡我,我何渡为

33.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的特点有A.敢与世俗抗争B.了解农民的思想愿望

C.反对钻牛角尖、搞烦琐哲学D.有率真的个性,毫不做作

E.安贫乐道

34.下列《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文句中,用典故正面意思的有

A.酌贪泉而觉爽B.处涸辙以犹欢

C.冯唐易老,李广难封D.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E.有怀投笔,爱宗建之长风

35.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所歌颂的主要人物有

A.张巡B.白孝德

C.郭晞D.许远

E.南霁云

36.《逍遥游》在运用比喻和寓言方面有何特点?

37.简析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所表达的情感。

38.为什么说杜甫《望岳》是以“望”字统摄全诗?

39.清人纪的评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惊风乱网芙蓉水,密语

斜侵薜荔墙”一联是“赋中之比,不露痕迹”,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40.《冯谖客孟尝君》是怎样刻画冯谖形象的?

41.《过秦论》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阐明这一主旨的?

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结合诗境,谈谈你的理解。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

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嫡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阈氏。于是上案图,以昭

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

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画工弃市》)

(1)本文的作者是谁?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案图召幸之

不复更人

乃穷案其事

画工皆弃市

hbzkw/exam/20120719102932.html全国2011年4月自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2

L下列诗歌中,祭祀时由巫演唱的是()

A.《兼葭》B.《湘夫人》

C.《哀郢》D.《四愁诗》

2.《侍坐》中,孔子问话后回答“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学生是

()

A.子路B.曾皙

C.冉有D,公西华

3.成语“退避三舍”出自()

A.《晋楚城濮之战》B.《烛之武退秦师》

C.《邵公谏厉王弭谤》D.《非攻》

4.荀子以“腾蛇无足而飞,新鼠五技而穷”说明的是()

A.学习可以使人修养品性,全身远祸

B.学习正确的态度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C.学习时应善于向贤者求教,并善于教人

D.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善始善终,全面而纯粹

A.《鱼我所欲也》B.《非攻》

C.《难一舜之救败》D.《齐桓晋文之事章》

6.《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西游于梁”的目的是()

A.让孟尝君往梁任相B.使齐王看重孟尝君

C.为孟尝君准备流亡之处D.为孟尝君争取梁王的重金相助

7.李斯《谏逐客书》开头的意思说,我听说大臣计议驱逐客卿,接着作者表达的看法是

A.应该立即停止逐客B.逐客会树立仇怨

C.逐客会削弱秦国D.逐客是错误的

8.贾谊《过秦论》总结秦亡的教训,最根本的原因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D.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9.《四愁诗》作者所处的时代是()

A.先秦B.西汉

C.东汉D.魏晋

10.下列《项羽本纪》中的人物,具有工于心计性格特点的是()

A.项羽B.刘邦

C.虞姬D.项伯

11.《行行重行行》中“与君生别离”,源于()

A.《国演》B.《湘夫人》

C.《哀郢》D.《少司命》

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四部分内容,“太守迎亲”节描写所在的部分是()A.

辞旧B.送别

C.逼婚D.殉情

13.下列诗篇中,属于咏物诗的是()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

C.曹植《白马篇》D.曹植《吁嗟篇》

14.《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年在桑榆间”指()

A.人在壮年B.人在异乡

C.人在老年D.人在郊野

15.《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指出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是()

A.奖帅三军,北定中原B.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C.斟酌损益,进尽忠言D.咨讯善道,察纳雅言

16.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所说的“甚不可者二",其一是“非汤武而薄周孔”,

其二是()

A.刚肠疾恶,轻肆直言B.抱琴行吟,弋钓草野

C.危坐一时,痹不得摇D.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

17.刘琨《重赠卢谟》中,暗示卢谟效法前贤,救助自己脱出囚系的诗句是()

A.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琰B.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C.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D.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1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象征自己误落尘网而终于归隐的句子是()

A.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B.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D.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9.谢灵运《登池上楼》中,表达归隐想法的诗句是()

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B.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

C.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D.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20.“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二句出自()

A.曹植《洛神赋》B.王粲《登楼赋》

C.丘迟《与陈伯之书》D.孔稚珪《北山移文》

21.下列《长安古意》诗句中,所含古人为文学家的是()

A.梁家画阁中天起B.寂寂寥寥扬子居

C.意气由来排灌夫D.专权判不容萧相

22.下列王维诗属于五绝的是()

A.《鹿柴》B.《送元二使安西》

C.《渭川田家》D.《山居秋暝》

23.王昌龄《闺怨》诗句中,使用了谐音手法暗寓别愁的是()

A.闺中少妇不知愁B.春日凝妆上翠楼

C.忽见陌头杨柳色D.悔教夫婿觅封侯

24.描绘边疆奇异风光最为杰出的盛唐诗人是()

A.王昌龄B.王之涣

C.李顽D.岑参

25.下列诗句出自李白《行路难》的是()

A.听我抵节行路吟B.拔剑击柱长叹息

C.拔剑四顾心茫然D.自古圣贤尽贫贱

26.下列诗篇中,属于王建所作的是()

A.《秋思》B.《水夫谣》C.《伤田家》D.《山中寡妇》

27.《捕蛇者说》中,刻画捕蛇者蒋氏行为心理十分精细逼真的语句是()

A.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B.叫嚣乎东西,黑突乎南北

C.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D.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病

28.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告诫人们记取历史教训的一联是()

A.王潘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B.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9.《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意出自()

A.《诗经》B.《楚辞》

C.《庄子》D.《左传》

30.下列与《长恨歌》诗体相同的一首诗是()

A.《钱塘湖春行》B.《轻肥》

C.《连昌宫词》D.《过华清宫》

31.在《离骚》中,香草被用来象征()

A.才干出众B.江山秀丽

C.毅力坚强D.人才培植

E.贤臣辅助

32.晁错《论贵粟疏》中,描述农民困苦生活状况的文句有()

A.力过吏势,以利相倾B.治官府,给徭役

C.衣必文采,食必粱肉D.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E.千里游敖,冠盖相望

33.下列诗句中,运用谐音双关艺术手法的有()

A.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B.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E.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34.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文句中,借古人自比并自叹的有()

A.冯唐易老,李广难封B.屈贾谊于长沙

C.窜梁鸿于海曲D.宇文新州之懿范

E.奉宣室以何年

35.《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A.用典B.象征

C.比喻D.对偶

E.顶针

36.简述《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一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37.《苏武传》中卫律、李陵两降将各有何特点两降将的描写对苏武形象有何作用?38.

为什么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39.简述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文为诗的特点。

40.论述《国残》一诗将动态描述和静态刻画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41.论述王粲《登楼赋》作为抒情小赋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42.高适《燕歌行》的主旨是什么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诗中被传诵的警句是什么?

这一警句有什么特点?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目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

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

囚相对!”(《世说新语言语》)

(1)《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2)“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山河之异”的含义是什么?

(3)说明周侯与王丞相在现实面前的两种不同态度。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藉卉饮宴

愀然变色

戮力王室

克复神州

hbzkw/exam/20120305140056.html

全国2010年7月自考

L下列诗歌中,出自《九章》的是()

A.《湘夫人》B.《国殒》

C.《哀郢》D.《离骚》

2.《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比喻的是()

A.美好的品德B.坚强的毅力

C.正确的道路D.众多的贤臣

A.《烛之武退秦师》B.《邵公谏厉王弭谤》

C.《苏秦始将连横说秦》D.《难一》

4.《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认为齐王有推行仁政之心的依据是()

A.以羊易牛B,为长者折枝C.力足以举百钧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贯穿《逍遥游》全文的中心线索是()

A.有无之辨B.虚实之辨

C.小大之辨D.人我之辨

6.下列成语中,出自《劝学篇》的是()

A.缘木求鱼B.前倨后恭

C.锲而不舍D.退避三舍

7.《谏逐客书》通篇的着眼点是()

A.客卿的去留B.秦国的存亡

C.百姓的安危D.敌国的强弱

8.《报任少卿书》中“报”的意思是()

A.拜谢B.赠与

C.回答D.致意

9.《苏武传》中,被苏武指责为“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的是(

A.虞常B.张胜

C.卫律D.李陵

10,下列诗作中,属于骚体诗的是()

A.《七哀诗》B.《西北有高楼》

C.《四愁诗》D.《陌上桑》

11.《迢迢牵牛星》中“终H不成章”,所借用的诗句所属的篇章是()

A.《氓》B.《湘夫人》

C.《离骚》D.《大东》

12.被沈德潜评为“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有其声音面目”的诗作是()

A.《迢迢牵牛星》B.《平陵东》

C.《行行重行行》D.《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A.曹操《步出夏门行》B.曹丕《燕歌行》

C.曹植《吁嗟篇》D.鲍照《代东武吟》

14.《赠白马王彪》“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纤”,这里的“玄黄”指()

A.马病B.人病

C.天地D.颜色

15.下列诗作中,写出了英雄末路的沉痛感叹的是()

A.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B.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C.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D.刘琨《重赠卢谟》

1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两句出自()

A.王粲《登楼赋》B.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C.丘迟《与陈伯之书》D.吴均《与宋元思书》

17.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名句是()

A.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B.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D.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出自(

A.庾信《哀江南赋序》B.孔稚珪《北山移文》

C.吴均《与宋元思书》D.郦道元《三峡》

19.下列江淹《别赋》文句中,描写从军者之别的是()))A.金石震而色变,骨肉

悲而心死B.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霭罗裙

C.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D.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20.下列《北山移文》文句中,写假隐士的是()

A.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B.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

C.闻风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源D.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薮

21.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一杯之士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六尺之

孤”是指()

A.作者自己B.嗣位的中宗

C.李敬业D.武则天

22.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端居”意思是()

A.隐居B.端坐

C.苦读D.安居

23.出自《辆川集》组诗的王维诗是()

A.《渭川田家》B.《山居秋暝》

C.《终南山》D.《鹿柴》

24.下列诗句中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是()

A.山回路转不见君B.跳崖转石万壑雷

C.千岩万转路不定D.百步九折萦岩峦

25.杜甫诗中以诗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的是()

A.《望岳》B.《春望》

C.《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D.《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6.下列《师说》句子中,前后存在对比关系的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7.《段太尉逸事状》中,痛斥焦令洪的人物是()

A.郭子仪B.郭晞

C.白孝德D.尹少荣

28.《琵琶行》中,形容音乐清脆高扬的诗句是()

A.大珠小珠落玉盘B.间关莺语花底滑

C.银瓶乍破水浆迸D.大弦嘈嘈如急雨

29.下列诗句中,运用互文见义手法的是()

A.芙蓉泣露香兰笑B.辛苦FI多乐日少

C.孤山寺北贾亭西D.烟笼寒水月笼沙

30.下列别号中,属于杜荀鹤的是()

A.九华山人B.江湖散人

C.甫里先生D.莲峰居士

31.《晋楚城濮之战》中,借人物之口表达军事思想的有()A.有德不可敌B.师直为

壮,曲为老

C.请与君之士戏D.今日必无晋矣

E.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3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尾描写刘、焦墓地枝叶覆盖、鸳鸯和鸣的景象,其用意是

A.象征男女主人公贞洁爱情的不朽B.点明本诗叙述的是一个幻想的故事

C.赞颂刘、焦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D.借此告诫后世人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E.表达对刘、焦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33.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有()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E.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4.下列诗句中体现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精神的有()

A.默思失业徒B.抚迹犹酸辛

C.因念远戍卒D.忧端齐终南

E.4洞不可掇

35.下列作品中,属于古体诗的有()

A.《马嵬》B.《游子吟》

c.《水夫谣》D.《伤田家》

E.《李凭箜篌引》

36.举例说明比喻这一艺术手法在《劝学篇》中的作用。(举例至少三个)

37.《吁嗟篇》所咏何物这与曹植的遭遇有何关系?

38.王勃《滕王阁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两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怀?

39.举例说明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40.试析《氓》诗是怎样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

41.王粲《登楼赋》中的写景部分是如何为抒发感情服务的?

42.就体裁而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什么诗请结合作品,分析此诗的结构

特点及艺术特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

(2)从上述文中看,这位先生有哪些特点?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期在必醉环堵萧然

曾不吝情去留

晏如也

hbzkw/exam/20120305135921.html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湖北自考网7月26日整理

1.下列作品中,选自《诗经秦风》的是()

A.《氓》B.《君子于役》

C.《将仲子》D.《兼葭》

2.下列《离骚》诗句中,以香草象征品德修养的是()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B.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

C.余既滋兰之九嘛兮,又树蕙之百亩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哀郢》中,所提到的“郢都”是现在的()

A.湖北江陵B.湖南衡阳

C.安徽青阳D.湖北武昌

4.成语“退避三舍”山自()

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B.《烛之武退秦师》

C.《晋楚城濮之战》D.《冯谡客孟尝君》

5.《侍坐》中,曾皙的性格特征是()

A.直率豪爽B.谦逊谨慎

C.仁厚宽容D.淡泊洒脱

6.先秦诸子散文中,分析透辟,切合事理,冷峭深刻,锋芒毕露的是()

A.《墨子》B.《庄子》

C.《荀子》D.《韩非子》

7.《过秦论》中,“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的秦国国君

是()

A.秦孝公B.秦惠文王

C.秦庄襄王D.秦始皇

8.《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A.贾谊B.晁错

C.张衡D.班固

9.《项羽本纪》记述的参与银鹿之战的人物是()

A.曹无伤B.蒲将军

C.项梁D.范增

10.《苏武传》中,苏武说:“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

前!”这里的“王”指的是()

A.单于B.於鼾王

11.下列诗歌中,采用东南西北逐方铺叙手法的是()

A.张衡《四愁诗》B.曹植《吁嗟篇》C.王粲《七哀诗》D.鲍照《代东武吟》

12.下列作品中,写听曲感心、知音难遇的是()

A.《西北有高楼》B.《登池上楼》

C.《夜上受降城闻笛》D.《李凭箜篌引》

13.下列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为引用《诗经》成句的一组是()

A.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月明星稀,鸟鹊南飞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下列《洛神赋》句子中,写洛神对君王的传情作出回应的是()

A.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B.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C.抗琼瑾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D.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15.《出师表》中,指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是()

A.撰除奸凶,兴复汉室B.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C.咨敬善道,察纳雅言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6.从《登楼赋》所写的地理环境来看,此楼应为()

A.当阳城楼B.荆州城楼

C.安定城楼D.麦城城楼

17.下列《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句子中,对山涛有讥讽之意的是()

A.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B.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C.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D.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

18.下列诗句中,属于谢灵运的名句是()

19.下列江淹《别赋》句子中,描写夫妇之别的是()

A.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B.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雷罗裙

C.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D.织锦曲兮泣己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20.下列《哀江南赋》句子中,反面用典故的是()

A.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B.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C.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D.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21.宋之问《度大庾岭》,大庾岭在今()

A.安徽B.山西

C.江西D.广东

22.王维《观猎》“还归细柳营”一句所用典故,其事发生在()

A.西汉B.东汉

C.西晋D.东晋

2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所送的将军是()

A.哥舒翰B.封常清

C.高适D.张守珪

24.李白《将进酒》中化用曹植诗句的一句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B.钟鼓馔玉不足贵

C.千金散尽还复来D.斗酒十千恣欢谑

25.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借以自许的古人之一是()

A.稷B.许由

C.巢父D.蚩尤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道之所存,师之所(武汉自考)存也D.圣人无常师

27.下列各篇中,主要运用类比手法的是()

A.《捕蛇者说》B.《种树郭橐驼传》

C.《小石潭记》D.《段太尉逸事状》

A.别时茫茫江浸月B.唯见江心秋月白

C.秋月春风等闲度D.春江花朝秋月夜

29.下列各篇中,可视为“无题诗”的是()

A.《早雁》B.《马嵬》

C.《锦瑟》D.《轻肥》

30.《人间词话》中,被王国维称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词人是()

A.温庭筠B.冯延巳

C.韦庄D.李璟

31.《劝学篇》中,提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A.《礼》B.《春秋》

C.《诗》D.《易》

E.《乐》

32.《项羽本纪》写项羽乌江自刎时,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有()

A.优柔寡断B.勇猛无畏

C.心高志大D.工于心计

E.自矜武力

33.下列作品为咏物之作的有()

A.《吁嗟篇》B.《白马篇》

C.《在狱咏蝉》D.《山石》

E.《早雁》

34.下列诗句中,写梦游天姥情景的有()

A.势拔五岳掩赤城B.千岩万转路不定

C.迷花倚石忽已暝D.日月照耀金银台

E.须行即骑访名山

35.李商隐《安定城楼》中用典的诗句有()

A.贾生年少虚垂涕B.王粲春来更远游

C.永忆江湖归臼发D.欲回天地入扁舟

E.猜意鸩雍竟未休

36.简述庄子《逍遥游》一文的文学特征。

37.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8.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个写景句好在哪

里?

39.简述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通过映衬或对比来写英雄人物的一例,并说明其艺术

效果。

40.用《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牛”一段为例,说明孟子散文善于因势利导、循循

善诱的论辩技巧。

41.作为南朝民歌,《西洲曲》具有哪些艺术特点,有什么表现作用?

42.试述《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

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呜铺而股

战,对穷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1)本文作者是谁文中所说的“将军”是谁?

(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此典故出自哪里?

因机

开国称孤

闻鸣镐而股战

hbzkw/exam/20100726090618.html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

1.下列《氓》的诗句中,用来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国殄》中"天时忍兮威灵怒”一句表现了()

A.战争的惨烈B.对敌军的愤怒

C.对战争失利的悲叹D.视死如归的气概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身份是()

A.晋国大夫B.秦国大夫

C.郑国大夫D.楚国大夫

4.成语“狡兔三窟”的出处是()

A.《邵公谏厉王弭谤》B.《冯谖客孟尝君》

C.《非攻》D.《劝学篇》

5.庄子《逍遥游》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A.小大之辨B.至人无己

A.《难一晋文公之赏》B.《齐桓晋文之事章》

C.《鱼我所欲也章》D.《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7.下列《谏逐客书》文句中,从反面推论出逐客之非的是()

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B.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围之从

C.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D.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8.司码迁《报任少

卿书》说“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为之辩护的人是()

A.任安B.李陵

C.灌夫D.作者自己

9.《项羽本纪》记述项羽“破釜沉舟”,是在()

A.鸿门宴之后B.垓下之围中

C.西屠咸阳时D.铜鹿之战中

10.《魏公子列传》中体现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主要人物是()

A.如姬B.侯嬴

C.晋鄙D.朱亥

11.《陌上桑》中,夸夫的情节重在表现罗敷的()

A.勇敢B.机智

C.自傲D.美丽

12.《行行重行行》中,暗示思妇对在外丈夫行为的挂念和猜疑的诗句是()

A.会面安可知B.越鸟巢南枝

C.衣带日已缓D.浮云蔽白日

13.下列作品中,直接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献身国家的雄心壮志的是()

A.《白马篇》B.《赠白马王彪》

C.《吁嗟篇》D.《洛神赋》

14.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成功地运用了()

A.比喻B.象征

C.夸张D.对话

15.鲍照《拟行路难》(其二)中的“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

THE END
1.解读《诗经》中的爱情8篇(全文)(《诗经·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卫风·风雨》)这些美好的诗句时,便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可枯,石可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而那些真诚率直的情感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eppkkfe.html
2.形容爱情长久的词语.doc描写爱情的古诗词100首 ? 这里精选了100首歌颂或描写爱情的古代诗词(附作者及出处)。这些描写爱情诗句大多精雕细琢,字里行间都弥漫着诗人微妙的情感,或是豪放洒脱,或是朦胧细腻,值得欣赏与收藏。 ? 1、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 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804/6022054200002052.shtm
3.君字句子君字开头的爱情诗句以我映别人,君还何所望。 求带君字的恋爱诗句大概词句 一、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 【朝代】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回去,共剪西窗烛花,劈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https://www.xdyy8.com/ganqing/97568.html
4.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句(精选12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句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反映周民族社会生活而著称,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它所包含的讽刺诗的现实性犹为显著,但它所描写爱情的诗歌, 也为世人称道,有喜有悲,有欢有愁,反映当时社会的婚姻及情感道德,其所体现的爱情观对现代人的也有影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53493lk.html
5.湖南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试题(语文)C.《氓》 第三章通过写“桑叶”“斑鸠" 引出女主人公对感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D.《氓》 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并未爱过女主人公.只是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https://blog.csdn.net/qq_27248989/article/details/104147730
6.《诗经》里优美的爱情诗句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724/19/548221_3968043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