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3.12.07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出典]春秋《诗经·郑风·子衿》
注:
1、《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注释:
青青子衿(jīn):青衿,指汉民族服饰。现在则解释为恋人的衣领。但是,实际上是指扮作春神的年轻人所着的青衿。因此,这句是召唤春神的话。子:男子的美称。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我心:焦急等待着春神的少女之心。
纵:纵然。
不往:不能去,指凡人成不了神仙之意。
宁:怎能。嗣音:寄个信来,指春风送信。嗣(似sì):《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音:谓信息。这两句是说,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
佩:指男子腰中佩玉的绶(丝)带。
挑兮达兮:来到。“挑”谐“到”音。“达”谐音“踏ta”。
城阙:城门,由东门迎春神。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闻一多《风诗类钞》:"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
一日不见:表示恋慕之情的惯用语。
3、译文1: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译文2:
轻轻地抚摸着你送给我的衣带,我的心里全是你。纵使我不能去(约会),你为什么不等我?
轻轻地抚摸着你送给我的玉佩,我的脑里全是你。纵使我不能去(约会),你为什么不来找我?
(我)站在城门口,踮起脚来眺首远望(你)啊。一天没见到你,好像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啊。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放到现在来说,诗经在交际应用方面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了,但对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却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5、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6、此诗由三章构成。第二章是第一章的重复。也就是说,在第一章中把“青衿”作为春天颜色的象征,用呼唤的口吻表达少女盼望春神来临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全篇的主题。第二章以重复第一章的形式写成,但期待的心情比第一章更为强烈。第三章是个转折,表示春神终于来到城门之上。这里综合表明了少女相思之情。尤其前两句是少女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欢呼声。而且起着由前半部的静态转为后半部的动态的中继作用,从而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对春神的恋歌,也可以说是一首迎春神歌。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从当地人的心理出发,这个少女的心情是很有代表性的。
我等候你,我的士子,你虽未着青衫,但依旧难掩倜傥的风采,我相信你的诺言,以为你的诺言也值千金,怎奈你禁不起考验,杳无音讯。我思念你,我的士子,我不能去看你,即使是开放的今天,而我仍然保持古代女子的羞涩,我等你来找我,我渴望那种被追求,被爱慕,被等候的幸福感觉。可是,这花哨的世界浸染了你的心,你不再单一,你摇摆不定,你想要鱼,你亦想要熊掌,这哪里是我的士子,简直就是一道貌岸然的狂徒!我的士子,我依旧在我们相约的城阙上徘徊,希望你能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我一个理由,难道我如那诗经中痴情的女子,一日如三秋;而你,似那绝情的士子,三秋如一日么?我如同那正在热映的穿越剧中的女主角,从现代穿越至古代,做了那城阙上痴痴等候的女子,可是,我的士子,我迟迟等不到你,你是不是已被那“莺声燕语”所迷惑?而忘了来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衿》
千年之前,一个罗衫淡淡的女子,独立高城。微蹙秀眉,极目远眺,盼着她心上的人。她缓缓唱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那衣襟纯青的士子,你可看得到我心底的思念,即使我不去找你,你也忍心不给我你的消息?爱恋和想念在她心底同时滋长,秀口轻吐,便是这清丽淡雅,撩人心弦的情话。
《诗经》是彼时的民歌。我一直想,若是把《诗经》都谱上了曲,让这每一首诗都还原成歌,应该会更美吧。而这其中,《子衿》无疑是翘楚。若是只谈音韵,整本《诗经》,无出其右。从没有一句诗能像这样,只用两个叠声词,便紧紧绕住我的心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缓缓如清水流淌,直入人心。
9、《诗经.郑风》中的那首著名的“子衿”其背后就有另有一层深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來?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一个女孩儿在等待情人时的那种焦急,烦闷与无限思慕之情。从诗中分析,她的情人应该是一个出身于贵族之家的青衣少年,青色的衣襟,青色的玉带,一幅风流籍然之态。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心理学:我曾经鼓起很大的勇气主动的去接近他,可是发现原来是自作多情,别人根本也就不领情。人的劣性就是如此,你弱我就强,你强我就弱。在我漂泊生涯中,我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勉强一个人来爱我,无爱我宁愿不要。欲速则不达,只要目标一致了,结果才会完美。平等的感情就是,你爱我,我才爱你;你爱我三分,我就爱你三分。任何事情都要遵循物质守恒的规律,感情也一样。
11、子衿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初读《诗经》中郑风的《子衿》时,大脑中闪现一婀娜女子,衣袂飘飘地踱步在城阙之上,双目远盼,悠心远思,每踱一步似久日兮。一日不见如隔三月的相思之苦,并未触动一个未开启相思之门的人。因此,只描摹了那份离愁中的忧怨之美,并未深达其意之切苦。
再读《子衿》时,清晰明快,琅琅上口,离愁中的忧怨之美依存。惊叹,即使在那极为封闭的年代,沉重的封建礼教桎梏,悬殊的门第观念,也压制不住内心中为爱奔放。惊叹之余,总想着女子含蓄,矜持些才好。已跨越相思之门的人,甚是忽略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那份焦急,与无限思慕之情。
读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豁然开朗。原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以从狭隘的男女之爱走向广袤高远、心怀天下;郑风的《子衿》演绎了美女版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而曹操的《短歌行》演绎了英雄版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自古,美女爱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既可吟唱美女羞涩之心声,又可高歌英雄之豪迈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怎能不令常人赞叹其寓意之深远。
再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电视连续剧《美人心计》。与穿越千古的《子衿》和《短歌行》相比,《美人心计》显然落入俗套。但凡过俗的事物,更易令常人接受,也更能在平常中演绎出不俗的动情。莫离,一奴仆身份的女子,未曾品尝爱与被爱,却将宝贵的生命付与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临上刑场,泪流满面的与“女儿”清唱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演绎了最令人动容的母子情深版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谓的俗套,在动情中升华。
细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凭己之心,怎探众心之深邃,怎解其意之广袤、深远!清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多少心路历程就有多少版本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3、《诗经》中总是不乏痴情的女子,她唱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为离人愁思,哪个人不是一样呢。读懂了思念,便是读懂了自己的内心。我们生命的曲线如此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但是又深深感到人生的苦短和无常。特别是对未来的无法把握,让人们不知道何去何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思念也是不会断绝的。忧虑常常会让人忧伤,像时光一样不可断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有些人,他们的心田只能耕种一次,一次之后,宁愿荒芜。荒芜的本身就是一种保留。因为静默,你永远不会了解它蕴藏了怎样深沉如海的情感。因为《洛神赋》告诉我们——爱情是不会死的。似乎感觉真正对爱情执着的人,往往都得不到爱情。因为爱情的道路上那么狭窄,很难容两个人并肩行走,除非他们相互扶持,互相迁就。懂爱的人不会一味委屈求全,如果对方达不到他要求的高度,那么也只能舍弃了。因为不能放弃人的独立的尊严。
1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那悠悠的歌韵蓦然飘过历史的天空,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叹息中,年复一年地上演着思君不见君的爱情故事,日复一日地缠绵着思君入梦乡的美梦。
18、我感觉我比任何时候都读懂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多年以来在《诗经》中我最喜爱的诗句。
我不是《诗经》里美丽而深情的女子在城阙等待她痴心爱慕的情郎,我也不是谋略过人的曹操因思念贤才而有的“但为君故”的沉思吟唱,而是那“青青子衿”如今在我的意念里,已经泛化为天下一切理想事物的意指,譬如国学、譬如友情,譬如种种,让“悠悠我心”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