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诗说》:以易象解说《诗经》孔子国风蓼莪商颂

《诗说》是潘雨廷先生的未成稿,此书以易象解说《诗经》,分析其中的结构,厘定每篇诗的位置,并演其大旨。原稿一气呵成,字迹潦草,然而保存尚属完整,精彩之处,在在可见。参与整理多部文稿的叶沙女士,不顾辨识困难,毅然承担了打字工作,协助完成了录入和校对,使文稿得以清晰呈现。原稿没有列出《诗经》,整理时将原文植入,以方便阅读。

>>内文选读:

幼习《论语》,有感乎子谓伯鱼之言,将以免正墙面而立,辄为二南。其后渐及变风、雅、颂,年二十许始读毕,略知其意,尚未足以论《诗经》之大义。于今回忆,可得而言者三:其一,《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颂,《生民》《閟宫》皆记姜嫄之事。此简狄、姜嫄之生契、生弃,有至情存焉。周以后稷配天,不亦宜乎,马利亚、基督继之而三。或以生物学证其伪,殊浅陋也。其二,情生于《蓼莪》《鸨羽》《陟岵》诸篇。其三,未是小序之说,必诵原诗以味其情旨,惜多未知其义,且信《诗》无达诂云。

是时承欢膝下,享荫下之福,学而时习,来游来歌。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其乐何如,然恶识双亲之心者哉。年二十三,慈母弃养,严父悼之曰:"于归我家四十余年,与乡党邻里,远近亲友,绝无一言不和,斯为难得。"小子何知,不期而应之:"温柔敦厚之诗教,慈母盖知之、体之、行之、化之矣。"父亦首肯。由是非徒废《蓼莪》,并废全经,实不胜其情也。故不仅正墙,有志乎嵩山之面壁。过哀之丧,郁而未发,苦思年余,茫然失所。幸承祖德,感通乎幽明之故,二观二玩,将终身焉。

年三十余,读黄道周《易象正》,间有一图,以《诗》三百列成周天之象,如《卦气图》然。观之即有所得,盖情之反复,犹气之消息。消息者,近则刹那之一呼一吸,以至地自转以一日,月盈虚以一月,地公转以一年。远则北辰之转以二万五千余年,是谓岁差。更长的消息,尚多不胜言,而情之终始,理实相同。乃启二读《诗经》之心,旨在观诗情之周流耳。数月之功,温故知新。始悟于小序之说,宜不即不离。《诗》无达诂者,读诗者之情也。若欲论全经大义,当求诸辑《诗》之理。凡《风》《雅》《颂》各有其道,"道有变动故曰爻"。爻者,正变之情也。然则黄氏之图,犹未曲尽诗情之变,然亦未能更有所得。夫情变之正,周流复性,利贞性情,以通贯《易》《诗》,岂可贸然以言哉!

年四十四,严父见背,生离死别,人情之至变。伦常睽孤,谓性不谓命,宿业基因,于焉显乎。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对越在天,基命宥密;转约而博,以遇元夫。呜呼!亲丧而化,何人子之不仁乃尔。凡居丧之一年中,兼痛薛师之亡,乃绘成《易与多维正则空间卦图集》以归易理。于小祥后,又成此《诗说》,所以一《易》《诗》而性其情。

《诗说》共四卷,前三卷分说风、雅、颂,各当一卷,三百十一篇之大义,每以易象喻。卷一之《风》,旨在成各国之象。卷二之《雅》,旨在明大、小《雅》之相应。卷三之《颂》,旨在观《商颂》《鲁颂》之辅颊《周颂》,以见损益生生之理。卷四《诗丛说》,要在明全经纲领。至若诗情之消息,亹亹之氤氲。主之者非图书乎,位之者非六龙乎。喜怒哀乐之发,悲欢离合之情,有外于此理乎。因成四图,为全书之殿。

按一阴一阳之平分与阳一阴二之参分,同具易数之至理,不期辑《诗》者正应用之。或准此四图以读诗,其斧痕丁丁,凿迹斑斑。然情思辗转,忧虑反复,幸能以意逆志,毋执高叟之固,《诗》犹未亡也。

THE END
1.诗经感叹命运多舛的句子合集命运岁月,满眼春秋也无情! 一路荆棘,无奈天意不可说!。 -1- 感叹命运的句子 感叹命运的句子 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今天店铺向大家 推荐一些感叹命运的句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感叹命运的句子 1.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 的结果。 2. 人往往拿https://wenku.baidu.com/aggs/f9d745104431b90d6c85c7ca.html
2.夜读诗经说晚安[心]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来自海昏侯夜读《诗经》说晚安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维天之命》,这也是周王祭祀文王的诗。关于成诗之时,郑玄认为在周公摄政五年之冬。而陈奂却考证说,诗当作于周公居摄的六年之末制礼作乐之后,即公元前1110年的时候。《维天之命》【诗经·周颂】想那天道在运行,庄严肃穆永不停。啊,多么显赫多光明,文王品德真纯正!仁政使我https://weibo.com/6001579381/NFvhKcnhL
3.2018年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卷(1)10.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 B.借代 C.象征 D.拟人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 心情是() A.思慕贤才 https://chengkao.eol.cn/a/20191025103813.html
4.如何理解《诗经》里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里多次提到“永言配命”,网络上查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配合天命,永远合乎天命,同时看到了南怀瑾老师恰好有一篇文章是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的。 南老的文章中有两段话是这样讲述的:什么叫“永言”?永久千古不能变动的名言,万古长新,永恒的。“永言配命”,配合一般人对命运宿命的观点。一般人认为有一个https://www.jianshu.com/p/f07aa43b8afd
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时代意义《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之路上历经艰辛坎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时代意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氓》可算是中国文学史上有迹可查的第一首弃妇诗。诗中的“我”(即弃妇)自叙了从相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全过程,其情悲愤难平https://www.ruiwen.com/wenxue/shijing/251364.html
6.流火的七月祝渊陵的设计师家园:::山海居专栏文章诗中所说的情况,在今天还适用吗? 不,现在距离《诗经》的时代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天空中的春分点已经向西移动了大约30度,也就是恒星位置相对向东移动了30度左右。当时的历法和现在比较,应该改一下了。如果以现在来讲,应该是现在的农历“八月流火”才对。按照公历推算,就是“九月流火”了。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166568_4_333050.htm
7.>我属于你的注定不属于我的命运爱写出我的诗经算是什么歌- 命运歌词 和 命运歌词 创作表达的意思 “我属于 你的注定不属于 我的命运爱写出 我的诗经算”是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命运》,演唱者是歌手家家。 这首歌发行于2014-10-31,收录于家家的专辑“逆转胜 电影原声带”中。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和专辑介绍如下:http://www.djfensi.com/laoge/2968.html
8.古迹寻踪状元楼里说状元这首《永昌村寨地名歌》可以说是保山旧时的地名荟萃,虽然随着社会发展和保山城市建设的发展,部分村寨已经消失了,但仍让人看后倍感亲切,是西南边塞地域历史的奇葩。 杨升庵在永昌期间,还深入民间,对民间歌谣进行了收集整理,形成了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民间歌谣集《古今风谣》,保山人耳熟能详的《雪关谣》《博南谣https://www.hubpd.com/hubpd/rss/yidianzixun/index.html?contentId=6917529027643442525
9.缘(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影评(唐僧穿越后发生了时空错乱,去了埃及印度···最后来到了穿越后至尊宝的同一个时空。孙悟空和香香结婚,唐僧被捉这是以前五百年前的剧情)随后历史重改,紫霞为了帮至尊宝拿月光宝盒答应嫁给牛魔王,至尊宝被打伤重回盘丝洞,遇见前来拜师的白晶晶(白晶晶认识他,说明以前的三年前他们相遇,孙悟空说要娶她)但现在孙悟空是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08093/
10.中华女性十大美德(附:古代十大美女)7. 命运凄惨的赵飞燕 8. 与西施比美郑旦 9. 千金一笑的褒姒 10"洛神"甄氏(甄宓)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中华孝道源远流长,古人甚至说,“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顺父母,孝敬公婆,天经地义的事! “孝”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字形是一个长发老人的样子,后来在金文中,变成年轻人https://www.meipian.cn/etli9za
11.美在道情——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诗与远方”社科要闻可以说,从《诗经》的托物起兴到《论语》的曾皙之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清·http://www.hnskl.org/news/20200727/9595.html
12.农民命运——终结与开始一、历史情境与农民的命运 农民的命运是一个历史命题,由特定的历史所塑造。其中,政治既是限定农民命运的重要主体,又是农民试图改变命运时所求诸的重要手段。 中国历史上,农民的社会地位并非从来就低。在古代关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说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从政治和社会权利看,“农”仅仅次于“士”。在没https://rdrc.xcu.edu.cn/info/1095/8380.htm
13.屈原的《山鬼》与《诗经.采薇》对比,结合过去学的其他作品,说说恰反映出诗人当时所处政治环境的险恶以及自己的悲惨命运,传情达意上细腻委婉、深沉感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鬼》诗形象地浓缩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难怪汉王逸于《楚辞章句》中言“《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歌,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宋朱熹《楚辞集注》亦言:《九歌》“以寄吾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7abc335dcd1559e2eccedcb271fa0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