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命绝五丈原

轰轰烈烈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就以此悲剧落下帷幕,留下一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典故。

从秦岭返回宝鸡之后,已经时近中午。我们在城里稍做停留,驱车沿着G30东去。我们驰骋于关中腹地,一路上左边是连接宝鸡和西安的高铁轨道,右边是奔腾渭水,更远处是巍峨秦岭。

事实上,我们在宝鸡出发时,这种伤感就一直缭绕在左右。越是向东,越是强烈,大家敛容不语,我们再没了之前旅行时的兴奋和惊喜,因为接下来要去的目的地,是本次重走北伐路的终点,同时也是诸葛亮人生的终点——五丈原。

五丈原这个地方,名气很大,可每个人提到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收起笑容,仿佛怕会惊扰到什么。这里是一个传奇人生的终结,是一个史诗故事的悲壮结尾。

我们向东开了约莫一个小时,从蔡家坡立交下了高速,向南转去。这条南北大道叫作孔明大道,开过渭水之后,即进入五丈原镇的范围。

今日天气晴好,阳光醇媚,肃穆而温暖,是个扫墓的好天气。镇子不大,远处可以看到秦岭青山耸峙。镇子南边有一座高大的黄色土塬,背靠群山,颇有气势。我摇下车窗远目而望,心想:“丞相,我们终于来了。”

这一次他的选择出乎意料,没有继续进攻陇西,而是选择了走褒斜道,就是赵云在第一次北伐时佯攻的地方。

之前的汉中篇里我们分析过,褒斜道是一条相对不错的进攻路线。它的南端离南郑和沔阳很近,道中虽然需要修筑大量栈道廊阁,但有褒水和斜水可资利用;而它的北端箕谷、斜谷出口,位于陈仓和长安之间的渭河盆地,东距长安不过两百里,北向岐山不过几十里路,又有渭水连通。

如果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将会对曹魏防线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当赵云从这里出兵时,曹真才会误判成主攻方向。

可是,为什么呢诸葛亮从第一次北伐开始,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陇西攻略。为什么这次他放弃了先前的辛苦经营,决定直入关中呢

也许,最大的原因,是他一生的宿敌司马懿。

自从上次祁山大战后,司马懿也没闲着。他在关中向西扩建了成国渠,筑了临晋陂,还从冀州调遣了大量农民去上邽屯田,还在京兆、天水、南安等地监冶—冶是冶炼,等于建起了兵工厂。

有了水渠就有了粮草,有了兵工就有了战力。这三年来,陇西变得愈加坚不可摧。诸葛亮绝望地看到,在这里他不太可能再占到便宜了。他别无选择,只好老老实实地把目光投向关中。

所以这次北伐出兵的路线,与其说是诸葛亮的选择,不如说是司马懿逼他做出的决定。这和个人才智无关,完全是国力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

不过战略上的胜势,并不等于稳赢。毕竟诸葛亮手里还握有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曾经在卤城收割了无数魏军战士的生命,至今仍未锈钝。

建兴十二年春,蜀汉军团踏过褒斜道,穿过斜谷,进入关中腹地。早有准备的魏军并没有立刻围上去,而是在看,在看蜀汉军的动向。

司马懿在这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诸葛亮要是胆子够大,就沿着秦岭走武功县东进;如果他西上五丈原,咱们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司马懿这句名言被罗贯中写进了《三国演义》,但没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很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第五次北伐的成败。它蕴藏的意义,只有当我登上五丈原俯瞰周围形势时,才一目了然。

其实五丈原应该写作五丈塬。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山体四周被沟谷冲刷切割成垂直峭壁,顶部平坦如台,远望如一个个巨大桌子。五丈原就是这么一个地貌,它位于渭水南侧的棋盘山北麓,整个山体三面都是垂直悬崖,只有南面略缓,从北面开车过来的话,需要盘山而上。

俯瞰五丈原,形状就像一具琵琶,北宽南细。最宽处是个大平台,即岐山武侯祠,武侯祠往南八九公里左右,在五丈原南端最狭窄处,还有一座豁落城遗址,据说是诸葛亮中军帐所在。

我们盘山而上,抵达五丈原顶。原顶修建着五丈原武侯祠,祠前有一片开阔平地,可以观看到北方的地理大势:最醒目的是原下的`渭水,渭水北岸的蔡家坡也尽收眼底,再往北望,还能看到岐山县城和祁山北边的千山。

说实话,我原来可没想到,关中平原在这一带的南北距离居然这么短。我站在最南端的五丈原,居然可以一眼望到最北端的千山。

这个距离,就是司马懿那句话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了。

五丈原背靠秦岭,它的东边是武功县,西边是陈仓,北边是岐山。而武功县在五丈原更东边的位置,西邻扶风、北接乾县,南临周至,距离西安只有区区一百四十里地。苏武墓和隋炀帝陵都在这里。

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东进,贴着秦岭和渭水一路杀至武功,那么蜀汉兵锋将会直指长安。这在政治上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司马懿将被迫放弃死守策略,与诸葛亮决战。到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正中了诸葛亮急于主力决战的下怀——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说如果是勇者就东进武功。

但如果诸葛亮出了斜谷向西,驻扎在五丈原,那就是另外一种打法了。

正如我站在原上观察的那样,五丈原过了渭水,北边是岐山县,岐山以北是千山山脉,俗称北山。关中平原在这一带的南北宽度,只有二十多公里。诸葛亮以五丈原为基地,只要北上攻取岐山,就等于把关中盆地拦腰截断。无论是关陇道还是陈仓狭道,都没用了,曹魏的西北防线会被切成陇西、陈仓和关中东部三块。届时诸葛亮可以切断分割,从容消化。

魏军的另外一位大将郭淮预料到了,他分析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这个打法对曹魏来说是很危险,但至少不用急着决战了——这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司马懿不怕对峙,就怕决战。所以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了五丈原后,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打仗这种事,就是要做让敌人难受的事。现在敌人这么开心,那么难受的就只能是自己。

蜀军兵出斜谷,驻扎在五丈原。诸葛亮又占领了附近的良田兰坑,从一开始就摆出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

司马懿呢,没动,以不变应万变。

诸葛亮准备停当之后,发兵去渡河攻取北山。早有准备的司马懿派了郭淮、胡遵等人死死堵在阳遂、积石两地。诸葛亮北上不得,没奈何,退回五丈原。接下来,魏军从东、西和北三个方向包围了诸葛亮,却没动手。

诸葛亮也不急,索性在五丈原附近摆下阵势,种地屯田。至今在五丈原附近,还有诸葛田、魏延城之类的遗迹,真假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个所谓屯田,也不见得多舒服。五丈原这个地方,水资源很贫乏,当地有民谣:“有女不嫁五丈原,吃水还比吃油难。”可见地理位置之差。

但诸葛亮仍旧没动摇,他在等,在等一个消息。

这次他没失望。到了五月份,南方传来了战报:孙权、陆逊、孙韶三路大军十几万人,分攻合肥、襄阳、广陵三处要害。

这就解释了诸葛亮为何不急于东进。每个人都有算盘,司马懿以为两军对峙正中下怀,诸葛亮其实也在等曹魏无暇西顾的时机。

魏明帝也是骨头硬,咬着牙不让司马懿退,坚守岗位。自己带人南下救援,结果孙权这个废物七月在合肥城下大败而归,三路伐魏草草收场。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口血喷出来。这样的局面,都能被东吴的人搞砸,实在是太气人了。诸葛亮后来的意外去世,和孙权这次失利的刺激有很大关系。

最后的希望,就这么消失了。

不,还没消失。魏明帝还没回军,只要在这之前干掉司马懿,蜀军还是会有胜机。

于是诸葛亮开始挑衅,堂堂一国丞相,连送女人衣服这招都用出来,他真是急了。

若换了别的将领,可能早按捺不住愤怒。可司马懿可是李宗吾《厚黑学》里的典型模范,任凭你怎么折腾,我就是不出战。不光我不出,麾下诸将谁也不许去。为此魏明帝还特意派了辛毗持节来坚定避战之意。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久之后,诸葛亮积劳成疾,在五丈原溘然去世。蜀军悻悻退兵,临走前还发生了一出分裂的闹剧。从此之后,关中、秦岭再也看不到任何一片蜀汉的旗号。

轰轰烈烈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就以此悲剧落下帷幕,留下一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典故。老三国里《秋风五丈原》那一段,我的印象极深,每看必哭。

对于诸葛亮之死,种种典籍都纷纷予以大版面的报道,比如《晋阳秋》里曾如此报道:“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汉晋春秋》还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死诸葛走活仲达”的传奇故事。可见在那个时代,大家对诸葛亮已经有了神化的趋势,后来这些桥段全被吸收进了《三国演义》。

连另外一位当事人司马懿,都特意去考察了一下诸葛亮留下的营垒,发出“天下奇才”的赞叹。当然,我个人认为不排除他在变相称赞自己:天下奇才被我耗死了,那我岂不是天下超奇才了么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坦率来说表现很差,至少比第四次北伐时的挥洒自如差很多。他用兵谨慎呆板,毫无灵动,从始至终要么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要么等着孙权来配合,自己的命运被完全交付于他们之手。

我宁愿把这种失常表现,理解为他那时已经身患重病。《魏氏春秋》记载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诸葛亮的使者去见司马懿。司马懿询问诸葛亮的作息工作规律,使者回答:“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听了,只说了四个字:“亮将死矣。”

再出色的棋手,如果同时承受了病痛和繁重工作,也很难下出妙手。

归根到底,还是诸葛亮谨慎和举轻若重的性格使然。倘若他能毅然东进,未必不能打开局面。如果他能多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未必不能扭转大势。这些年的战事让他迅速成长,但终究未能改变其秉性。而性格决定了命运,从递上《出师表》的那一刻开始,诸葛丞相就已经注定要倒在五丈原上。

THE END
1.虚构:诸葛亮五行称骨术,不同钱数对应不同命格,测测看自己多少钱?据古籍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眼若朗星,举手投足间尽显风度翩翩。在他众多的才能中,有一项最厉害的本领,那就是测算命运。他创造的五行称命法,也被后人称为「卧龙算命术」,是相命术中最简单实用的一种。这套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人都能掌握,人人都会算。它相信每个人的命运密码都藏在出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66749044957642&wfr=spider&for=pc
2.命格几斤几两注解,称骨几斤几两算命法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 诸葛亮称骨法在算命学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算命法,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他是根据每个人的生辰八字、年、日、月、时分别的重量来计算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称骨法怎么算,诸葛亮称骨算命对称表。 https://www.tai26.com/?p=124593
3.山西顶级周易名师很厉害的高人,称骨算命名字,最新版称骨算命查询诸葛亮称命法与五行称命法哪个准确 根子应该是五行 称骨算命的解释"3两8: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学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 3两8:[财帛丰厚宜称之人] 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黉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蓝衫脱去换红袍。 上文释义:“黉门”是指古代的学校;意思是早做读书人,如果是古代,您会在三十六岁左右http://shanghai.qinyangming.com/news/10412.html
4.诸葛亮称命法诸葛亮称命法 出生年的重量: 1941:6钱1942:8钱1943:7钱1944:5钱1945:1两5 1946:6钱1947:1两61948:1两51949:7两1950:9钱 1951:1两21952:1两1953:7钱1954:1两51955:6钱 1956:5钱1957:1两41958:1两41959:9钱1960:7钱 1961:7钱1962:9钱1963:1两21964:8钱1965:7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18/08/48235378_972868296.shtml
5.图《测字秘诀》《诸葛亮称命法》2册合售,拍品信息,网上拍卖【孔夫子拍卖网】拍品图片:《测字秘诀》《诸葛亮称命法》2册合售,提供网上拍卖信息、拍卖出价记录、拍卖图片、拍卖交易平台;孔网是国内最权威的艺术品收藏品拍卖网站,为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便捷的网上拍卖交易平台以及拍卖预展服务。http://www.kongfz.cn/12411388/pic/
6.诸葛亮称骨算命免费称骨算法大全神算诸葛亮称骨算命诸葛亮称骨算命法男女版详解八塔星座,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提起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另外还有人想问查几斤几两称骨算。 诸葛亮称骨算命法(下) 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2254.html
7.七年级经典童话故事(通用8篇)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3ke8wl.html
8.好聪明的开发者!当AI搜索遇见Agent;Claude官方提示词库;AI+玄学科普 头脑风暴 Brainstorm AI搜索引擎: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https://brainstorm.cool|? 开发者即刻主页 日报已经介绍过很多AI搜索引擎啦!Perplexity、ArcSearch、Lepton Search、天工AI搜索、简单搜索、秘塔搜索、Devv,还有周鸿祎最近发布的360 AI搜索… 甚至还有消息说 OpenAI 也要涉足搜索领域,抢占这个巨大的流https://blog.csdn.net/ShowMeAI/article/details/136492302
9.称骨算命表2两7钱女命详解,二两七钱女命最正确详解称骨算命四两四 具体怎么解释 你好,这是袁天罡称骨算命法 称骨算命把人从2两七钱到顶级7两一钱 4两四钱属于中等命造。就是说青年时期不如意,无成就,中年之后和晚年比较享福,是个晚福命。 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 提起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诸葛亮http://m.jbx668.com/q/2ff0ffq/
10.命解释命怎么写命读音——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https://www.zuowenku.net/zidian/17110.shtml
11.江改银致聚贞酒业:打造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的标杆,再创与国酒茅台齐?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慈庾切《集韵》《韵会》在庾切,徐上声。《说文》会也。《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礼·檀弓》聚国族於斯。《前汉·高帝纪》五星聚于东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於众心之所聚。《注》聚谓所同归凑也。 https://www.meipian.cn/2xypjyib
12.汉字“命”的意思解释在线新华字典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词性变化: mìng 〈名〉 命令;政令;教令 [order]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https://zidian.7139.com/3767/31/10841.html
1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10.“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这段话中用了比喻修辞手 法,把电线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燕子。这支“春天的歌”会是一支赞美春天万物复苏, 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歌。 http://www.zhihuishan.com/weixinview-view-11577.html